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8318U -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8318U
CN209808318U CN201822163786.5U CN201822163786U CN209808318U CN 209808318 U CN209808318 U CN 209808318U CN 201822163786 U CN201822163786 U CN 201822163786U CN 209808318 U CN209808318 U CN 209808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detection
conductive material
main circui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37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航
唐伟
高瑞峰
张子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nova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vex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ex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vex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637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8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8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8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采用了互相垂直的探测电路板与主电路板,并且其在所述探测电路板的第一侧面设置了第一导电材料,并在第二侧面设置了能与第一导电材料导通的第二导电材料,在所述探测部件连接于所述探测电路板的第一侧面时,探测部件的接线端子可焊接所述第一导电材料,进而,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焊接操作的难度,提高了焊接的强度、可靠性,满足多种运动状况下的焊接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主电路板与探测电路板的装配,保障了探测部件的稳定安装与使用,使之不受外力影响,同时,由于探测电路板垂直设于主电路板的第一侧面,其可有利于合理化空间应用,从而便于减小结构的整体尺寸。

Description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其可通过将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装置伸入到人体内,帮助医疗人员检查人体内部器官。
现有相关技术中,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装置中,可包含柔性的可控弯曲管,以及形成于可控弯曲管一端的探测部件。该探测部件的接线端子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其他电线焊接,进而实现电传输。
然而,由于探测部件较小,其电线的尺寸也较小,其与其他电线的焊接过程不便于操作,同时,运动过程中也难以保障焊接效果,例如探测部件的电线与其他电线在运动时易于发生断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以解决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包括:主电路板、探测电路板、探测部件、器械管、管帽与外管;
所述探测电路板垂直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面,所述器械管位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面的一侧,所述探测部件沿第二方向设于所述探测电路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管帽安装于所述主电路板的第二侧面,且连接于所述器械管的末端;
所述探测电路板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导电材料,所述探测电路板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面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导通的第二导电材料,所述主电路板的第一侧面设有探测导电材料,所述探测部件的接线端子导通焊接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所述探测导电材料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导通焊接,所述探测导电材料的另一端与电缆线导通连接;
所述主电路板、所述探测电路板、所述探测部件、所述管帽与部分所述器械管的均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直接或间接连接柔性的可控弯曲管;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可选的,所述探测导电材料包括至少两个导电部,所述导电部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至少两个导电部互相平行。
可选的,所述主电路板设有安装定位槽,所述探测电路板与所述管帽均插接安装于所述安装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管帽的与所述器械管相背的一端端面具有第一斜面,所述外管的靠近所述管帽的一端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的角度匹配的第二斜面。
可选的,所述探测部件为图像采集部件;所述主电路板的末端设有照明部件,所述照明部件与所述探测部件均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且朝向同一方向。
可选的,所述主电路板的末端设有开槽,所述照明部件设于所述开槽。
可选的,所述主电路板的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还设有照明导电材料,所述照明导电材料与所述照明部件导通焊接,并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照明部件并联,所述照明导电材料与电缆线导通连接。
可选的,所述器械管与所述管帽之间胶合,所述探测部件与所述主电路板之间胶合。
可选的,所述探测电路板的与所述主电路板相背的一侧边缘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装置,包括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柔性的可控弯曲管,所述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在所述可控弯曲管的一端形成插入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采用了互相垂直的探测电路板与主电路板,并且在所述探测电路板的第一侧面设置了第一导电材料,并在第二侧面设置了能与第一导电材料导通的第二导电材料,在所述探测部件连接于所述探测电路板的第一侧面时,探测部件的接线端子可焊接所述第一导电材料,进而,通过垂直的主电路板与探测电路板,以及其上的导电材料,避免了电缆线与探测部件的直接焊接,同时,探测部件只需与处于第一侧面的第一导电材料焊接,其有利于将探测部件的焊点放大,故而,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焊接操作的难度,提高了焊接的强度、可靠性,满足多种运动状况下的焊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主电路板与探测电路板的装配,保障了探测部件的稳定安装与使用,使之不受外力影响,同时,由于探测电路板垂直设于主电路板的第一侧面,其可有利于合理化空间应用,从而便于减小结构的整体尺寸。
