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2617U - 舞屏折叠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 Google Patents

舞屏折叠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2617U
CN209762617U CN201920092563.6U CN201920092563U CN209762617U CN 209762617 U CN209762617 U CN 209762617U CN 201920092563 U CN201920092563 U CN 201920092563U CN 209762617 U CN209762617 U CN 209762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nce screen
arm
driving
folding mechanism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925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世碧
王富圆
徐慧文
李长辛
王洪光
朱国良
周银辉
杨岳军
陈余庆
戴欢斌
何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fe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f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fe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fe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925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2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2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2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舞屏折叠机构,舞屏折叠机构一端安装于承载装置上,另一端安装有舞屏,舞屏折叠机构用于带动舞屏至预定位置,舞屏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节臂,铰接安装在承载装置上;带动第一节臂相对承载装置折叠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承载装置上,另一端与第一节臂铰接;第二节臂,铰接安装在第一节臂远离承载装置的一端;带动第二节臂相对第一节臂折叠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节臂上,另一端与第二节臂铰接;第一节臂相对承载装置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90度;第一节臂相对第二节臂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120度,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视频画面,能够实时带动舞屏至预定位置。

Description

舞屏折叠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屏舞屏折叠机构及其舞屏。
背景技术
舞台背景的要求随着大舞屏LED显示系统技术的提高,已越得到广泛应用。配合歌、舞等以达到渲染现场欢乐、热烈的效果;同时,使舞台演员与观众融入一体,让观众身临其境。
目前,舞屏大多是固定不动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将一个画面切分为多个视频画面播出,分别显示在不同的舞屏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配合视频画面,需要对舞屏的位置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舞屏固定不动,不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视频画面调节位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舞屏折叠机构,所述舞屏折叠机构一端安装于承载装置上,另一端安装有舞屏,所述舞屏折叠机构用于带动舞屏至预定位置,所述舞屏折叠机构包括:
第一节臂,铰接安装在承载装置上;
带动第一节臂相对承载装置折叠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承载装置上,另一端与第一节臂铰接;
第二节臂,铰接安装在第一节臂远离承载装置的一端;
带动第二节臂相对第一节臂折叠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节臂上,另一端与第二节臂铰接;
所述第一节臂相对所述承载装置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90度;
所述第一节臂相对所述第二节臂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12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臂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以及至少一块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于所述承载装置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多块,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舞屏折叠机构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装置转动,所述第一节臂铰接于所述转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节臂的两侧,并分别与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臂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板,以及至少一块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于所述第一节臂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数量为多块,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均安装有扶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或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滚珠丝杆式的电动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舞屏,包括舞屏、承载装置以及舞屏折叠机构,所述舞屏折叠机构一端安装于承载装置上,另一端安装有舞屏,所述舞屏折叠机构用于带动舞屏至预定位置,所述舞屏折叠机构采用上述的舞屏折叠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舞屏转动机构,具有如下优点:
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视频画面,能够实时带动舞屏至预定位置。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用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移动舞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移动舞屏省略舞屏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移动舞屏省略舞屏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移动舞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中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移动舞屏省略承载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移动舞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移动舞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移动舞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标号说明:
100、移动舞屏;101、舞屏;10、承载装置;11、车体;12、主动轮架;13、主动车轮;14、从动轮架;15、从动车轮;20、舞屏转动机构;21、转盘;22、轴向限位结构;23、传动单元;231、第一主动齿轮;232、第一副主动齿轮;233、从动齿轮;24、旋转驱动件;241、第一旋转驱动件;242、第二旋转驱动件;30、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31、支座;311、安装部;312、支撑部;313、转轴;32、安装座;33、连接座;34、支撑座;35、第一驱动单元;351、第二主动齿轮;352、第二从动齿轮;36、第二驱动单元;361、第三主动齿轮;362、第三从动齿轮;37、第三驱动单元;371、第四主动齿轮;372、第四从动齿轮;38、第一回转支撑;39、第二回转支撑;40、舞屏折叠机构;41、第一节臂;411、第一支撑板;412、第一连接板;42、第二节臂;421、第二支撑板;422、第二连接板;43、第一驱动件;44、第二驱动件;45、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申请的发明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例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13,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移动舞屏100,包括承载装置10、舞屏转动机构20、舞屏折叠机构40、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30以及舞屏101,舞屏转动机构20、舞屏折叠机构40、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30依次设置在承载装置10与舞屏101之间,舞屏转动机构20设置在承载装置10与舞屏折叠机构40之间,舞屏折叠机构40设置在舞屏转动机构20与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30之间,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30设置在舞屏折叠机构40与舞屏101之间,所述舞屏转动机构20、舞屏折叠机构40以及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30用以带动所述舞屏101,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视频画面的需要转动至预定位置,以配合相关演出。
所述承载装置10包括车体11,所述车体11上独立安装有至少三个轮架,各轮架分别安装车轮,至少一个轮架为主动轮架12,所安装的车轮为主动车轮13。
在安装有三个轮架的时候:
其中,可以有一个轮架为主动轮架12,所安装的车轮为主动车轮13,其余两个轮架为从动轮架14,所安装的车轮为从动车轮15。
其中,可以有两个轮架为主动轮架12,所安装的车轮为主动车轮13,其余一个轮架为从动轮架14,所安装的车轮为从动车轮15。
其中,可以有三个轮架为主动轮架12,所安装的车轮为主动车轮13。
在安装有四个轮架的时候:
其中,可以有两个轮架为主动轮架12,所安装的车轮为主动车轮13,其余两个轮架为从动轮架14,所安装的车轮为从动车轮15。
其中,可以有四个轮架为主动轮架12,所安装的车轮为主动车轮13。
将主动轮架12与从动轮架14分别安装在对应的车体11上。
舞屏转动机构20包括:
转盘21,安装在所述承载装置10上,并能够绕竖直轴线转动;
至少一个旋转驱动件24,安装在所述承载装置10上,用于为所述转盘21的转动提供驱动力;
传动单元23,设于所述旋转驱动件24与所述转盘21之间,并将所述旋转驱动件24与所述转盘21连接,以使所述旋转驱动件24能够带动所述转盘21转动至预定位置。
舞屏101通过转盘21安装在承载装置10上,旋转驱动件24能够通过传动单元23带动转盘21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舞屏101的角度发生偏转,在舞屏101转至或转到预定位置的时候,旋转驱动件24停止驱动传动单元23,转盘21停止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舞屏100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视频画面,将舞屏101带动至预定位置。
其中,转盘21可以绕竖直轴线转动。可以理解为转盘21的中心位置绕竖直轴线转动。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旋转驱动件2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旋转驱动件241、第二旋转驱动件242,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241、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242分别通过所述传动单元23与所述转盘21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驱动件241、第二旋转驱动件242分别通过传动单元23与转盘21连接。可以理解,第一旋转驱动件241、第二旋转驱动同时通过传动单元23带动转盘21转动。
第一旋转驱动件241与第二旋转驱动件242可以栓接在承载装置10上,承载装置10与第一旋转驱动件241与第二旋转驱动件24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将第一旋转驱动件241与第二旋转驱动件242固定在承载装置10上,能够便于第一旋转驱动件241与第二旋转驱动件242的拆装和调节。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驱动件241及第二旋转驱动件242与承载装置10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一旋转驱动件241与第二旋转驱动件24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承载装置10上。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传动单元23包括第一主动齿轮231、第一副主动齿轮232以及从动齿轮233,第一主动齿轮231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241上,第一副主动齿轮232安装于第二旋转驱动件242上,从动齿轮233装于所述转盘21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31、第一副主动齿轮232分别与所述从动齿轮233直接或间接啮合。
