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3224U - 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3224U
CN209833224U CN201920327023.1U CN201920327023U CN209833224U CN 209833224 U CN209833224 U CN 209833224U CN 201920327023 U CN201920327023 U CN 201920327023U CN 209833224 U CN209833224 U CN 209833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wheel hub
spoke
wheel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70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爱平
宋爱辉
刘星
范仲
代倩倩
雷竹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epu Automobile Chassis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epu Automobile Chassi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epu Automobile Chassis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epu Automobile Chassi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70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3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3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32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紧固螺丝、散热孔、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所述轮毂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轮辋,且轮毂内侧面设置有加强轮毂,同时加强轮毂内侧设置有轮轴毂,所述轮轴毂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贯穿轮轴毂,同时第一凹槽内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丝设置在轮轴毂前侧,且紧固螺丝设置在第一凹槽外侧,所述散热孔开设在轮轴毂前侧面。该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设置有加强轮毂、第二轮辐和加强固定块,在轮毂内侧面设置加强轮毂,并且在第一轮辐后侧设置第二轮辐和加强固定块,通过加强轮毂、第二轮辐和加强固定块来对汽车轮毂进行加强,使得汽车轮毂在遇到碰撞时不容易发生变形损坏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轮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是一种汽车轮胎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是汽车零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制动鼓、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
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汽车轮毂,没有对汽车轮毂内部的安装轴处采取散热措施,这样如果在汽车进行长途行驶时,汽车轮毂内部的安装轴由于摩擦发热等原因容易导致磨损的情况,还有现在的汽车轮毂没有采取加强措施,在汽车轮毂遇到碰撞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旨在解决传统的汽车轮毂,不能对安装轴进行散热,且汽车轮毂内部没有采取加强措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紧固螺丝、散热孔、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所述轮毂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轮辋,且轮毂内侧面设置有加强轮毂,同时加强轮毂内侧设置有轮轴毂,所述轮轴毂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贯穿轮轴毂,同时第一凹槽内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丝设置在轮轴毂前侧,且紧固螺丝设置在第一凹槽外侧,所述散热孔开设在轮轴毂前侧面,且散热孔设置在紧固螺丝之间,同时散热孔贯穿轮轴毂,所述第一轮辐设置在轮轴毂外侧面,且第一轮辐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轮辐,且第一轮辐外侧面与加强轮毂内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轮辐设置在轮轴毂外侧面,且第二轮辐设置在第一轮辐之间,所述第二轮辐外表面设置有加强固定块,且第二轮辐上侧面与加强轮毂内侧面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辋设置有两个,且轮辋的形状为“◎”型,并且轮辋内侧面直径等于加强轮毂外侧面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轮毂的形状为“◎”型,且加强轮毂的直径小于轮毂的直径,并且加强轮毂的厚度大于轮毂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轮轴毂的宽度大于第一轮辐的宽度和第二轮辐的宽度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孔设置有四个,且4个散热孔关于轮轴毂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轮辐设置有四个,且4个第二轮辐关于轮轴毂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固定块设置有四个,且加强固定块的宽度大于第二轮辐的宽度,并且加强固定块的长度小于第二轮辐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1)设置有散热孔,由于现在的汽车轮毂没有对安装轴处采取散热措施,这样在汽车长途行驶时,汽车轮毂安装轴处的轴容易由于摩擦发热等情况造成磨损,故设置散热孔,在汽车轮毂安装轴处外侧面设置有散热孔,使得汽车长途行驶时,汽车轮毂安装轴处的轴摩擦产生的高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发,让安装轴不容易发生磨损;
(2)设置有加强轮毂、第二轮辐和加强固定块,由于现在的汽车轮毂没有采取加强措施,使得汽车车轮在遇到碰撞时,汽车车轮受到压力的原因容易发生变形损坏的情况,故设置加强轮毂、第二轮辐和加强固定块,在轮毂内侧面设置加强轮毂,并且在第一轮辐后侧设置第二轮辐和加强固定块,通过加强轮毂、第二轮辐和加强固定块来对汽车轮毂进行加强,使得汽车轮毂在遇到碰撞时不容易发生变形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2、轮辋,3、加强轮毂,4、轮轴毂,5、第一凹槽,6、外螺纹,7、紧固螺丝,8、散热孔,9、第一轮辐,10、第二凹槽,11、第二轮辐,12、加强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轮毂1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轮辋2,轮辋2设置有两个,且轮辋2的形状为“◎”型,并且轮辋2内侧面直径等于加强轮毂3外侧面直径,通过轮辋2来对轮毂1上的车轮进行固定限位,且轮毂1内侧面设置有加强轮毂3,加强轮毂3的形状为“◎”型,且加强轮毂3的直径小于轮毂1的直径,并且加强轮毂3的厚度大于轮毂1的厚度,通过在轮毂1内侧面设置加强轮毂3,让轮毂1在遇到碰撞等情况时不容易发生变形,同时加强轮毂3内侧设置有轮轴毂4。
