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0890A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00890A CN105900890A CN201610367357.2A CN201610367357A CN105900890A CN 105900890 A CN105900890 A CN 105900890A CN 201610367357 A CN201610367357 A CN 201610367357A CN 105900890 A CN105900890 A CN 1059008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rface plate
- panel
- mentioned
- artificial marine
- marine habit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包括一个方形鱼礁体,其特征是该鱼礁体是一个集装箱,且在该鱼礁体的迎流面板、背流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左端面板和右端面板上都设有开口,除顶面板外其他五个面板都设置藻类附着基,在底面板上设有多个附着装置;在顶面板上悬挂有多个吊笼养殖装置。上述附着装置的水平板表面缠绕有一根荧光绳。显然,本发明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无污染、使用寿命较长的鱼礁体结构。充分利用废弃的集装箱内部空间,诱集各种流态的鱼类,为鱼类的生长繁殖避敌提供场所,实现了恢复近海资源和人工养殖的结合,达到增养殖的双重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养殖渔业工程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捕捞强度的增大、近海环境的恶化,近海渔业资源濒临崩溃的边缘,人们越来越关注近海环境和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等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世界各国为了营造海洋牧场,已经陆续在近海投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人工鱼礁,以达到为海域中鱼虾贝藻提供增养殖的庇护场所。但是世界范围内投放的人工鱼礁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而随着我国进出口的迅猛发展,集装箱的吞吐量连续十余年保持世界第一,而每年废弃的集装箱约有一百万个,损坏的集装箱维修费用高昂,废弃集装箱的如何处理和利用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充分再利用废弃集装箱于海洋养殖渔业工程设施中去变废为宝是有重大意义的。另外,目前投放的鱼礁都只是被动型的,即将其投放入海后,只能起到恢复海域中自然资源的作用,缺少主动型的人的有效管理、监测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以填补现有设计和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以丰富鱼礁的内部和周围流场,适合各种流场的鱼类生长繁殖;考虑到为藻类的生长提供场所、为在其内部活动的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增强鱼礁体的牢固性和耐久性以及增强鱼礁体与海洋环境的兼容性,在其内部设置有大面积的藻类附着基,还可在鱼礁的底部底播增殖海参、鲍鱼等;考虑到进一步增大藻类附着基的面积,在鱼礁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附着装置;考虑到增强诱集鱼类的效果,在附着装置的水平板上缠绕有荧光绳;考虑到充分利用鱼礁内部空间和实现主动养殖,又专门设置了可以自由挂取的吊笼养殖装置,以实现笼养海参、鲍鱼等。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一个方形鱼礁体,其特征在于该鱼礁体是一个集装箱,且在该鱼礁体的迎流面板、背流面板、顶面板、底面板、左端面板和右端面板上都设有开口;以及在顶面板上固定一个圆环,除顶面板外其他五个面板都设置藻类附着基,在底面板上还设有多个附着装置。
上述的开口包括迎流面板上的迎流口,背流面板上的背流口,且迎流口和背流口是相间排布的,顶面板上有的通道口,底面板上的稳定口,通道口和稳定口相互对应,左端面板和右端面板上的互相对应的交换口。上述的鱼礁体的六个面板上设有的开口皆为方形开口。
考虑到使更多的藻类附着、增强鱼礁体与海洋环境的兼容性与增强鱼礁体的牢固性和耐久性,该鱼礁体在底面板、左端面板、右端面板、迎流面板和背流面板的内侧平铺藻类附着基,为藻类的生长提供场所。为了充分利用鱼礁体下部空间和增大藻类附着基面积,在底面板上设置多个附着装置,另外在附着装置的竖直板上设有圆形开口,促进水流在鱼礁体内部的流动与交换。
为了充分利用鱼礁体的空间、增加经济效益和更好地吸引诱集鱼类,使人能够主动参与增养殖活动,又在顶面板内设有多个吊笼养殖装置,吊笼装置具体包括一个养殖吊笼、以及其上连接的活扣。
上述藻类附着基的主要成分为水泥、扇贝粉、牡蛎粉、碳纤维颗粒、以及永磁铁颗粒和可再分散乳胶粉,相应各组分的比例是40:15:15:5:5:20。
考虑到增强诱集鱼类的效果,在附着装置的水平板上缠绕有荧光绳。荧光绳为附着有荧光材料和偶联剂的聚乙烯绳。
