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05728U -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05728U
CN205005728U CN201520612207.4U CN201520612207U CN205005728U CN 205005728 U CN205005728 U CN 205005728U CN 201520612207 U CN201520612207 U CN 201520612207U CN 205005728 U CN205005728 U CN 205005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photovoltaic module
photovoltaic
fishing light
yellow cart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122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彪
吴宗文
谢伟
蒋礼平
李莉
唐华
梁勤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w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w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w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122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05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05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05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池塘、支撑杆和光伏组件,池塘设有池塘底面、池塘侧面,光伏组件由光伏组件架和光伏板组成,光伏组件架与光伏板以一定形状安装呈一体,支撑杆一端固定于池塘底面下的土或水泥中,另一端高于池塘水面与光伏组件架连接,池塘数量≥1,支撑杆数量>1,光伏组件数量>1,光伏板起产生电和遮光作。本实用新型在养殖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发电,水面下养鱼,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模式,即节约了土地资源、改善了环境,又提高了单位鱼塘的收入。

Description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出的大量温室气体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建立以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潮汐能等)为主体的持久能源体系成为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太阳能资源以其分布广泛、就地可取、无需运输、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被国际公认为是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对于占地较广的大型光伏电站而言,日照时间资源丰富且拥有大片廉价荒漠化土地的西部地区无疑是第一选择。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远离负荷中心,因此部分地区光伏电站的弃光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而在东部地区发展光伏电站,虽然不愁并网,但稀缺的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大型光伏电站发展绕不过去的坎。因此,寻找合适的土地资源对于东部地区发展光伏产业十分重要。
水产养殖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2013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极约12132.6万亩,其中在东部地区具有广阔的面积。所以,水产养殖也是需要占土地或湖泊大量的面积。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种,其肉质细嫩、口感纯香而受到市场的欢迎,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一般情况下黄颡鱼养殖在池塘中,也可与其它鱼混养。
如何又能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和成本,又能发电养鱼,增加效益是目前需要寻求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使光伏电站与黄颡鱼养殖结合在一起呈“渔光一体”系统,一方面节约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提高水产养殖综合经济效益,且生产成本低,养殖方法简单易操作。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池塘、支撑杆和光伏组件,池塘设有池塘底面、池塘侧面,光伏组件由光伏组件架和光伏板组成,光伏组件架与光伏板以一定形状安装呈一体,支撑杆一端固定于池塘底面下的土或水泥中,另一端高于池塘水面与光伏组件架连接,池塘数量≥1,支撑杆数量>1,光伏组件数量>1,光伏板起产生电和遮光作用。
所述光伏板光伏组件安装面积为池塘水面积的25-90%。
所述光伏板光伏组件安装面积为池塘水面积的50-80%,特别是安装75%的光伏组件有利于黄颡鱼的生长和改善了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
所述池塘侧面为水泥护坡,按1:1.6-2.2放坡。
