CN209840791U -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0791U
CN209840791U CN201920610615.4U CN201920610615U CN209840791U CN 209840791 U CN209840791 U CN 209840791U CN 201920610615 U CN201920610615 U CN 201920610615U CN 209840791 U CN209840791 U CN 209840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xternal circulating
circulating water
heater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06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玉刚
董林峰
房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RUN THERMAL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RUN THERMA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RUN THERMAL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RUN THERMA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06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40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0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0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和外接循环水系统,加热器壳体内有管束,壳体上设有进水口a、出水口b、热媒入口c和输水出口d;外接循环水系统的换热管两端与第一管板连接,外接循环水封盖分别与疏水收集箱的壳体两端进行焊接封堵,输水收集箱与加热器的输水出口d连接;输水收集箱上设有外接循环水进口A、外接循环水出口B和输水出口D,外接循环水出口B与需热水设备连接,需热水设备与外接循环水进口A连接。可在提升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基础上准确有效的对凝结水温度的控制,且外接循环水热交换后的热能可有效利用与其它多个工艺的需求,大大降低了增设二次设备的费用及繁琐性。

Description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背景技术
现城市热网集中供热首站绝大部分为汽水管壳式热网加热器,传统的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是管壳式热交换器的一种典型结构,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热交换器。随着热交换器节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领域也扩大了很多,利用热交换器对多余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给公司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且对凝结水的温度控制越来越严格。热交换器也是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其广泛的热交换设备,如小区采暖用换热,生活用水、其它介质换热等需求领域。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是一种利用外接循环水系统进行对凝结水二次换热的新型换热器,其一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与其它换热器设备比较,它不仅可以对凝结水温度控制的更加准确,并且可根据调节外接循环水进行更加准确的控制凝水温度,以便满足工艺需求。其二,其它换热器产生凝结水进行回收后,再次利用为其它设备的热源进行利用,需单独加设一套系统进行利用,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可在提升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基础上准确有效的对凝结水温度的控制,且外接循环水热交换后的热能可有效利用与其它多个工艺的需求,大大降低了增设二次设备的费用及繁琐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和外接循环水系统,加热器包括前端管箱、后端管箱、连接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的壳体,壳体内有管束,壳体上设有进水口a、出水口b、热媒入口c和输水出口d;
