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5430U - 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65430U CN209765430U CN201920772650.6U CN201920772650U CN209765430U CN 209765430 U CN209765430 U CN 209765430U CN 201920772650 U CN201920772650 U CN 201920772650U CN 209765430 U CN209765430 U CN 2097654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plate
- fin
- included angle
- air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包括散热总成、导流管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总成包括导热板、散热片和风箱,导热板是长方形板体,导热板下侧设置有长方形凹槽,散热片是安装在导热板上侧的竖直的长方形板体,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风箱安装于导热板上侧,风箱为底面和右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风箱顶面下侧设置有导流板,风箱左侧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导流管呈“C”字型,导流管下端连接第一通风孔、上端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是长方形板体,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固定板右侧连接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计算机散热片总是竖直的接受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计算机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内部使用了大量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过高会对集成电路产生很严重的影响,高温不但会导致计算机系统运行不稳定,严重的还会导致集成电路板变形,烧毁计算机内部配件,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现在常用的是风冷散热器,风冷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总是自上而下吹向散热片,气流会受到散热片上部的影响减弱,从而对散热片底部的降温效果减少,且计算机散热片排列紧密,难以集中对散热片高温部位降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计算机散热片竖直的接受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计算机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包括散热总成、导流管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总成包括导热板、散热片和风箱,导热板是长方形板体,导热板下侧设置有长方形凹槽,散热片是安装在导热板上侧的竖直的长方形板体,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底边向内倾斜与水平线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α,多个第一散热片相互平行布设形成第一散热片组,多个第一散热片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第二散热片底边向内倾斜与水平线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β,多个第二散热片横向均匀阵列形成第二散热片组,多个第二散热片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风箱安装于导热板上侧,风箱为底面和右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风箱顶面下侧设置有导流板,风箱左侧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导流管呈“C”字型,导流管下端连接第一通风孔、上端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是长方形板体,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固定板右侧连接有散热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下侧的长方形凹槽内填充有导热硅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沿导热板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互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是弧形板体,两个导流板沿风箱顶面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互对称形成导流板组,多个导流板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α范围是10°<α<30°,第二夹角β范围是10°<β<3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经导流管进入风箱内部,风箱内部设置散热片由于是倾斜设置,气流会集中到导热板上部的中心位置,计算机CPU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到导热板的中心位置,这些热量会集中的受到集中气流的影响,气流带走热量向右从风箱右侧吹出。
,风箱顶部下侧设置的导流板,会把经导流管上部吹出的气流,由中部吹向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的边缘处,保证所有的散热片均收到气流的影响。
,导热板下侧设置的长方形凹槽能保证导热硅脂不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导流管,2为固定板,3为螺栓,4为散热风扇,5为风箱,6为导热板,7为第一通风孔,8为第二通风孔,9为风扇叶片,10为风扇框架,11为导流板,12为第一散热片,13为导热硅脂,14为长方形凹槽,15为第一夹角,16为第二夹角,17为第二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包括散热总成、导流管1和散热风扇4,所述散热总成包括导热板6、散热片和风箱5,导热板6是长方形板体,导热板6下侧设置有长方形凹槽14,导热板6下侧的长方形凹槽14内填充有导热硅脂13;
散热片是安装在导热板6上侧的竖直的长方形板体,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7,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沿导热板6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互对称,第一散热片12底边向内倾斜与水平线呈第一夹角15,所述第一夹角为α,第一夹角15α范围是10°<α<30°,多个第一散热片12相互平行布设形成第一散热片组,多个第一散热片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第二散热片17底边向内倾斜与水平线呈第二夹角16,所述第二夹角为β,第二夹角16β范围是10°<β<30°,多个第二散热片17横向均匀阵列形成第二散热片组,多个第二散热片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
