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9910U -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9910U
CN209789910U CN201920138121.0U CN201920138121U CN209789910U CN 209789910 U CN209789910 U CN 209789910U CN 201920138121 U CN201920138121 U CN 201920138121U CN 209789910 U CN209789910 U CN 209789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holding part
convenient
needle holder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381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荣
高远
熊博韬
王梦琦
史毅丰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381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9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9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99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持针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本体;所述持针器本体包括钳柄、夹持杆和持针部;钳柄通过夹持杆与持针部连接;所述钳柄上设有适于手部形状便于握持的握持部;所述夹持杆上设有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握持、实用性强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持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微创手术中,缝合是手术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在使用手术针缝合的过程中,医生通常是采用持针器来夹取带着缝线的手术针进行缝针和打结。
持针器(Needle Holder)也叫持针钳。主要用于夹持缝针缝合各种组织。有时也用于器械打结。用持针器的尖夹住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为宜,多数情况下夹持的针尖应向左,特殊情况可向右,缝线应重叠1/3,且将绕线重叠部分也放于针嘴内。以利于操作,若将针夹在持针器中间,则容易将针折断。
常执持针钳方法为掌握法:也叫一把抓或满把握,即用手掌握拿持针钳,钳环紧贴大鱼际肌上,拇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压在钳柄上,后三指并拢起固定作用,食指压在持针钳前部近轴节处。利用拇指及大鱼肌和掌指关节活动推展,张开持针钳柄环上的齿扣,松开齿扣及控制持针钳的张口大小来持针。合拢时,拇指及大鱼际肌与其余掌指部分对握即将扣锁住。此法缝合稳健容易改变缝合针的方向,缝合顺利,操作方便。
然而在采用掌握法使用持针器时,现有的持针器整体光滑,后三指握指针器的钳柄时容易脱落,不利于操作,同时食指和大拇指不便于将持针器打开,从而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本体;所述持针器本体包括钳柄、夹持杆和持针部;钳柄通过夹持杆与持针部连接;所述钳柄上设有适于手部形状便于握持的握持部;所述夹持杆上设有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包括设于钳柄的第一钳柄侧部的第一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所述握持部还包括设于钳柄的第二钳柄侧部的弧形贴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开部包括支撑件和与支撑件的一端连接的伸出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夹持杆的第二夹持杆连接;所述伸出部的一侧靠近弧形贴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持针部上设有用于夹持手术针的夹持槽。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槽内设有弹性体。
进一步的,所述伸出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通过在钳柄上设置适于手部形状便于握持的握持部方便了持针器的握持,从而使持针器不容易脱落,从而使握持更稳定,又通过在夹持杆上设置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从而可以通过弹开部方便的打开持针部从而更便于对手术针的夹持。本实用新型又在持针部上设置便于夹持手术针的夹持槽,通过在夹持槽内设置弹性体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应于不同型号的手术针的夹持,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更广。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握持、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持针部;2-夹持杆;3-第一钳柄;4-第一夹槽;5-第二夹槽;6-第三夹槽;7-支撑件;8-伸出部;9-第二钳柄;10-弧形贴合部;11-弹性体;12-持针槽;13-第一持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本体;所述持针器本体包括钳柄、夹持杆和持针部;钳柄通过夹持杆与持针部连接;所述钳柄上设有适于手部形状便于握持的握持部;所述夹持杆上设有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本体;持针器本体包括钳柄、夹持杆和持针部;钳柄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通过卡扣件连接;夹持杆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持针部包括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第一钳柄通过第一夹持杆与第一持针部连接;第二钳柄通过第二夹持杆与第二持针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右端和第二夹持杆的右端铰接;以上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在钳柄上设置了适于手部形状便于握持的握持部;本实用新型根据掌握法的握持方式在第一钳柄上设置了便于后三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的握持部;在第二钳柄上设置了便于其余指头和大鱼际肌握持的握持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更便于使用,不容易脱手滑落;而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打开,便于持针部换针或取针;本实用新型在夹持杆上设置了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使用时,通过大拇指向上挑动弹开部,弹开部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夹持杆或第二夹持杆相反方向运动实现将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分开,从而将夹持的手术针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包括设于钳柄的第一钳柄侧部的第一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所述握持部还包括设于钳柄的第二钳柄侧部的弧形贴合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钳柄侧部设有分别用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入的第一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所述第一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的形状分别为适应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生理弧度的形状。从而使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更好的对第一钳柄进行握持;第二钳柄的侧部设置了贴合大拇指内侧肌肉生理弧度的弧形贴合部,从而便于使用时将大拇指内侧肌肉贴合在弧形贴合部上方便使用;在需要弹开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时,后三指握紧第一钳柄,同时向上抬起大拇指,通过大拇指挑起弹开部,从而使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分离,从而起到了便于握持、便于打开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弹开部包括支撑件和与支撑件的一端连接的伸出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夹持杆的第二夹持杆连接;所述伸出部的一侧靠近弧形贴合部。
