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5519U -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5519U
CN209815519U CN201920181124.2U CN201920181124U CN209815519U CN 209815519 U CN209815519 U CN 209815519U CN 201920181124 U CN201920181124 U CN 201920181124U CN 209815519 U CN209815519 U CN 209815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hoisting
main
main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11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荣生
赵盼
何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 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 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 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 Li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11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5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5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5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装置通过组合使用由主框架和移动框架组成的框架组件、伸缩组件和起吊组件,可以在伸缩组件的驱动下使得起吊组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伸出主框架或者缩回主框架内,仅需通过伸缩动作和起吊动作就能完成待吊物体的吊运,整个吊运过程,不需要旋转和较大的转运空间,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设备设有吊运装置和锁定机构,不仅能够快速高效的吊运待吊物体,还可以通过锁定机构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锁紧和限定待吊物体,避免待吊物体放置后晃动或者倾倒,确保待吊物体的安全和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起吊重物一般采用的是随车吊,随车吊主要采用绞盘或者液压作为动力,具体为绞盘加回转或者是液压马达加回转的起吊模式。这两种模式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使用成本高、在失电的情况下无法应急使用、可靠性差。
其中,现在车用的绞盘加回转的起吊模式中使用的绞盘均为临时应急使用,电机以及变速箱限定了这种结构只能是短时间使用。绞盘在起吊重物时刹车的可靠性会受到温度、磨损情况、摩擦片表面是否有油污等情况的影响。另外,这种动力模式如果将重物吊装至车上,必须要有比较大的旋转半径,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会受到车厢的限制。同时,在不使用时也需占用比较大的存储空间。
液压马达加回转的起吊模式是通过液压站提供液压动力,推动油缸进行起吊工作。该种起吊模式不适用于环境较复杂或者恶劣的场合,如在环境温差比较大以及较低温度的恶劣场合,可能会有液压油管爆裂的风险。同时,在使用时,需要为液压站和吊臂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和旋转半径,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会受到车厢的限制。同时,在不使用时也需占用比较大的存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车起吊装置占用空间大、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运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包括主框架和移动框架,移动框架位于主框架内;
伸缩组件,至少部分设于主框架和移动框架之间,用于驱动移动框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伸出主框架或缩回主框架内;
起吊组件,设于移动框架上,用于吊运待吊物体。
可选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驱动部和伸缩导轨,伸缩导轨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位于移动框架和主框架之间,伸缩驱动部用于驱动移动框架沿着伸缩导轨伸出主框架或缩回主框架内。
可选地,伸缩导轨包括过渡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位于主框架和过渡板之间,第二导轨位于移动框架和过渡板之间。
可选地,伸缩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沿延伸方向,第一驱动部一端与主框架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连接,用于驱动过渡板带着移动框架沿着第一导轨移动,第二驱动部一端与过渡板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框架连接,用于驱动移动框架沿着第二导轨移动,其中,
第一驱动部的端部与主框架之间通过第一销轴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起吊组件包括起吊驱动部和起吊部,起吊部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起吊驱动部连接。
可选地,起吊驱动部包括起吊驱动电机和卷筒,起吊驱动电机和卷筒均设于移动框架上,卷筒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起吊部连接,
起吊驱动部还包括起吊传动轴,起吊驱动电机通过起吊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卷筒。
可选地,起吊驱动电机上设有手动转动轴,手动转动轴与起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连接。
可选地,起吊部上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用于锁紧待吊物体,锁紧装置包括:
锁定转轴,沿着垂直于起吊部的方向可转动的设于起吊部上,一端设有锁紧件,另一端设有连接片;
推杆,一端与起吊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片连接,其中,
连接片与锁定转轴固定连接,推杆推动连接片带着锁定转轴转动以锁紧待吊物体。
可选地,推杆通过连杆与连接片连接,连杆沿着起吊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起吊部的上方,连杆的两端均与连接片连接,推杆推动连杆运动,使得连杆推动连接片带着锁定转轴转动。
可选地,起吊部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判断锁紧件是否锁紧待吊物体,第二传感器用于判断锁紧件是否解锁待吊物体。
可选地,连接片上设有用于触发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拨片,
在推杆推动连接片带着锁定转轴朝向第一传感器转动过程中,锁定转轴带着锁紧件一起转动,当连接片上的拨片触发第一传感器时,锁紧件锁紧待吊物体,
在推杆推动连接片带着锁定转轴朝向第二传感器转动过程中,锁定转轴带着锁紧件一起转动,当连接片上的拨片触发第二传感器时,锁紧件解锁待吊物体。