外接循环水系统包括输水收集箱、安装在输水收集箱内的换热管、第一管板以及外接循环水封盖;换热管两端与第一管板连接,外接循环水封盖分别与疏水收集箱的壳体两端进行焊接封堵,输水收集箱与加热器的输水出口d连接;输水收集箱上设有外接循环水进口A、外接循环水出口B和输水出口D,外接循环水出口B与需热水设备连接,需热水设备与外接循环水进口A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上有两个热媒入口c。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的管束包括加热器换热管、支撑板和第二管板,第二管板设置在前端管箱于壳体之间、后端管箱与壳体之间,加热器换热管的两端与第二管板连接,加热器换热管的中间部分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壳体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收集箱内沿输水收集箱轴向设有若干上下交替的折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为焊接在输水收集箱内壁上的半圆形的板。
进一步地,外接循环水系统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有外接循环水前腔室和外接循环水后腔室,外接循环水前腔室和外接循环水后腔室是由疏水收集箱的壳体、外接循环水封盖与第一管板组成。
进一步地,热媒自壳体上的热媒入口c进入加热器内部,与加热器内的换热管热交换后产生的凝结水经疏水出口d进入疏水收集箱,进行二次热交换,凝结水冷却后经疏水收集箱疏水出口D排出,二次进水经前端管箱进水口a进入换热管内进行热交换后,自出水口b流出进入下一工艺;外接水循环冷却水由疏水收集箱一侧的外接循环水进口A进入,经外接循环水系统中的换热管与凝结水进行热交换后自疏水收集箱另一侧的外接循环水出口B排出至需热水设备需热水设备与外接循环水进口A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换热器主体换热后,产生的凝结水进行收集扩容,有效的降低了蒸汽随凝结水进入下一系统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了整个工艺的正常运行。
2.通过外接循环冷却水循环系统,准确有效的对凝结水温度的控制,根据控制值外接循环水量的大小,与凝结水热交换带走的热量,来控制凝结水温度的准确性,使其换热器本身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
3.外接循环水系统经与凝结水热交换后可再次回收利用,把凝结水温度降低后(最低降至30℃),有效的起到节能降耗作用,而外接循环水系统带走的热能,可作为厂区办公换热(经散热后的水再次回到本系统进行再循环利用),还可作为厂区生活用水及洗浴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前端管箱,2、壳体,3、管束,3-1、支撑板,3-2、加热器换热管,3-3、第二管板,4、后端管箱,5、外接循环水系统,5-1、疏水收集箱,5-2、折流板,5-3、换热管,5-4、第一管板,5-5、外接循环水封盖,5-6外接循环水前腔室,5-7外接循环水后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该种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和外接循环水系统5,加热器包括前端管箱1、后端管箱4、连接前端管箱1和后端管箱4的壳体2,壳体2内有管束3,壳体2上设有进水口a、出水口b、热媒入口c和输水出口d。
外接循环水系统5包括输水收集箱、安装在输水收集箱内的换热管5-3、第一管板5-4以及外接循环水封盖5-5。换热管5-3两端与第一管板5-4连接,外接循环水封盖5-5分别与疏水收集箱5-1的壳体2两端进行焊接封堵,输水收集箱与加热器的输水出口d连接。输水收集箱上设有外接循环水进口A、外接循环水出口B和输水出口D,外接循环水出口B与需热水设备连接,需热水设备与外接循环水进口A连接。
加热器上有两个热媒入口c,可同时向加热器通入热媒。
加热器的管束3包括加热器换热管3-2、支撑板3-1和第二管板3-3,第二管板3-3设置在前端管箱1于壳体2之间、后端管箱4与壳体2之间,加热器换热管3-2的两端与第二管板3-3连接,加热器换热管3-2的中间部分通过支撑板3-1固定在壳体2内壁上。
输水收集箱内沿输水收集箱轴向设有若干上下交替的折流板5-2。
折流板5-2为焊接在输水收集箱内壁上的半圆形的板,使得水流在输水收集箱内尽可能的走S形曲线,起到对凝结水导流作用及提高凝结水介质在换热区域的滞留时间,从而使外接循环水介质充分的带走了热能同时防止水流在输水收集箱内结垢。
外接循环水系统5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有外接循环水前腔室5-6和外接循环水后腔室5-7,外接循环水前腔室5-6和外接循环水后腔室5-7是由疏水收集箱5-1的壳体2、外接循环水封盖5-5与第一管板5-4组成。外接循环水前腔室5-6和外接循环水后腔室5-7分别作为外接循环水的暂存腔室。
热媒自壳体2上的热媒入口c进入加热器内部,与加热器内的换热管热交换后产生的凝结水经疏水出口d进入疏水收集箱5-1,进行二次热交换,凝结水冷却后经疏水收集箱5-1疏水出口D排出,二次进水经前端管箱1进水口a进入换热管内进行热交换后,自出水口b流出进入下一工艺;外接水循环冷却水由疏水收集箱5-1一侧的外接循环水进口A进入,经外接循环水系统5中的换热管与凝结水进行热交换后自疏水收集箱5-1另一侧的外接循环水出口B排出至需热水设备需热水设备与外接循环水进口A连接。
1.通过换热器主体换热后,产生的凝结水进行收集扩容,有效的降低了蒸汽随凝结水进入下一系统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了整个工艺的正常运行。
2.通过外接循环冷却水循环系统,准确有效的对凝结水温度的控制,根据控制值外接循环水量的大小,与凝结水热交换带走的热量,来控制凝结水温度的准确性,使其换热器本身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