本实用新型可选方案通过至少两个互相平行的导电部,可实现与电缆线的导通连接,其可便于传感部件对应的电缆线的焊接操作,并有利于增大焊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可选方案通过安装定位槽,可有利于减小探测电路板与主电路板安装后径向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可选方案还通过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有效提高了插入部的插入通过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与器械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与器械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与器械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主电路板;
11-探测导电材料;
12-第一照明导电材料;
13-第二照明导电材料;
14-开槽;
15-安装定位槽;
2-探测电路板;
21-第二导电材料;
3-探测部件;
4-器械管;
5-管帽;
6-照明部件;
7-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二。
请参考图1,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包括:主电路板1、探测电路板2、探测部件3、器械管4、管帽5与外管7。
所述探测电路板2垂直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1的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面,所述器械管4位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面的一侧;所述管帽5安装于所述主电路板的第二侧面,且连接于所述器械管的末端。
其中的第一方向,可理解为正反面的方向,或可理解为垂直于主电路板1表面的方向。进而,探测电路板2与器械管4可分设于主电路板1的两侧表面。
所述探测部件3沿第二方向设于所述探测电路板2的第一侧面;
第二方向,可理解为探测电路板2正反面的方向,或可理解为垂直于探测电路板2表面的方向,还可理解为器械管4长度方向。探测电路板2的第一侧面可朝向探测方向,进而,可使得探测部件3可朝向探测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理解为互相垂直的方向。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主电路板与探测电路板的装配,保障了探测部件的稳定安装与使用,使之不受外力影响,同时,由于探测电路板垂直设于主电路板的第一侧面,其可有利于合理化空间应用,从而便于减小结构的整体尺寸。
其中,所述探测电路板2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导电材料(未图示),所述探测电路板2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面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导通的第二导电材料21,所述主电路板1的第一侧面设有探测导电材料11,所述探测部件3的接线端子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所述探测导电材料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材料21导通焊接,所述探测导电材料11的另一端与电缆线导通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垂直的主电路板与探测电路板,以及其上的导电材料,避免了电缆线与探测部件的直接焊接,同时,探测部件只需与处于第一侧面的第一导电材料焊接,其有利于将探测部件的焊点放大,故而,本实施例降低了焊接操作的难度,提高了焊接的强度、可靠性,满足多种运动状况下的焊接稳定性。
此外,以上所涉及的主电路板1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探测电路板2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均可以为平面,同时,本实施例也不排除该些侧面为曲面、弧形面等的实施方式。
第一导电材料,可以为能够实现连接导电的任意材料,其可以为例如铜片的金属片,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可设置于第一侧面的表面,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也可在第一侧面开设凹槽,进而第一导电材料可设于该凹槽中。
第二导电材料21,可以为能够实现连接导电的任意材料,其可以为例如铜片的金属片,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可设置于第二侧面的表面,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也可在第二侧面开设凹槽,进而第一导电材料可设于该凹槽中。
探测导电材料11,可以为能够实现连接导电的任意材料,具体为与探测电路板2上的导电材料导通,进而,能实现电缆线与探测电路板2之间信号和/或电能的传输,其可以为例如铜片的金属片,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可延伸至主电路板的外端面和/或内端面。
器械管4,可理解为能够设有活检,激光等器械的管材,其可以是柔性的。具体可参照领域内对可控弯曲管中器械管4的定义进行理解。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主电路板1、所述探测电路板2、所述探测部件3、所述管帽5与部分所述器械管4的均设于所述外管7内,所述外管7直接或间接连接柔性的可控弯曲管。
所述外管7内可填充有胶水,通过该胶水,可实现各电路板、部件,以及器械管之间位置的固定,实现装置整体的封装。填充有胶水,可理解为只要外管7内具有胶水,不论是否填充所有空余空间,均不脱离以上描述。
通过胶水固定,可形成整体的插入部。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与器械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与器械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的除外管与器械管以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三。
请参考图1与图6,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探测导电材料11包括至少两个导电部,所述导电部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至少两个导电部互相平行。其中的导电部是呈矩形的,直接可导通两端的电缆线与第二导电材料。
可见,各导电部一字排开平行分布,可便于探测导电材料11与电缆线焊接,并能有效增大焊接强度。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8,并结合其他附图,所述主电路板1设有安装定位槽15,所述探测电路板2与所述管帽5均插接安装于所述安装定位槽15。
通过安装定位槽15的设置,可将探测电路板2与管帽5插入安装,进而,可通过对空间的合理利用,有效控制整体结构的径向尺寸。
该安装定位槽15可以为矩形槽,管帽5可安装于安装定位槽15的沿第二方向远离电缆线的部分,探测电路板2可安装于安装定位槽15的沿第二方向靠近电缆线的部分。
在安装定位的同时,还可在安装定位槽15的边缘位置设置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可例如用于胶合、卡合、焊接的任意连接部件,进而,可进一步有利于主电路板1与探测电路板2之间安装与定位的稳固,以及主电路板1与管帽5之间安装与定位的稳固。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探测电路板2的与所述主电路板1相背的一侧边缘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与所述外管7的内表面相匹配。进而,可边缘探测电路板2与外管7间的装配。
