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56U - 多功能蓄热锅炉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蓄热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56U
CN2097956U CN 91203451 CN91203451U CN2097956U CN 2097956 U CN2097956 U CN 2097956U CN 91203451 CN91203451 CN 91203451 CN 91203451 U CN91203451 U CN 91203451U CN 2097956 U CN2097956 U CN 2097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boiler
chimney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 912034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厚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120345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56U/zh
Publication of CN2097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56U/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蓄热锅炉,其特征 在于在原有常规低压锅炉基础上从上锅筒顶部一侧 设置有大容量的内部装有热力软化器的蓄热锅筒,用 汽水连接管将两者连接(如无上锅筒,也可将对流蒸 发管束直接引至蓄热锅筒内),尾部不设省煤器,而在 烟筒外部套有外混余热除氧罐用注水器加热生水,其 燃料量与供汽量无关,而给水量与供汽量成反比,它 具有锅炉、蓄热器、给水软化和除氧功能、燃料节约 10—20%以上。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锅炉房供热设备,尤其是多功能蓄热锅炉。
现有技术对于额定蒸汽压力≤2.45Mpa的工业锅炉房采用的是常规低压锅炉,例如图9所示的一种SHL型锅炉,它由上锅筒(1-1),幅射受热面(2)、对流蒸发受热面(3)、空气予热器(4)、省煤器(7)和燃烧装置(6)所组成。其优点在于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缺点在于燃料量与蒸发量成正比,且锅炉水容积和可调水容积小(因锅筒直径小),所以不适应大幅度波动和超负荷供汽的要求。为此,锅炉房要选容量大的锅炉或多装几台锅炉,结果投资昂贵,且燃烧工况恶化,既使热效率降低10%~20%,又使烟尘排放浓度大而不得不增添一级除尘器以满足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锅炉、蓄热器、给水软化和除氧功能于一体的,具有简化锅炉房设备和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寿命长、投资省、占地小、人员编制少、极大地节约能源和减少烟尘排放量等优点的多功能蓄热锅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在原有的常规低压锅炉的基础上去掉省煤器而采取两种方案,方案之一在上锅筒顶部的汽水连接管和上锅筒下部的水连通管连接有大容积的、内部装有热力软化器的蓄热锅筒,其锅炉尾部接有与烟筒同轴並套于烟筒外部的外混余热除氧罐。蓄热锅筒还包括装于锅筒内的热力反应装置、给水管、汽水连通箱、沉渣下降管和汽水分离装置等部件,蓄热锅筒的水容积相当大,在供汽量变化时,改变给水流量,利用锅筒内的饱和水量增加或减少(反应在锅筒水位上下波动)从而保证锅炉燃烧的稳定不变,此外,给水通过锅筒中的热力反应器进行有效的热力软化並且热力软化所生成的水渣能通过沉渣下降管连续排出锅筒之外以达受热面不结垢的目的。外混余热除氧罐进一步包括罐体、水槽套、烟筒、进水管、注水器、锅水再循环管头等,它利用烟气余热、软化蓄热锅筒排出的再循环锅水和部分新鲜蒸汽将生水加热到沸点以达除氧之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实现生水的初步热力软化。方案二是在对流蒸发受热面的上部出口管束连接有大容积的内部装有热力软化器的蓄热锅筒,其锅炉尾部空气予热器后接有与烟筒同轴並套于烟筒外部的外混余热除氧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蓄热锅筒与常规低压锅炉上锅筒的连接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2实施例中蓄热锅筒与普通常规锅炉对流管束的连接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1或2中外混余热除氧罐与烟筒位置详图;
图8为蓄热锅筒与上锅筒和外混余热除氧罐的管道连接图;
图9为现有技术常规低压锅炉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示于图1、3、4、7,本实施例由蓄气锅筒(1)、上锅筒(1-1)、辐射受热面(2)、对流受热面(3)、空气予热器(4)、外混余热除氧罐(5)和燃烧装置(6)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上锅筒(1-1)顶部的汽水连接管(8)和上锅筒(1-1)下部的水连通管(9)连接有大容积的内部装有热力软化器的蓄热锅筒(1),其锅炉尾部空气予热器(4)后接有与烟筒(19)同轴並套于烟筒(19)外部的外混余热除氧罐(5)。