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8368U -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8368U
CN209798368U CN201920146115.XU CN201920146115U CN209798368U CN 209798368 U CN209798368 U CN 209798368U CN 201920146115 U CN201920146115 U CN 201920146115U CN 209798368 U CN209798368 U CN 209798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driven
wall surface
driv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61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加旺
高梦秋
蔡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61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8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8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8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阻尼器包括:壳体;主动件;从动件,与主动件相配合,能够在主动件相对壳体往复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阻尼组件,能够在从动件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且其弹性变形量在从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其中,在从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门盖完全打开,阻尼组件的弹性变形量减小至最小值,且从动件与主动件之间形成供主动件往复转动的配合间隙,使门盖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本申请在从动件与主动件之间预留了配合间隙,使得全开状态下的门盖能够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仍然保持打开的状态,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阻尼器及包含该阻尼器的门盖组件及包含该门盖组件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洗衣机等产品的门盖,在完全打开后,当门盖摆动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门盖很容易闭合,不能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仍然保持打开的状态。比如:在门盖的打开状态下,当用户不小心碰到门盖时,可能导致门盖关闭,给用户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阻尼器的门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门盖组件的洗衣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阻尼器,包括:壳体;主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并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门盖相连以使所述主动件能够在所述门盖转动开合的过程中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从动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阻尼腔,且与所述主动件相配合,能够在所述主动件相对所述壳体往复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阻尼组件,安装所述阻尼腔内,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从动件及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接触配合,能够在所述从动件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且其弹性变形量在所述从动件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其中,在所述从动件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门盖完全打开,所述阻尼组件的弹性变形量减小至最小值,且所述从动件与所述主动件之间形成供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的配合间隙,使所述门盖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阻尼器,在从动件与主动件之间预留了配合间隙,使得门盖在打开至预设的全开位置时,主动件仍然能够相对从动件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往复转动,而从动件及阻尼组件则保持不动,从而使得门盖在完全打开时仍然能够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这样,在门盖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当门盖摆动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门盖可以通过小幅摆动来消耗掉外力做的功,降低门盖受到外力直接关闭的概率,使得门盖能够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仍然保持打开的状态,给用户带来便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而言,阻尼器包括壳体、主动件、从动件和阻尼组件。其中,壳体作为主动件、从动件及阻尼组件的安装载体;主动件设有连接结构,能够与门盖相连,与门盖保持同步转动,实现门盖与阻尼器之间力的传递及扭矩的传递;从动件与主动件相配合,将主动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滑动,并将力及扭矩传递至阻尼组件,且滑动范围局限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阻尼组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减缓门盖的转动速度,实现阻尼效果。具体地,阻尼组件的弹性变形量在从动件滑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因而在该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而在从动件反向滑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则释放弹性势能,弹性变形量逐渐减小,并在从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减小至最小值,由于此时门盖恰好打开至预设的全开位置,因而该过程对应门盖的打开过程,且该过程中阻尼组件的复位弹力对从动件施加驱动力,驱动从动件向第一位置处滑动,并在门盖滑动至第一位置处时,阻尼组件与从动件在从动件的滑动方向上达到受力平衡,使门盖维持全开状态;与此同时,从动件与主动件之间形成供主动件往复转动的配合间隙,由于此时从动件已无法继续滑动(受到主动件或者壳体或者壳体内其他结构的限制),而主动件还有配合间隙大小的旋转自由度,因而此时主动件还能够相对从动件产生配合间隙大小的转动幅度,且在该范围内往复转动时不会对从动件施加过大的轴向作用力,因而阻尼组件和从动件依然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从而使得全开状态下的门盖能够在小角度范围内摆动,而不会影响门盖的全开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阻尼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件朝向所述从动件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所述从动件朝向所述主动件的一侧设有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合,使所述从动件在所述门盖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转动及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主动件;其中,在所述从动件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配合斜面与所述导向斜面达到极限配合,以限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从动件之间的相对滑动,使所述主动件能够在所述配合间隙提供的转动幅度内相对所述从动件往复转动。
该技术方案利用导向斜面与配合斜面的配合,实现了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力的传递及扭矩的传递,且二者配合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既具有平行于主动件旋转轴线的分力,使得从动件能够相对转动件滑动,又具有垂直于主动件旋转轴线的分力,使得主动件能够相对从动件发生转动,即:实现了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及相对滑动,保证了从动件能够将主动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其中,导向斜面和配合斜面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相对于主动件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即可,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或者其他形式。
