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2012U - 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 Google Patents

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2012U
CN209782012U CN201920630302.5U CN201920630302U CN209782012U CN 209782012 U CN209782012 U CN 209782012U CN 201920630302 U CN201920630302 U CN 201920630302U CN 209782012 U CN209782012 U CN 209782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gasbag
cover
pipeline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03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庆
王安鹏
许蒙
徐冬冬
覃克奎
徐蒙佳
徐浩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6303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2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2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20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包括导流管、气囊内胆、气囊罩、电磁阀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另一端设有电磁阀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囊罩为环形,且套设在所述导流管的中部,所述气囊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的外周连接,且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所述气囊内胆形成环形内腔,所述气囊上设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管,使得在安装过程中,管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导流管流出从而减小对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压力,便于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安装;通过在气囊内胆的外侧设置气囊罩,有利于提高气囊内胆所承受的最大压强。

Description

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相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背景技术
气囊式管道封堵装置是一种主要由可充气气囊构成的管道堵漏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诸如油路、水路、气路等流体介质的输送管道或存储容器的泄漏封堵及检测领域。
管道封堵气囊的使用原理为:在将气囊置于管道口内后,通过充气等方法使气囊膨胀,当气囊内的压力达到规定要求时,即可利用气囊外壁与管道内壁之间的直接接触关系以及摩擦效应使气囊被牢固地填充在整个管道的断面内,以对目标管段内的流体进行快速阻断并达到对目标管段的管道口的密封堵塞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管道封堵气囊一方面在充气过程中,容易被管道中的流体推出管道,从而导致封堵失败;另一方面,在高压环境下进行封堵时,流体对气囊的压力超过气囊与管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导致气囊被弹出,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管道恒压封堵气囊,该管道恒压封堵气囊能够对管道中的液体进行导流,便于安装,同时,将管道内的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气囊被弹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包括导流管、气囊内胆、气囊罩、电磁阀门、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另一端设有电磁阀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囊罩为环形,且套设在所述导流管的中部,所述气囊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的外周连接,且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所述气囊内胆形成环形内腔,且安装在所述环状空腔中,所述气囊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贯穿所述气囊罩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为筒状结构,所述导流管的表面涂设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包括镀锌涂层。
优选地,所述气囊内胆的材料包括丁基橡胶。
优选地,所述气囊罩的材料包括氢化丁晴橡胶。
优选地,所述管道恒压封堵气囊还包括气囊中层,所述气囊中层设置在所述气囊内胆和所述气囊罩之间,所述气囊中层由聚酰胺帘子线编织制成。
优选地,所述气囊中层采用双层斜纹编织方法制作。
优选地,所述气囊罩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的外周采用卡箍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道恒压封堵气囊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泵和气压表,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气压表与所述进气孔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通过设置导流管,使得在安装过程中,管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导流管流出从而减小对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压力,便于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安装;通过在气囊内胆的外侧设置气囊罩,有利于提高气囊内胆所承受的最大压强;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当压力大于一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门开启,进行泄压,避免流体将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弹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流管 2气囊内胆
3气囊罩 4电磁阀门
5压力传感器 6控制器
7气囊中层 8卡箍
21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包括导流管1、气囊内胆2、气囊罩3、电磁阀门4、压力传感器5和控制器6,所述导流管1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5,另一端设有电磁阀门4,所述压力传感器5和所述电磁阀门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气囊罩3为环形,且套设在所述导流管1的中部,所述气囊罩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1的外周连接,且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所述气囊内胆2形成环形内腔,且安装在所述环状空腔中,所述气囊上设有进气孔21,所述进气孔21贯穿所述气囊罩3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通过设置导流管1,使得在安装过程中,管道内的流体能够通过导流管1流出从而减小对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压力,便于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安装;通过在气囊内胆2的外侧设置气囊罩3,有利于提高气囊内胆2所承受的最大压强;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5用于将压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6,当压力大于一定值时,控制器6控制电磁阀门4开启,进行泄压,避免流体将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弹出。
