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0011U - 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0011U
CN209830011U CN201920016759.7U CN201920016759U CN209830011U CN 209830011 U CN209830011 U CN 209830011U CN 201920016759 U CN201920016759 U CN 201920016759U CN 209830011 U CN209830011 U CN 209830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e
supporting plate
ejector rod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167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zhang Pengch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zhang Pengc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zhang Pengch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zhang Pengc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167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0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0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00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其包括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第一模组中的第一成型模块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第一弹性回复件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第一顶料杆,自然状态下,第一顶料杆凸出于第一成型模块;第二模组中的第二成型模块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第二成型模块上设有用于配合第一成型模块折弯待压工件的折弯槽,第二弹性回复件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另一端连接第二顶料杆,第二顶料杆穿设于折弯槽内并用于在第一模组压向第二模组时抵接第一顶料杆。该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便于实现折弯侧壁上的开孔只需通过一次冲孔即可拉引成型,简化冲孔成型工艺。

Description

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汽车企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车企对采购零部件及总成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各配套厂家在技术上和装配上进行升级来降低成本。
如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调节零部件1的结构示意图,该类型零件折弯成型时因侧壁上的开孔10的内径太小,无法按照“先成型再冲孔”的常规工艺获得,需要采用“先冲孔再成型”的工艺过程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便于在采用“先冲孔再成型”的工艺过程中实现折弯侧壁上的开孔只需通过一次冲孔即可拉引成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包括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
所述第一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成型模块、第一弹性回复件和第一顶料杆,所述第一成型模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料杆;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顶料杆凸出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块;
所述第二模组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成型模块、第二弹性回复件和第二顶料杆,所述第二成型模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成型模块上设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成型模块弯压待压工件的折弯槽,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料杆,所述第二顶料杆穿设于所述折弯槽内并用于在所述第一模组压向所述第二模组时抵接所述第一顶料杆;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顶料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块的顶面齐平以用于放置所述待压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可利用在折弯时对待压工件侧壁的上下拉伸作用使工件上的预冲孔一次性变形为成型后所需尺寸的成型孔,从而便于在采用“先冲孔再成型”的工艺过程中实现折弯侧壁上的开孔只需通过一次冲孔即可拉引成型,避免出现需要增加二次冲孔工序以及二次冲孔造成孔再次变形的情况,简化冲孔成型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例如,若技术要求折弯成型的零件的侧壁底部的开孔为小圆孔,可预先对片材预先冲成特定尺寸的椭圆孔,再依靠上述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一次性折弯成型为符合技术要求的小圆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均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料杆贯穿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块的中部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组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成型模块设于所述垫板上,便于满足对位和作用力的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设有插槽;所述第二模组还包括设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用于在所述第一模组压向所述第二模组时插入所述插槽内,便于实现稳固对压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柱有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柱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柱和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柱一一对应设置,便于进一步实现稳固对压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槽的内侧壁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块的顶壁连接处呈弧状过渡结构,防止割伤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座椅调节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图2中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进行折弯成型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汽车座椅调节零件,10、开孔;
20、待压工件;
100、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111、第一支撑板,1111、垫板,112、第一成型模块,113、第一弹性回复件,114、第一顶料杆,115、第一导向柱,1151、插槽,121、第二支撑板,122、第二成型模块,1221、折弯槽,123、第二弹性回复件,124、第二顶料杆,125、第二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结合图2,一实施方式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100,包括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板111、第一成型模块112、第一弹性回复件113和第一顶料杆114。第一成型模块112设于第一支撑板111上。第一弹性回复件113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11,第一弹性回复件11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顶料杆114。自然状态下,第一顶料杆114凸出于第一成型模块112。
第二模组包括第二支撑板121、第二成型模块122、第二弹性回复件123和第二顶料杆124。第二成型模块122设于第二支撑板121上。第二成型模块122上设有用于配合第一成型模块112压弯待压工件20的折弯槽1221。第二弹性回复件123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121,第二弹性回复件1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顶料杆124。第二顶料杆124穿设于折弯槽1221内并用于在第一模组110压向第二模组120时抵接第一顶料杆114。自然状态下,第二顶料杆124的顶部与第二成型模块122的顶面齐平以用于放置待压工件20。