具体地,当从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此时门盖打开至预设的全开位置,配合斜面与导向斜面也恰好达到极限配合状态,即:配合斜面与导向斜面不能进一步相互作用以实现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及相对滑动,使得从动件不能继续沿该方向滑动。换言之,主动件限制了从动件继续滑动,只能相对从动件转动,而受到配合间隙的限制,也只能产生配合间隙大小的转动幅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件朝向所述从动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斜面的一端相连的第一止抵面,所述从动件朝向所述主动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配合斜面相连的第二止抵面;其中,在所述从动件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止抵面与所述第二止抵面止抵配合以使所述配合斜面与所述导向斜面达到极限配合状态,且在所述第一止抵面与所述第二止抵面之间形成所述配合间隙。
该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止抵面与第二止抵面的配合,限制了从动件的滑动幅度,保证了从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导向斜面与配合斜面达到极限配合状态,进而保证了主动件只能在配合间隙限制的范围内小幅转动,使得门盖能够在小角度范围内摆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止抵面包括与所述导向斜面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壁面和与所述第一壁面转折相连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二止抵面包括与所述配合斜面的一端相连的第三壁面和与所述第三壁面转折相连的第四壁面;其中,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三壁面垂直于所述主动件的旋转轴线并在所述从动件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相互止抵,所述第二壁面和所述第四壁面相对设置并在所述从动件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形成所述配合间隙。
第一止抵面包括转折相连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与导向斜面的一端相连且垂直于主动件的旋转轴线,第二止抵面包括转折相连的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第三避免与配合斜面的一端相连且垂直于主动件的旋转轴线,由于从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壁面与第三壁面相互止抵,从而限制了从动件继续滑动,使导向斜面与配合斜面达到极限配合状态;与此同时,第二壁面与第四壁面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了配合间隙,能够在主动件小幅转动的过程中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实现了门盖的小角度范围内的摆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壁面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壁面的两端相连的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三壁面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第四壁面的两端相连的第二止挡面,两个所述第一止挡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止挡面在所述从动件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相互止抵;和/或,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垂直相连,所述第三壁面与所述第四壁面垂直相连。
第一壁面包括两个第一止挡面,第三壁面包括两个第二止挡面,则两个第一止挡面和两个第二止挡面相互止抵,能够形成双重止挡作用,提高了对从动件的限位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阻尼器的使用可靠性。
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垂直相连,第三壁面与第四壁面垂直相连,则第一壁面、第二壁面、第三壁面和第四壁面均为平面,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且第二壁面与第四壁面相互止抵时不会对从动件产生轴向分力,能够提高门盖全开状态下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斜面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斜面形成旋转对称结构,且所述旋转对称结构的旋转对称轴与所述主动件的旋转轴线共线,所述配合斜面的数量与所述导向斜面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将导向斜面和配合斜面的数量设计为两个,形成了两组导向结构,且两组导向结构关于主动件的旋转轴线旋转对称,这样既有利于主动件和从动件受力均衡,从而提高主动件与从动件的配合稳定性;又简化了产品结构,便于加工成型。当然,导向斜面及配合斜面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斜面和所述配合斜面均为螺旋面。
导向斜面和配合斜面均采用螺旋面的形式,则导向斜面和配合斜面通过相互贴合的方式实现配合,接触面积较大,配合可靠性较高;且当从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使导向斜面与配合斜面达到极限配合状态时,导向斜面与配合斜面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此时主动件在配合间隙的限制下小幅转动时,会使导向斜面与配合斜面相互分离,保证主动件的小幅转动不会对从动件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从动件与阻尼组件的稳定状态。当然,导向斜面和配合斜面不局限于螺旋面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面,比如平面或者其他不规则面等,只要能够相互作用产生轴向分力和旋转分力,保证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及相对滑动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动件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且能相对所述壳体转动的转动部,所述连接结构为与所述转动部相连并伸出所述壳体的连接轴,所述从动件包括与所述转动部相配合的平动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平动部均为凸轮,两个所述凸轮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凸起,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平动部相适配的滑槽,所述从动件限位在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着所述滑槽轴向滑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壳体发生相对转动时,两个所述凸轮上的所述凸起相互作用,使所述平动部远离或靠近所述转动部;其中,所述导向斜面和所述配合斜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平动部及所述转动部上。
主动件包括转动部,转动部位于壳体内且能够相对壳体转动,从动件包括平动部,平动部与转动部配合,能够将门盖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进而作用于阻尼组件,实现阻尼效果;主动件还包括连接轴,连接轴穿过壳体上的轴孔伸出壳体,便于与门盖相连,从而降低产品的装配难度。
其中,平动部和转动部均为凸轮,即设有凸起的轮子,且凸起设置在平动部和转动部相对的一侧,这使得两个凸轮形成了牙嵌结构,这样,转动部受到外力相对壳体发生转动时,与平动部之间也发生相对转动,此时两个凸轮上的凸起会相互作用,使二者之间产生轴向方向的作用力;由于壳体内设有滑槽,平动部能够沿着滑槽轴向滑动,而转动部与门盖固定相连,不能产生轴向运动,故而平动部会沿着轴向方向靠近转动部或远离转动部的方向移动,这使得平动部和转动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了平动部和转动部过度磨损导致寿命过低。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凸起的形状即可得到导向斜面和配合斜面,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值得说明的是,转动部和平动部均为凸轮,只表明两个凸轮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并不代表两个凸轮一定是圆柱形结构;且滑槽可以是壳体的内壁面围设出的结构,也可以是在壳体内额外设置的结构。比如:平动部的外壁面是方形结构,与壳体的内壁面的形状相适配,以防止其相对壳体转动,但是平动部上的凸起能够与转动部上的凸起相配合而发生相对转动,以将转动部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者,平动部的外壁面整体是圆形结构,但是其外壁面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壳体上的滑槽相配合,既限制平动部相对壳体转动,又对平动部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转动部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起,两个凸起上分别设有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即两个旋转对称的导向斜面),且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止抵面相连;平动部上也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起,两个凸起上分别设有第三螺旋面和第四螺旋面(即两个旋转对称的配合斜面),且第三螺旋面和第四螺旋面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止抵面相连。第一螺旋面及第二螺旋面分别与第三螺旋面及第四螺旋面相配合,实现平动部与转动部的相对转动及相对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阻尼组件包括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限位在所述阻尼腔内,且其两端分别于所述从动件及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相抵靠。