本发明的吊笼养殖装置用来养殖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增加了该鱼礁体的经济价值;在潜水员要经常出入鱼礁体摘取、悬挂养殖吊笼的同时,可以对鱼礁体起到监督、管理、维护的作用;藻类附着基和附着装置上附着的藻类可以为海域中的水生动物提供丰富的食物,从而大量吸引附近的水生生物,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在这优良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养殖,其养殖效果要比单纯的网箱养殖效果好很多。本发明充分利用废弃的集装箱内部空间,实现了恢复近海资源和人工养殖的结合,达到增养殖的双重目的。显然本发明是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无污染、使用寿命较长的鱼礁体。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总体示意图(图中未画出迎流面板和右面板)。
图2本发明的迎流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背流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仰视顶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俯视底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左视右端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的吊笼养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迎流面板,2.背流面板,3.顶面板,4.底面板,5.右端面板,6.左端面板,7.藻类附着基,8.迎流口,9.附着装置,10.吊笼养殖装置,11.背流口,12.通道口,13.稳定口,14.交换口,15.通水口,16.圆环,17.活扣,18.养殖吊笼,19.荧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如图1-6,本发明包括一个方形鱼礁体,其特征在于该鱼礁体是一个集装箱,且在该鱼礁体的迎流面板1、背流面板2、顶面板3、底面板4、左端面板6和右端面板5上都设有开口,以及在顶面板3内侧上固定一个圆环16,除顶面板3外其它五个面板都设置藻类附着基7,在底面板4上设有多个附着装置9。
上述鱼礁体的六个面板上都设有开口:迎流面板1上的三个迎流口8,背流面板2上的两个背流口11,且迎流口8和背流口11是相间排布的,顶面板3上有三个通道口12,底面板4上有三个稳定口13,左端面板6与右端面板5上也各有一个互相对应的交换口14。
如图2和图3,在迎流面板1和背流面板2内侧平铺地有藻类附着基7,以增强藻类附着效果;迎流面板1的迎流口8与背流面板2的背流口11交错排列,该开口结构可以使礁体内部流场更丰富,更丰富的乱流可以诱集适应不同流态的鱼类。上述迎流口8和背流口11的尺寸皆为0.9米×0.7米。平铺在迎流面板1和背流面板2的藻类附着基7的尺寸皆为11.8米×2.3米。厚度均为0.1米。
如图4和图5,上述底面板4内侧平铺地设有藻类附着基7,增强藻类附着效果;由水平板和竖直板组成的附着装置9,其成分与藻类附着基7成分相同,在底面板4靠近迎流面1处设置四个附着装置9,在底面板4靠近背流面2处设置三个附着装置9;考虑到顶面板3内侧上悬挂多个吊笼养殖装置10,以及潜水员要经常通过通道口12进出该鱼礁体,故不在顶面板3内侧平铺藻类附着基7。顶面板3上有三个通道口12,同底面板4上有三个尺寸为0.5米×0.5米的稳定口13,其位置相互对应,该开口结构有效保证了在海中投放过程中的稳定性,即达到平稳、精准和高效的下落,而且投放后会在其内部和周围海域产生丰富的流场效应,以诱集适应各种流态的鱼类等。
上述稳定口13比迎流口8和背流口11小,是为了长期放置海底而避免内部进入过多泥沙。其中较大的通道口12,有利于潜水员进出鱼礁体悬挂和摘取吊笼养殖装置18。通道口12的尺寸为0.8m×0.8米。其中平铺在底面板4的藻类附着基7的尺寸为11.8米×2.2米。有利于在其上播种海参苗、鲍鱼苗等,以达到海珍品养殖的目的。
本发明的底面板4上的多个附着装置9的竖直板上有一个通水口15,通水口15直径为0.2米,以利鱼礁体内部水流交换通畅。竖直板的高度均为0.6米,宽度均为0.4米,厚度均为0.1米。靠近迎流面1处设有四块水平板,其长度依次为1.6米、1.85米、1.85米、1.6米;靠近背流面2处设有三块水平板,其长度依次为3.3米、2米、3.3米;水平板的宽度均为0.6米,厚度均为0.1米。附着装置9间断排布,目的是使流场变得复杂,更有利于诱集鱼类。
如图1和图6,右端面板5和左端面板6内侧平铺地设有藻类附着基7,增强藻类附着效果。其中右端面板5和左端面板6的交换口14可以增强其内外海水交换,使流场更丰富,为幼鱼提供躲避场所。交换口14的尺寸为0.6米×0.6米。平铺在右端面板5和左端面板6的藻类附着基尺寸皆为2.3米×2.2米。
考虑到迎流口8的位置以及不影响水流进出该鱼礁体,在顶面板3靠近迎流面板1处均匀地设有八个吊笼养殖装置10。同样考虑到背流口11的位置以及不影响水流进出该鱼礁体,在顶面板3靠近背流面板2处均匀地设有十个吊笼养殖装置10。如图7,吊笼养殖装置10具体包括一个养殖吊笼18以及该养殖吊笼18上方连接的活扣17。通常在陆地装好海参、鲍鱼等幼苗后,将自由挂取的活扣17固定在养殖吊笼18上,再将活扣17按扣在直径为0.1米的圆环16上。
当养殖的海参、鲍鱼等幼苗成熟后,潜水员潜入鱼礁体,通过按动活扣17将养殖吊笼18从圆环16上取回。活扣17直径为0.1米。养殖吊笼18直径为0.3米,高为0.9米。活扣17可以方便取下养殖吊笼18,有利于管理、控制整个养殖过程。
本发明的藻类附着基7的主要成分为水泥、扇贝粉、牡蛎粉、碳纤维颗粒以及永磁铁颗粒和可再分散乳胶粉,各组分的比例是40:15:15:5:5:20。上述市售的可再分散乳胶粉耐水性好,其作用是增强藻类附着基的牢固性、稳定性与耐久性,生产厂家是戈麦斯化工,型号是MS-600。
考虑到增强诱集鱼类的效果,在附着装置9的水平板上缠绕荧光绳19,利用鱼类的趋光性,通过荧光吸引鱼类。荧光绳19为附着有荧光材料和偶联剂的聚乙烯绳。上述荧光材料为防水的超长余辉发光粉,即是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的稀土激活的、经过防水包膜处理过的碱土金属硅铝酸盐超长余辉发光粉,上述偶联剂为美国联碳公司生产的硅烷偶联剂A-171。