具体实施过程中,探测电路板2可以包括半圆部,以及沿第一方向设于半圆部的直线边缘的插入部,该插入部可插入所述安装定位槽15,半圆部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的,其直径需大于插入部的沿第三方向的尺寸,而插入部沿第三方向的尺寸与安装定位槽15的沿第三方向的尺寸相匹配。
具体实施过程中,管帽5的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也设有插入部,该插入部可插入所述安装定位槽15。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图3、图4与图7,所述管帽5的与所述器械管相背的一端端面具有第一斜面,所述外管7的靠近所述管帽的一端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的角度匹配的第二斜面。
该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可理解为其与器械管4的轴心可形成非直角的夹角。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角度匹配,可理解为两者与轴心的夹角是相同或差距小于一定阈值,同时,该第一斜面可以为管帽5的端面的部分,也可以为管帽5的端面的全部;该第二斜面可以为外管7的端面的部分,也可以为外管7的端面的全部。
此外,以上所涉及的斜面,可以为平面斜面,也可具有一定的弧度。
通过管帽5的第一斜面与外管7的第二斜面,可有效提高结构或所形成插入部的插入通过性。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探测部件3可以为图像采集部件。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其他探测液体、气体、固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任意检测装置,例如液体检测部件、气体检测部件等等。
探测部件3可以为图像采集部件,随着图像传感器的迅速发展,现在最小的图像传感器已可以做到0.7*0.7mm,因此急需一种可有效控制外径、带照明、封装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封装结构,而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恰可满足该需求。
为了适于实现图像的有效采集,所述的装置,还可包括照明部件6,具体的,所述主电路板1的末端设有照明部件6,其也可理解为主电路板1的靠近探测部件3的末端设有照明部件6。所述照明部件6与所述探测部件3均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且朝向同一方向。该同一方向可以指探测方向,也即为照明方向。
具体实施过程中,照明部件6的数量可以为两组,其沿第三方向分布于主电路板1的末端,且该两组照明部件6可均匀分布于探测部件3的沿第三方向的的两侧,进而,有利于实现清晰、均匀的照明。
照明部件6,可以为任何能够输出光的部件,其可以为任意颜色,以及任意发光原理的部件,例如可以为LED。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照明部件6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多色的,还可以为变色的。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和图8,所述主电路板1的末端设有开槽14,所述照明部件6设于所述开槽14。该开槽14的形状可与照明部件6的外部形状相匹配。
可见,通过开槽14可有利于对照明部件6的稳定安装。
此外,开槽14的沿第二方向的深度可以与探测部件3沿第二方向的尺寸相关联,进而,可有利于保障探测部件3的远离探测电路板2的末端与照明部件6的远离探测电路板2的末端处于同一参考平面,该参考平面指的是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同时,该照明部件5的该末端沿第二方向也可略高于或低于探测部件3的末端,其均未脱离以上所描述的匹配,也未脱离以上所称的处于同一参考平面。
可见,通过照明部件6与探测部件3处于同一参考平面,可使照明更均匀。
照明导电材料与其所连接的电缆线,所传输的可以是信号,也可以是电能。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电路板1的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还设有照明导电材料,所述照明导电材料与所述照明部件6导通焊接,并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照明部件并联,所述照明导电材料与电缆线导通连接。
该照明导电材料可包括与照明部件6导通焊接的第一照明导电材料12,以及沿第二方向导通连接第一照明导电材料12与电缆线的第二照明导电材料13,其中的第二照明导电材料13可类似于探测导电材料11,包含互相平行的导电部,其也可有利于通过各导电部一字排开平行分布,便于第二照明导电材料13与电缆线焊接,并能有效增大焊接强度。
可见,通过电路板与导电材料,可有效改善探测部件、照明部件与电缆线的焊接强度、可靠性,降低焊点与外管的短路风险。
此外,照明对应的电缆线,与探测对应的电缆线,可以为不同的电缆线,也可设置于同一个电缆线中。
具体实施过程中,电缆线可以为带屏蔽层的同轴线。屏蔽层可有效增加焊接强度,也可避免其中的电线发生异常。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器械管4与所述管帽5之间可以是胶合的,所述探测部件3与所述主电路板1之间也可以是胶合。进而,可保障彼此之间位置的稳固,同时,本实施方式也不排除填充胶水的方式。
基于以上方案所涉及的结构,可具有设计巧妙、零件量少、合理利用空间,简单、可靠、易制作等积极的效果。同时,利用本实施例及其可选方案,若应用于内窥镜领域,可封装出直径小于3mm带斜边的微型传感器内窥镜插入部,大大扩展了微型传感器在内窥镜领域的应用范围。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装置,包括以上可选方案所涉及的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柔性的可控弯曲管,所述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在所述可控弯曲管的一端形成插入部。
该插入部与可控弯曲管可以为内窥镜的可控弯曲管与插入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采用了互相垂直的探测电路板与主电路板,在所述探测电路板的第一侧面设置了第一导电材料,并在第二侧面设置了能与第一导电材料导通的第二导电材料,在所述探测部件连接于所述探测电路板的第一侧面时,探测部件的接线端子可焊接所述第一导电材料,进而,通过垂直的主电路板与探测电路板,以及其上的导电材料,避免了电缆线与探测部件的直接焊接,同时,探测部件只需与处于第一侧面的第一导电材料焊接,其有利于将探测部件的焊点放大,故而,本实施例降低了焊接操作的难度,提高了焊接的强度、可靠性,满足多种运动状况下的焊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还通过主电路板与探测电路板的装配,保障了探测部件的稳定安装与使用,使之不受外力影响,同时,由于探测电路板垂直设于主电路板的第一侧面,其可有利于合理化空间应用,从而便于减小结构的整体尺寸。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板、探测电路板、探测部件、器械管、管帽与外管;
所述探测电路板垂直设置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面,所述器械管位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面的一侧,所述探测部件沿第二方向设于所述探测电路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管帽安装于所述主电路板的第二侧面,且连接于所述器械管的末端;
