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4882U - 一种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4882U
CN209794882U CN201822192854.0U CN201822192854U CN209794882U CN 209794882 U CN209794882 U CN 209794882U CN 201822192854 U CN201822192854 U CN 201822192854U CN 209794882 U CN209794882 U CN 209794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fastener
chamber
cylindrical sec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28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平
梁燕柳
于春
叶贻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Ruiyu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Ruiyu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Ruiyu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Ruiyu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28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4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4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4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墨盒,包括:墨盒本体,所述墨盒本体内部具有供墨腔,墨盒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一水平的圆柱段,所述圆柱段的外侧端部开设有连通供墨腔的出墨口,所述圆柱段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扣台;扣件,所述扣件为圆筒形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扣台配合的扣合凹位,所述扣件的外侧向内收合形成一口径小于出墨口的通墨口,所述扣件通过扣合凹位与圆柱段表面的扣台配合而扣接于出墨口外侧;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出墨口内抵接通墨口的内侧。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扣件的稳固安装,较传统结构而言,结构更简单,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且扣件更容易安装、不易损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墨盒主要指的是喷墨打印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分体式墨盒的出墨口安装有闭合出墨口的密封组件,其包括安装于出墨口内的弹簧、挡片和密封圈以及扣接于出墨口外侧的扣件,弹簧顶持挡片,使得挡片将密封圈压接于扣件内侧,通过挡片配合密封圈闭合出墨口。传统的分体式墨盒中,扣件及墨盒上实现扣件安装的安装结构复杂,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件和墨盒上实现扣件安装的安装结构简单的墨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墨盒,包括:
墨盒本体,所述墨盒本体内部具有供墨腔,墨盒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一水平的圆柱段,所述圆柱段的外侧端部开设有连通供墨腔的出墨口,所述圆柱段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扣台;
扣件,所述扣件为圆筒形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扣台配合的扣合凹位,所述扣件的外侧向内收合形成一口径小于出墨口的通墨口,所述扣件通过扣合凹位与圆柱段表面的扣台配合而扣接于出墨口外侧;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出墨口内抵接通墨口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圆柱段的外表面于两个扣台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定位凸条,所述扣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定位凸条配合的、端部开口设置的定位槽,所述扣件通过扣合凹位、定位槽与圆柱段表面的扣台、定位凸条配合而扣接于出墨口外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凸条设置于圆柱段的下端,且定位凸条的下端面保持水平,所述扣件的下端设置有垂直于圆柱段轴向的肋板,所述肋板的下端面与定位凸条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的扣台设置于圆柱段的前后两侧,所述扣台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于靠近出墨口的一端贴合圆柱段表面、背离出墨口的一端向外侧倾斜,且扣台背离出墨口的一端与圆柱段表面之间形成垂直于圆柱段轴向的台阶。
优选的,所述墨盒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供墨腔的储墨腔。
优选的,所述墨盒本体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容腔,所述盖体盖合于主体上端并闭合第一容腔而形成供墨腔。
优选的,所述主体于侧面中部位置内凹成型有注墨腔,所述注墨腔的上端具有一竖直分布的、延伸于主体上端并开口设置的注墨流道,所述注墨腔内上下分布有多块隔板,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注墨腔的下端侧壁连通供墨腔,所述注墨腔的外侧设有封膜。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上端于注墨腔的上方内凹成型有气流缓冲室,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气流缓冲室和供墨腔的进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内填装有海绵,所述气流缓冲室的外侧开设有进气孔。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上端还内凹成型有墨水收集腔,所述气流缓冲室和第二容腔之间的进气流道绕经墨水收集腔。
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挡片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出墨口的内侧、另一端抵接挡片,所述密封圈安装于出墨口内并位于扣件和挡片之间,且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挡片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扣件通过扣合凹位卡扣墨盒本体上的扣台,并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凸条配合定位,可以实现扣件的稳固安装,较传统结构而言,结构更简单,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且扣件更容易安装、不易损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扣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墨盒,其包括:
墨盒本体1,所述墨盒本体1内部具有供墨腔,墨盒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一水平的圆柱段107,所述圆柱段107的外侧端部开设有连通供墨腔的出墨口108,所述圆柱段107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扣台109,且于两个扣台109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定位凸条110;
扣件2,所述扣件2为圆筒形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扣台109配合的扣合凹位201以及与定位凸条110配合的、端部开口设置的定位槽202,所述扣件2于背离定位槽202开口端的一端向内收合形成一口径小于出墨口108的通墨口,所述扣件2通过扣合凹位201、定位槽202与圆柱段107表面的扣台109、定位凸条110配合而扣接于出墨口108外侧;
密封组件(图未示),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出墨口108内抵接通墨口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凸条110设置于圆柱段107的下端,且定位凸条110的下端面保持水平,所述扣件2的下端设置有垂直于圆柱段107轴向的肋板203,所述肋板203的下端面与定位凸条110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从而,在装入打印机内的墨盒安装位后,通过肋板203和定位凸条110组成的平面与墨盒安装位底部的水平定位面配合,确保出墨口108与打印机的对接。
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的扣台109设置于圆柱段107的前后两侧,所述扣台109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于靠近出墨口108的一端贴合圆柱段107表面、背离出墨口108的一端向外侧倾斜,且扣台109背离出墨口108的一端与圆柱段107表面之间形成垂直于圆柱段107轴向的台阶。这样,在安装扣件2时,先通过定位槽202与定位凸条110配合实现定位,再将扣件2压入直至扣合凹位201卡接扣台109的台阶。该定位槽202为如图所示的开口的、贯穿扣件2侧壁的槽道,以便于扣件2在套接于圆柱段107上时,受楔形面作用而向外扩张变形,避免扣件2开裂。同时,通过定位槽202与定位凸条110配合,在导向作用之外,还可防止扣件2旋转,确保肋板203与定位凸条110组成的平面为水平面,确保墨盒于打印机中的安装定位精度。
从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扣件2及墨盒本体1上实现扣件2安装的相应安装结构,较传统的结构而言,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模具开发成本,且扣件2更容易安装、不易损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用性强。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墨盒本体1包括主体101和盖体102,所述主体101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容腔,所述盖体102盖合于主体101上端并闭合第一容腔而形成供墨腔。
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容腔的一侧设置一个或多个上端开口的第三容腔,该第三容腔也通过盖体102闭合而形成用于储存墨水的一个或多个储墨腔。第三容腔的底部连通第一容腔,使得在供墨腔的墨水用尽时为其提供墨水。在设置多个第三容腔时,可以根据第三容腔的排布方式,通过使其一个第三容腔连通供墨腔而余者相互连通的方式实现所有的第三容腔与供墨腔连通,或者使每个第三容腔均直接连通供墨腔的方式实现。
前述的储墨腔设置,仅能在供墨腔的墨水使用至液面低于两者之间的连通口时,墨水才能从储墨腔中进入供墨腔。可以在此基础上,于两者的上端设置导通口,使得储墨腔与供墨腔的液面同步升降。
如此,在采用前者储墨腔的设置时,可以实现墨水供应,在供墨腔中的墨水用尽时,通过储墨腔供墨,避免打印断墨,而此时墨盒为打印机中供应的墨水稍小于原供应量,打印的纸张上会出现不影响打印效果的波动,提醒使用者需要及时更换墨盒。在采用后者储墨腔的设置时,可以减缓打印工作时墨水的晃动程度,减少空气的混入,提高打印质量。除此之外,在需要采用小容量墨盒时,可以将第三容腔的导通口、连通口封闭,填装墨水时仅填充供墨腔的即可形成小容量墨盒,而其外观与传统的一致,较市面上大幅度的改变外观的小容量墨盒,更受欢迎,且可以采用传统的模具,无需开发新的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市场前景大。
为了实现重复使用,达到环保、节省成本的目的,优选的,所述主体101于侧面中部位置内凹成型有注墨腔104,所述注墨腔104的上端具有一竖直分布的、延伸于主体101上端并开口设置的注墨流道106,所述注墨腔104内上下分布有多块隔板105,隔板10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注墨腔104的下端侧壁连通供墨腔,所述注墨腔104的外侧设有封膜。此外,盖体102上对应注墨流道106的上端开口开设有让位口。如此,在墨盒本体1内的墨水使用完之后,可以从注墨流道106的上端开口向注墨腔104内注入墨水,墨水经隔板105作用而减缓剧烈运动的程度,之后再较为平缓地进入供墨腔。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01的上端于注墨腔104的上方内凹成型有气流缓冲室112,主体101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气流缓冲室112和供墨腔的进气流道113,所述进气流道11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容腔114,第二容腔114内填装有海绵,所述主体101于气流缓冲室11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03。该气流缓冲室112、进气流道113和第二容腔114的上端设有封膜密封,再通过盖体102盖合,且进气孔103位于气流缓冲室112的下部位置。另外,在墨盒使用前,进气孔103的外侧贴合有闭合进气孔103的标签,使用时将标签撕开即可实现供墨腔与外部空气的导通,使得打印工作时,墨水可顺利的导出。空气经进气孔103进入气流缓冲室112减压降速后,经进气流道113进入供墨腔,可以避免空气对墨水产生剧烈冲击而影响打印质量。该海绵的设置可以吸附从供墨腔中经进气流道113端部倒流进入进气流道113的墨水,避免其进气孔103溢出。
进一步考虑到若是墨水回流量较大,海绵无法将其全部吸收,为此,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1的上端还内凹成型有墨水收集腔115,所述气流缓冲室112和第二容腔114之间的进气流道113绕经墨水收集腔115。该墨水收集腔115也通过盖体102盖合。如此,在海绵无法完全吸收墨水而导致墨水沿进气流道113继续回流时,会进入墨水收集腔115,而无法顺利地从进气孔103导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设定的主体101,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四个腔室111,其中出墨口108连通第三个腔室111,第一、第二个腔室111的上下端连通,第二与第三个腔室111的上下端连通,第三与第四个腔室111的上下端连通,从而使得第三个腔室111形成供墨腔,第一、第二、第四个腔室111形成储墨腔。并且进气流道113、注墨腔104等结构设置在主体101的最右侧,具体的,气流缓冲室112设置于主体101右端的前侧位置,墨水收集腔115设置于主体101右端的后侧位置,进气流道113和第二容腔114设置于气流缓冲室112和墨水收集腔115中间的区域,而注墨腔104成型于气流缓冲室112和进气流道113所对应区域的下方,使得墨水收集腔115可以从主体101的上端延伸至主体101的底部位置,增大容积。由于进气流道113的深度小于气流缓冲室112的深度,因此在进气流道113与注墨腔104之间会形成一体积较大的注塑区域,出于节省材料及减轻重量的考量,本实施例于主体101的右侧面上对应进气流道113和注墨腔104之间的注塑区域开设让胶位116,即注塑成型时,通过斜顶针或滑块等结构,于该位置成型一凹腔。由于传统的墨盒中,进气流道113是分布于整个主体101的上端面的,即其墨盒本体1于主体101的上端面设置一中间件,于中间件的上端面成型进气流道113,再于上面盖设盖体102。