显然,本发明采用废弃的集装箱作为主体,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并使礁体内部流场复杂、丰富,更有利于藻类附着、诱集鱼类、为鱼类营造繁殖和避敌场所、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恢复近海渔业资源,同时加入吊笼养殖和底播增殖,实现了自然增殖与人工养殖的有机结合,制作简单,与海洋环境兼容性良好,是一种各方面优良的、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鱼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9)
1.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其特征是该鱼礁体是一个集装箱,且在该鱼礁体的迎流面板(1)、背流面板(2)、顶面板(3)、底面板(4)、左端面板(6)和右端面板(5)上都设有开口;以及在顶面板(3)上固定一个圆环(16),且除了顶面板(3)外,其余五个面板内侧都平铺藻类附着基(7),并在底面板(4)上设有多个附着装置(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其特征是上述顶面板(3)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吊笼养殖装置(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特征是上述吊笼养殖装置(10)包括一个养殖吊笼(18)和该养殖吊笼(18)上方相连的活扣(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其特征是上述藻类附着基(7)的成分为水泥、扇贝粉、牡蛎粉、碳纤维颗粒以及永磁铁颗粒和可再分散乳胶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其特征是上述的藻类附着基(7)各组分的比例是40:15:15:5:5: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其特征是上述的底面板(4)上的多个附着装置(9)的竖直板上设有一个通水口(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其特征是上述附着装置(9)的水平板表面缠绕有一根荧光绳(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其特征是上述的荧光绳(20)为附着有荧光材料和偶联剂的聚乙烯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其特征是上述荧光材料为防水的超长余辉发光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7357.2A CN105900890B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7357.2A CN105900890B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00890A true CN105900890A (zh) | 2016-08-31 |
CN105900890B CN105900890B (zh) | 2018-09-21 |
Family
ID=56742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6735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00890B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00890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3905A (zh) * | 2017-11-21 | 2018-03-02 | 中国海洋大学 | 保护并促进幼鱼生长的增殖型人工鱼礁装置 |
CN107751072A (zh) * | 2017-11-21 | 2018-03-06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由保护并促进幼鱼生长的人工鱼礁构建的海洋牧场 |
CN109769725A (zh) * | 2019-03-26 | 2019-05-21 | 青岛同力汇科技有限公司 | 码头式人工鱼礁及其组合 |
CN113491245A (zh) * | 2021-08-12 | 2021-10-12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利于鱼类趋集的资源增殖礁体及增殖方法 |
CN114532270A (zh) * | 2022-03-01 | 2022-05-27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立体仿自然生境鱼巢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13201A (ja) * | 2003-06-27 | 2005-01-20 | Tokushukai Kaiyo Igaku Kenkyusho:Kk | プラスチック人工芝型藻礁板を用いた藻場造成 |
CN1820588A (zh) * | 2006-03-21 | 2006-08-23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乌贼产卵礁 |
CN203072655U (zh) * | 2013-01-21 | 2013-07-24 |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 一种适于贝藻附着的生态型人工鱼礁 |
CN104054613A (zh) * | 2014-06-25 | 2014-09-24 | 浙江海洋学院 | 漂浮式人工鱼礁 |
CN104839058A (zh) * | 2015-05-21 | 2015-08-19 | 山东大学(威海) | 一种乱流式人工鱼礁 |
CN205623887U (zh) * | 2016-05-27 | 2016-10-12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