所述探测电路板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导电材料,所述探测电路板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面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导通的第二导电材料,所述主电路板的第一侧面设有探测导电材料,所述探测部件的接线端子导通焊接所述第一导电材料,所述探测导电材料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材料导通焊接,所述探测导电材料的另一端与电缆线导通连接;
所述主电路板、所述探测电路板、所述探测部件、所述管帽与部分所述器械管的均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直接或间接连接柔性的可控弯曲管;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导电材料包括至少两个导电部,所述导电部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所述至少两个导电部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设有安装定位槽,所述探测电路板与所述管帽均插接安装于所述安装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帽的与所述器械管相背的一端端面具有第一斜面,所述外管的靠近所述管帽的一端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的角度匹配的第二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件为图像采集部件;所述主电路板的末端设有照明部件,所述照明部件与所述探测部件均是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且朝向同一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末端设有开槽,所述照明部件设于所述开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的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还设有照明导电材料,所述照明导电材料与所述照明部件导通焊接,并使得至少两个所述照明部件并联,所述照明导电材料与电缆线导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管与所述管帽之间胶合,所述探测部件与所述主电路板之间胶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电路板的与所述主电路板相背的一侧边缘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与所述外管的内表面相匹配。
10.一种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柔性的可控弯曲管,所述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在所述可控弯曲管的一端形成插入部。
CN201822163786.5U 2018-12-21 2018-12-21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Active CN209808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3786.5U CN209808318U (zh) 2018-12-21 2018-12-21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3786.5U CN209808318U (zh) 2018-12-21 2018-12-21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8318U true CN209808318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9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3786.5U Active CN209808318U (zh) 2018-12-21 2018-12-21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8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0432A (zh) * 2018-12-21 2019-05-03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0432A (zh) * 2018-12-21 2019-05-03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1711B2 (en) Endoscope with retention member
CN103300807B (zh) 电缆连接器和内窥镜设备
US6494739B1 (en) Miniatur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train relief for an imager assembly
US8388376B2 (en) Electronic endoscope
CN105592773B (zh) 摄像模块和内窥镜装置
US20170035279A1 (en) Image pickup unit and electronic endoscope including the image pickup unit
US10158188B2 (en)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ultrasonic probe, and ultrasonic endoscope system
US20210068641A1 (en) Tip part assembly for an endoscope
US20070008407A1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endoscope
JP5530055B2 (ja) 撮像装置
WO2013074036A1 (en) Catheter component
CN209808318U (zh) 基于柔性管的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WO2020181661A1 (zh) 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JP5546597B2 (ja) 医療機器用ハーネス及び医療機器の組立方法
JP6058226B2 (ja) 内視鏡
EP3788945A1 (en) A tip part assembly for an endoscope
CN209808294U (zh) 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装置与系统
US20210235978A1 (en) Flexible catheter-based in vivo detection device and system
CN210204694U (zh) 探测封装结构与体内探测装置
JP6537508B2 (ja) ケーブル接続構造および内視鏡装置
JP7059398B2 (ja) 可撓性チューブに基づく検出パッケージ構造及び生体内検出装置
JP2014087705A (ja) 撮像装置
WO2019187629A1 (ja) 内視鏡
JP2009153901A (ja) 内視鏡
JP4502717B2 (ja) 電子内視鏡の先端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3 east of 1st and 2nd floor, building 7, No.150 Cailu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innova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east of 1st and 2nd floor, building 7, No.150 Cailu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INNOVEX MED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