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5990U -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5990U
CN209835990U CN201920541075.9U CN201920541075U CN209835990U CN 209835990 U CN209835990 U CN 209835990U CN 201920541075 U CN201920541075 U CN 201920541075U CN 209835990 U CN209835990 U CN 209835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rc support
antifriction
bearing seat
glass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10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ERN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ERN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ERN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ERN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410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5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5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5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由底座、圆弧支架、转盘、中心轴、轴承座、减磨带、润滑油槽及润滑系统组成,所述圆弧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一端,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另一端,所述转盘活动设置在圆弧支架上,所述中心轴一端连接在转盘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圆弧支架的内弧端面上设有减磨带,所述减磨带上开设有连续连通的润滑油槽,在所述圆弧支架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配合润滑油槽使用的润滑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圆弧支架支撑的摩擦大及回转轴承支承的减震性差等问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属于玻璃纤维拉丝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拉丝机,是一种高速将玻璃溶液拉制呈纤维丝状并按一定规律绕制呈纤维卷的机械设备。目前市场上的拉丝机多为双机头自动换筒拉丝机,两个机头固定在可绕一中心轴旋转的转盘上,当工作机头满筒时,转盘旋转180°,此时备用机头开始工作,实现自动换筒拉丝。转盘的支承方式对换筒动作及机头震动有较大影响,当前市场上的拉丝机转盘支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转盘通过圆弧形支架支撑,另一种是转盘通过回转轴承支承。其中,圆弧型支架支撑为滑动摩擦结构,摩擦副通常为铸铁或铸钢,优点是支承刚性好,能直接的将机头震动通过底座传递到地面, 缺点是摩擦力大且不易控制;回转轴承支承为轴承滚动支承,优点是摩擦力小,缺点是支承刚性差,减震性不好。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圆弧支架支撑的摩擦大及回转轴承支承的减震性差等问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由底座、圆弧支架、转盘、中心轴、轴承座、减磨带、润滑油槽及润滑系统组成,所述圆弧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一端,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另一端,所述转盘活动设置在圆弧支架上,所述中心轴一端连接在转盘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轴承座上;
所述圆弧支架的内弧端面上设有减磨带,所述减磨带上开设有连续连通的润滑油槽,在所述圆弧支架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配合润滑油槽使用的润滑系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弧支架是位于底座的一端边缘中部,所述轴承座是位于底座另一端且邻近底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圆弧支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承座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减磨带是通过胶粘剂粘接在内弧端面,所述润滑油槽是在减磨带上雕刻的连续的润滑油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盘为球墨铸铁材料,所述减磨带的基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是经填充纳米级耐磨合金元素改性并对其表面活化处理的高分子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1)摩擦系数低,可降低驱动能耗。
(2)耐磨性优异,延长可摩擦副使用寿命。
(3)动静摩擦系数接近,微动进给定位好,消除“爬行”现象,运行平稳顺畅。
(4)吸震、消音、减噪,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弧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磨带摩擦系统与速度特性关系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结构示意图。