显然,本实施方式中的进气流道113的设置,较传统结构而言,结构组成更简便,减少了一套生产模具的开发,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上述腔室111的设置为单排结构,此外,在部分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主体101内的腔室111结构设置为双排或多排结构,如图5所示,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即实际产品尺寸规格灵活设定,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的结构与传统的一致,具体包括密封圈、挡片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出墨口108的内侧、另一端抵接挡片,所述密封圈安装于出墨口108内并位于扣件2和挡片之间,且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挡片的外径。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如不设置定位凸条110和定位槽20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墨盒本体,所述墨盒本体内部具有供墨腔,墨盒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一水平的圆柱段,所述圆柱段的外侧端部开设有连通供墨腔的出墨口,所述圆柱段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扣台;
扣件,所述扣件为圆筒形结构,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扣台配合的扣合凹位,所述扣件的外侧向内收合形成一口径小于出墨口的通墨口,所述扣件通过扣合凹位与圆柱段表面的扣台配合而扣接于出墨口外侧;
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出墨口内抵接通墨口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段的外表面于两个扣台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定位凸条,所述扣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定位凸条配合的、端部开口设置的定位槽,所述扣件通过扣合凹位、定位槽与圆柱段表面的扣台、定位凸条配合而扣接于出墨口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条设置于圆柱段的下端,且定位凸条的下端面保持水平,所述扣件的下端设置有垂直于圆柱段轴向的肋板,所述肋板的下端面与定位凸条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扣台设置于圆柱段的前后两侧,所述扣台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于靠近出墨口的一端贴合圆柱段表面、背离出墨口的一端向外侧倾斜,且扣台背离出墨口的一端与圆柱段表面之间形成垂直于圆柱段轴向的台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供墨腔的储墨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本体包括主体和盖体,所述主体具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容腔,所述盖体盖合于主体上端并闭合第一容腔而形成供墨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于侧面中部位置内凹成型有注墨腔,所述注墨腔的上端具有一竖直分布的、延伸于主体上端并开口设置的注墨流道,所述注墨腔内上下分布有多块隔板,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注墨腔的下端侧壁连通供墨腔,所述注墨腔的外侧设有封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上端于注墨腔的上方内凹成型有气流缓冲室,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气流缓冲室和供墨腔的进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内填装有海绵,所述气流缓冲室的外侧开设有进气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上端还内凹成型有墨水收集腔,所述气流缓冲室和第二容腔之间的进气流道绕经墨水收集腔。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挡片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出墨口的内侧、另一端抵接挡片,所述密封圈安装于出墨口内并位于扣件和挡片之间,且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挡片的外径。
CN201822192854.0U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墨盒 Active CN209794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2854.0U CN209794882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2854.0U CN209794882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4882U true CN209794882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18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2854.0U Active CN209794882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4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42878B2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record apparatus using the ink cartridge
US7293866B2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CA2386730C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US20080165232A1 (en) Ink cartridge
EP1258361A1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ink injection thereinto
TW200404035A (en) Ink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regulating fluid flow
JP3883156B2 (ja) 泡噴出容器
EP2136997B1 (en) Fluid cartridge for a fluid supply system
CN201745248U (zh) 墨盒
CN209794882U (zh) 一种墨盒
WO2005123396A1 (fr) Cartouche d'encre pour imprimante
CN2905441Y (zh)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US20060238584A1 (en) Ink cartridge replacement lid
CN202480549U (zh) 一种简易新型无海绵喷墨打印机墨盒
CN201158197Y (zh) 一种墨盒
CN201427442Y (zh) 一种带有负压均衡单向阀的墨盒
CN214821925U (zh) 墨盒和喷印设备
US20090185015A1 (en) Ink cartridge replacement lid
JP2023043905A (ja) インク補給容器
CN202264490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CN2905440Y (zh)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CN217863351U (zh) 容积利用率高的墨盒
CN211764280U (zh) 墨盒
CN215921600U (zh) 墨盒
CN215944043U (zh)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