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5645U -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5645U
CN209795645U CN201920505661.8U CN201920505661U CN209795645U CN 209795645 U CN209795645 U CN 209795645U CN 201920505661 U CN201920505661 U CN 201920505661U CN 209795645 U CN209795645 U CN 209795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outer edge
wheel
driving wheel
crawl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056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渠立红
杨裕丰
丁跃进
王勇
刘永参
焦青
王冉冉
张亚雄
吴庆礼
王春磊
付桂山
文俊
汪允显
张怡
张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Min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056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5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5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5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履带系统包括履带、一个驱动轮、一个引导轮、多个支重轮及多个托链轮;履带由多个顺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履带板构成;驱动轮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后端;引导轮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前端;多个支重轮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与引导轮之间的下部位;多个托链轮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与引导轮之间的上部位。本实用新型大幅度地优化了履带板与支重轮、引导轮、托链轮的滚道面接触条件,履带可向支重轮提供连续支撑,接触应力更小,整体铸造工艺性更优,且总重量更轻,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整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Description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机器的底盘零件,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采矿、建筑等行业使用的重型工程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横越柔软或疏松的泥地或其他材料,甚至是陡坡上行进,对行走系统的攀爬能力、运行平稳性和可靠性等因素要求非常高。充气轮胎或气动轮子容易卡住或打滑,履带式行走系统成为此类工程机械的首选,其中履带系统是核心组成部分,是将行走马达的驱动力转换为整机行走动力的载体。履带与驱动轮的平顺啮合传动,与支重轮等的合理配合是履带行走系统运行平稳可靠的关键因素。
目前,重型工程机械用履带系统往往采用传统的结构形式,存在履带板滚道面接触应力大导致剥落、掉块、开裂问题,驱动轮刚度与强度不足导致驱动齿断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包括:
履带,其由多个顺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履带板构成;
驱动轮,其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后端;
引导轮,其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前端;
多个支重轮,其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与引导轮之间的下部位;
多个托链轮,其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与引导轮之间的上部位;
其中,所述履带板包括:
支撑部分,支撑部分包括滚道面;
牵引部分,牵引部分包括拨齿及多个外凸的销耳;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轮廓与相邻履带板中的销耳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履带板的滚道面位于销耳的上方、拨齿的两侧,且滚道面呈圆弧面,两个滚道面横向交错平行布置;所述滚道面用于与支重轮的外缘面Ⅰ配合、与驱动轮的外缘面Ⅱ配合、与引导轮的外缘面Ⅲ配合;呈圆弧面的滚道面与呈圆弧面的外缘面Ⅰ、外缘面Ⅱ、外缘面Ⅲ接触面均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两端与滚道面相应两侧均留有未接触区域。
进一步,所述拨齿设置于履带板上部的中央位置,用于与驱动轮的轮齿啮合传动牵引;所述拨齿整体呈底部大、顶部小的四棱锥台形,其中拨齿的顶面与啮合面通过弧面连接;所述拨齿的啮合面与驱动轮的驱动面相配合,实现平移动力的传递。