所述池塘底面平整,为斜坡,使池塘中的水深为1.5-3.5m,即有效水深自北向南从1.5m逐步加深至3.5m,水深可为1.5-2m。
所述光伏板(5)的面均朝向正南方向,安装倾角为24-26°,最优方案中倾角为25°,使光伏板能够获得最大的发电量。
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安装距离为2.2-2.8m。最优化距离为2.5m,是最佳发电量的最小距离,可以获得最佳发电量,又可以节约水面积。
所述系统还设有增氧装置,增氧装置采用复合增氧,为微孔增氧器和水车增氧机结合。
所述微孔增氧器数量≥5个,设在投饵区的四周。
所述水车增氧机数量≥2个,设在池塘两个相对角。
所述系统还设有支撑杆座,支撑杆座设于池塘底面下,使连接有光伏组件的支撑杆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在养殖水面上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发电,水面下养鱼,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模式,即节约了土地资源、改善了环境,又提高了单位鱼塘的收入。改变了目前“渔光一体”模式中对养殖业不重视的现状和缺乏养殖品种的问题,摸索出一种探讨“渔光一体”养殖模式中最佳的试验方法和一种适宜的养殖品种和最佳光伏组件安装比例。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养殖黄颡鱼,在养殖黄颡鱼过程中未爆发大规模病害和养殖事故,且模拟渔光互补模式下,全雄黄颡鱼可达到高产丰收的效果,加上光伏发电的收益,收益明显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标识具体为:1.池塘,2.支撑杆,3.光伏组件,4.光伏组件架,5.光伏板,6.池塘水面,7.池塘底面,8.池塘侧面,9.土或水泥,10.支撑杆座,11.增氧装置(11-1.水车增氧机,11-2微孔增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支撑杆和光伏组件,池塘设有池塘底面、池塘侧面,光伏组件由光伏组件架和光伏板组成,光伏组件架与光伏板以一定形状安装呈一体,支撑杆一端固定于池塘底面下的土或水泥中,另一端高于池塘水面与光伏组件架连接,池塘数量≥1,支撑杆数量>1,光伏组件数量>1,光伏板起产生电和遮光作用,所述光伏板光伏组件安装面积为池塘水面积的25-90%。
具体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大小均为2亩的池塘,四周采用水泥护坡,按1:1.6放坡;水深均为1.5m,池塘的底部用机器压平整。
(2)光伏组件的设计,安装:包括选用光伏板和钢架,按照设计要求做成所需要光伏组件,或者直接从市场上购买。
(3)光伏组件安装在池塘里面,安装有光伏板的面均朝向正南方向,安装倾角为24°,使光伏板能够获得最大的发电量,前后两组光伏组件的安装距离为2.2m。
实施例2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水泥杆和光伏组件,池塘设有底面、侧面,光伏组件由钢架和光伏板组成,水泥杆一端固定于池塘底面,一端高于池塘水面与光伏组件钢架连接,池塘数量≥1,水泥杆数量>1,光伏组件数量>1,光伏板起产生电和遮光作用。所述光伏板光伏组件安装面积为池塘水面积的50-80%,特别是安装75%的光伏组件有利于黄颡鱼的生长和改善了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
具体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大小均为2亩的池塘,四周采用水泥护坡,水深均为3.5m,池塘的底部用机器压平整。
(2)光伏组件的设计,安装:包括选用光伏板和钢架,按照设计要求做成所需要光伏组件,或者直接从市场上购买。
(3)光伏组件安装在池塘里面,安装有光伏板的面均朝向正南方向,前后两组光伏组件的安装距离为2.8m,光伏板的倾角为26℃。
池塘中还有增氧设备的安装,增氧设备采用复合增氧,微孔增氧和水车增氧相结合。微孔增氧采用的是7.5KW,每个池塘摆放5个纳米曝气盘,纳米曝气盘摆放在投饵区的四周。
每个池塘安装两个1.5KW的水车增氧机,摆放的位置为两个对角,便于能够推动整个池塘水的流动。
实施例3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水泥杆和光伏组件,池塘设有底面、侧面,光伏组件由钢架和光伏板组成,水泥杆一端固定于池塘底面,一端高于池塘水面与光伏组件钢架连接,池塘数量≥1,水泥杆数量>1,光伏组件数量>1,光伏板起产生电和遮光作用。光伏板光伏组件安装面积为池塘水面积的75%,75%的光伏组件有利于黄颡鱼的生长和改善了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
具体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大小均为2亩的池塘,四周采用水泥护坡,水深均为2.0m,池塘的底部用机器压平整。
(2)光伏组件的设计,安装:包括选用光伏板和钢架,按照设计要求做成所需要光伏组件,或者直接从市场上购买。
(3)光伏组件安装在池塘里面,安装有光伏板的面均朝向正南方向,前后两组光伏组件的安装距离为2.5m,光伏板的倾角为25℃。
池塘中还有增氧设备的安装,增氧设备采用复合增氧,微孔增氧和水车增氧相结合。微孔增氧采用的是7.5KW,每个池塘摆放5个纳米曝气盘,纳米曝气盘摆放在投饵区的四周。
每个池塘安装两个1.5KW的水车增氧机,摆放的位置为两个对角,便于能够推动整个池塘水的流动。微孔增氧机在投饲前2个小时开机,每天23:00-7:00开微孔增氧机。水车增氧机开机时间为:10:00-12:00;13:00-15:00。当遇到阴天的时候,开动微孔增氧机。
系统还设有支撑杆座,支撑杆座设于池塘底面下,使连接有光伏组件的支撑杆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中设对照组或实验组,对照组指没有安装光伏组件的池塘,实验组指安装有75%光伏组件的池塘。本发明中养殖结果表明,试验中75%组和对照组平均单产分别为1349kg/667m2,1334kg/667m2;养殖期间未爆发大规模病害和养殖事故。渔光互补模式下,全雄黄颡鱼可达到高产丰收的效果。池塘安装光伏组件对养殖影响小,也能够达到高产,加上光伏发电的收益,收益明显更好。

