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6836U - 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6836U
CN209806836U CN201822000759.6U CN201822000759U CN209806836U CN 209806836 U CN209806836 U CN 209806836U CN 201822000759 U CN201822000759 U CN 201822000759U CN 209806836 U CN209806836 U CN 209806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reef
water guide
fishing
draw
jigs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07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quan Renewable Resourc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e Z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e Z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 filed Critical Suzhou Ze Z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
Priority to CN2018220007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6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6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6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图人工渔礁,包括若干渔礁单体,所述渔礁单体为由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一体压制成型的片状结构,所述渔礁单体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形成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尺寸与所述卡槽尺寸相适配,且所述渔礁单体一侧的所述卡槽的位置和对侧的卡合部位置对应,所述渔礁单体通过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合部进行卡合拼接形成拼图人工渔礁。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制成用于作为水体养殖的拼图人工渔礁,设计合理、适应性强、易于加工、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工、经济耐用,而且可重复使用,而且生物膜架不向水体引入新的污染源。

Description

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背景技术
人工渔礁是人们在大水中经过科学选点而设置的构造物,旨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聚集、索饵、繁殖、生长、避敌提供必要的、安全的栖息场所,以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人工渔礁还可以改变水流的流向和流速,使其产生上升涡流和背涡流等,从而使水底的营养盐类翻起和扩散,并使水底丰富的营养物质随着水流传送到水体的各层中,从而使水水中营养物质的分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鱼类等水生生物前来觅食、滞留,而形成的鱼类等水生生物比较集中而稳定的捕捞作业场所。人工渔礁在水底设置后,受到波、流等外力作用,必须保持稳定,不被冲掘,不滑动,不翻倒,尤其是增殖水参、鲍等的水珍礁单体,要求能够抵抗作用在其上的外力,而不发生破坏,而且提供比较大的水参、鲍等附着的面积。但,如果礁体的形状、结构过于复杂则空隙小,附着生物量大,会引起氧气不足,光照也弱,不利于其生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拼图人工渔礁,本发明渔礁在水体内结构稳定,且水流通透,利于生物附着生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拼图人工渔礁,一种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渔礁单体,所述渔礁单体为由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一体压制成型的片状结构,所述渔礁单体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形成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尺寸与所述卡槽尺寸相适配,且所述渔礁单体一侧的所述卡槽的位置和对侧的卡合部位置对应,所述渔礁单体通过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合部进行卡合拼接形成拼图人工渔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渔礁单体包括尺寸不完全相同的第一渔礁单体和两个第二渔礁单体,所述第一渔礁单体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的一侧进行卡合拼接,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的另一侧进行卡合拼接,所述第一渔礁单体形成渔礁水平部,所述第二渔礁单体形成渔礁V形侧部,形成呈V形的拼图人工渔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渔礁单体包括尺寸完全相同的第一渔礁单体和两个第二渔礁单体,所述第一渔礁单体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的一侧进行卡合拼接,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的另一侧进行卡合拼接,所述第一渔礁单体形成渔礁水平部,所述第二渔礁单体形成渔礁V形侧部,形成呈V形的拼图人工渔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合部进行倒角处理,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合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渔礁单体上设置有若干导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孔包括第一导水孔和第二导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水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导水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导水孔的数量,所述第二导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水孔的周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拼图人工渔礁单体为正方形,所述拼图人工渔礁单体上设置有四个卡槽,四个第一卡合部和四个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渔礁单体的边缘平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尺寸相同,为所述正方向边长的四份之一。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卡合部内设置第三导水孔,其中第一导水孔为1个,第二导水孔为12个和第三导水孔为8个,其中所述第二导水孔的圆心连线形成一矩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制成用于作为水体养殖的拼图人工渔礁,设计合理、适应性强、易于加工、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工、经济耐用,而且可重复使用,而且生物膜架不向水体引入新的污染源。具有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同时维护修缮期间生物膜池不需要停止工作,无需动用吊装设备来完成任务等优点。而且人工渔礁本身可做为生物膜载体,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营养物。而且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由于生物质燃烧不完全,底渣中仍残留有有机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特点特别适合于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渔礁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拼图人工渔礁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渔礁单体,11、卡槽,12、第一卡合部,13、第二卡合部,14、第一导水孔,15、第二导水孔,16、第三导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拼图人工渔礁,包括若干渔礁单体1,所述渔礁单体 1为由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一体压制成型的片状结构,所述渔礁单体1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两侧形成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尺寸与所述卡槽11尺寸相适配,且所述渔礁单体1一侧的所述卡槽11的位置和对侧的卡合部位置对应,所述渔礁单体1通过所述卡槽11和所述卡合部进行卡合拼接形成拼图人工渔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渔礁单体1包括尺寸不完全相同的第一渔礁单体1和两个第二渔礁单体1,所述第一渔礁单体1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1的一侧进行卡合拼接,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1 的另一侧进行卡合拼接,所述第一渔礁单体1形成渔礁水平部,所述第二渔礁单体1形成渔礁V形侧部,形成呈V形的拼图人工渔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渔礁单体1包括尺寸完全相同的第一渔礁单体1和两个第二渔礁单体1,所述第一渔礁单体1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1的一侧进行卡合拼接,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1的另一侧进行卡合拼接,所述第一渔礁单体1形成渔礁水平部,所述第二渔礁单体1形成渔礁V形侧部,形成呈V形的拼图人工渔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卡槽11和所述卡合部进行倒角处理,所述卡槽11与所述卡合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渔礁单体1上设置有若干导水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导水孔包括第一导水孔14 和第二导水孔15,所述第一导水孔14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水孔15的孔径,所述第一导水孔14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导水孔15的数量,所述第二导水孔15 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水孔14的周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拼图人工渔礁单体1为正方形,所述拼图人工渔礁单体1上设置有四个卡槽11,四个第一卡合部12和四个第二卡合部13,所述第二卡合部13与所述渔礁单体1的边缘平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卡槽11与所述第一卡合部12和所述第二卡合部13的尺寸相同,为所述正方向边长的四份之一。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拼图人工渔礁,所述卡合部内设置第三导水孔16,其中第一导水孔14为1个,第二导水孔15为12个和第三导水孔16为8个,其中所述第二导水孔15的圆心连线形成一矩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制成用于作为水体养殖的拼图人工渔礁,设计合理、适应性强、易于加工、安装和拆卸,省时省工、经济耐用,而且可重复使用,而且生物膜架不向水体引入新的污染源。具有劳动强度小,作业效率高,同时维护修缮期间生物膜池不需要停止工作,无需动用吊装设备来完成任务等优点。而且人工渔礁本身可做为生物膜载体,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营养物。而且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由于生物质燃烧不完全,底渣中仍残留有有机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特点特别适合于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生物膜。