阻尼组件包括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弹性好,能够产生良好的阻尼效果,且价格低廉,便于装配。进一步地,从动件还可以包括与平动部相连的第一限位轴,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限位轴,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上,这样能够防止螺旋弹簧发生倾斜、移位等情况,从而提高螺旋弹簧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套装在所述螺旋弹簧的外侧。
阻尼组件还包括蝶形弹簧,即:蝶形弹簧+螺旋弹簧的组合来取代单纯的螺旋弹簧,由于蝶形弹簧具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及样式,很容易得到不同刚度的阻尼组件,因而通过调节蝶形弹簧的数量和/或样式,即可调节阻尼器的阻尼性能,调节方式简单高效,且不会增加工序和成本,适于推广。
具体地,蝶形弹簧套装在螺旋弹簧外侧,则螺旋弹簧的外径等于蝶形弹簧的内径,螺旋弹簧对蝶形弹簧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保证蝶形弹簧的中心轴线与螺旋弹簧的中心轴线共线,实现稳定配合。使用时,从动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相对壳体滑动,对阻尼组件施加作用力,使阻尼组件发生压缩变形储存弹性势能,进而产生阻尼效果;反之,当外力消失时,阻尼组件会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进而带动从动件反向运动复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配合间隙的角度与所述阻尼器的预设扭矩正相关。
配合间隙的角度,即:当从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主动件能够相对从动件往复转动的角度,亦即门盖打开至全开位置时能够摆动的角度范围。因此,通过调整配合间隙的角度大小可以调整门盖的摆动角度范围。但是,该角度并不能随意设置更改,与阻尼器的结构相关。由于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需要承受一定的扭矩,所以该角度大小与阻尼器的预设扭矩正相关,阻尼器的预设扭矩越大,该配合间隙可以适当增大。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阻尼器的预设扭矩指的是阻尼器能够产生的最大扭矩,该预设扭矩由阻尼器本身的阻尼结构决定,可以通过调整其阻尼结构进行调整。比如:阻尼器内部设有压缩弹簧,通过调整压缩弹簧的刚度、数量等方式来调整扭矩;和/或,阻尼器内部设有蝶形弹簧,通过调整蝶形弹簧的数量和/或排布方式等方式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门盖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限定有衣物放置口;门盖,盖设在所述工作台上,并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衣物放置口;和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门盖的连接部位处,且所述阻尼器的从动件与所述门盖相配合,能够在所述门盖关闭的过程中压缩所述阻尼器的阻尼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门盖组件,因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主动件与门盖相配合,使从动件能够在门盖关闭的过程中压缩阻尼组件,因而降低门盖的关闭速度,既能够防止门盖快速撞击机体产生噪音,又能够防止门盖夹伤用户手指;而开盖时,阻尼组件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能够提供一定的开盖作用力,因而能够减小用户施加的开盖作用力,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限定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和如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门盖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身的顶部,并封盖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且其衣物放置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洗衣机,因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所述的门盖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洗衣机为波轮洗衣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阻尼器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阻尼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阻尼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阻尼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从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主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固定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蝶形弹簧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蝶形弹簧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蝶形弹簧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主动件与从动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门盖组件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阻尼器,10壳体,11外壳,111第一连接孔,112阻尼腔,113第一位置,114第二位置,12尾堵,121第二限位轴,122第二连接孔,13固定轴,131第一轴段,132第二轴段,133第三轴段,20传动组件,21从动件,211第一限位轴,212平动部,2121第三螺旋面,2122第四螺旋面,213第二储油孔,214第三壁面,2141第二止挡面,215第四壁面,216配合斜面,217第二止抵面,22主动件,221转动部,2211第一螺旋面,2212第二螺旋面,222连接轴,223第一储油孔,224第一壁面,2241第一止挡面,225第二壁面,226导向斜面,227第一止抵面,30阻尼组件,31螺旋弹簧,32蝶形弹簧,40配合间隙,200门盖,300工作台,310衣物放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100,包括:壳体10、主动件22、从动件21和阻尼组件30。
具体地,主动件22至少部分位于壳体10内并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与门盖200相连以使主动件22能够在门盖200转动开合的过程中相对壳体10转动;从动件21位于壳体10内并与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阻尼腔112,且与主动件22相配合,能够在主动件22相对壳体10往复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位置113与第二位置114之间往复滑动;阻尼组件30安装阻尼腔112内,其两端分别与从动件21及壳体10的内壁面接触配合,能够在从动件21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且其弹性变形量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二位置114的过程中逐渐增大。