蓄热锅筒(1)进一步包括装于锅筒(1)内的热力反应装置(11)、给水管(10)、汽水连通箱(12)、沉渣下降管(13)和汽水分离装置(14)等部件,其中:蓄热锅筒(1)的最高水位(H、W、L)与最低水位(L、W、L)间的距离≥500mm,锅筒(1)底部接有带锅水再循环管头的沉渣下降管(13),汽水连通箱(12)呈冂型,其两翼边缘为弧状並紧紧地联接在汽水连接管(8)范围外之锅筒(1)内壁上,两端位于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范围以外且不封口,连通箱(12)外壁倾斜布置有多层滤网;热力反应装置(11)是由两块多孔板和其中夹有等距平行之角钢群组成,它水平布置在位置高于锅筒(1)中心的汽水连通箱(12)之中;给水管(10)的端部为带孔的分配管,分配管沿锅筒(1)轴向布置在热力反应装置(11)之上。外混余热水罐(5)进一步包括罐体(16)、水槽套(17)、多孔板(18)、烟筒(19)、进水管(20)、注水器(21)、滤网(22)、锅水再循环管头(23)、出水管(24)、排污管头(25)和安全阀座(26)、(27)等,其中:烟筒(19)轴向穿过罐体(16)两端的封头;水槽套(17)由带缺口的喇叭口和园筒组成並同心地套在烟筒(19)上,而喇叭口朝上接在罐顶;多孔板(18)嵌在烟筒(19)和水槽套(17)的园筒之间;进水管(20)的管头为节流喷咀或多孔喷头,它通过罐体(10)一直插入水槽套(17)内的多孔板(18)之上,罐体外的进水管端与注水器或蒸汽喷咀(21)相接;锅水再循环管(23)带有辅助蒸汽管头,管端为节流喷咀或多孔喷头。它接在罐体(16)底部。
实施例2示于图2、5、6、7,本实施例由辐射受热面(2)、对流受热面(3)、空气予热器(4)、外混余热水罐(5)、燃烧装置(6)、蓄热锅筒(1)等部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对流蒸发受热面(3)的上部出口管束接有大容积的、内部装有热力软化器的蓄热锅筒(1),其锅炉尾部空气予热器(4)后接有与烟筒(19)同轴並套于烟筒(19)外部的外混余热除氧罐。蓄热锅筒(1)、汽水连通箱(12)、热力反应装置(13)等以及外混余热除氧罐(5)等的结构特征均与实施例1之结构相同。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原则性管道系统,除件号(1)、(8)、(9)、(13)、(5)、(21)的名称与前同外,其余有:水箱(28)、辅助蒸汽管(29)、除氧水管(30)、加药罐(31)、给水泵(32)、给水管(33)、旁路给水管(34)、注水器(35)、付汽管(36)、锅水再循环管(37)、排污管(38)等组成。其工作如下:
1、外混余热除氧水罐:用注水器或蒸汽喷射器将生水送入水槽套中,此时水温能升到95℃以上。水中溶解气体释出绝大部份,然后水沿烟筒壁面下淌回收部份余热,再与罐底送入的再循环锅水混合,必要时从罐底送入少量蒸汽使罐中水温控制在100℃以上,从而达到充分除氧效果。
2、软化蓄热锅筒的热力化学软化:水经外热除氧水罐加热到100℃以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热力软化消除暂硬的作用。除氧水和软化药液由给水泵打入大容积锅筒内的热力反应器的上面。与热力反应器下部引入的汽水混合物逆流交叉混合並进行强烈的热交换,使水温达到饱和值,在更高的温度下,水中的硬度盐与软化药液进行强烈的、较完全的化学反应,结果生成水渣,一部分水渣被汽水连通箱外壁的滤网捕捉,另一部分通过沉渣下降管底的锅水再循环管头排入外混余热除氧罐沉积后定期排出。
3、锅炉蓄热调负荷:
按锅炉房日供汽负荷曲线合理分段並算出各区段的平均供汽量,分段原则应使各段平均供汽量均在燃烧经济工况下运行,也就是说各区段的平均蒸发量应大于等于锅炉额定蒸发量的70%。在各区段投入相应于平均蒸发量的燃料量,当供汽量低于平均蒸发量时,则加大给水,锅炉水位升高,属于蓄热过程;供汽量大于平均蒸发量时,减少给水。锅炉水位降低,属放热过程。当停止给水时,锅炉超负荷供汽量根据工作压力大小能提高1.3~1.5倍。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经予处理过的给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燃料和燃烧装置的低压锅炉。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石油化工、丝绸棉纺、造纸、食品、酿造及高层建筑等一切供汽负荷变动较大的低压锅炉房的新建或扩建改造工程。

Claims (4)

1、一种多功能蓄热锅炉主要由上锅筒、辐射受热面、对流蒸发受热面、空气予热器和燃烧装置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上锅筒(1-1)顶部的汽水连接管(8)和上锅筒(1-1)下部的水连通管(9)连接有大容积的,内部装有热力软化器的蓄热锅筒(1),其锅炉尾部空气予热器(4)后接有与烟筒(19)同轴並套于烟筒(19)外部的外混余热除氧罐(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蓄热锅炉,其特征在于蓄热锅筒(1)进一步包括装于锅筒(1)内的热力反应装置(11)、给水管(10)、汽水连通箱(12)、沉渣下降管(13)和汽水分离装置(14)等部件,其中:
a、蓄热锅筒(1)的最高水位(H、W、L)与最低水位(L、W、L)间的距离≥500mm,锅筒(1)底部接有带锅水再循环管头的沉渣下降管(13);
b、汽水连通箱(12)呈冂型,其两翼边缘为弧状並紧紧地联接在汽水连接管(8)范围外之锅筒(1)内壁上,两端位于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范围以外且不封口;连通箱(12)外壁倾斜布置有多层滤网。
c、热力反应装置(11)是由两圤多孔板和夹在其中的距排列之角钢组成,它水平布置在位置高于锅筒(1)中心的汽水连通箱(12)之中。
d、给水管(10)的端部为带孔的分配管,分配管沿锅筒(1)轴向布置在热力反应装置(11)之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蓄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外混余热除氧罐(5)进一步包括罐体(16)、水槽套(17)、多孔板(18)、烟筒(19)、进水管(20)、注水器(21)、滤网(22)、锅水再循环管头(23)、出水管(24)等,其中:
a、烟筒(19)轴向穿过罐体(16)两端的封头;
b、水槽套(17)由带缺口的喇叭口和园筒组成,並同心地套在烟筒(19)上,而喇叭口朝上接在罐顶;
c、多孔板(18)嵌在烟筒(19)和水槽套(17)的园筒之间。
d、进水管(20)的管头为节流喷咀或多孔喷头,它通过罐体(16)一直插入水槽套(17)内的多孔板(18)之上,罐体外的进水管端与注水器或蒸汽喷咀相接;
e、锅水再循环管(23)带有辅助蒸汽管头,管端为节流喷咀或多孔喷头,它接在罐体(16)底部。
4、一种多功能蓄热锅炉主要由辐射受热面,对流蒸发受热面,空气予热器,燃烧装置等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对流蒸发受热面(3)的上部出口管束连接有大容积的,内部装有热力软化器的蓄热锅筒(1),其锅炉尾部空气予热器(4)后接有与烟筒(19)同轴並套于烟筒(19)外部的外混余热除氧罐(5)。
CN 91203451 1991-03-05 1991-03-05 多功能蓄热锅炉 Withdrawn CN2097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203451 CN2097956U (zh) 1991-03-05 1991-03-05 多功能蓄热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1203451 CN2097956U (zh) 1991-03-05 1991-03-05 多功能蓄热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56U true CN2097956U (zh) 1992-03-04

Family

ID=491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1203451 Withdrawn CN2097956U (zh) 1991-03-05 1991-03-05 多功能蓄热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7549A (zh) * 2012-11-02 2013-02-13 张家港市威孚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蓄热式电加热变压蒸汽锅炉装置
CN103644650A (zh) * 2013-12-20 2014-03-19 辽宁嘉盛矿业有限公司 新型镁铁复合砖蓄热锅炉
CN104279540A (zh) * 2013-07-10 2015-01-14 刘英聚 一种余热回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7549A (zh) * 2012-11-02 2013-02-13 张家港市威孚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蓄热式电加热变压蒸汽锅炉装置
CN102927549B (zh) * 2012-11-02 2014-08-13 张家港市威孚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蓄热式电加热变压蒸汽锅炉装置
CN104279540A (zh) * 2013-07-10 2015-01-14 刘英聚 一种余热回收方法和装置
CN103644650A (zh) * 2013-12-20 2014-03-19 辽宁嘉盛矿业有限公司 新型镁铁复合砖蓄热锅炉
CN103644650B (zh) * 2013-12-20 2015-12-02 辽宁嘉盛矿业有限公司 镁铁复合砖蓄热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7881U (zh) 蒸汽滤洁器
CN203560885U (zh) 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回收系统
CN201344745Y (zh)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设备
CN2097956U (zh) 多功能蓄热锅炉
CN200972132Y (zh) 直流喷淋式常压热水锅炉
CN201129946Y (zh) 回收蒸汽中热量和软化水的汽化冷却罐
CN206027123U (zh) 一种适用于涂料加工的废溶剂回收机
EP0795109B1 (de) Warmwasserbereiter
CN110332514A (zh) 一种高效宽负荷二次再热塔式炉省煤器分级布置系统
CN105482846A (zh) Sagd采出液闪蒸脱水装置、sagd采出液反相分离装置及sagd采出液反相分离的方法
CN108771959B (zh) 一种基于丝网转子的超重力雾化装置及应用
CN2519102Y (zh) 原油加热脱水合一装置
CN212440742U (zh) 一种余热雾化除尘器
CN210384861U (zh) 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中能量、水分及粉尘的回收系统
CN207493455U (zh) 一种车载式甘醇脱水装置及吸收系统
CN1130359A (zh) 多单元加热系统
CN210662806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利用系统
CN109813143A (zh) 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利用的换热器
CN211864539U (zh) 一种炭黑尾气锅炉烟气脱硫及排水处理的装置
CN110530172B (zh) 一种具有防污垢积累功能的烟气余热交换设备
CN215084966U (zh) 利用导热油再沸提纯沥青装置
CN211260735U (zh) 一种具有节能排污功能的工业蒸汽锅炉
CN217978864U (zh) 一种用于去除含Fe粉尘的烟气余热回收锅炉
CN1597035A (zh) 直接燃烧式蒸发装置及其操作工艺
CN215112534U (zh) 含尘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