为了便于通过大拇指挑起弹开部,所述弹开部设置在靠近弧形贴合部的夹持杆上,弹开部包括支撑件和伸出部;支撑件使伸出部高出弧形贴合部,伸出部的内侧向弧形贴合部的方向倾斜,从而当大拇指内侧的肌肉放置在弧形贴合部处时,挑起大拇指时能够到伸出部;从而向上挑起大拇指时,大拇指碰到伸出部,伸出部带动第二夹持杆向上提起,从而带动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分开。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本体;所述持针器本体包括钳柄、夹持杆和持针部;钳柄通过夹持杆与持针部连接;所述钳柄上设有适于手部形状便于握持的握持部;所述夹持杆上设有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本体;持针器本体包括钳柄、夹持杆和持针部;钳柄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通过卡扣件连接;夹持杆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持针部包括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第一钳柄通过第一夹持杆与第一持针部连接;第二钳柄通过第二夹持杆与第二持针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右端和第二夹持杆的右端铰接;以上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在钳柄上设置了适于手部形状便于握持的握持部;本实用新型根据掌握法的握持方式在第一钳柄上设置了便于后三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持的握持部;在第二钳柄上设置了便于其余指头和大鱼际肌握持的握持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更便于使用,不容易脱手滑落;而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将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打开,便于持针部换针或取针;本实用新型在夹持杆上设置了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使用时,通过大拇指向上挑动弹开部,弹开部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夹持杆或第二夹持杆相反方向运动实现将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分开,从而将夹持的手术针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部包括设于钳柄的第一钳柄侧部的第一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所述握持部还包括设于钳柄的第二钳柄侧部的弧形贴合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钳柄侧部设有分别用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入的第一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所述第一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的形状分别为适应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生理弧度的形状。从而使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更好的对第一钳柄进行握持;第二钳柄的侧部设置了贴合大拇指内侧肌肉生理弧度的弧形贴合部,从而便于使用时将大拇指内侧肌肉贴合在弧形贴合部上方便使用;在需要弹开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时,后三指握紧第一钳柄,同时向上抬起大拇指,通过大拇指挑起弹开部,从而使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分离,从而起到了便于握持、便于打开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弹开部包括支撑件和与支撑件的一端连接的伸出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夹持杆的第二夹持杆连接;所述伸出部的一侧靠近弧形贴合部。
为了便于通过大拇指挑起弹开部,所述弹开部设置在靠近弧形贴合部的夹持杆上,弹开部包括支撑件和伸出部;支撑件使伸出部高出弧形贴合部,伸出部的内侧向弧形贴合部的方向倾斜,从而当大拇指内侧的肌肉放置在弧形贴合部处时,挑起大拇指时能够到伸出部;从而向上挑起大拇指时,大拇指碰到伸出部,伸出部带动第二夹持杆向上提起,从而带动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分开。
进一步的,所述伸出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为了便于大拇指向上挑起后,触碰伸出部更为舒适,所述伸出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即增强了大拇指的活动半径,从而减少了大拇指向上挑起伸出部时的局促感。
进一步的,所述持针部上设有用于夹持手术针的夹持槽。
为了便于手术针的夹持,本实用新型在持针部上设置了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可以设置在第一持针部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持针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槽内设有弹性体。
为了便于适应不同型号的手术针的夹持,所述夹持槽内设置了弹性体;持针部在夹持手术针时,手术针挤压弹性体,通过弹性体的弹力将手术针卡在第一持针部和第二持针部之间,从而使不同型号的手术针在本实用新型的持针部上均能实现夹紧。
从而本实用新型方便了持针器的握持,从而使持针器不容易脱手,从而使握持更稳定,又通过在夹持杆上设置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从而可以通过弹开部方便的打开持针部从而更便于对手术针的夹持。本实用新型又在持针部上设置便于夹持手术针的夹持槽,通过在夹持槽内设置弹性体从而使本实用新型适应于不同型号的手术针的夹持,从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更广。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便于握持、实用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包括持针器本体;所述持针器本体包括钳柄、夹持杆和持针部;钳柄通过夹持杆与持针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柄上设有适于手部形状便于握持的握持部;所述夹持杆上设有便于打开持针部的弹开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包括设于钳柄的第一钳柄侧部的第一夹槽、第二夹槽和第三夹槽;所述握持部还包括设于钳柄的第二钳柄侧部的弧形贴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开部包括支撑件和与支撑件的一端连接的伸出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夹持杆的第二夹持杆连接;所述伸出部的一侧靠近弧形贴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部上设有用于夹持手术针的夹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槽内设有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CN201920138121.0U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9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8121.0U CN209789910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8121.0U CN209789910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9910U true CN209789910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1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3812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9910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9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21592A1 (en) Double tipped head tweezers
CN108236485A (zh) 一种改进锁机构的手术器械
CN209789910U (zh) 一种适用于掌握法的持针器
CN110251187B (zh) 机械式可分离止血钳装置
CN110811769B (zh) 一种普外科肠胃手术辅助器械
US20100057094A1 (en) IOL Forceps With Shaped Jaws
CN108403161A (zh) 一种腔镜手术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KR20040034471A (ko) 포경 교정구
JP5002400B2 (ja) 筆記具保持用補助具
WO2002085222A1 (en) Paired surgical forceps
CN203506788U (zh) 心脏微创手术针持
RU225568U1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в виде иглодержателя
CN219109589U (zh) 一种具有稳定夹持功能的钢针钳
CN212973000U (zh) 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
RU220338U1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в виде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иглодержателя
CN211244037U (zh) 一种新型睫毛镊
CN206867240U (zh) 医用外科手术撑开器
CN200973735Y (zh) 肺血管游离钳
CN219557480U (zh) 一种乳腺腔镜手术用抓钳
CN217660041U (zh) 一种夹持钳
CN210784487U (zh) 一种缝皮辅助持针钳
CN215020372U (zh) 眼部手术用精细镊
CN209391999U (zh) 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双尖撬
CN208610909U (zh) 一种腔镜手术持针器
CN2787156Y (zh) 捻持镊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