Claims (9)

1.一种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渔礁单体,所述渔礁单体为由生物质直燃发电底渣一体压制成型的片状结构,所述渔礁单体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形成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尺寸与所述卡槽尺寸相适配,且所述渔礁单体一侧的所述卡槽的位置和对侧的卡合部位置对应,所述渔礁单体通过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合部进行卡合拼接形成拼图人工渔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礁单体包括尺寸不完全相同的第一渔礁单体和两个第二渔礁单体,所述第一渔礁单体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的一侧进行卡合拼接,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的另一侧进行卡合拼接,所述第一渔礁单体形成渔礁水平部,所述第二渔礁单体形成渔礁V形侧部,形成呈V形的拼图人工渔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礁单体包括尺寸完全相同的第一渔礁单体和两个第二渔礁单体,所述第一渔礁单体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的一侧进行卡合拼接,两个所述第二渔礁单体的另一侧进行卡合拼接,所述第一渔礁单体形成渔礁水平部,所述第二渔礁单体形成渔礁V形侧部,形成呈V形的拼图人工渔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合部进行倒角处理,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合部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礁单体上设置有若干导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孔包括第一导水孔和第二导水孔,所述第一导水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导水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导水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导水孔的数量,所述第二导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水孔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图人工渔礁单体为正方形,所述拼图人工渔礁单体上设置有四个卡槽,四个第一卡合部和四个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渔礁单体的边缘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尺寸相同,为所述正方形边长的四份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图人工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内设置第三导水孔,其中第一导水孔为1个,第二导水孔为12个和第三导水孔为8个,其中所述第二导水孔的圆心连线形成一矩形。
CN201822000759.6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Active CN209806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0759.6U CN209806836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0759.6U CN209806836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6836U true CN209806836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8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0759.6U Active CN209806836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6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1231B (zh) 一种加固式抗风浪牡蛎养殖方法
CN206109059U (zh) 一种人工浮床结构
CN105900890A (zh)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CN101720694A (zh)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装置和方法
CN109329155A (zh) 一种网衣挡流和分流系统
CN105379648B (zh) 辅助受损牡蛎礁恢复的人工组合礁体构建方法
CN205005728U (zh)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CN111657199A (zh) 一种渔光共构式漂浮池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204474417U (zh) 一种人工水草
CN101720692A (zh)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方法
CN203675867U (zh) 水产动物养殖系统
CN209806836U (zh) 一种拼图人工渔礁
CN207854801U (zh) 一种用于海上网箱养殖的挡流装置
CN203613032U (zh) 一种新型人工浮岛构件
CN106577436A (zh) 一种电解水式人工鱼礁
CN109329040A (zh) 一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的氨氮生物转化方法
CN206923525U (zh) 带光伏发电系统的综合池塘
CN205623887U (zh)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CN201204866Y (zh) 一种头足类工厂化养殖隐蔽装置
CN104621010A (zh) 一种滤食性贝类浅海培养装置
CN210695515U (zh) 适用于浮游植物卤虫凡纳滨对虾养殖方法的卤虫养殖装置
CN203105330U (zh) 一种用于海上网箱养殖的挡流装置
CN203563476U (zh) 一种笼式水草培养装载系统
CN208609591U (zh) 一种用于鱼塘净化的水生植物种植浮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4

Address after: 215000 No.151, Huasha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iquan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11 building 6, No. 99, Huatuo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YINGZE INVESTMENT MANAGEMENT CENTER (L.P.)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No.151 Hua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iquan Renewable Resourc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1 Huasha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Zhiquan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