3.外接循环水系统5经与凝结水热交换后可再次回收利用,把凝结水温度降低后(最低降至30℃),有效的起到节能降耗作用,而外接循环水系统5带走的热能,可作为厂区办公换热(经散热后的水再次回到本系统进行再循环利用),还可作为厂区生活用水及洗浴用水。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和外接循环水系统,加热器包括前端管箱、后端管箱、连接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的壳体,壳体内有管束,壳体上设有进水口a、出水口b、热媒入口c和输水出口d;
外接循环水系统包括输水收集箱、安装在输水收集箱内的换热管、第一管板以及外接循环水封盖;换热管两端与第一管板连接,外接循环水封盖分别与疏水收集箱的壳体两端进行焊接封堵,输水收集箱与加热器的输水出口d连接;输水收集箱上设有外接循环水进口A、外接循环水出口B和输水出口D,外接循环水出口B与需热水设备连接,需热水设备与外接循环水进口A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上有两个热媒入口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管束包括加热器换热管、支撑板和第二管板,第二管板设置在前端管箱于壳体之间、后端管箱与壳体之间,加热器换热管的两端与第二管板连接,加热器换热管的中间部分通过支撑板固定在壳体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收集箱内沿输水收集箱轴向设有若干上下交替的折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为焊接在输水收集箱内壁上的半圆形的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外接循环水系统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有外接循环水前腔室和外接循环水后腔室,外接循环水前腔室和外接循环水后腔室是由疏水收集箱的壳体、外接循环水封盖与第一管板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热媒自壳体上的热媒入口c进入加热器内部,与加热器内的换热管热交换后产生的凝结水经疏水出口d进入疏水收集箱,进行二次热交换,凝结水冷却后经疏水收集箱疏水出口D排出,二次进水经前端管箱进水口a进入换热管内进行热交换后,自出水口b流出进入下一工艺;外接水循环冷却水由疏水收集箱一侧的外接循环水进口A进入,经外接循环水系统中的换热管与凝结水进行热交换后自疏水收集箱另一侧的外接循环水出口B排出至需热水设备需热水设备与外接循环水进口A连接。
CN201920610615.4U 2019-04-29 2019-04-29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Active CN209840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0615.4U CN209840791U (zh) 2019-04-29 2019-04-29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0615.4U CN209840791U (zh) 2019-04-29 2019-04-29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0791U true CN209840791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0615.4U Active CN209840791U (zh) 2019-04-29 2019-04-29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0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4747A (zh) 节能热网加热器
CN102322755A (zh) 高效矩形管壳式热网加热器
CN204806941U (zh) 新型换热器
CN202254970U (zh) 高效矩形管壳式热网加热器
CN209840791U (zh) 节能外接再冷却热网加热器
CN101799248B (zh) 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器
CN212692611U (zh) 一种带压空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空气换热器
CN202973973U (zh) 整体扩容式热网加热器
CN202928096U (zh) 一种强制翅片直管冷凝供热换热器
CN201666746U (zh) 高效太极模块高速换热装置
CN207831989U (zh) 复合式波节管换热器
CN205448762U (zh) 一种储水式不锈钢换热器
CN207035879U (zh) 一种带有列管式减温器的板式换热器
CN111551051A (zh) 半圆翅片换热管式烟气冷却换热余热利用系统
CN216205376U (zh) 一种用于回转窑筒体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9453921U (zh) 一种锅炉排污降温系统
CN219347429U (zh) 洗涤厂蒸汽节能系统
CN216432606U (zh) 管壳换热器
CN220366452U (zh) 一种多级换热蒸汽供热系统
CN221077348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串联供热装置
CN211178093U (zh) 自动循环水散热器
CN214470218U (zh) 异源热媒换热器
CN217503990U (zh) 一种用于撬装式甲醇制氢装置的气化过热器
CN218723367U (zh) 一种均流换热容积式换热器
CN206469721U (zh) 内置疏水冷却段的超过冷节能型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