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3764U - 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 Google Patents

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3764U
CN209833764U CN201821991164.5U CN201821991164U CN209833764U CN 209833764 U CN209833764 U CN 209833764U CN 201821991164 U CN201821991164 U CN 201821991164U CN 209833764 U CN209833764 U CN 209833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art
track
track control
fram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11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玮廷
石岩锋
吴保坚
李新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o B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 B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 B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 B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11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3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3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3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上述的同轨迹料车架包括:轨迹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通过拉杆枢接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第二轨迹控制部件,拉杆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不同侧;牵引机构,包括第一牵引部件与第二牵引部件,第一牵引部件安装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上,第二牵引部件安装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上;及行走轮机构,至少包括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第一轮组安装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底部,第二轮组安装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底部;同轨迹料车包括上述同轨迹料车架。本实用新型所述同轨迹料车,可减小转弯半径、降低厂房成本。

Description

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背景技术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车间内部的零部件的运输通常使用物流料车。普遍应用的物流料车为前轮采用两个万向轮,后轮采用两个定向轮,通过牵引车牵引其前进。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料车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单独使用,而在另外的情况下则需要多节料车同时运行,这就需要采用一个牵引装置来牵引多节料车。
目前的物流料车,节数较多时转弯半径较大,会带来急剧上升的厂房成本。因此,需要约束物流料车转弯轨迹,来约束物流料车的转弯半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小转弯半径、降低厂房成本的同轨迹料车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同轨迹料车。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轨迹料车架,其包括:
轨迹控制机构,所述轨迹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通过拉杆枢接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第二轨迹控制部件,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枢接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不同侧,以使所述拉杆在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之间呈对角设置;
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牵引部件与第二牵引部件,所述第一牵引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上,所述第二牵引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上;及
行走轮机构,所述行走轮机构至少包括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所述第一轮组安装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底部,所述第二轮组安装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底部。
上述的同轨迹料车架,采用两个轨迹控制部件,两个轨迹控制部件中间通过对角设置的拉杆枢接,其中一个转弯时,另外一个会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弯,由此带动后面的料车快速转弯,从而减小转弯半径,由此节省厂房的空间,从而降低厂房的成本。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均包括控制架、旋转轴、轴承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控制架,所述连接块开设有穿孔,所述旋转轴穿设所述穿孔,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与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安装有套接所述旋转轴的限位块。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包括块体、由所述块体底部向下延伸的下套管及与所述下套管同轴心的上套管,所述块体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上套管由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底向上延伸,所述上套管套接所述旋转轴。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一轮组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二轮组的位置均开设有轮子安装槽,所述轮子安装槽内安装有轮子支架,所述轮子支架上安装有对接轮。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侧部靠近第一端位置设有第一U型件,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侧部靠近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置设有第二U型件,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枢接轴连接所述第一U型件与所述第二U型件,以使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枢接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部件为拉钩,所述第二牵引部件为U型架。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迹控制机构的端部安装有两个L型支架,两个所述L型支架之间安装有拉轴,所述拉钩包括U型安装体及连接所述U型安装体的拉钩本体,所述U型安装体安装在所述拉轴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同轨迹料料车,包括置物架,还包括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安装于所述置物架的前端的底部并枢接所述置物架,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安装于所述置物架的后端的底部并枢接所述置物架,所述第一牵引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对应所述置物架的前端,所述第二牵引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对应所述置物架的后端。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均包括控制架、旋转轴、轴承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置物架与所述控制架,所述连接块开设有穿孔,所述旋转轴穿设所述穿孔,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与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安装有套接所述旋转轴的限位块。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一轮组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二轮组的位置均开设有轮子安装槽,所述轮子安装槽内安装有轮子支架,所述轮子支架上安装有对接轮,所述对接轮的外周抵接所述置物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同轨迹料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同轨迹料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同轨迹料车架去掉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A向剖视图;