进一步,多个外凸的销耳呈两排间隔分布在履带板的两侧,并关于拨齿中心轴180°旋转对称;单侧的多个销耳外凸于主体部分轮廓,具有用于容纳销轴并将相邻履带板连接在一起的销孔,单侧的各销孔中心重合。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包括:
轮体,轮体包括两个外缘面Ⅱ与多个轮辐;
轮齿,轮齿内置于两个外缘面Ⅱ之间,且轮齿的顶部不超出外缘面Ⅱ之外;
轮毂,轮毂设有内花键与浮动密封安装槽;
所述轮辐为中空的双壁形,双侧均开有多个“腰形”的排泥孔Ⅰ,且与轮齿间隔布置,两侧轮辐通过隔板连接,且隔板分别与轮齿中心对齐;轮辐在对应隔板的外侧均开有沉槽。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的外缘面Ⅱ的圆弧半径数值不大于滚道面圆弧数值;驱动轮的导向面为斜面,与拨齿的侧面配合,确保履带板与驱动轮顺利进入啮合位置。
进一步,所述支重轮为哑铃形,支重轮的两个外缘面Ⅰ之间的中部空腔Ⅰ可容纳履带板的拨齿通过;外缘面Ⅰ的圆弧半径数值与驱动轮的外缘面Ⅱ的圆弧半径数值相等。
进一步,所述引导轮的两个外缘面Ⅲ之间的中部空腔Ⅱ可容纳履带板的拨齿通过;外缘面Ⅲ的圆弧半径数值与驱动轮的外缘面Ⅱ的圆弧半径数值相等。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分内部设有多个空腔,相邻的两个空腔之间通过孔联通,并且左侧和右侧的空腔均通过窗口与外界联通;在滚道面外侧的主体部分上设有排泥孔Ⅱ,且该排泥孔Ⅱ与主体部分内的空腔相连通。
工程车辆,具有前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幅度地优化了履带板与支重轮、引导轮、托链轮的滚道面接触条件,履带可向支重轮提供连续支撑,接触应力更小,整体铸造工艺性更优,且总重量更轻,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整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尤其适用于重型工程机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履带系统的顶部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的顶部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板与支重轮沿横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导轮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履带与驱动轮的啮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的顶部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滚道面与轮体轮缘接触配合的正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履带滚道面与轮体轮缘接触配合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包括履带、一个驱动轮5、一个引导轮4、多个支重轮2及2-3个托链轮3;履带由多个顺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履带板1构成;驱动轮5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后端;引导轮4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前端;多个支重轮2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5与引导轮4之间的下部位;多个托链轮3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5与引导轮4之间的上部位。
如图2所示,履带板1包括支撑部分、牵引部分和主体部分;支撑部分包括滚道面106;牵引部分包括拨齿11及多个外凸的销耳;主体部分轮廓101与相邻履带板中的销耳相配合。
继续参照图2所示,履带板1的滚道面106位于销耳103的上方、拨齿11的两侧,且滚道面106呈圆弧面,两个滚道面106横向交错平行布置。
如图8、图9所示,滚道面106用于与支重轮2的外缘面Ⅰ201配合、与驱动轮5的外缘面Ⅱ501配合、与引导轮4的外缘面Ⅲ401配合;呈圆弧面的滚道面106与呈圆弧面的外缘面Ⅰ201、外缘面Ⅱ501、外缘面Ⅲ401接触面均为椭圆形(即图中S1区域),该椭圆形(即图中S1区域)的两端与滚道面106相应两侧均留有未接触区域(即图中P3-P1段,P2-P4段),以圆弧接触代替边楞接触,大大改善了在不平路面下的接触条件,且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避免了边缘接触导致的应力集中;另外能够实现履带1对支重轮2提供连续支撑,并大幅度地降低接触应力,减少零部件开裂、剥落等失效问题的发生。
如图2、图5所示,拨齿11设置于履带板1上部的中央位置,用于与驱动轮5的轮齿502啮合传动牵引;拨齿11整体呈底部大、顶部小的四棱锥台形,其中拨齿11的顶面109与啮合面110通过弧面108连接;拨齿11的啮合面110与驱动轮5的驱动面相配合,实现平移动力的传递。
多个外凸的销耳呈两排间隔分布在履带板1的两侧,并关于拨齿11中心轴180°旋转对称;单侧的多个销耳外凸于主体部分轮廓101,具有用于容纳销轴并将相邻履带板1连接在一起的销孔105,单侧的各销孔105中心重合。履带板1安装时,无需区分方向,避免了人为安装失误。
如图5、图6、图7所示,驱动轮5包括轮体、轮齿502和轮毂509,轮体包括两个外缘面Ⅱ501与多个轮辐506;轮齿502内置于两个外缘面Ⅱ501之间,且轮齿502的顶部不超出外缘面Ⅱ501之外,确保轮齿502仅承受行走驱动力,不受履带系统内部张紧力的作用,优化了轮齿502的受力;轮毂509设有内花键504与浮动密封安装槽503。