其中,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的状态),门盖200完全打开(如图12所示的状态),阻尼组件30的弹性变形量减小至最小值,且从动件21与主动件22之间形成供主动件22往复转动的配合间隙40,如图11所示,使门盖200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100,在从动件21与主动件22之间预留了配合间隙40,使得门盖200在打开至预设的全开位置时,主动件22仍然能够相对从动件21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往复转动,而从动件21及阻尼组件30则保持不动,从而使得门盖200在完全打开时仍然能够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这样,在门盖200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当门盖200摆动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门盖200可以通过小幅摆动来消耗掉外力做的功,降低门盖200受到外力直接关闭的概率,使得门盖200能够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仍然保持打开的状态,给用户带来便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而言,阻尼器100包括壳体10、主动件22、从动件21和阻尼组件30。其中,壳体10作为主动件22、从动件21及阻尼组件30的安装载体;主动件22设有连接结构,能够与门盖200相连,与门盖200保持同步转动,实现门盖200与阻尼器100之间力的传递及扭矩的传递;从动件21与主动件22相配合,将主动件2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滑动,并将力及扭矩传递至阻尼组件30,且滑动范围局限于第一位置113与第二位置114之间;阻尼组件30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减缓门盖200的转动速度,实现阻尼效果。
具体地,阻尼组件30的弹性变形量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二位置114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因而在该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而在从动件21反向滑动至第一位置113的过程中则释放弹性势能,弹性变形量逐渐减小,并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时减小至最小值,由于此时门盖200恰好打开至预设的全开位置,因而该过程对应门盖200的打开过程,且该过程中阻尼组件30的复位弹力对从动件21施加驱动力,驱动从动件21向第一位置113处滑动,并在门盖200滑动至第一位置113处时,阻尼组件30与从动件21在从动件21的滑动方向上达到受力平衡,使门盖200维持全开状态;与此同时,从动件21与主动件22之间形成供主动件22往复转动的配合间隙40,由于此时从动件21已无法继续滑动(受到主动件22或者壳体10或者壳体10内其他结构的限制),而主动件22还有配合间隙40大小的旋转自由度,因而此时主动件22还能够相对从动件21产生配合间隙40大小的转动幅度,且在该范围内往复转动时不会对从动件21施加过大的轴向作用力,因而阻尼组件30和从动件21依然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从而使得全开状态下的门盖200能够在小角度范围内摆动,而不会影响门盖200的全开状态。
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阻尼器100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主动件22朝向从动件21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226,从动件21朝向主动件22的一侧设有配合斜面216,如图4所示,配合斜面216与导向斜面226相配合,使从动件21在门盖200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主动件22转动及滑动,以靠近或远离主动件22;其中,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配合斜面216与导向斜面226达到极限配合,如图3和图11所示,以限制主动件22与从动件21之间的相对滑动,使主动件22能够在配合间隙40提供的转动幅度内相对从动件21往复转动。
该实施例利用导向斜面226与配合斜面216的配合,实现了主动件22与从动件21之间力的传递及扭矩的传递,且二者配合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既具有平行于主动件22旋转轴线的分力,使得从动件21能够相对转动件滑动,又具有垂直于主动件22旋转轴线的分力,使得主动件22能够相对从动件21发生转动,即:实现了主动件22与从动件21之间的相对转动及相对滑动,保证了从动件21能够将主动件2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其中,导向斜面226和配合斜面216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相对于主动件22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即可,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或者其他形式。
具体地,当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时,如图3所示,此时门盖200打开至预设的全开位置,配合斜面216与导向斜面226也恰好达到极限配合状态,即:配合斜面216与导向斜面226不能进一步相互作用以实现主动件22与从动件21之间的相对转动及相对滑动,使得从动件21不能继续沿该方向滑动。换言之,主动件22限制了从动件21继续滑动,只能相对从动件21转动,而受到配合间隙40的限制,也只能产生配合间隙40大小的转动幅度。
进一步地,主动件22朝向从动件21的一侧设有与导向斜面226的一端相连的第一止抵面227,从动件21朝向主动件22的一侧设有与配合斜面216相连的第二止抵面217;其中,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第一止抵面227与第二止抵面217止抵配合,如图3和图11所示,以使配合斜面216与导向斜面226达到极限配合状态,且在第一止抵面227与第二止抵面217之间形成配合间隙40,如图11所示。
该实施例利用第一止抵面227与第二止抵面217的配合,限制了从动件21的滑动幅度,保证了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时,导向斜面226与配合斜面216达到极限配合状态,进而保证了主动件22只能在配合间隙40限制的范围内小幅转动,使得门盖200能够在小角度范围内摆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第一止抵面227包括与导向斜面226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壁面224和与第一壁面224转折相连的第二壁面225,第二止抵面217包括与配合斜面216的一端相连的第三壁面214和与第三壁面214转折相连的第四壁面215,如图5所示;其中,第一壁面224和第三壁面214垂直于主动件22的旋转轴线并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相互止抵,如图11所示,第二壁面225和第四壁面215相对设置并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形成配合间隙40。
第一止抵面227包括转折相连的第一壁面224和第二壁面225,第一壁面224与导向斜面226的一端相连且垂直于主动件22的旋转轴线,第二止抵面217包括转折相连的第三壁面214和第四壁面215,第三避免与配合斜面216的一端相连且垂直于主动件22的旋转轴线,由于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时,第一壁面224与第三壁面214相互止抵,从而限制了从动件21继续滑动,使导向斜面226与配合斜面216达到极限配合状态;与此同时,第二壁面225与第四壁面215相对设置,二者之间形成了配合间隙40,能够在主动件22小幅转动的过程中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实现了门盖200的小角度范围内的摆动。
优选地,第一壁面224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分别与第二壁面225的两端相连的第一止挡面2241,如图6所示,第三壁面214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分别与第四壁面215的两端相连的第二止挡面2141,如图5所示,两个第一止挡面2241分别与两个第二止挡面2141在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时相互止抵,如图3和图11所示。
第一壁面224包括两个第一止挡面2241,第三壁面214包括两个第二止挡面2141,则两个第一止挡面2241和两个第二止挡面2141相互止抵,能够形成双重止挡作用,提高了对从动件21的限位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阻尼器100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壁面224与第二壁面225垂直相连,如图6所示,第三壁面214与第四壁面215垂直相连,如图5所示。
第一壁面224与第二壁面225垂直相连,第三壁面214与第四壁面215垂直相连,则第一壁面224、第二壁面225、第三壁面214和第四壁面215均为平面,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且第二壁面225与第四壁面215相互止抵时不会对从动件21产生轴向分力,能够提高门盖200全开状态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导向斜面2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斜面226形成旋转对称结构,且旋转对称结构的旋转对称轴与主动件22的旋转轴线共线,配合斜面216的数量与导向斜面226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如图4、图5和图6所示。
将导向斜面226和配合斜面216的数量设计为两个,形成了两组导向结构,且两组导向结构关于主动件22的旋转轴线旋转对称,这样既有利于主动件22和从动件21受力均衡,从而提高主动件22与从动件21的配合稳定性;又简化了产品结构,便于加工成型。当然,导向斜面226及配合斜面216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优选地,导向斜面226和配合斜面216均为螺旋面,如图5和图6所示。