可选地,吊运装置还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主驱动部和主导轨,主导轨垂直于延伸方向且位于主框架的两端,其中,
主导轨包括支撑导轨,主框架的两端设有滚轮组,在主驱动部的驱动下,主框架通过滚轮组沿着支撑导轨移动。
可选地,主驱动部包括:
主驱动电机,固定设于主框架上;
主传动轴,沿着延伸方向,主传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组件设于主框架上,其中,
主驱动电机依次通过主减速装置和主换向装置将动力传递给主传动轴,主传动轴通过齿轮与主导轨上的齿条啮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吊运设备,包括容纳平台,容纳平台用于放置待吊物体;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吊运装置,吊运装置设于容纳平台的顶部。
可选地,吊运装置的主导轨沿着容纳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容纳平台的顶部,吊运装置的主驱动部驱动主框架沿着主导轨移动,吊运装置的伸缩组件能够通过起吊组件将待吊物体从容纳平台的开口处吊出或者吊入。
可选地,容纳平台内的承载面上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分布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用于锁紧和限定待吊物体,锁定机构包括:
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设于承载面上;
锁舌,可伸缩的设置在安装座面向待吊物体的前侧板上,锁舌的前端设有导向斜面。
可选地,锁舌位于安装座内的端部设有导向孔,安装座的后侧板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上设有弹性部,弹性部的前端伸入导向孔内,用于推动锁舌伸出,
安装座内设有锁定推杆,锁定推杆远离锁舌的一端与安装座铰接,靠近锁舌的一端设有推动块,用于推动锁舌缩回安装座内,其中,
锁舌位于安装座内的端部下侧设有凸部,推动块上设有斜面,当锁定推杆推动推动块朝向凸部移动时,推动块通过斜面推动凸部,使得锁舌缩回。
可选地,容纳平台的承载面上设有导引板,导引板分布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用于引导和限定待吊物体,导引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引导待吊物体下落的导引斜面。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装置通过组合使用由主框架和移动框架组成框架组件、伸缩组件和起吊组件,可以在伸缩组件的驱动下使得起吊组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伸出主框架或者缩回主框架内,仅需通过伸缩动作和起吊动作就能完成待吊物体的吊运,整个吊运过程,不需要旋转和较大的转运空间,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可靠。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设备设有吊运装置和锁定机构,不仅能够快速高效的吊运待吊物体,还可以通过锁定机构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锁紧和限定待吊物体,避免待吊物体放置后晃动或者倾倒,确保待吊物体的安全和稳定。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的右视结构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中伸缩组件及框架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中移动框架及起吊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中起吊驱动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中起吊部的立体结构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中起吊部底部的立体结构及局部放大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中移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中移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及局部放大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设备的俯视结构剖视图;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设备中吊运装置的安装布局图;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设备中锁定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设备中锁定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吊运装置1,包括框架组件10、伸缩组件11和起吊组件12,其中,框架组件10包括主框架100和移动框架101,移动框架101位于主框架100内,伸缩组件11至少部分设于主框架100和移动框架101之间,用于驱动移动框架101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如图1中Y方向所示)伸出主框架100或缩回主框架100内,起吊组件12设于移动框架101上,用于吊运待吊物体。
也就是说,吊运装置1主要由框架组件10、伸缩组件11和起吊组件12组成,框架组件10包括主框架100和位于主框架100内且能够在伸缩组件11的作用下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运动的移动框架101,起吊组件12设于移动框架101上,能够随着移动框架101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伸出主框架100或缩回主框架100内。
在使用时,通过伸缩组件11将移动框架101和设于移动框架101上的起吊组件12一同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推出。起吊组件12吊起待吊物体后,再通过伸缩组件11带着移动框架101缩回,使得移动框架101带着起吊组件12和起吊组件12吊运的待吊物体一同缩回车内。然后,起吊组件12再将待吊物体稳定的放置在车内,完成起吊搬运工作。整个吊运过程,不需要旋转和较大的转运空间,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在不使用时,伸缩组件11将移动框架101和移动框架101上的起吊组件12一同收放于主框架100内,不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便于存放。
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11包括伸缩驱动部110和伸缩导轨111,伸缩导轨111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位于移动框架101和主框架100之间,伸缩驱动部110用于驱动移动框架101沿着伸缩导轨111伸出主框架100或缩回主框架100内。