图6是图1所述同轨迹料车架的旋转轴与轴承、限位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述同轨迹料车架的第二轮组对应的对接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与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轨迹料车架100,包括轨迹控制机构20、连接轨迹控制机构20并用于连接其他同轨迹料车的牵引机构30及控制料车行走的行走轮机构40,轨迹控制机构20用于连接置物架10的底部,轨迹控制机构20至少包括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之间通过呈对角的拉杆23枢接;牵引机构30用于连接多个料车,牵引机构30包括第一牵引部件31与第二牵引部件32,分别连接其他的料车车体;行走轮机构40至少包括第一轮组41与第二轮组42,第一轮组41安装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的底部,第二轮组42安装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的底部。当牵引力牵着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转弯时,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会在拉杆23的牵引下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弯,由此拉着后面的料车朝向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相同的方向转弯,这样不必在前面的料车全部转弯时后面的料车才转弯,减小了转弯半径。
请继续参照图2,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通过拉杆23枢接,拉杆23的两端分别枢接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的不同侧,以使拉杆23在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之间呈对角设置,这样,使得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在转弯时,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弯。
具体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均包括控制架24、旋转轴25、轴承26及连接块27,连接块27连接控制架24,连接块27开设有穿孔,旋转轴25穿设该穿孔,轴承26安装于旋转轴25的外壁与穿孔的内壁之间,以使控制架24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能够转弯。连接块27的底部安装有套接旋转轴25的限位块28,由此将旋转轴25定位在连接块27上,使得旋转轴25不随意移动位置。
请参照图5与图6,限位块28包括块体281、由块体281底部向下延伸的下套管282及与下套管282同轴心的上套管283,块体28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凹槽284,上套管283由该限位凹槽284的槽底向上延伸,上套管283套接旋转轴。上套管283的顶部与限位块28的顶面齐平或者稍低于限位块28的顶面。
请参照图2与图7,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的控制架24的顶部对应第一轮组41的位置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的控制架24的顶部对应第二轮组42的位置均开设有轮子安装槽29,轮子安装槽29内安装有轮子支架50,轮子支架50上安装有对接轮60,对接轮60的外周用于抵接置物架,由此,当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发生转弯时,置物架在对接轮60的支撑作用下稳定运行。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控制架24的顶部对应第一轮组41的位置即控制架24的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一轮子安装槽29。轮子支架50包括第一支座51、第二支座52及分别连接第一支座51、第二支座52的轮子轴53,对接轮60安装在轮子轴53上,并可沿着轮子轴53转动,由此可自由地支撑置物架。每一轮子轴53上安装两个并列的对接轮60。
请参照图2,拉杆23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枢接的方式为: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的侧部靠近第一端位置设有第一U型件210,第一U型件210的开口朝向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的侧部靠近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置设有第一U型件220,拉杆23的两端分别通过枢接轴连接第一U型件210与第一U型件220,以使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枢接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这样,当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其中的一个转弯时,另外一个在拉杆23的推力下朝向相反方向转弯。
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的底部延伸有第一连接架211,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的底部延伸有第二连接架221,第一连接架211与第二连接架221用于连接牵引机构30。
牵引机构30包括第一牵引部件31与第二牵引部件32,第一牵引部件31安装于第一连接架211上,第二牵引部件32安装于第二连接架22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牵引部件31安装于第一连接架211的一端,第二牵引部件32安装于第二连接架221上远离第一连接架211的一端。
请参照图3与图5,第一牵引部件31为拉钩,用于拉住后面的料车。具体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的端部安装有两个L型支架33,两个L型支架33之间安装有拉轴34,拉钩31包括U型安装体35及连接U型安装体35的拉钩本体36,U型安装体35安装在拉轴34上,拉钩本体36拉住后面的料车。
第二牵引部件32为U型架,需要组合料车时,在U型架上安装一组合轴,组成一镂空的牵引件,拉钩31穿入该U型架内,即可完成料车的组合。
请参照图2,行走轮机构40至少包括第一轮组41与第二轮组42,第一轮组41安装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的底部,第二轮组42安装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2的底部。第一轮组41与第二轮组42可均为定向轮或者万向轮,也可以其中一组是定向轮,另外一组是万向轮。第一轮组41与第二轮组42均由两个轮子组成。
当然,上述的行走轮机构40也可以包括多组轮组。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同轨迹料车200,同于与其他料车相结合,运送物料。上述的同轨迹料车200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100与置物架10,同轨迹料车架100安装于置物架10的底部,带动置物架10行走。置物架10由若干钢管及钢板焊接形成,大致呈镂空状。同轨迹料车架100的轨迹控制机构20安装于置物架10底部。
请参照图2,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安装于置物架10的前端的底部并枢接置物架10,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安装于置物架10的后端的底部并枢接置物架10。枢接的方式为: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均包括控制架24、旋转轴25、轴承26及连接块27,连接块27分别连接置物架10与控制架24,连接块27开设有穿孔,旋转轴25穿设该穿孔,轴承26安装于旋转轴25的外壁与穿孔的内壁之间,以使控制架24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能够转弯,而置物架10由于承重不发生转向,此时控制架24可相对置物架10转动角度,连接块27的底部安装有套接旋转轴25的限位块28,由此将旋转轴25定位在连接块27上,使得旋转轴25不随意移动位置。
请参照图5与图6,旋转轴25的顶部穿设置物架10的镂空部位,不与置物架10连接。
请参照图2与图7,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的控制架24的顶部对应第一轮组41的位置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的控制架24的顶部对应第二轮组42的位置均开设有轮子安装槽29,轮子安装槽29内安装有轮子支架50,轮子支架50上安装有对接轮60,对接轮60的外周抵接置物架10,由此,当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发生转弯时,置物架10在对接轮60的支撑作用下稳定运行。