导向斜面226和配合斜面216均采用螺旋面的形式,则导向斜面226和配合斜面216通过相互贴合的方式实现配合,接触面积较大,配合可靠性较高;且当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使导向斜面226与配合斜面216达到极限配合状态时,导向斜面226与配合斜面216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此时主动件22在配合间隙40的限制下小幅转动时,会使导向斜面226与配合斜面216相互分离,保证主动件22的小幅转动不会对从动件21产生影响,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从动件21与阻尼组件30的稳定状态。
其中,主动件22上的两个导向斜面226分别记为第一螺旋面2211和第二螺旋面2212,从动件21上的两个配合斜面216分别记为第三螺旋面2121和第四螺旋面2122。
当然,导向斜面226和配合斜面216不局限于螺旋面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面,比如平面或者其他不规则面等,只要能够相互作用产生轴向分力和旋转分力,保证主动件22与从动件21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及相对滑动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主动件22包括位于壳体10内且能相对壳体10转动的转动部221,连接结构为与转动部221相连并伸出壳体10的连接轴222,如图3所示,从动件21包括与转动部221相配合的平动部212;转动部221和平动部212均为凸轮,两个凸轮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凸起,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10内还设有与平动部212相适配的滑槽,从动件21限位在滑槽内,并能够沿着滑槽轴向滑动,转动部221与壳体10发生相对转动时,两个凸轮上的凸起相互作用,使平动部212远离或靠近转动部221;其中,导向斜面226和配合斜面216分别设置在平动部212及转动部221上。
主动件22包括转动部221,转动部221位于壳体10内且能够相对壳体10转动,从动件21包括平动部212,平动部212与转动部221配合,能够将门盖20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进而作用于阻尼组件30,实现阻尼效果;主动件22还包括连接轴222,连接轴222穿过壳体10上的轴孔伸出壳体10,便于与门盖200相连,从而降低产品的装配难度。
其中,平动部212和转动部221均为凸轮,即设有凸起的轮子,且凸起设置在平动部212和转动部221相对的一侧,这使得两个凸轮形成了牙嵌结构,这样,转动部221受到外力相对壳体10发生转动时,与平动部212之间也发生相对转动,此时两个凸轮上的凸起会相互作用,使二者之间产生轴向方向的作用力;由于壳体10内设有滑槽,平动部212能够沿着滑槽轴向滑动,而转动部221与门盖200固定相连,不能产生轴向运动,故而平动部212会沿着轴向方向靠近转动部221或远离转动部221的方向移动,这使得平动部212和转动部221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了平动部212和转动部221过度磨损导致寿命过低。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凸起的形状即可得到导向斜面226和配合斜面216,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值得说明的是,转动部221和平动部212均为凸轮,只表明两个凸轮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并不代表两个凸轮一定是圆柱形结构;且滑槽可以是壳体10的内壁面围设出的结构,也可以是在壳体10内额外设置的结构。比如:平动部212的外壁面是方形结构(如图6所示),与壳体10的内壁面的形状相适配,以防止其相对壳体10转动,但是平动部212上的凸起能够与转动部221上的凸起相配合而发生相对转动,以将转动部221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或者,平动部212的外壁面整体是圆形结构,但是其外壁面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与壳体10上的滑槽相配合,既限制平动部212相对壳体10转动,又对平动部212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转动部221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起,两个凸起上分别设有第一螺旋面2211和第二螺旋面2212(即两个旋转对称的导向斜面226),且第一螺旋面2211和第二螺旋面2212之间通过两个第一止抵面227相连,如图6所示;平动部212上也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凸起,两个凸起上分别设有第三螺旋面2121和第四螺旋面2122(即两个旋转对称的配合斜面216),且第三螺旋面2121和第四螺旋面2122之间通过两个第二止抵面217相连,如图5所示。第一螺旋面2211及第二螺旋面2212分别与第三螺旋面2121及第四螺旋面2122相配合,如图11所示,实现平动部212与转动部221的相对转动及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阻尼组件30包括螺旋弹簧31,如图3和图4所示,螺旋弹簧31限位在阻尼腔112内,且其两端分别于从动件21及壳体10的内壁面相抵靠。
阻尼组件30包括螺旋弹簧31,螺旋弹簧31弹性好,能够产生良好的阻尼效果,且价格低廉,便于装配。
进一步地,从动件21还可以包括与平动部212相连的第一限位轴211,如图6所示,壳体10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限位轴121,如图3所示,螺旋弹簧31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限位轴211和第二限位轴121上,这样能够防止螺旋弹簧31发生倾斜、移位等情况,从而提高螺旋弹簧31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阻尼组件30还包括蝶形弹簧32,蝶形弹簧32套装在螺旋弹簧31的外侧,如图3和图4所示。
阻尼组件30还包括蝶形弹簧32,即:蝶形弹簧32+螺旋弹簧31的组合来取代单纯的螺旋弹簧31,由于蝶形弹簧32具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及样式,很容易得到不同刚度的阻尼组件30,因而通过调节蝶形弹簧32的数量和/或样式,即可调节阻尼器100的阻尼性能,调节方式简单高效,且不会增加工序和成本,适于推广。
具体地,蝶形弹簧32套装在螺旋弹簧31外侧,则螺旋弹簧31的外径等于蝶形弹簧32的内径,螺旋弹簧31对蝶形弹簧32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保证蝶形弹簧32的中心轴线与螺旋弹簧31的中心轴线共线,实现稳定配合。使用时,从动件21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相对壳体10滑动,对阻尼组件30施加作用力,使阻尼组件30发生压缩变形储存弹性势能,进而产生阻尼效果;反之,当外力消失时,阻尼组件30会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进而带动从动件21反向运动复位。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配合间隙40的角度与阻尼器100的预设扭矩正相关。
配合间隙40的角度,即:当从动件21滑动至第一位置113时主动件22能够相对从动件21往复转动的角度,亦即门盖200打开至全开位置时能够摆动的角度范围。因此,通过调整配合间隙的角度大小可以调整门盖200的摆动角度范围。但是,该角度并不能随意设置更改,与阻尼器100的结构相关。由于主动件22与从动件21之间需要承受一定的扭矩,所以该角度大小与阻尼器100的预设扭矩正相关,阻尼器100的预设扭矩越大,该配合间隙40可以适当增大。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阻尼器100的预设扭矩指的是阻尼器100能够产生的最大扭矩,该预设扭矩由阻尼器100本身的阻尼结构决定,可以通过调整其阻尼结构进行调整。比如:阻尼器100内部设有压缩弹簧,通过调整压缩弹簧的刚度、数量等方式来调整扭矩;和/或,阻尼器100内部设有蝶形弹簧32,通过调整蝶形弹簧32的数量和/或排布方式等方式进行调整。
实施例一
蝶形弹簧32的数量为多个,如图3和图4所示。
采用多个蝶形弹簧32,能够显著提高阻尼组件30的刚度,进而提高阻尼器100的阻尼性能;同时,通过合理布置多个蝶形弹簧32的排布方式,能够形成多种不同刚度的阻尼组件30,便于满足不同产品的不同需求,有利于优化不同产品的性能,从而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多个蝶形弹簧32在自然状态下的轴向总长度小于螺旋弹簧31在自然状态下的轴向长度,如图3所示。
多个蝶形弹簧32在自然状态下的轴向总长度小于螺旋弹簧31在自然状态下的轴向长度,则阻尼器100工作的初始阶段只有螺旋弹簧31受压,此时阻尼组件30的刚度等于螺旋弹簧31的刚度,能够承受的作用力或力矩相对小一些,阻尼器100的阻尼效果也相对弱一些;当螺旋弹簧31压缩到与多个蝶形弹簧32的轴向总长度相同时,多个蝶形弹簧32才开始受压,此时阻尼组件30的刚度等于螺旋弹簧31的刚度与多个蝶形弹簧32的刚度之和,因而能够承受的作用力或力矩显著增加,阻尼器100的阻尼效果也显著提高。
这样,阻尼器100工作时初始阶段和后期阶段能够承受的作用力或力矩不同,便于满足不同产品的不同需求,以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比如:对于阻尼器100用于洗衣机合盖过程时,初始阶段只有螺旋弹簧31受压,阻尼器100的阻尼效果相对弱一些,合盖速度相对快一些;后期阶段螺旋弹簧31和蝶形弹簧32同时受压,阻尼器100的阻尼效果相对强一些,合盖速度相对慢一些,这样在有效防止门盖200快速撞击机体或者夹伤用户手指的基础上,还有利于缩短合盖时间,因而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其中,多个蝶形弹簧32叠合排布,且其内锥面朝向从动件21,如图3、图8所示。
多个蝶形弹簧32叠合排布,即多个蝶形弹簧32的朝向相同,采用的是并联组合方式,且其内锥面朝向从动件21,即:正向并联排布(即AAAA……),这种排布方式简单,且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或力矩。
进一步地,转动部221朝向平动部212的一侧设有第一储油孔223,如图6所示,平动部212朝向转动部221的一侧设有第二储油孔213,如图5所示。