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伸缩组件11包括伸缩驱动部110和伸缩导轨111,伸缩驱动部110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延伸,一端与主框架100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框架101连接,用于驱动移动框架101沿着伸缩导轨111伸出主框架100或缩回主框架100内。伸缩导轨111不仅能引导伸缩驱动部110推动移动框架101运动,还可以支撑移动框架101,承载移动框架101和起吊组件12的重量,使得移动框架101在伸缩驱动部110的作用下,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平稳的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伸缩驱动部和伸缩导轨设置的位置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只要能够驱动移动框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运动即可。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11至少部分设置在移动框架101和主框架100之间,具体的,伸缩导轨111设置在移动框架101和主框架100的两侧之间,伸缩驱动部110设置在主框架100和移动框架101内。当伸缩驱动部100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推动移动框架101移动时,伸缩驱动部100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位于主框架100和移动框架101之间。当伸缩驱动部100驱动移动框架101缩回主框架100内时,伸缩驱动部100位于移动框架101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伸缩导轨可以设置在移动框架和主框架的上下之间,伸缩驱动部可以设置在移动框架和主框架的底部,也可以设置移动框架和主框架的顶部,还可以设置在移动框架和主框架的两侧,只要能够驱动移动框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运动即可。
进一步地,参见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伸缩导轨111包括过渡板112、第一导轨113和第二导轨114,第一导轨113位于主框架100和过渡板112之间,第二导轨114位于移动框架101和过渡板112之间。
即,本实施例的伸缩导轨111主要由过渡板112、第一导轨113和第二导轨114组成,过渡板112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移动框架101的两侧,位于移动框架101和主框架100之间,第一导轨113位于主框架100和过渡板112之间,第二导轨114位于移动框架101和过渡板112之间。
在工作时,伸缩驱动部110推动移动框架101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运动,使得移动框架101与主框架100发生相对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是伸缩驱动部110推动移动框架101沿着移动框架101和过渡板112之间的第二导轨114移动,使得移动框架101与主框架100和过渡板112发生相对移动,也可以是伸缩驱动部110推动移动框架101沿着主框架100和过渡板112之间的第一导轨113移动,使得移动框架101和过渡板112一起与主框架100发生相对移动,还可以是伸缩驱动部110推动移动框架101沿着第二导轨114移动的同时,过渡板112也跟随着第二导轨114沿着第一导轨113移动。
本实施例对移动框架的移动方式不做限制,可以根据伸缩驱动部的具体驱动情况进行设置,只要能够使得移动框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移动即可。
为了减小移动框架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力,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渡板112、第一导轨113、第二导轨114之间滚动连接。即,第一导轨113和第二导轨114内均设有滚珠,也即第一导轨113、第二导轨114均为滚珠型导轨。在移动框架101移动过程中,第一导轨113和第二导轨114的移动会转化成滚珠的滚动,很好的减小了移动框架101移动的阻力,使得移动框架101移动的更顺畅。
另外,参见图3所示,在主框架100和过渡板112之间、移动框架101和过渡板112之间均设有滚轮支撑块102,滚轮支撑块102能够在过渡板112因承重而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很好地支撑过渡板112,防止过渡板112在变形的情况下与主框架100或者移动框架101发生接触,使得伸缩导轨111伸缩抽拉顺畅、不易发生变形。
参见图2-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伸缩驱动部110包括第一驱动部115和第二驱动部116,沿延伸方向,第一驱动部115一端与主框架100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112连接,用于驱动过渡板112带着移动框架101沿着第一导轨113移动,第二驱动部116一端与过渡板112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框架101连接,用于驱动移动框架101沿着第二导轨114移动。
参见图2-4所示,过渡板112上靠近伸缩驱动部110的一端设有连接板117,第二驱动部116一端与连接板117连接。
也就是说,伸缩驱动部110主要由第一驱动部115和第二驱动部116组成,第一驱动部115和第二驱动部116均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一驱动部115一端与主框架100连接,另一端与过渡板112连接,第二驱动部116一端与过渡板112上的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框架101连接。
参见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5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18与主框架10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104与移动框架101连接。为了避免第一驱动部115在运动过程中抖动,第一驱动部115和主框架100之间还设有第一支撑块103,第一支撑块103能够很好的支撑和固定第一驱动部115。
在第一驱动部115伸长或者缩回时,第一驱动部115能够驱动过渡板112沿着第一导轨113伸长或者缩回。移动框架101通过第二导轨114与过渡板112连接,且起吊组件12设置在移动框架101上,所以在过渡板112沿着第一导轨113伸长或者缩回,也会带着移动框架101和起吊组件12沿着第一导轨113移动。
参见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移动框架101两侧的过渡板112上靠近伸缩驱动部110的一端通过一块连接板117连接,连接板117沿着主框架100的宽度方向(如图2中X方向所示)设置,第二驱动部116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19与连接板117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块105与移动框架101连接。