Claims (10)

1.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池塘(1)、支撑杆(2)和光伏组件(3),池塘(1)设有池塘底面(7)、池塘侧面(8),光伏组件(3)由光伏组件架(4)和光伏板(5)组成,光伏组件架(4)与光伏板(5)以一定形状安装呈一体,支撑杆(2)一端固定于池塘底面(7)下的土或水泥(9)中,另一端高于池塘水面(6)与光伏组件架(4)连接,池塘(1)数量≥1,支撑杆数量>1,光伏组件(3)数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5)光伏组件安装面积为池塘(1)水面积的25-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5)光伏组件安装面积为池塘(1)水面积的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侧面(8)为水泥护坡,按1:1.6-2.2放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底面(7)平整,为斜坡,使池塘(1)中的水深为1.5-3.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5)的面均朝向正南方向,安装倾角为24-26°,光伏组件(3)之间的安装距离为2.2-2.8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设有增氧装置(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装置(11)采用复合增氧,为微孔增氧器(11-2)和水车增氧机(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增氧器(11-2)数量≥5个,设在投饵区的四周;水车增氧机(11-1)数量≥2个,设在池塘(1)两个相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设有支撑杆座(10),支撑杆座(10)设于池塘底面(7)下。
CN201520612207.4U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Active CN205005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2207.4U CN205005728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2207.4U CN205005728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05728U true CN205005728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4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12207.4U Active CN205005728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0572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4282A (zh) * 2015-08-14 2015-12-02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6689010A (zh) * 2016-12-08 2017-05-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蛭光互补的养殖系统及养殖水蛭的方法
CN108019325A (zh) * 2018-01-11 2018-05-11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渔光互补的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CN110915743A (zh) * 2019-12-12 2020-03-27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
CN115067105A (zh) * 2021-03-15 2022-09-20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4282A (zh) * 2015-08-14 2015-12-02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6689010A (zh) * 2016-12-08 2017-05-2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蛭光互补的养殖系统及养殖水蛭的方法
CN108019325A (zh) * 2018-01-11 2018-05-11 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渔光互补的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CN110915743A (zh) * 2019-12-12 2020-03-27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
CN115067105A (zh) * 2021-03-15 2022-09-20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5067105B (zh) * 2021-03-15 2024-05-24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5728U (zh)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
CN206150203U (zh) 一种渔光互补海水池塘混养系统
CN206808435U (zh) 一种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与网箱养殖一体化装置
CN105347491A (zh) 一种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组合系统
CN101306880B (zh) 水上套作栽培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
CN105875279A (zh) 漂浮式三位一体光伏大棚
CN104273060A (zh) 土基大棚网箱的循环水养殖黄鳝的方法
CN204548429U (zh) 一种绿色水上多功能浮岛基地
CN207151630U (zh) 带光伏发电系统的跑道式循环水产养殖大棚
CN105104282A (zh) 一种“渔光一体”黄颡鱼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205792354U (zh) 一种水面种植光伏发电站
CN206923525U (zh) 带光伏发电系统的综合池塘
CN107136003A (zh) 一种循环养鱼水池
CN101731160A (zh) 一种固定式养殖海水鱼类大网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6713793U (zh) 带光伏发电系统的稻渔互补池塘
CN104608888A (zh) 一种绿色水上多功能浮岛基地
CN205755971U (zh) 漂浮式三位一体光伏大棚
CN112769374B (zh) 一种沿海垦区风光渔库农立体互补布局体系
CN211607894U (zh) 一种用于地膜养殖池上的光伏连体冬棚
CN201962124U (zh) 一种人工漂浮湿地
CN202019648U (zh) 太阳能生态捕虫灯
CN214194880U (zh) 一种兼具硬质护岸柔化功能的生态雨水排口系统
CN204742190U (zh) 一种人工浅摊式鹭鸟觅食平台
CN206641199U (zh) 一种可随水面上下浮动的人工鸟岛
CN206728953U (zh) 一种林蛙养殖棚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0

Address after: No. 588, Middle Tianfu Avenue, Chengdu Hi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610000, Sichuan

Patentee after: Tongwe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11, South four section, two ring road,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TONGWE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