第一牵引部件31安装于第一轨迹控制部件21对应置物架10的前端,第二牵引部件32安装于第二轨迹控制部件22对应置物架10的后端,这样第一牵引部件31与第二牵引部件32分别连接一个其他的料车,利用最大的力度拉动其他的料车的行走。
上述的同轨迹料车,采用两个轨迹控制部件安装在置物架的底部,两个轨迹控制部件中间通过对角设置的拉杆枢接,其中一个转弯时,另外一个会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带动后面的料车快速转弯,从而减小转弯半径,由此节省厂房的空间,从而降低厂房的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同轨迹料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迹控制机构,所述轨迹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通过拉杆枢接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第二轨迹控制部件,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枢接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不同侧,以使所述拉杆在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之间呈对角设置;
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牵引部件与第二牵引部件,所述第一牵引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上,所述第二牵引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上;及
行走轮机构,所述行走轮机构至少包括第一轮组与第二轮组,所述第一轮组安装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底部,所述第二轮组安装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均包括控制架、旋转轴、轴承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控制架,所述连接块开设有穿孔,所述旋转轴穿设所述穿孔,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与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安装有套接所述旋转轴的限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块体、由所述块体底部向下延伸的下套管及与所述下套管同轴心的上套管,所述块体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上套管由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底向上延伸,所述上套管套接所述旋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一轮组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二轮组的位置均开设有轮子安装槽,所述轮子安装槽内安装有轮子支架,所述轮子支架上安装有对接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侧部靠近第一端位置设有第一U型件,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侧部靠近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位置设有第二U型件,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枢接轴连接所述第一U型件与所述第二U型件,以使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枢接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部件为拉钩,所述第二牵引部件为U型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控制机构的端部安装有两个L型支架,两个所述L型支架之间安装有拉轴,所述拉钩包括U型安装体及连接所述U型安装体的拉钩本体,所述U型安装体安装在所述拉轴上。
8.一种同轨迹料车,包括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同轨迹料车架,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安装于所述置物架的前端的底部并枢接所述置物架,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安装于所述置物架的后端的底部并枢接所述置物架,所述第一牵引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对应所述置物架的前端,所述第二牵引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对应所述置物架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轨迹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均包括控制架、旋转轴、轴承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置物架与所述控制架,所述连接块开设有穿孔,所述旋转轴穿设所述穿孔,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与所述穿孔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安装有套接所述旋转轴的限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轨迹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控制部件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一轮组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轨迹控制部件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二轮组的位置均开设有轮子安装槽,所述轮子安装槽内安装有轮子支架,所述轮子支架上安装有对接轮,所述对接轮的外周抵接所述置物架。
CN201821991164.5U 2018-11-29 2018-11-29 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Active CN209833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1164.5U CN209833764U (zh) 2018-11-29 2018-11-29 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1164.5U CN209833764U (zh) 2018-11-29 2018-11-29 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3764U true CN209833764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89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1164.5U Active CN209833764U (zh) 2018-11-29 2018-11-29 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3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092A (zh) * 2020-07-22 2020-10-16 上海振华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无轨运输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6092A (zh) * 2020-07-22 2020-10-16 上海振华港机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无轨运输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8329B2 (ja) 運搬台車用固定及び回転兼用キャスター
US10882573B2 (en) Tow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and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4182182B2 (ja) ハイブリッド搬送台車
JP2008239019A (ja) トレーラ
CN208915290U (zh) 一种agv运输小车
CN204714447U (zh) 一种全向移动升降平台车
CN209833764U (zh) 同轨迹料车架及同轨迹料车
JP2015081017A (ja) 自動搬送装置
CN103935387A (zh) 新型四轮操舵物流运输车
CN203793383U (zh) 新型四轮操舵物流运输车
JP2009287269A (ja) 物体移動装置
CN210064259U (zh) 一种涂装生产线地面台车输送系统
CN104097664A (zh) 一种适用于野外的手拖车
CN204527241U (zh) 同轨迹多功能托盘车
CN203799263U (zh) 一种车辆差速防打滑驱动机构
JP6032836B2 (ja) トロ台車
KR101147796B1 (ko) 보조바퀴가 구비된 운반용 수레
CN211281187U (zh) 重载荷托盘转运车专用的转向装置
CN111703481B (zh) 一种医用手推车装置
CN211281269U (zh) 重载荷托盘转运车
CN203580615U (zh) 重卡排气尾管口对接移动装置
JP2009161162A (ja) 移動台車
CN210027673U (zh) 物流转运车
JP2008162373A (ja) 軌道走行台車および軌陸走行システム
CN110356489A (zh) 运输车及其行走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