在第二驱动部116伸长或者缩回时,第二驱动部116能够驱动移动框架101沿着第二导轨114伸长或者缩回。起吊组件12设置在移动框架101上,在移动框架101沿着第二导轨114伸长或者缩回,会带着起吊组件12沿着第二导轨114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5和第二驱动部116独立设置,两者可以同时运动,使得移动框架101带着起吊组件12快速的从主框架100和过渡板112中间移出,也可以是在第一驱动部115驱动过渡板112运动到第一导轨113的极限位置后,第二驱动部116再驱动移动框架101沿着第二导轨114运动,或者是,在第二驱动部116驱动移动框架101运动到第二导轨114的极限位置后,第一驱动部115再驱动过渡板112沿着第一导轨113运动,使得移动框架101带着起吊组件12分阶段的从主框架100和过渡板112中间移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5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18与主框架100可拆卸连接,第二驱动部116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19与连接板117可拆卸连接。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拆下第一销轴118和第二销轴119,手动推动过渡板112和移动框架101运动,实现应急操作,避免出现因为断电而造成的卡死等危险情况,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的具体结构和类型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只要能够推动过渡板和移动框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移动即可。参见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15和第二驱动部116均为电动推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也可以为液压推杆或者启动推杆以及其他能够直线运动的驱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组成二级伸缩机构,使得移动框架和起吊组件在工作时可以伸的更长,顺利的完成起吊工作,通过伸长和缩回的形式进行吊运,不需要旋转半径,占用空间小。在不工作时,移动框架和起吊组件可以收放在主框架内,不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
参见图5-8并结合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起吊组件12包括起吊驱动部120和起吊部13,起吊部13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起吊驱动部120连接。其中,起吊驱动部120设置在移动框架101上,起吊部13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起吊驱动部120连接,起吊驱动部120通过收起和放出柔性连接件可以实现起吊部13的上升和下降,便于起吊部13固定和起吊待吊物体。
进一步地,参见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起吊驱动部120包括起吊驱动电机121和卷筒122,起吊驱动电机121和卷筒122均设于移动框架101上,卷筒122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起吊部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起吊驱动部120主要由起吊驱动电机121和卷筒122组成,起吊驱动电机121通过安装支架129设在移动框架101上,卷筒122通过安装板设于移动框架101上,卷筒122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起吊部13连接。柔性连接件绕设在卷筒122上,起吊驱动电机121能够带动卷筒122转动,使得卷筒122收起和放出柔性连接件,进而实现起吊部13的上升和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起吊驱动电机和卷筒在移动框架上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是一个起吊驱动电机与一个卷筒进行连接,也可以是一个起吊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设备与多个卷筒进行连接,驱动多个卷筒运动。
参见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起吊驱动部120还包括起吊传动轴123,起吊驱动电机121通过起吊传动轴123将动力传递给卷筒122。
在本实施例中,卷筒122沿着垂直于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移动框架101的两端,起吊传动轴123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起吊驱动电机121和卷筒122之间,用于将起吊驱动电机121的动力传递到卷筒122。起吊驱动电机121通过起吊传动轴123驱动卷筒122转动,使得卷筒122收起和放出柔性连接件,实现起吊部13的上升和下降。在本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为钢丝绳,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参见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起吊传动轴123包括主起吊传动轴124和从起吊传动轴125,主起吊传动轴124一端与起吊驱动电机121上的减速装置126连接,另一端与从起吊传动轴125连接,从起吊传动轴125一端与主起吊传动轴124连接,另一端与卷筒122上的换向装置12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起吊传动轴123主要由主起吊传动轴124和从起吊传动轴125组成,主起吊传动轴124一端与起吊驱动电机121上的减速装置126连接,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230与从起吊传动轴125连接,从起吊传动轴125一端通过联轴器1230与主起吊传动轴124连接,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230与卷筒122上的换向装置127连接。
起吊驱动电机121转动时,通过减速装置126将动力传递到主起吊传动轴124上,主起吊传动轴124通过联轴器1230将动力传递给从起吊传动轴125,从起吊传动轴125再通过联轴器1230将动力传递给卷筒122上的换向装置127,使得换向装置127驱动卷筒122转动。减速装置126上设有编码器1210,编码器1210能够判断减速装置126的输出转速,进而能够判断卷筒122转动的圈数,根据卷筒122转动的圈数可以准确的判断柔性连接件收起和放出的长度,从而实现对起吊部13上升和下降的距离的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在传动距离较短的情况下,主起吊传动轴124也可以通过联轴器1230直接与卷筒122上的换向装置127连接,将动力直接传递给换向装置127,使得换向装置127驱动卷筒122转动。
本实施例的主起吊传动轴124与从起吊传动轴125之间、主起吊传动轴124与换向装置127之间以及从起吊传动轴125与换向装置127之间均通过联轴器1230连接,联轴器1230不仅能够使得各部件之间可靠的连接,同时还能够调节轴的中心位置,使得传动过程更加平稳,便于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减速装置和换向装置的具体类型和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减速功能和动力传递方向的换向功能即可。具体的,参见图5-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减速装置126为RV减速机,换向装置127为齿轮转向箱。在其他实施例中,减速装置和换向装置还可以为其他的类型和结构。
为了能够在断电的情况下使得卷筒能够稳定的放下和吊起待吊物体,避免出现因为断电而引起危险情况,参见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起吊驱动电机121上设有手动转动轴128,手动转动轴128与起吊驱动电机121的电机轴同轴连接。
本实施例的手动转动轴128一端伸入起吊驱动电机121内,与起吊驱动电机121的电机轴同轴连接,另一端从起吊驱动电机121的尾部伸出。手动转动轴128伸出的一端的端部截面为多边形结构,方便与通用的扳手配合,可以通过扳手转动手动转动轴128,使得起吊驱动电机121的电机轴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手动转动轴伸出的一端的端部截面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如半圆形、椭圆形以及不规则形状等,只要能够使得手动转动轴再手动操作时转动即可。