在转动部221朝向平动部212的一侧设置第一储油孔223,同时在平动部212朝向转动部221的一侧设置第二储油孔213,第一储油孔223和第二储油孔213可以用于贮存润滑油,从而减小平动部212与转动部221之间的摩擦磨损,既有利于延长阻尼器100的使用寿命,又有利于提高转动部221与平动部212之间相对运动的顺畅度,减少发生卡滞甚至卡死的概率,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壳体10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11和尾堵12,如图2至图4所示,尾堵12封堵外壳11的敞口端并通过固定轴13与尾堵12固定连接,且固定轴13与壳体10接触的部位至少部分设有粗糙层。
将壳体10拆分为外壳11和尾堵12,由于外壳11一端敞口,便于传动组件20(即主动件22+从动件21)及阻尼组件30的装配;利用固定轴13来连接外壳11与尾堵12,相较于紧固件等连接方式,能够增加外壳11与尾堵1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外壳11与尾堵12的连接可靠性;同时,固定轴13与壳体10接触的部位至少部分设置了粗糙层,从而增加了固定轴13与壳体10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降低使用过程中固定轴13与壳体1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导致固定轴13松动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壳体10的固定牢靠性,保证阻尼器100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尾部不会出现漏油现象,安全可靠。进一步地,传动件与尾堵12之间限定出阻尼腔112,第二限位轴121设置在尾堵12上。
进一步地,外壳11的敞口端的内壁面的形状与尾堵12的外壁面的形状相适配,如图4所示,尾堵12插入外壳11内并封堵外壳11的敞口端,且尾堵1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以限制尾堵12相对壳体10转动。
外壳11的敞口端的内壁面的形状与尾堵12的外壁面的形状相适配,安装时将尾堵12插入外壳11内即可使尾堵12封堵外壳11的敞口端,这样有利于缩小尾堵12的尺寸,以减小产品体积,减轻产品重量,节约生产成本,同时还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且尾堵1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因而插入外壳11后受到限制,不能相对壳体10转动,即:利用尾堵12和外壳11本身的形状保证了壳体10与尾堵12之间的相对静止,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固定轴13发生松动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尾堵12与外壳11的连接可靠性,且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外壳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1,如图4所示,尾堵12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2,固定轴13插入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2并与第一连接孔111及第二连接孔122紧配合,使尾堵12与外壳11固定连接。
在外壳11上设置第一连接孔111,在尾堵12上设置第二连接孔122,则安装时将固定轴13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2中,利用固定轴13与第一连接孔111及第二连接孔122之间的紧配合,即可实现尾堵12与外壳11的固定连接,装配方式简单,且连接牢靠。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孔122的轴向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孔111,固定轴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轴段131、第二轴段132和第三轴段133,如图7所示,第一轴段131和第三轴段133分别完全位于两个第一连接孔111内并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孔111紧配合,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轴段132完全位于第二连接孔122内并与第二连接孔122紧配合。
第二连接孔122的轴向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孔111,固定轴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轴段131、第二轴段132和第三轴段133,第一轴段131和第三轴段133分别插入第一连接孔111内并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孔111紧配合,实现固定轴13与外壳11的固定连接,且既增加了固定轴13与外壳11的接触面积,又有利于固定轴13与外壳11之间受力均衡,从而提高了固定轴13与外壳11的连接可靠性;第二轴段132插入第二连接孔122内并与第二连接孔122紧配合,实现固定轴13与尾堵12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外壳11与尾堵12的固定连接;且第一轴段131和第三轴段133完全位于两个第一连接孔111内,第二轴段132完全位于第二连接孔122内,避免了固定轴13部分结构外凸于壳体10,既使得产品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阻尼器100与其他结构的装配,也提高了阻尼器100的美观度,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固定轴13与外部结构之间发生摩擦、干涉等现象,从而显著降低了固定轴13发生松动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尾堵12与外壳11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阻尼器100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三轴段133穿过一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2插入另一第一连接孔111内,粗糙层设置在第一轴段131的外壁面上。
由于尾堵12位于外壳11内,因而装配时第三轴段133需穿过一个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2才能插入另一个第一连接孔111内,第二轴段132需穿过一个第一连接孔111才能插入第二连接孔122中,故而第一轴段131为固定轴13的尾部,第二轴段132和第三轴段133在装配过程中与壳体10接触较多,因此仅在第一轴段131的外壁面上设置粗糙层,能够降低第二轴段132和第三轴段133的装配难度,在提高尾堵12与外壳11连接可靠性的基础上,提高了阻尼器100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固定轴13垂直于从动件21的滑动方向,如图4所示。
固定轴13垂直于从动件21的滑动方向,则固定轴13也垂直于阻尼组件30发生压缩变形的方向,因而阻尼组件30对尾堵12施加的作用力也垂直于固定轴13,故而尾堵12不会对固定轴13产生沿固定轴13轴线方向的分力,从而防止固定轴13因受到轴向分力而发生松动,因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外壳11与尾堵12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地,粗糙层为滚花工艺成型的花纹层。
粗糙层为滚花工艺成型的花纹层,即:固定轴13采用滚花工艺,得到了粗糙层,既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效果,又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且工艺成熟,易于推广。
进一步地,尾堵12与外壳11之间设有密封件。
在尾堵12与外壳11之间设置密封件,如密封圈,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10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降低阻尼器100长时间使用后尾部漏油的风险。
优选地,固定轴13的数量为多个,如图4和图7所示。
固定轴13的数量为多个(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多个固定轴13能够起到多重固定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外壳11与尾堵12的连接可靠性。优选地,多个固定轴13平行排布,有利于降低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当然,多个固定轴13也可以非平行排布,比如相互垂直或者其他方式。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多个蝶形弹簧32叠合排布,且其内锥面背离从动件21,如图9所示。
多个蝶形弹簧32叠合排布,即多个蝶形弹簧32的朝向相同,采用的是并联组合方式,且其内锥面背离从动件21,即:反向并联排布(即BBBB……),这种排布方式简单,且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或力矩。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多个蝶形弹簧32依次对合排布,如图10所示。
多个蝶形弹簧32依次对合排布,即相邻的蝶形弹簧32的朝向相反,采用的是串联组合方式(即ABABAB……)。