如图2和图4所示,轮轴毂4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5,且第一凹槽5贯穿轮轴毂4,轮轴毂4的宽度大于第一轮辐9的宽度和第二轮辐11的宽度之和,为了使得第一轮辐9和第二轮辐11都能安装在轮轴毂4外侧面,对轮毂1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第一凹槽5内侧面设置有外螺纹6。
如图1和图4所示,紧固螺丝7设置在轮轴毂4前侧,且紧固螺丝7设置在第一凹槽5外侧,散热孔8开设在轮轴毂4前侧面,散热孔8设置有四个,且4个散热孔8关于轮轴毂4的中轴线对称分布,通过散热孔8来对轮轴毂4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且散热孔8设置在紧固螺丝7之间,同时散热孔8贯穿轮轴毂4。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轮辐9设置在轮轴毂4外侧面,且第一轮辐9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贯穿第一轮辐9,且第一轮辐9外侧面与加强轮毂3内侧面相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二轮辐11设置在轮轴毂4外侧面,第二轮辐11设置有四个,且4个第二轮辐11关于轮轴毂4的中轴线对称分布,设置第二轮辐11,为了对轮毂1进行支撑,让轮毂1不容易发生变形损坏,且第二轮辐11设置在第一轮辐9之间,第二轮辐11外表面设置有加强固定块12,加强固定块12设置有四个,且加强固定块12的宽度大于第二轮辐11的宽度,并且加强固定块12的长度小于第二轮辐11的长度,通过在第二轮辐11外侧面设置加强固定块12,使得第二轮辐11的支撑强度加强,且第二轮辐11上侧面与加强轮毂3内侧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时,通过把车轮安装到两个轮辋2之间的轮毂1外侧面上,再把安装轴安装到轮轴毂4内部,通过紧固螺丝7进行连接,让轮毂1得到固定,此时便可使用,在汽车长途驾驶时,轮轴毂4内部的安装轴由于长时间的摩擦产生高热量,在轮轴毂4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8,使得轮轴毂4内部安装轴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8散发出去,使得轮轴毂4内部的高热量减少,让安装轴不容易损坏,在汽车车轮遇到碰撞时,轮毂1内侧面的加强轮毂3对轮毂1受到的压力进行支撑,通过加强轮毂3内侧面上的第一轮辐9、第二轮辐11和加强固定块12同时对加强轮毂3受到的压力进行支撑,让轮毂1不容易发生变形损坏的情况,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紧固螺丝、散热孔、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轮辋,且轮毂内侧面设置有加强轮毂,同时加强轮毂内侧设置有轮轴毂,所述轮轴毂前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贯穿轮轴毂,同时第一凹槽内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丝设置在轮轴毂前侧,且紧固螺丝设置在第一凹槽外侧,所述散热孔开设在轮轴毂前侧面,且散热孔设置在紧固螺丝之间,同时散热孔贯穿轮轴毂,所述第一轮辐设置在轮轴毂外侧面,且第一轮辐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贯穿第一轮辐,且第一轮辐外侧面与加强轮毂内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轮辐设置在轮轴毂外侧面,且第二轮辐设置在第一轮辐之间,所述第二轮辐外表面设置有加强固定块,且第二轮辐上侧面与加强轮毂内侧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设置有两个,且轮辋的形状为“◎”型,并且轮辋内侧面直径等于加强轮毂外侧面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轮毂的形状为“◎”型,且加强轮毂的直径小于轮毂的直径,并且加强轮毂的厚度大于轮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毂的宽度大于第一轮辐的宽度和第二轮辐的宽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设置有四个,且4个散热孔关于轮轴毂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辐设置有四个,且4个第二轮辐关于轮轴毂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固定块设置有四个,且加强固定块的宽度大于第二轮辐的宽度,并且加强固定块的长度小于第二轮辐的长度。
CN201920327023.1U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3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7023.1U CN209833224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7023.1U CN209833224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3224U true CN209833224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6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702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3224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3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7703A (zh) * 2021-01-08 2021-04-2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对小偏置碰撞的汽车车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7703A (zh) * 2021-01-08 2021-04-2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对小偏置碰撞的汽车车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3224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汽车轮毂
CN212098292U (zh) 农用轮胎及轮辋
CN210454321U (zh) 一体式工业重型全向轮
CN220332374U (zh) 一种高强度摩托车轮毂
CN207291496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轮毂结构
CN209441347U (zh) 一种轻量化制动器
CN218140857U (zh) 一种具有加强机构的手推车轮圈
CN20985196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轮毂
CN104527315A (zh) 一种自行车车轮
CN209037297U (zh) 一种用于生产轮圈的铝材
CN215474231U (zh) 一种轻量化窄轮辐轮毂
CN208946977U (zh) 一种通风散热的铝合金轮毂
CN212949952U (zh) 一种基于ansys的轻量化窄轮辐轮毂
CN217259383U (zh) 一种加强支撑的汽车轮毂
CN207106041U (zh) 一种真空摩托车轮辋
CN215487346U (zh) 一种盘刹刹车盘
CN204955908U (zh) 翻边通风孔半表面车轮
CN219600811U (zh) 梯形轮毂及其配套轮胎
CN207449511U (zh) 一种安全型汽车轮毂
CN214822304U (zh) 一种带加强筋的锻造铝合金车轮
CN218536201U (zh) 一种可拆卸式后轮毂
CN220180475U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
CN219927370U (zh) 一种带有筋条的高强度轮毂
CN213332150U (zh) 一种可以快速散热的汽车刹车盘
CN207955183U (zh)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旋风车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