本实施例通过在起吊驱动电机上设置手动转动轴,能够在断电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操作手动转动轴驱动起吊驱动电机转动,使得卷筒能够稳定的放下和吊起待吊物体,实现应急操作,避免出现因为断电而造成的卡死等危险情况,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起吊部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吊运功能即可。具体的,参见图5、图7-8并结合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起吊部13为吊板。在其他实施例中,起吊部还可以为吊钩、机械手或者卡爪等结构。
参见图7-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起吊部13上设有锁紧装置130,锁紧装置130用于锁紧待吊物体。
具体的,参见图7-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紧装置130包括锁定转轴131和推杆134,其中,锁定转轴131沿着垂直于起吊部13的方向可转动的设于起吊部13上,锁定转轴131的一端设有锁紧件132,另一端设有连接片133。推杆134一端与起吊部13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片133连接,连接片133与锁定转轴131固定连接,推杆134推动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转动以锁紧待吊物体。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转轴131的上端设有连接片133,推杆134一端与连接片133连接,推杆134的另一端与起吊部13连接,锁定转轴131的下端设有锁紧件132。当起吊部13向下运动接触到待吊物体时,推杆134通过推动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转动,锁定转轴131转动时会带着锁定转轴131下端的锁紧件132一起转动,使得锁紧件132锁紧待吊物体,实现起吊部13与待吊物体之间的自动锁紧。
当伸缩组件11使得移动框架101带着起吊组件12和被吊起的待吊物体运动到放置位置后,起吊驱动部120放出柔性连接件,使得起吊部13和被吊起的待吊物体向下运动。当被吊起的待吊物体放置稳定后,推杆134通过驱动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动,锁定转轴131带着锁定转轴131下端的锁紧件132一起转动,使得锁紧件132解锁待吊物体,实现起吊部13与待吊物体之间的自动解锁。
需要说的是,本实用新型对锁紧件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可靠的锁紧待吊物体即可。参见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132为锁紧块。锁紧块能够卡入待吊物体上的缺口或者连接部,使得起吊部13能够吊起待吊物体。在其他实施例中,锁紧件可以为其他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锁定转轴和推杆在起吊部上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是一个推杆与一个锁定转轴进行连接,也可以是一个推杆通过连接部件与多个锁定转轴进行连接,驱动多个锁定转轴转动。同时,本实用新型对锁定转轴和推杆的数量也做限定。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起吊部13上设有四个锁定转轴131和两个推杆134,一个推杆134通过连杆135与两个锁定转轴131上的连接片133连接。推杆134的一端通过连接销轴139与起吊部13可拆卸连接,在断电的时候,拔下连接销轴139,可以通过手动推动推杆134运动。
具体的,参见图7-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杆135沿着起吊部13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起吊部13的上方,连杆135的两端均与连接片133连接,推杆134推动连杆135运动,使得连杆135推动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转动。
参见图7-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推杆134相向设于起吊部13上。也就是说,当一个推杆134伸长,使得连杆135推动两端的锁定转轴131上的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锁紧待吊物体时,另一个推杆134缩回,才能使得与其相连的连杆135推动两端的锁定转轴131转动,使得四个锁定转轴131同时锁紧待吊物体。
当一个推杆134缩回,使得连杆135推动两端的锁定转轴131上的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解锁待吊物体时,另一个推杆134伸长,才能使得与其相连的连杆135推动两端的锁定转轴131转动,使得四个锁定转轴131同时解锁待吊物体。
为了准确判断锁定转轴是否转动到位,即准确判断锁定转轴转动是否完全解锁或者锁紧待吊物体。参见图7-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起吊部13上设有第一传感器137和第二传感器136,第一传感器137用于判断锁紧件132是否锁紧待吊物体,第二传感器136用于判断锁紧件132是否解锁待吊物体。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片133上设有用于触发第一传感器137和第二传感器136的拨片138。
参见图7-8所示,在推杆134推动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朝向第一传感器137转动过程中,锁定转轴131带着锁紧件132一起转动,当连接片133上的拨片138触发第一传感器137时,锁紧件132锁紧待吊物体。在推杆134推动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朝向第二传感器136转动过程中,锁定转轴131带着锁紧件132一起转动,当连接片133上的拨片138触发第二传感器136时,锁紧件132解锁待吊物体。
也就是说,当推杆134通过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转动,使得锁定转轴131下端的锁紧件132锁紧待吊物体时,连接片133上的拨片138会触碰到第一传感器137,第一传感器137判断锁紧件132已锁紧待吊物体。当推杆134通过连接片133带着锁定转轴131转动,使得锁定转轴131下端的锁紧件132解锁待吊物体时,连接片133上的拨片138会触碰到第二传感器136,第二传感器136判断锁紧件已解锁待吊物体。
本实施例通过在起吊部上设置锁紧装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能够准确的实现自动锁紧和解锁待吊物体,整个过程自动完成,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对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具体类型和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够准确可靠的判断锁定转轴上的锁紧件是否锁紧或者解锁待吊物体即可。参见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37和第二传感器136均为接触式限位开关。