所述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由底座1、圆弧支架2、转盘3、中心轴4、轴承座5、减磨带6、润滑油槽7及润滑系统8组成,圆弧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1一端,轴承座5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1另一端,转盘3活动设置在圆弧支架2上,中心轴4一端连接在转盘3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轴承座5上;圆弧支架2的内弧端面上设有减磨带6,而减磨带6上开设有连续连通的润滑油槽7,在圆弧支架2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配合润滑油槽7使用的润滑系统8。本实用新型在换筒过程中,转盘3与圆弧支架2上的减磨带6构成滑动摩擦副,由于减磨带的低摩擦、耐磨、动静摩擦系数接近、吸震等特点,转盘3在旋转和定位(微动进给)时动作平稳、顺畅,减震效果理想。
进一步改进地,圆弧支架2是位于底座1的一端边缘中部,轴承座5是位于底座1另一端且邻近底座1的中心位置处,圆弧支架2的中心轴线与轴承座5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减磨带6是通过胶粘剂粘接在内弧端面上,润滑油槽7是在减磨带6上雕刻的连续的润滑油通道。
具体地,减磨减震机构的摩擦副为转盘3及圆弧支架2上的减磨带6,转盘3为球墨铸铁材料,减磨带6基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是经填充纳米级耐磨合金元素改性并对其表面活化处理的高分子材料,含油情况下,滑动线速度为400mm/s,减磨带6与铸件摩擦系数为≤0.05,相同条件下铸铁与铸铁摩擦系数为0.25-0.3,摩擦系数仅为原铸铁/铸铁摩擦副的1/5,见图3所示;相对于铸件/铸件摩擦副,铸件/减磨带摩擦副有以下优点。
附注:所述减磨减震机构将传统的铸件/铸件摩擦副改为铸件/减磨带摩擦副,减磨带6采用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具有摩擦系数小、动静摩擦系数稳定,耐磨性好,吸震等优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底座(1)、圆弧支架(2)、转盘(3)、中心轴(4)、轴承座(5)、减磨带(6)、润滑油槽(7)及润滑系统(8)组成,所述圆弧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1)一端,所述轴承座(5)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座(1)另一端,所述转盘(3)活动设置在圆弧支架(2)上,所述中心轴(4)一端连接在转盘(3)上、另一端活动设置在轴承座(5)上;
所述圆弧支架(2)的内弧端面上设有减磨带(6),所述减磨带(6)上开设有连续连通的润滑油槽(7),在所述圆弧支架(2)的一端外侧壁上设有配合润滑油槽(7)使用的润滑系统(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支架(2)是位于底座(1)的一端边缘中部,所述轴承座(5)是位于底座(1)另一端且邻近底座(1)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圆弧支架(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轴承座(5)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磨带(6)是通过胶粘剂粘接在内弧端面上,所述润滑油槽(7)是在减磨带(6)上雕刻的连续的润滑油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为球墨铸铁材料,所述减磨带(6)的基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是经填充纳米级耐磨合金元素改性并对其表面活化处理的高分子材料。
CN201920541075.9U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 Active CN209835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1075.9U CN209835990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1075.9U CN209835990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5990U true CN209835990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2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1075.9U Active CN209835990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5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1651U (zh) 冲压机床的动力传动机构
CN209835990U (zh)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机转盘减磨减震支承结构
CN201133422Y (zh) 轴承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CN101476592A (zh) 直线导轨
CN107700287B (zh) 一种磁浮道岔台车限位装置
CN100485205C (zh) 直线导轨
CN210509965U (zh) 一种基于汽车轮毂单元的防卡死直线旋转轴承
CN108644255A (zh) 一种带式制动器
CN215110155U (zh) 一种辊压机用内嵌式可拆卸导向键
CN214697718U (zh) 一种连接钻机动力头与导轨的导向滚轮装置
CN201372349Y (zh) 多轴向经编机铺纬小车滑动装置
CN105084210A (zh) 一种可调整间隙的起重机水平轮机构
CN201807389U (zh) 一种圆锥破碎机用偏心套机构
CN201815871U (zh) 复合导轨
CN108190624B (zh) 一种收卷机
CN207276940U (zh) 用于绣花机的悬浮式自适应绣框
CN201960200U (zh) 剪板机滚动式后挡料装置
CN202803778U (zh) 改进的高速线材立活套器
CN208004499U (zh) 一种新型轧机压下系统
CN215293273U (zh) 一种高速线材轧机传动系统用短圆柱轴承
CN210633479U (zh) 一种用于踏面打磨机的偏心轴轮
CN215095798U (zh) 一种大吨位压力机挤压板的导向结构
CN211199681U (zh) 一种悬浮框架的后驱动支撑机构
CN215785689U (zh) 一种用于短应力轧机接轴的铜套座
CN208907007U (zh) 一种双轨电动葫芦的旁压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