2016
- 2016-05-27 CN CN201610367357.2A patent/CN10590089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13201A (ja) * | 2003-06-27 | 2005-01-20 | Tokushukai Kaiyo Igaku Kenkyusho:Kk | プラスチック人工芝型藻礁板を用いた藻場造成 |
CN1820588A (zh) * | 2006-03-21 | 2006-08-23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乌贼产卵礁 |
CN203072655U (zh) * | 2013-01-21 | 2013-07-24 |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 一种适于贝藻附着的生态型人工鱼礁 |
CN104054613A (zh) * | 2014-06-25 | 2014-09-24 | 浙江海洋学院 | 漂浮式人工鱼礁 |
CN104839058A (zh) * | 2015-05-21 | 2015-08-19 | 山东大学(威海) | 一种乱流式人工鱼礁 |
CN205623887U (zh) * | 2016-05-27 | 2016-10-12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3905A (zh) * | 2017-11-21 | 2018-03-02 | 中国海洋大学 | 保护并促进幼鱼生长的增殖型人工鱼礁装置 |
CN107751072A (zh) * | 2017-11-21 | 2018-03-06 | 中国海洋大学 | 一种由保护并促进幼鱼生长的人工鱼礁构建的海洋牧场 |
CN109769725A (zh) * | 2019-03-26 | 2019-05-21 | 青岛同力汇科技有限公司 | 码头式人工鱼礁及其组合 |
CN109769725B (zh) * | 2019-03-26 | 2022-03-11 | 青岛同力汇科技有限公司 | 码头式人工鱼礁及其组合 |
CN113491245A (zh) * | 2021-08-12 | 2021-10-12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一种利于鱼类趋集的资源增殖礁体及增殖方法 |
CN114532270A (zh) * | 2022-03-01 | 2022-05-27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立体仿自然生境鱼巢装置 |
CN114532270B (zh) * | 2022-03-01 | 2023-03-14 |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立体仿自然生境鱼巢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00890B (zh) | 2018-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00890A (zh)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
CN102669019B (zh) | 一种藻类鱼类混合型立体生态鱼礁及其投放方法 | |
CN201663859U (zh) |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装置 | |
CN101720694A (zh) |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装置和方法 | |
CN210580516U (zh) | 一种用于鱼类产卵和保育的管道框架浮鱼礁 | |
KR101724819B1 (ko) | 홍해삼 해중 양식틀 | |
CN111919805A (zh) | 一种基于悬吊摆动技术的龙虾喂食装置 | |
CN101627734B (zh) | 一种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养殖海珍礁及其增养殖方法 | |
CN205623887U (zh) | 一种立体生态型增养殖人工鱼礁 | |
CN101146441B (zh) | 应用于海产养殖的鱼笼 | |
KR101415366B1 (ko) | 이중 튜브식 해삼 양성용 쉘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해삼용 가두리 | |
CN113711959B (zh) |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的方法 | |
CN106577563A (zh) | 一种野生黄斑篮子鱼无损捕抓方法 | |
CN110301386A (zh) | 鱼苗养殖网箱 | |
CN204335559U (zh) | 生态沉降养殖装置 | |
CN2865277Y (zh) | 用于水产生态养殖及捕捞的装置 | |
CN107473394A (zh) | 一种半封闭性海域的生态净化装置与使用方法 | |
CN207551999U (zh) | 一种半封闭性海域的生态净化装置 | |
CN109197723B (zh) | 一种牵拉式分层式人工柔性浮鱼礁 | |
CN109006613B (zh) | 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 | |
CN208446377U (zh) | 抗海流深海养殖网箱 | |
CN202085588U (zh) | 一种围堰海参养殖箱 | |
CN206005575U (zh) | 一种石笼建筑废料的生态鱼礁 | |
CN216874528U (zh) | 一种远海岛礁珍珠贝生态增殖网箱 | |
CN104621010A (zh) | 一种滤食性贝类浅海培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