参见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吊运装置1还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主驱动部140和主导轨15。在本实施例中,主驱动部140设置在主框架100上,能够带动主框架100沿着主导轨15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主框架设于两条主导轨的方式不做限定,主框架与主导轨之间可以互相垂直设置,也可以呈合适的夹角设置,只要能够使得主框架100在主驱动部的驱动下沿着主导轨稳定可靠的移动即可。参见图9-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导轨15垂直于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设于主框架100的两端,即主导轨15沿着主框架100的宽度方向(如图9中X方向所示)设于主框架100的两端,主框架100与主导轨15之间互相垂直设置。
具体的,参见图9-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主导轨15包括支撑导轨151,主框架100的两端设有滚轮组16,在主驱动部140的驱动下,主框架100通过滚轮组16沿着支撑导轨151移动。支撑导轨151的外侧还设有导轨壳体150,用于保护支撑导轨151,滚轮组16通过滚轮支撑架160固定设于主框架100的两端,滚轮支撑架160内均匀设有若干个支撑滚轮161,支撑滚轮161位于支撑导轨151,在主驱动部140的驱动下沿着支撑导轨151移动。
进一步地,参见图9-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驱动部140包括主传动轴144和固定设于主框架100上的主驱动电机141,主传动轴144通过轴承组件145沿着主框架100的延伸方向设于主框架100上,其中,主驱动电机141依次通过主减速装置142和主换向装置143将动力传递给主传动轴144。主传动轴144靠近主导轨15的一端设有齿轮146,支撑导轨151上设有齿条152,主传动轴144通过齿轮146与主导轨15上的齿条152啮合。
也就是说,主驱动电机141输出的动力通过主减速装置142和主换向装置143后传递到主传动轴144,使得主传动轴144转动,主传动轴144上的齿轮146与主导轨15上的齿条152啮合,齿轮146和齿条152相互作用,驱动主框架100带着伸缩组件11和起吊组件12沿着主导轨15移动,实现吊运位置的调整,使得被吊装的物体摆放的更合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装置通过组合使用由主框架和移动框架组成的框架组件、伸缩组件和起吊组件,可以在伸缩组件的驱动下使得起吊组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伸出主框架或者缩回主框架内,仅需通过伸缩动作和起吊动作就能完成待吊物体的吊运,整个吊运过程,不需要旋转和较大的转运空间,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可靠。
参见图11-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吊运设备2,包括容纳平台2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吊运装置1,其中,容纳平台20用于放置待吊物体,吊运装置1设于容纳平台20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容纳平台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容纳待吊物体即可。参见图11-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平台20为舱体结构,具体的,容纳平台可以为厢式货车的车厢。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纳平台也可以为框架结构或者其他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的,参见图11-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平台20为舱体结构,容纳平台20的一侧设有主控制箱201,沿着容纳平台20的长度方向(如图11中U方向所示),容纳平台20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待吊物进入和输出的开口200,两个开口200设置在不同侧,可以从两个开口200同时搬运待吊物体,当一个开口200被挡住时,还可以从另一个开口200搬运待吊物体,便于待吊物体的搬运。
在本实用新型中,吊运装置1设于容纳平台20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对容纳平台20内吊运装置1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吊运装置1可以沿着容纳平台20的长度方向设置,也可以沿着容纳平台20的宽度方向(如图11中V方向所示)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1-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平台20内设有一个吊运装置1,吊运装置1的主导轨15沿着容纳平台2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容纳平台20的顶部,吊运装置1的主驱动部能够驱动主框架沿着主导轨15移动,吊运装置的伸缩组件能够通过起吊组件将待吊物体从容纳平台20的开口200处吊出或者吊入。
也就是说,吊运装置1的主导轨15沿着容纳平台2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容纳平台20的顶部两侧。在不工作时,移动框架、伸缩组件和起吊组件均位于主框架内,吊运装置1的主驱动部能够驱动主框架沿着主导轨15移动。当主框架移动到容纳平台20的开口200处时,吊运装置1的伸缩组件能够将移动框架和起吊组件从容纳平台20的开口200推出,并通过起吊组件将待吊物体从容纳平台20的开口200处吊出或者吊入。
参见图11-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容纳平台20内的承载面A上设有锁定机构21,锁定机构21分布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用于锁紧和限定待吊物体。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21设于容纳平台20的承载面A上,根据待吊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分布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能够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锁紧和限定待吊物体,避免待吊物体放置在承载面A上后晃动或者倾倒,确保待吊物体的安全和稳定。
具体的,参见图14-15并结合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21包括固定设于承载面A上的安装座22和设于安装座22内的锁舌23,其中,锁舌23可伸缩的设置在安装座22面向待吊物体的前侧板221上,锁舌23的前端设有导向斜面230。
进一步地,参见图14-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锁舌23位于安装座22内的端部设有导向孔231,安装座22的后侧板223上设有导向柱24,导向柱24上设有弹性部240,弹性部240的前端伸入导向孔231内,用于推动锁舌23伸出。弹性部240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其他的弹性部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4-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2的后侧板223上设有导向柱24,弹性部240套设在导向柱24上,弹性部240的前端伸入导向孔231内,弹性部240的后端与后侧板223抵接,能够推动锁舌2323从安装座22的前侧板221伸出。
参见图14-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22内设有锁定推杆25,锁定推杆25远离锁舌23的一端与安装座22铰接,靠近锁舌23的一端设有推动块250,用于推动锁舌23缩回安装座22内。