当然,多个蝶形弹簧32的排布方式不局限于上述三种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比如:AABBAA……、AAABBBAAA……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这些实施例均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且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洗衣机的门盖组件,包括:工作台300、门盖200和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阻尼器100。其中,工作台300限定有衣物放置口310;门盖200盖设在工作台300上,并与工作台300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衣物放置口310;阻尼器100安装在工作台300与门盖200的连接部位处,且阻尼器100的从动件21与门盖200相配合,能够在门盖200关闭的过程中压缩阻尼器100的阻尼组件30。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门盖组件,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阻尼器100,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主动件22与门盖200相配合,使从动件21能够在门盖200关闭的过程中压缩阻尼组件30,因而降低门盖200的关闭速度,既能够防止门盖200快速撞击机体产生噪音,又能够防止门盖200夹伤用户手指;而开盖时,阻尼组件30释放弹性势能发生复位变形,能够提供一定的开盖作用力,因而能够减小用户施加的开盖作用力,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包括:机身和如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门盖组件。其中,机身限定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门盖组件安装在机身的顶部,并封盖容纳腔的开口端,且其衣物放置口310与容纳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因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门盖组件,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洗衣机为波轮洗衣机。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的门盖组件及其阻尼器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市场上盖板组件在完全打开后不能摆动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助力阻尼器方案。
具体地,该助力阻尼器结构包括外壳、主动轴(即主动件)、从动轴(即从动件)、弹簧(即螺旋弹簧)、碟簧(即蝶形弹簧)、尾销(即固定轴)和尾堵。在外壳内部有阻尼器的工作腔,主动轴上的销轴(即连接轴)一端穿出阻尼器工作腔的前端,另一端与主动轴的一端固定,主动轴的另一端与从动轴的一端接触;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有互相配合的螺旋面结构,从动轴的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接触;而弹簧则穿过若干个线性放置的碟簧,另一端与尾堵接触;尾堵外壁形状与工作腔的内壁形状相匹配,且尾堵不能在阻尼器的工作腔内转动;尾销将外壳和尾堵紧固起来;主动轴、从动轴、弹簧和碟簧都在阻尼器的工作腔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主动轴包括第一螺旋面、第二螺旋面,在主动轴远离销轴的一端中心开设有圆孔(即第一储油孔),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分别位于圆孔的周边;从动轴包括第三螺旋面、第四螺旋面,在和主动轴配合的一端的中心开设有圆孔(即第二储油孔),第三螺旋面和第四螺旋面分别位于圆孔周边,且与第一螺旋面和第二螺旋面互相配合。主动轴和从动轴中心的圆孔主要是为了贮存润滑油。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配合面之间存在间隙,主要是为了保证门盖组件在完全打开时,该间隙的存在使得门盖能够在小角度内摆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间隙的角度就是门盖完全打开时,能够摆动的角度范围。所以,可以通过调整间隙的角度,从而调整门盖在完全打开后的摆动角度。当然,该间隙是有范围的,不能随意的更改。由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需要承受一定的扭矩,所以该间隙的大小与阻尼器的扭矩大小成正相关。
本实施例中的助力阻尼器,由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面设有互相配合的螺旋面,当有一个合扭矩作用于销轴上时,主动轴开始转动,通过主动轴的螺旋面将扭矩传递到从动轴上,带动从动轴相对转动并沿着工作腔长度方向移动。由于从动轴一端连接着弹簧,弹簧受力压缩。当压缩量增大到从动轴与碟簧接触时,碟簧开始压缩。当碟簧、弹簧和从动轴三者之间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时,主动轴停止转动,整个助力阻尼器受力平衡。
本实施例内部采用一根弹簧和若干碟簧的结构,碟簧的内径和弹簧大径相同。碟簧叠放使用,总长度比弹簧自然状态下的长度要短。当需要调整阻尼器的扭矩时,通过调整碟簧的数量就能够达到调整阻尼器扭矩的目的,方便高效。同时,碟簧的放置可以采用同向放置(如图8所示)、反向放置(如图9所示)或者正反向放置(如图10所示)的方式,本专利以同向放置为例。
与市场上的助力阻尼器、旋转阻尼器盒盖板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调节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间隙值就能够方便调节门盖组件在完全打开后的摆动范围。
进一步地,本专利可以用于门开合领域,保证门组件能够自动的关闭,例如应用于洗衣机领域,在门盖组件和工作台组件的连接处使用。
当洗衣机的门盖组件刚开始下落时,阻尼器的前段过程使用于此,因为此时门盖组件对于阻尼器的力臂较短,所以扭矩不大。当门盖组件将要关闭时,门盖组件对阻尼器的力臂增加,扭矩随之增大,所以此时阻尼器后段整体刚度增大,给予门盖组件一个相反的扭矩,保证门盖组件缓慢下落,防止门盖组件急速下落从而夹伤使用者,安全系数高。此外,在门盖组件打开过程中,阻尼器又起到助力作用,减少使用者向上抬起门盖组件所需的力。由此,本专利可以替换相同功效的扭簧,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在从动件与主动件之间预留了配合间隙,使得门盖在打开至预设的全开位置时,主动件仍然能够相对从动件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往复转动,而从动件及阻尼组件则保持不动,从而使得门盖在完全打开时仍然能够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这样,在门盖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当门盖摆动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门盖可以通过小幅摆动来消耗掉外力做的功,降低门盖受到外力直接关闭的概率,使得门盖能够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仍然保持打开的状态,给用户带来便利,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阻尼器(100),用于与门盖(200)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主动件(2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10)内并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门盖(200)相连以使所述主动件(22)能够在所述门盖(200)转动开合的过程中相对所述壳体(10)转动;
从动件(21),位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阻尼腔(112),且与所述主动件(22)相配合,能够在所述主动件(22)相对所述壳体(10)往复转动的过程中在第一位置(113)与第二位置(114)之间往复滑动;
阻尼组件(30),安装所述阻尼腔(112)内,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从动件(21)及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接触配合,能够在所述从动件(21)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弹性变形,且其弹性变形量在所述从动件(21)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114)的过程中逐渐增大;
其中,在所述从动件(21)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所述门盖(200)完全打开,所述阻尼组件(30)的弹性变形量减小至最小值,且所述从动件(21)与所述主动件(22)之间形成供所述主动件(22)往复转动的配合间隙(40),使所述门盖(200)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能够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件(22)朝向所述从动件(21)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226),所述从动件(21)朝向所述主动件(22)的一侧设有配合斜面(216),所述配合斜面(216)与所述导向斜面(226)相配合,使所述从动件(21)在所述门盖(200)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能够相对所述主动件(22)转动及滑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主动件(22);
