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4515U - 吸塑盒 - Google Patents

吸塑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4515U
CN209814515U CN201920415769.8U CN201920415769U CN209814515U CN 209814515 U CN209814515 U CN 209814515U CN 201920415769 U CN201920415769 U CN 201920415769U CN 209814515 U CN209814515 U CN 209814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roove
accepting groove
blister pack
plastic up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57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光兰
陈建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57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4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4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4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吸塑盒,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所述吸塑盒还包括第一收容槽及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由所述第一表面朝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收容槽及所述第一孔用于收容连接于所述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的极耳。所述吸塑盒能够防止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同时与所述吸塑盒接触形成电子通路,从而防止所述电芯或者电池发生腐蚀。

Description

吸塑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塑盒。
背景技术
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少、寿命长,是长寿命高可靠性仪器和仪表的理想能源,也是汽车电子首选支持电源。而电池或者电芯在运输、储存时,其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容易与放置电池或者电芯的存储盒接触,从而形成电子通路,使得电池内部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使得电池或者电芯发生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吸塑盒。
一种吸塑盒,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所述吸塑盒还包括第一收容槽及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由所述第一表面朝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收容槽及所述第一孔用于收容连接于所述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的极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容槽包括正极极耳区及与所述正极极耳区连接的负极极耳区,所述正极极耳区及所述负极极耳区中至少一区域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所述第一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为盲孔及/或通孔,当所述第一孔为通孔时,所述第一孔贯穿所述第二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部的距离为1毫米至3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为盲孔时,所述第一孔的底部还朝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为贯穿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为盲孔时,所述第一孔内收容有绝缘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连接处形成阻挡部,以避免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的物体移动至所述第二收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容槽与所述第一收容槽在第一方向上连通;所述吸塑盒还包括取放槽,所述取放槽由所述第一收容槽朝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塑盒包括多个第一收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排的两个第一收容槽之间通过所述取放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侧壁,所述吸塑盒还包括凸伸部,所述凸伸部沿所述侧壁向外凸伸。
本申请用于收容储存电芯或者电池的吸塑盒,当电芯或者电池收容于所述吸塑盒中时,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中至少一个对应所述第一孔设置,以防止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同时与所述吸塑盒接触形成电子通路,使得所述电芯或者电池发生腐蚀。进一步地,由所述第一孔的底部向所述第二表面开设的第二孔能进一步防止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同时与所述吸塑盒接触形成电子通路。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孔为盲孔时,收容于所述第一孔中的绝缘胶能进一步防止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同时与所述吸塑盒接触形成电子通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吸塑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吸塑盒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吸塑盒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吸塑盒的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吸塑盒的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吸塑盒的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吸塑盒的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吸塑盒的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的吸塑盒的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吸塑盒的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第八实施例的吸塑盒的沿III-III方向上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吸塑盒 100
基板 10
第一收容槽 20
第二收容槽 30
第一表面 11
第二表面 12
第一孔 50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正极极耳区 31
负极极耳区 33
阻挡部 25
取放槽 40
凸伸部 70
限位槽 75
侧壁 13
第二孔 60
绝缘胶 8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10,吸塑盒100包括基板10、第一收容槽20及第二收容槽30。所述吸塑盒100用于收容电芯或者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20用于收容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所述第二收容槽30用于收容连接于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的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
所述基板10包括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表面12相背设置。
所述第一收容槽20与所述第二收容槽30连通,且所述第一收容槽20及所述第二收容槽30由所述第一表面11朝所述第二表面12凹陷形成。
所述吸塑盒100还包括第一孔50,所述第一孔50由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12开设。其中,所述第一孔50背离所述第一表面11的一端到所述第一表面11的距离H1大于所述第一收容槽20的底部到所述第一表面11的距离H2。当电芯或者电池收容于所述吸塑盒100中时,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中至少一个对应所述第一孔50设置,以防止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同时与所述吸塑盒100接触形成电子通路,从而防止所述电芯或者电池发生腐蚀。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吸塑盒100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述第二收容槽30包括正极极耳区31及与所述正极极耳区31连接的负极极耳区33。所述第一孔50对应所述正极极耳区31开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50为通孔,其贯穿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正极极耳区3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表面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容槽30与所述第一收容槽20在第一方向X上连通。所述第一收容槽20与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连接处形成阻挡部25,所述阻挡部25用于限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20中的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朝所述第二收容槽30移动。
所述吸塑盒100还可包括取放槽40,所述取放槽40由所述第一收容槽20朝一第二方向Y延伸,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相交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所述取放槽40在所述第一表面11上的尺寸为15毫米*10毫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塑盒100包括六个所述第一收容槽20及六个所述第二收容槽30。每一第一收容槽20与一个第二收容槽30连通。每两个所述第一收容槽20沿所述第一方向X排布,每三个所述第一收容槽20沿所述第二方向Y排布。
沿所述第二方向Y排布的相邻两第一收容槽20之间通过所述取放槽40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槽20的数量及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收容槽20及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排布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所述基板10还可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表面11及所述第二表面12的侧壁13。所述吸塑盒100还可包括凸伸部70,所述凸伸部70沿所述侧壁13向外凸伸,能在所述吸塑盒100受力是降低损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伸部70靠近所述第二表面12设置。