参见图14-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推杆25沿着安装座22的长度方向设于安装座22内,锁定推杆25一端与安装座22铰接,另一端设有用于推动锁舌23缩回安装座22内的推动块250。
具体的,参见图14-15所述,本实施例的锁舌23位于安装座22内的端部下侧设有凸部232,推动块250上设有斜面251,当锁定推杆25推动推动块250朝向凸部232移动时,推动块250通过斜面251推动凸部232,使得锁舌23缩回安装座22内。
为了使得锁定推杆稳定的推动推动块沿着安装座的长度方向运动,参见图14-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2的上侧板222和安装座22的底板220上均设有引导槽224,推动块250上端和下端均设于引导槽224内。锁定推杆25推动推动块250沿着引导槽224运动,能够有效的避免推动块250抖动,使得推动块250能够稳定的沿着安装座22的长度方向运动,确保推动块250能够推动锁舌23缩回安装座22内。
同时,为了准确的判断推动块是否将锁舌推回到安装内和推动块是否完全放松锁舌,参见图14-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2的上侧板222上设有限位开关26,限位开关位24于上侧板222上引导槽224的两端,推动块250的上端从上侧板222上的引导槽26伸出并设有开关拨片252。
在锁定推杆25伸长时,推动块250通过斜面251推动凸部232带动锁舌23缩回,当开关拨片252触动限位开关26时,锁舌23缩回安装座22内,说明锁舌23已经放松待吊物体。在锁定推杆25缩短时,推动块250朝着远离凸部232的方向运动,弹性部240推动锁舌23伸出,当开关拨片252触动限位开关26时,锁舌2323已经完全从安装座22伸出,说明锁舌23已经锁定待吊物体。
另外,为了避免锁舌在伸出和缩回的过程中卡死,参见图14-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2的上侧板222下侧设有导向块225,锁舌23上设有导向槽233,锁舌23通过导向槽233沿着导向块225移动。
参见图11-12、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容纳平台20的承载面A上设有导引板202,导引板202分布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用于引导和限定待吊物体,导引板202的上端设有用于引导待吊物体下落的导引斜面203。
如上,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装置通过组合使用由主框架和移动框架组成的框架组件、伸缩组件和起吊组件,可以在伸缩组件的驱动下使得起吊组件沿着主框架的延伸方向伸出主框架或者缩回主框架内,仅需通过伸缩动作和起吊动作就能完成待吊物体的吊运,整个吊运过程,不需要旋转和较大的转运空间,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运设备设有吊运装置和锁定机构,不仅能够快速高效的吊运待吊物体,还可以通过锁定机构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锁紧和限定待吊物体,避免待吊物体放置后晃动或者倾倒,确保待吊物体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组件,包括主框架和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位于所述主框架内;
伸缩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主框架和所述移动框架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框架沿着所述主框架的延伸方向伸出所述主框架或缩回所述主框架内;
起吊组件,设于所述移动框架上,用于吊运待吊物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驱动部和伸缩导轨,所述伸缩导轨沿着所述主框架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位于所述移动框架和所述主框架之间,所述伸缩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框架沿着所述伸缩导轨伸出所述主框架或缩回所述主框架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导轨包括过渡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位于所述主框架和所述过渡板之间,所述第二导轨位于所述移动框架和所述过渡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沿所述延伸方向,所述第一驱动部一端与所述主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渡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过渡板带着所述移动框架沿着所述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一端与所述过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框架沿着所述第二导轨移动,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部的端部与所述主框架之间通过第一销轴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组件包括起吊驱动部和起吊部,所述起吊部通过柔性连接件与所述起吊驱动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驱动部包括起吊驱动电机和卷筒,所述起吊驱动电机和所述卷筒均设于所述移动框架上,所述卷筒通过柔性连接件与所述起吊部连接,
所述起吊驱动部还包括起吊传动轴,所述起吊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起吊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所述卷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驱动电机上设有手动转动轴,所述手动转动轴与所述起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部上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锁紧待吊物体,所述锁紧装置包括:
锁定转轴,沿着垂直于所述起吊部的方向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起吊部上,一端设有锁紧件,另一端设有连接片;
推杆,一端与所述起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片连接,其中,
所述连接片与所述锁定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连接片带着所述锁定转轴转动以锁紧待吊物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通过连杆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杆沿着所述起吊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起吊部的上方,所述连杆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连杆运动,使得所述连杆推动所述连接片带着所述锁定转轴转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部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锁紧件是否锁紧待吊物体,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锁紧件是否解锁待吊物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拨片,