风箱5安装于导热板6上侧,风箱5为底面和右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风箱5顶面下侧设置有导流板11,导流板11是弧形板体,两个导流板11沿风箱5顶面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互对称形成导流板组,多个导流板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风箱5左侧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7;
导流管1呈“C”字型,导流管1下端连接第一通风孔7、上端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是长方形板体,固定板2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8;固定板2右侧连接有散热风扇4。
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散热风扇4是深圳市鸿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D-3007型散热风扇。
在使用时,导热板6下侧的长方形凹槽14安装于计算机CPU上部,长方形凹槽14能保证内部的导热硅脂13不流失,计算机CPU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板6传导到散热片上,散热风扇4产生的气流经导流管1进入风箱5内部,风箱5内部设置散热片由于是倾斜设置,气流会集中到导热板6上部的中心位置,计算机CPU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到导热板6的中心位置,这些热量会集中的受到集中气流的影响,气流带走热量向右从风箱5右侧吹出,风箱5顶部下侧设置的导流板11,会把经导流管1上部吹出的气流,由中部吹向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的边缘处,保证所有的散热片均收到气流的影响。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包括散热总成、导流管(1)和散热风扇(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总成包括导热板(6)、散热片和风箱(5),导热板(6)是长方形板体,导热板(6)下侧设置有长方形凹槽(14),散热片是安装在导热板(6)上侧的竖直的长方形板体,散热片包括第一散热片(12)和第二散热片(17),第一散热片(12)底边向内倾斜与水平线呈第一夹角(15),所述第一夹角为α,多个第一散热片(12)相互平行布设形成第一散热片组,多个第一散热片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第二散热片(17)底边向内倾斜与水平线呈第二夹角(16),所述第二夹角为β,多个第二散热片(17)横向均匀阵列形成第二散热片组,多个第二散热片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风箱(5)安装于导热板(6)上侧,风箱(5)为底面和右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风箱(5)顶面下侧设置有导流板(11),风箱(5)左侧面设置有第一通风孔(7);导流管(1)呈“C”字型,导流管(1)下端连接第一通风孔(7)、上端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是长方形板体,固定板(2)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8);固定板(2)右侧连接有散热风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6)下侧的长方形凹槽(14)内填充有导热硅脂(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沿导热板(6)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互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1)是弧形板体,两个导流板(11)沿风箱(5)顶面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互对称形成导流板组,多个导流板组由左向右横向均匀阵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15)α范围是10°<α<30°,第二夹角(16)β范围是10°<β<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72650.6U CN209765430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72650.6U CN209765430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65430U true CN209765430U (zh) | 2019-12-10 |
Family
ID=6876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72650.6U Active CN209765430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65430U (zh) |
-
2019
- 2019-05-27 CN CN201920772650.6U patent/CN2097654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197704A1 (zh) | 应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 |
CN100534281C (zh) | 热管散热装置 | |
TWM614782U (zh) | 散熱器結構 | |
CN206775177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 | |
CN216288405U (zh) | 一种基于扰流强化换热的高效散热器 | |
CN209765430U (zh) | 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流道结构 | |
CN201260124Y (zh) | 一种变流装置的散热装置 | |
CN110958824A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伺服驱动器 | |
CN214281938U (zh) | 散热器、电器盒和空调器 | |
CN211909489U (zh) | Pcb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服务器 | |
CN201336779Y (zh) | 散热装置 | |
CN201194463Y (zh) | 散热器 | |
CN209016921U (zh) | 一种具有散热通风结构的电气设备 | |
CN101325859A (zh) | 散热装置 | |
CN214670448U (zh) | 一种高效率热交换模组 | |
CN221595617U (zh) | 一种涡轮风扇风冷散热装置 | |
CN220191327U (zh) | 一种散热装置 | |
CN215120727U (zh) | 散热装置及电气装置 | |
CN209861462U (zh) | 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风冷式散热装置 | |
CN214627799U (zh) | 散热器结构 | |
CN104750207A (zh) | 散热模组 | |
RU160226U1 (ru) | Радиатор с воздуховодом | |
US20240271883A1 (en) | Cyclone heat-dissipation fin assembly | |
CN218888904U (zh) | 逆变器风冷散热系统和应用其的逆变器 | |
CN211041904U (zh) | 一种便于模块散热风扇下吹风的散热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