为了提高导流管1的使用寿命和便于气囊罩3的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管1为筒状结构,所述导流管1的表面涂设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包括镀锌涂层。
为了提高气囊内胆2的气密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囊内胆2的材料包括丁基橡胶。
为了提高气囊罩3的耐磨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囊罩3的材料包括氢化丁晴橡胶。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气囊罩3在使用时,能够避免被划伤。
为了提高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最大承受压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管道恒压封堵气囊还包括气囊中层7,所述气囊中层7设置在所述气囊内胆2和所述气囊罩3之间,所述气囊中层7由聚酰胺帘子线编织制成。
上述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囊中层7采用双层斜纹编织方法制作。这样的设置使得管道恒压封堵气囊的最大承受压强进一步提高。
为了便于气囊内胆2和气囊罩3的安装和拆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囊罩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1的外周采用卡箍8连接。
为了检测气囊内胆2内的压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管道恒压封堵气囊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泵和气压表,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气压表与所述进气孔21连接。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时,将所述管道恒压封堵气囊放置管道中需要封堵的位置,导流管1中设置电磁阀门4的一端靠近管道出口设置,导流管1中设置压力传感器5的一端深入至管道中,打开电磁阀门4,管道中的流体从导流管1和气囊罩3与管道内壁之间的缝隙中流出,通过气泵对气囊内胆2进行充气,随着气囊内胆2的膨胀,气囊罩3与管道内壁之间的缝隙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此时,管道中的流体从导流管1中流出,此时,关闭电磁阀门4,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完成对管道的封堵;当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管道中的压力超过一定值时,压力传感器5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电磁阀门4打开,流体从导流管1中流出,管道内的压力下降,当压力传感器5检测到管道中的压力低于一定值时,压力传感器5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电磁阀门4关闭,往复循环次过程。这样的设置使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过程,使得管道内的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管(1)、气囊内胆(2)、气囊罩(3)、电磁阀门(4)、压力传感器(5)和控制器(6),所述导流管(1)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5),另一端设有电磁阀门(4),所述压力传感器(5)和所述电磁阀门(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气囊罩(3)为环形,且套设在所述导流管(1)的中部,所述气囊罩(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1)的外周连接,且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所述气囊内胆(2)形成环形内腔,且安装在所述环形内腔中,所述气囊上设有进气孔(21),所述进气孔(21)贯穿所述气囊罩(3)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1)为筒状结构,所述导流管(1)的表面涂设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包括镀锌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内胆(2)的材料包括丁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罩(3)的材料包括氢化丁晴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恒压封堵气囊还包括气囊中层(7),所述气囊中层(7)设置在所述气囊内胆(2)和所述气囊罩(3)之间,所述气囊中层(7)由聚酰胺帘子线编织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中层(7)采用双层斜纹编织方法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罩(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流管(1)的外周采用卡箍(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恒压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恒压封堵气囊还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泵和气压表,所述气泵通过所述气压表与所述进气孔(21)连接。
CN201920630302.5U 2019-05-05 2019-05-05 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2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0302.5U CN209782012U (zh) 2019-05-05 2019-05-05 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0302.5U CN209782012U (zh) 2019-05-05 2019-05-05 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2012U true CN209782012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80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030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2012U (zh) 2019-05-05 2019-05-05 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2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6695C (zh) 大流量管式拉断阀
CN209782012U (zh) 管道恒压封堵气囊
CN106885092B (zh) 一种压差式水下管道封堵装置
CN204403669U (zh) 一种管道封堵气囊
WO2020211800A1 (zh) 一种气动截流装置用橡胶套筒及气动截流装置
CN212153568U (zh) 一种消防增压稳压给水装置
CN104180014A (zh) 一种气囊式闸阀
EP2447580A2 (en) Automatic bleed valve assembly
CN213018328U (zh) 一种软盲板及化工检修系统
CN113294551A (zh) 一种泄压阀及安装有该泄压阀的防爆管气囊重锤阀
CN213333062U (zh) 一种管道快速抢修装置
CN111498006B (zh) 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
CN208859044U (zh) 一种具有耐腐蚀性的调压式电磁阀
CN207935450U (zh) 斜角座型两位两通电磁阀
CN207514589U (zh) 管道安全检测装置
CN110067872A (zh) 一种气动截流装置用橡胶套筒及气动截流装置
CN220136587U (zh) 一种可对检测件进行固定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8818310U (zh) 一种用于管道的节能远程控制阀
CN209876286U (zh) 一种便于置换气囊的管道封堵装置
CN220960557U (zh) 一种高压气源阀门用安全检测装置
RU58653U1 (ru) Заглушка для трубопроводов
CN218624727U (zh) 泵体轴承室防渗漏系统及发电厂的给水系统
CN212405483U (zh) 一种水上漂浮气膜自动供气泄压装置
CN212721952U (zh) 一种充气密封圈在线检漏系统
CN215566624U (zh) 一种水环式真空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