所述吸塑盒100还包括限位槽75,每一限位槽75由所述第一表面11朝所述第二表面12凹陷,并贯穿所述侧壁13,用于与其他元件配合对所述吸塑盒100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槽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收容槽30底部在同一平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槽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收容槽30底部可不在同一平面上。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孔50对应所述负极极耳区33开设;所述第一孔50贯穿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负极极耳区33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表面12。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5,所述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孔50对应所述正极极耳区31及所述负极极耳区33开设;所述第一孔50贯穿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正极极耳区31的底部、负极极耳区33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表面12。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6,所述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孔50为一由所述正极极耳区31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12凹陷形成的盲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孔5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底部的距离为1毫米至3毫米。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50与所述第二收容槽30的底部的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7,所述第五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孔50为一由所述负极极耳区33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12凹陷形成的盲孔。
第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8,所述第六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孔50为一由所述正极极耳区31的底部及所述负极极耳区33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12凹陷形成的盲孔。
第七实施例
请参阅图9,所述第七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吸塑盒100还可包括第二孔60,所述第二孔60由所述第一孔50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12开设并贯穿所述第二表面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孔60对应所述正极极耳区31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第二孔60还可对应所述负极极耳区33设置。
第八实施例
请参阅图11,所述第八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吸塑盒100还可包括一绝缘胶80,所述绝缘胶80收容于所述第一孔50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胶80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孔50的深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胶80的厚度还可小于第一孔50的深度。
本申请用于收容储存电芯或者电池的吸塑盒100,当电芯或者电池收容于所述吸塑盒100中时,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中至少一个对应所述第一孔50设置,以防止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同时与所述吸塑盒100接触形成电子通路,从而防止所述电芯或者电池发生腐蚀。进一步地,由所述第一孔50的底部向所述第二表面12开设的第二孔60能进一步防止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同时与所述吸塑盒100接触形成电子通路。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孔50为盲孔时,收容于所述第一孔50中的绝缘胶80能进一步防止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同时与所述吸塑盒100接触形成电子通路。
另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吸塑盒,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所述吸塑盒还包括第一收容槽及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由所述第一表面朝所述第二表面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收容槽及所述第一孔用于收容连接于所述电芯主体或者电池主体的极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包括正极极耳区及与所述正极极耳区连接的负极极耳区,所述正极极耳区及所述负极极耳区中至少一区域的底部朝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所述第一孔。
3.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为盲孔及/或通孔,当所述第一孔为通孔时,所述第一孔贯穿所述第二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部的距离为1毫米至3毫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为盲孔时,所述第一孔的底部还朝所述第二表面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为贯穿所述第二表面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为盲孔时,所述第一孔内收容有绝缘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连接处形成阻挡部,以避免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的物体移动至所述第二收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与所述第一收容槽在第一方向上连通;所述吸塑盒还包括取放槽,所述取放槽由所述第一收容槽朝一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盒包括多个第一收容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排的两个第一收容槽之间通过所述取放槽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侧壁,所述吸塑盒还包括凸伸部,所述凸伸部沿所述侧壁向外凸伸。
CN201920415769.8U 2019-03-29 2019-03-29 吸塑盒 Active CN209814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5769.8U CN2098145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吸塑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5769.8U CN2098145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吸塑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4515U true CN209814515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5769.8U Active CN209814515U (zh) 2019-03-29 2019-03-29 吸塑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45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5852A (zh) * 2020-05-28 2020-09-01 苏州梅克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回收装载盒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5852A (zh) * 2020-05-28 2020-09-01 苏州梅克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回收装载盒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69620A1 (en) Battery pack
WO2020233302A1 (zh) 一种二次电池、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EP295817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20170010666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111933831A (zh) 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1789108U (zh) 锂离子电池
CN209814515U (zh) 吸塑盒
EP2978061B1 (en)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EP2804234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insulation member having two insulation portions
CN115380411A (zh) 电化学装置及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CN212625746U (zh)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219329319U (zh) 盖板组件及电池
EP3690976B1 (en)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CN220491996U (zh) 电池、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218182424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5771456U (zh) 电池隔圈、电芯组件及电池
CN216120662U (zh) 隔离板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JP3762737B2 (ja) 電池パック
CN214411401U (zh) 一种钢壳电池及电子装置
WO2023137597A1 (zh) 电池
CN114725477A (zh) 电芯单元、电池及电池的装配方法
CN211088352U (zh) 封装结构及应用所述封装结构的电芯
KR100615153B1 (ko) 리튬 2차 전지
CN218513551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JP4916734B2 (ja) 電動リール用バッテリ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