轮辐506为中空的双壁形,双侧均开有多个“腰形”的排泥孔Ⅰ508,且与轮齿502间隔布置,两侧轮辐506通过隔板510连接,且隔板510分别与轮齿502中心对齐;轮辐506在对应隔板510的外侧均开有沉槽507。一方面大幅度地减少了驱动轮的整体重量,另一方面能够大大改善铸造工艺性和淬透性,保证结构的机械性能,同时兼有排泥孔的作用,及时排出由履带板卷入的泥土、砂石等。
驱动轮5的外缘面Ⅱ501的圆弧半径数值与滚道面106圆弧数值大小相等或略小些,以确保整机在斜面上作业或行走时接触状态保持良好;
驱动轮5的导向面505为斜面,与拨齿11的侧面107配合,确保履带板1与驱动轮5顺利进入啮合位置。
如图3所示,支重轮2为哑铃形,支重轮2的两个外缘面Ⅰ201之间的中部空腔Ⅰ202可容纳履带板1的拨齿11通过;外缘面Ⅰ201的圆弧半径数值与驱动轮5的外缘面Ⅱ501的圆弧半径数值相等。
如图4所示,引导轮4的两个外缘面Ⅲ401之间的中部空腔Ⅱ402可容纳履带板1的拨齿11通过;外缘面Ⅲ401的圆弧半径数值与驱动轮5的外缘面Ⅱ501的圆弧半径数值相等。
如图1所示,托链轮3为哑铃形,托链轮3的两个外缘面Ⅳ之间的中部空腔Ⅲ可容纳履带板1的拨齿11通过。
如图1、图2所示,主体部分内部设有多个空腔,相邻的两个空腔之间通过孔联通,并且左侧和右侧的空腔均通过窗口111与外界联通;在滚道面106外侧的主体部分上设有排泥孔Ⅱ112,且该排泥孔Ⅱ112与主体部分内的空腔相连通。在行进过程中待履带顶部朝下时,可排出进入内部腔体中的泥、碎石、雨水等,同时在装配过程中,该排泥孔Ⅱ112亦可作为起吊孔使用。
由上述结构可见,本实用新型大幅度地优化了履带板与支重轮、引导轮、托链轮的滚道面接触条件,履带可向支重轮提供连续支撑,接触应力更小,整体铸造工艺性更优,且总重量更轻,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整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尤其适用于重型工程机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具有上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该工程车辆包括挖掘机、起重机,旋挖钻机等工程机械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履带,其由多个顺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履带板(1)构成;
驱动轮(5),其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后端;
引导轮(4),其设在履带内,并位于履带前端;
多个支重轮(2),其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5)与引导轮(4)之间的下部位;
多个托链轮(3),其间隔设在履带内,并位于驱动轮(5)与引导轮(4)之间的上部位;
其中,所述履带板(1)包括:
支撑部分,支撑部分包括滚道面(106);
牵引部分,牵引部分包括拨齿(11)及多个外凸的销耳;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轮廓(101)与相邻履带板中的销耳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板(1)的滚道面(106)位于销耳(103)的上方、拨齿(11)的两侧,且滚道面(106)呈圆弧面,两个滚道面(106)横向交错平行布置;
所述滚道面(106)用于与支重轮(2)的外缘面Ⅰ(201)配合、与驱动轮(5)的外缘面Ⅱ(501)配合、与引导轮(4)的外缘面Ⅲ(401)配合;
呈圆弧面的滚道面(106)与呈圆弧面的外缘面Ⅰ(201)、外缘面Ⅱ(501)、外缘面Ⅲ(401)接触面均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两端与滚道面(106)相应两侧均留有未接触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齿(11)设置于履带板(1)上部的中央位置,用于与驱动轮(5)的轮齿(502)啮合传动牵引;
所述拨齿(11)整体呈底部大、顶部小的四棱锥台形,其中拨齿(11)的顶面(109)与啮合面(110)通过弧面(108)连接;
所述拨齿(11)的啮合面(110)与驱动轮(5)的驱动面相配合,实现平移动力的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外凸的销耳呈两排间隔分布在履带板(1)的两侧,并关于拨齿(11)中心轴180°旋转对称;
单侧的多个销耳外凸于主体部分轮廓(101),具有用于容纳销轴并将相邻履带板(1)连接在一起的销孔(105),单侧的各销孔(105)中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5)包括:
轮体,轮体包括两个外缘面Ⅱ(501)与多个轮辐(506);
轮齿(502),轮齿(502)内置于两个外缘面Ⅱ(501)之间,且轮齿(502)的顶部不超出外缘面Ⅱ(501)之外;
轮毂(509),轮毂(509)设有内花键(504)与浮动密封安装槽(503);
所述轮辐(506)为中空的双壁形,双侧均开有多个“腰形”的排泥孔Ⅰ(508),且与轮齿(502)间隔布置,两侧轮辐(506)通过隔板(510)连接,且隔板(510)分别与轮齿(502)中心对齐;轮辐(506)在对应隔板(510)的外侧均开有沉槽(5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5)的外缘面Ⅱ(501)的圆弧半径数值不大于滚道面(106)圆弧数值;驱动轮(5)的导向面(505)为斜面,与拨齿(11)的侧面(107)配合,确保履带板(1)与驱动轮(5)顺利进入啮合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2)为哑铃形,支重轮(2)的两个外缘面Ⅰ(201)之间的中部空腔Ⅰ(202)可容纳履带板(1)的拨齿(11)通过;
外缘面Ⅰ(201)的圆弧半径数值与驱动轮(5)的外缘面Ⅱ(501)的圆弧半径数值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4)的两个外缘面Ⅲ(401)之间的中部空腔Ⅱ(402)可容纳履带板(1)的拨齿(11)通过;