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连接片带着所述锁定转轴朝向所述第一传感器转动过程中,所述锁定转轴带着所述锁紧件一起转动,当所述连接片上的拨片触发所述第一传感器时,所述锁紧件锁紧待吊物体,
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连接片带着所述锁定转轴朝向所述第二传感器转动过程中,所述锁定转轴带着所述锁紧件一起转动,当所述连接片上的拨片触发所述第二传感器时,所述锁紧件解锁待吊物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主驱动部和主导轨,所述主导轨垂直于所述延伸方向且位于所述主框架的两端,其中,
所述主导轨包括支撑导轨,所述主框架的两端设有滚轮组,在所述主驱动部的驱动下,所述主框架通过所述滚轮组沿着所述支撑导轨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部包括:
主驱动电机,固定设于所述主框架上;
主传动轴,沿着所述延伸方向,所述主传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组件设于所述主框架上,其中,
所述主驱动电机依次通过主减速装置和主换向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通过齿轮与所述主导轨上的齿条啮合。
14.一种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平台,所述容纳平台用于放置待吊物体;
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吊运装置,所述吊运装置设于所述容纳平台的顶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装置的主导轨沿着所述容纳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纳平台的顶部,所述吊运装置的主驱动部驱动主框架沿着所述主导轨移动,所述吊运装置的伸缩组件能够通过起吊组件将待吊物体从所述容纳平台的开口处吊出或者吊入。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平台内的承载面上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分布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用于锁紧和限定待吊物体,所述锁定机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设于所述承载面上;
锁舌,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座面向所述待吊物体的前侧板上,所述锁舌的前端设有导向斜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位于所述安装座内的端部设有导向孔,所述安装座的后侧板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前端伸入所述导向孔内,用于推动所述锁舌伸出,
所述安装座内设有锁定推杆,所述锁定推杆远离所述锁舌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靠近所述锁舌的一端设有推动块,用于推动所述锁舌缩回所述安装座内,其中,
所述锁舌位于所述安装座内的端部下侧设有凸部,所述推动块上设有斜面,当所述锁定推杆推动所述推动块朝向所述凸部移动时,所述推动块通过所述斜面推动所述凸部,使得所述锁舌缩回。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吊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平台的承载面上设有导引板,所述导引板分布于待吊物体的底部外侧,用于引导和限定待吊物体,所述导引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引导待吊物体下落的导引斜面。
CN201920181124.2U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Active CN209815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1124.2U CN209815519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1124.2U CN209815519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5519U true CN209815519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2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1124.2U Active CN209815519U (zh) 2019-02-01 2019-02-01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5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2563A (zh) * 2019-02-01 2019-04-09 上海宜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2563A (zh) * 2019-02-01 2019-04-09 上海宜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CN109592563B (zh) * 2019-02-01 2024-05-03 上海宜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27527A1 (en) Work vehicle provided with gondola device
CN110668291B (zh) 一种房建工程用吊运装置
CN112279088A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
CN112277765B (zh) 一种自动可收纳式龙门吊
CN209815519U (zh)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CN114056176A (zh) 换电装置、换电站及换电方法
CN112061958A (zh) 铁路隧道车载式应急救援装备及方法
CN109592563B (zh)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CN214273108U (zh) 一种载车平台
CN114013332A (zh) 一种换电站及其电池交换方法
CN211733695U (zh) 一种吊运装置及吊运设备
CN114132215A (zh) 换电站
CN214298739U (zh) 一种应急收放电缆设备
CN116477506B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失电保护装置
CN216636205U (zh) 换电装置及换电站
CN212387557U (zh) 铁路隧道车载式应急救援装备
CN219299243U (zh) 一种输送组件及动力猫道
CN217732316U (zh) 一种电缆盘提升装置
CN216105720U (zh) 一种塔吊落地点的定位机构
CN110562396B (zh) 一种舷梯收放装置
CN216339354U (zh)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除污装置
CN214568546U (zh) 一种固定效果较好的运输装置
CN217947520U (zh) 一种双滚筒测井撬小滚筒举升旋转结构
KR101402676B1 (ko) 클램핑장치의 과상승 방지기능을 갖춘 전기자동차용 견인식 배터리 자동교환시스템
CN212532095U (zh) 带有防倾倒功能的电力设备窄道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