优选地,第一顶料杆114穿设于第一成型模块112的中部区域。第一弹性回复件113和第二弹性回复123件均为弹簧,更优选为柱形弹簧,稳定性好。
另外,第一模组还可以包括垫板1111。垫板1111设于第一支撑板111上,第一成型模块112设于垫板1111上,从而便于满足对位和作用力的要求。
进一步地,第一模组还可以包括设于第一支撑板111上的第一导向柱115。第一导向柱115设有插槽1151。第二模组120还包括设于第二支撑板121上的第二导向柱125,第二导向柱125用于在第一模组压向第二模组时插入插槽1151内,便于实现稳固对压成型。
优选地,第一导向柱115有多个,第二导向柱125有多个,多个第二导向柱125和多个第一导向柱115一一对应设置并分别围绕第二成型模块122和第一成型模块112的外周设置,便于进一步实现稳固对压成型。
优选地,折弯槽1221的内侧壁的顶部与第二成型模块122的顶壁连接处呈弧状过渡结构,防止割伤产品。
总的来讲,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100可利用在折弯待压工件20形成的侧壁的上下拉伸作用使待压工件20上的预冲孔一次性变形为成型后所需尺寸的成型孔,从而便于在采用“先冲孔再成型”的工艺过程中实现折弯侧壁上的开孔只需通过一次冲孔即可拉引成型,避免出现需要增加二次冲孔工序以及二次冲孔造成孔再次变形的情况,保证质量,简化冲孔成型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例如,若技术要求折弯成型的零件的侧壁底部的开孔为小圆孔,可预先将待压工件20(也可简称“片材”)上预先冲成特定尺寸的椭圆孔,再依靠本实施方式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一次性折弯成型为符合技术要求的小圆孔。又如,若技术要求折弯成型的零件的侧壁底部的开孔为椭圆孔,可预先将片材上预先冲成特定尺寸的圆孔、椭圆孔等,再依靠本实施方式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一次性折弯成型为符合技术要求的椭圆孔。
也就是,本实施方式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的适用范围不限于规则孔,也可以根据试验调试,适应于不规则孔的一次性折弯成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组和第二模组;
所述第一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板(111)、第一成型模块(112)、第一弹性回复件(113)和第一顶料杆(114),所述第一成型模块(112)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1)上,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1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11),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1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顶料杆(114);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顶料杆(114)凸出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块(112);
所述第二模组包括第二支撑板(121)、第二成型模块(122)、第二弹性回复件(123)和第二顶料杆(124),所述第二成型模块(122)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成型模块上设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成型模块折弯待压工件(20)的折弯槽(1221),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1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21),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1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料杆(124),所述第二顶料杆(124)穿设于所述折弯槽(1221)内并用于在所述第一模组压向所述第二模组时抵接所述第一顶料杆(114);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顶料杆(124)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块(122)的顶面齐平以用于放置所述待压工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回复件(113)和所述第二弹性回复件(123)均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料杆(114)穿设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块(112)的中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还包括垫板(1111),所述垫板(1111)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1)上,所述第一成型模块(112)设于所述垫板(11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1)上的第一导向柱(115),所述第一导向柱(115)设有插槽(1151);
所述第二模组还包括设于第二支撑板(121)上的第二导向柱(125),所述第二导向柱(125)用于在所述第一模组压向所述第二模组时插入所述插槽(11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15)有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柱(125)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柱(125)和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15)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槽(1221)的内侧壁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块(122)的顶壁连接处呈弧状过渡结构。
CN201920016759.7U 2019-01-03 2019-01-03 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0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6759.7U CN209830011U (zh) 2019-01-03 2019-01-03 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6759.7U CN209830011U (zh) 2019-01-03 2019-01-03 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0011U true CN209830011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1675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0011U (zh) 2019-01-03 2019-01-03 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0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6148B (zh) 一种翻边冲孔模具
CN209830011U (zh) 改善小内径工件预冲孔形状的模具
US20030032342A1 (en) Terminal structure with spring-loaded contact
CN205110657U (zh) 一种模具结构式双轴冲铆工装
CN216461055U (zh)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翻孔冲头
CN204799777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座椅支架冲孔翻边模具
CN114850313B (zh) 一种用于冲压钮扣面件的一次成型模具
CN217492368U (zh) 上翻折弯冲孔同步双动机构
CN213728865U (zh) 一种汽车牌照固定卡扣及多工位级进模
CN214184891U (zh) 一种简化冲压工序的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结构
CN210586688U (zh) 一种u型弧形件精密级进模具
CN209860080U (zh) 一种极耳压紧结构
CN208408263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底盘紧固件弯曲模具
CN206824528U (zh) 一种冲压上模
CN215315035U (zh) 一次塑性的台阶式倒角过孔模具
CN210847991U (zh) 一种电脑机箱小支架折弯模具组
CN215032888U (zh) 一种冲压模具斜冲打凸结构
CN215845257U (zh) 半空心铆钉翻边模具
CN218015226U (zh) 一种空调部件的连续压制模具
CN218656261U (zh) 一种模具折弯结构
CN217990599U (zh) 一种可调式插针机的插针上冲切机构
CN205309117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的拉延模具
CN207746292U (zh) 一种炉头加工模具
CN216729070U (zh) 一种冷冲模的模架结构
CN217121605U (zh) 一种冲压座及其冲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