其中,在所述从动件(21)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所述配合斜面(216)与所述导向斜面(226)达到极限配合,以限制所述主动件(22)与所述从动件(21)之间的相对滑动,使所述主动件(22)能够在所述配合间隙(40)提供的转动幅度内相对所述从动件(21)往复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件(22)朝向所述从动件(2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斜面(226)的一端相连的第一止抵面(227),所述从动件(21)朝向所述主动件(2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配合斜面(216)相连的第二止抵面(217);
其中,在所述从动件(21)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止抵面(227)与所述第二止抵面(217)止抵配合以使所述配合斜面(216)与所述导向斜面(226)达到极限配合状态,且在所述第一止抵面(227)与所述第二止抵面(217)之间形成所述配合间隙(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抵面(227)包括与所述导向斜面(226)的一端相连的第一壁面(224)和与所述第一壁面(224)转折相连的第二壁面(225),所述第二止抵面(217)包括与所述配合斜面(216)的一端相连的第三壁面(214)和与所述第三壁面(214)转折相连的第四壁面(215);
其中,所述第一壁面(224)和所述第三壁面(214)垂直于所述主动件(22)的旋转轴线并在所述从动件(21)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相互止抵,所述第二壁面(225)和所述第四壁面(215)相对设置并在所述从动件(21)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113)的情况下形成所述配合间隙(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面(224)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壁面(225)的两端相连的第一止挡面(2241),所述第三壁面(214)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第四壁面(215)的两端相连的第二止挡面(2141),两个所述第一止挡面(224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止挡面(2141)在所述从动件(21)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113)时相互止抵;和/或
所述第一壁面(224)与所述第二壁面(225)垂直相连,所述第三壁面(214)与所述第四壁面(215)垂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斜面(2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斜面(226)形成旋转对称结构,且所述旋转对称结构的旋转对称轴与所述主动件(22)的旋转轴线共线,所述配合斜面(216)的数量与所述导向斜面(226)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斜面(226)和所述配合斜面(216)均为螺旋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件(22)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0)内且能相对所述壳体(10)转动的转动部(221),所述连接结构为与所述转动部(221)相连并伸出所述壳体(10)的连接轴(222),所述从动件(21)包括与所述转动部(221)相配合的平动部(212);
所述转动部(221)和所述平动部(212)均为凸轮,两个所述凸轮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凸起,所述壳体(10)内还设有与所述平动部(212)相适配的滑槽,所述从动件(21)限位在所述滑槽内,并能够沿着所述滑槽轴向滑动,所述转动部(221)与所述壳体(10)发生相对转动时,两个所述凸轮上的所述凸起相互作用,使所述平动部(212)远离或靠近所述转动部(221);
其中,所述导向斜面(226)和所述配合斜面(216)分别设置在所述平动部(212)及所述转动部(2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组件(30)包括螺旋弹簧(31),所述螺旋弹簧(31)限位在所述阻尼腔(112)内,且其两端分别于所述从动件(21)及所述壳体(10)的内壁面相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组件(30)还包括蝶形弹簧(32),所述蝶形弹簧(32)套装在所述螺旋弹簧(31)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间隙(40)的角度与所述阻尼器(100)的预设扭矩正相关。
12.一种用于洗衣机的门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300),所述工作台(300)限定有衣物放置口(310);
门盖(200),盖设在所述工作台(300)上,并与所述工作台(300)转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衣物放置口(310);和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100),安装在所述工作台(300)与所述门盖(200)的连接部位处,且所述阻尼器(100)的从动件(21)与所述门盖(200)相配合,能够在所述门盖(200)关闭的过程中压缩所述阻尼器(100)的阻尼组件(30)。
13.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限定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和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盖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身的顶部,并封盖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且其衣物放置口(310)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CN201920146115.XU 2019-01-28 2019-01-28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Active CN209798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6115.XU CN209798368U (zh) 2019-01-28 2019-01-28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6115.XU CN209798368U (zh) 2019-01-28 2019-01-28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8368U true CN209798368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1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6115.XU Active CN209798368U (zh) 2019-01-28 2019-01-28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83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493A1 (zh) * 2021-03-24 2022-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493A1 (zh) * 2021-03-24 2022-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98368U (zh)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CN111485781B (zh) 悬停装置、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CN109695396A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109708397A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209798367U (zh) 助力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CN210318297U (zh) 一种新型阻尼器
CN209798366U (zh)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KR100406679B1 (ko) 자동 완충경첩
CN201531571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新型皮带张紧装置
CN208268257U (zh) 一种扭矩限制器、旋转驱动机构及冰箱
CN110748255A (zh) 一种冰箱
CN109708396A (zh) 离合自动开门装置及冰箱
CN209669548U (zh) 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CN209798365U (zh) 旋转阻尼器、门盖组件及洗衣机
CN209808276U (zh) 开关门装置用扭矩限制器、开关门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0087089U (zh)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CN212337006U (zh) 阻尼组件及汽车尾门电动撑杆套件
CN211923902U (zh) 一种新型双向转轴助力阻尼器
CN113445844A (zh) 冰箱
CN109253200A (zh) 一种新型弹簧阻尼器及含有该弹簧阻尼器的插座盖合结构
CN215104100U (zh) 洗衣机
CN111270942A (zh) 一种新型双向转轴助力阻尼器
CN210930866U (zh) 烹饪装置
CN218815849U (zh) 一种助开力阻尼铰链组件
CN216685900U (zh) 一种垃圾桶开合盖机构及智能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