外缘面Ⅲ(401)的圆弧半径数值与驱动轮(5)的外缘面Ⅱ(501)的圆弧半径数值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内部设有多个空腔,相邻的两个空腔之间通过孔联通,并且左侧和右侧的空腔均通过窗口(111)与外界联通;
在滚道面(106)外侧的主体部分上设有排泥孔Ⅱ(112),且该排泥孔Ⅱ(112)与主体部分内的空腔相连通。
10.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
CN201920505661.8U 2019-04-15 2019-04-15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Active CN209795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5661.8U CN209795645U (zh) 2019-04-15 2019-04-15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5661.8U CN209795645U (zh) 2019-04-15 2019-04-15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5645U true CN209795645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9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05661.8U Active CN209795645U (zh) 2019-04-15 2019-04-15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56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03A (zh) * 2019-04-15 2019-06-25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11942488A (zh) * 2020-08-24 2020-11-1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采用啮合传动的分布式电驱动履带推进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03A (zh) * 2019-04-15 2019-06-25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09927803B (zh) * 2019-04-15 2024-03-26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11942488A (zh) * 2020-08-24 2020-11-1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采用啮合传动的分布式电驱动履带推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82196C (en) Sprocket wheel and endless track system for high speed multi-terrain vehicles
CN209795645U (zh) 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WO2020211478A1 (zh) 一种工程机械履带及工程车辆
US7425044B2 (en) Guide horn structure for endless track of high speed multi-terrain vehicles
US20080258550A1 (en) Hybrid Combination of Rubber Track with Road Wheels for a Vehicle
CN109927803B (zh) 一种可移动重型工程机械的履带系统及工程车辆
EP0058520A2 (en) Tread belt link and cooperating drive tumbler
CN210707673U (zh) 一种防搁浅电力巡检车
US3486574A (en) Drive mechanism for crawler tracks
KR100584469B1 (ko) 체인 구동을 이용하는 무심금 고무 크롤러를 구비한언더캐리지
CN209757306U (zh) 工程机械履带及工程车辆
CA2740071A1 (en) Armored tire and wheel assembly
CN203246525U (zh) 一种扫雪机履带行进结构
WO2016081178A1 (en) Track pads and track assembly
CN211663352U (zh) 一种适应不同路况的充电机器人
US5056306A (en) Track assembly for track-laying vehicle
CN1527775A (zh) 用于滑动转向装载机和其它建筑机械的低对地压力防滑链
CN208149472U (zh) 一种履带
JPH0442230B2 (zh)
CN202417497U (zh) 履带车的行走部与牵引部的对位结构、采煤机及掘进机
CN209904902U (zh) 一种车用履带链条
CN202608919U (zh) 挖掘机底盘行走机构驱动轮
CN218112813U (zh) 一种新型可重构轮履复合式变体轮
CN113247129A (zh) 一种适用于沙地行驶车辆的履带板
CN213199920U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的履带传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