第一旋转驱动件241驱动第一主动齿轮231转动,第二旋转驱动件242驱动第一副主动齿轮232转动,第一主动齿轮231水平安装在承载装置10上,第一副主动齿轮232水平安装在承载装置10上。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主动齿轮231、第一副主动齿轮232带动从动齿轮233转动的时候,从动齿轮233转动精度更高,运行更加平稳。
第一主动齿轮231与从动齿轮233直接或间接啮合。可以理解为,第一主动齿轮231之间可以与从动齿轮233直接啮合,也可以第一主动齿轮231与从动齿轮233之间也可以通过齿轮组进行啮合传动,只要第一主动齿轮231能够实现带动从动齿轮233转动即可。
第一副主动齿轮232与从动齿轮233直接或间接啮合。可以理解为,第一副主动齿轮232之间可以与从动齿轮233直接啮合,也可以第一副主动齿轮232与从动齿轮233之间也可以通过齿轮组进行啮合传动,只要第一副主动齿轮232能够实现带动从动齿轮233转动即可。
其中,从动齿轮233可以绕竖直轴线转动。可以理解为,从动齿轮233呈水平设置,从动齿轮233的中心位置绕竖直轴线转动。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从动齿轮233、第一主动齿轮231以及第一副主动齿轮232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从动齿轮233与转盘21呈叠层设置,且从动齿轮233置于转盘21与承载装置10之间。
从动齿轮233、第一主动齿轮231以及第一副主动齿轮232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方便第一主动齿轮231与从动齿轮233之间相互啮合,第一副主动齿轮232与从动齿轮233之间相互啮合,从动齿轮233置于转盘21与承载装置10之间,在从动齿轮233带动转盘21转动的时候,能够起到运行更加稳定作用。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以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31到所述转盘21中心的连线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到所述转盘21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设置,所述夹角的范围小于或等于90度。
第一主动齿轮231到所述转盘21中心的连线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到所述转盘21中心的连线之间形成夹角,其中夹角的范围小于或等于90度,同时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二齿轮之间相邻的侧边不会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传动单元23结构更加紧凑,在安装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时更加方便,同时在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带动从动齿轮233的时候,传动更加稳定,精度更高。
在将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安装在承载装置10上的时候,可以将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集成在同一固定板上,采用模块式,能够减少对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的定位,从而起到方便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的拆装。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旋转驱动件24为步进电机。
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件24为电机。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件24也可以替换为除电机之外的其他电力驱动元件。只要该电力驱动元件能够实现电动控制即可。
旋转驱动件24可以栓接在承载装置10上,承载装置10与旋转驱动件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将旋转驱动件24固定在承载装置10上,能够便于旋转驱动件24的拆装和调节。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件24与承载装置10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旋转驱动件24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承载装置10上。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承载装置10上安装有与从动齿轮233相互配合的轴向限位结构22。
轴向限位结构22能够起到对从动齿轮233进行轴向固定的作用,其中,轴向限位结构22朝向承载装置10的端面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承载装置10上,另一端与转盘21连接,转盘21能够通过轴向限位结构22与承载装置10相对转动。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轴向限位结构22为回转支撑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轴向限位结构22为回转支撑结构。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轴向限位结构22也可以替换为除回转支撑结构之外的其他支撑旋转元件。只要该支撑旋转元件能够实现支撑旋转即可。
回转支撑结构的内圈可以栓接在承载装置10上,将回转支撑结构的内圈与承载装置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回转支撑结构的外圈可以栓接在转盘21上,将回转支撑结构的外圈与转盘2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能够便于回转支撑结构的拆装与调节。
承载装置10可以设置有与回转支撑结构内圈配合的固定轴,固定轴固定连接在承载装置10上,其中固定轴与回转支撑结构内圈可以为过盈配合,能够对回转支撑结构的径向进行固定,防止回转支撑结构发生偏转,造成转盘21在转动的时候存在转动误差。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回转支撑结构与承载装置10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回转支撑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承载装置10上。
在对舞屏10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时候,首先,主动车轮13带动车体11到达预定位置,然后旋转驱动件24驱动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转动,第一主动齿轮231与第一副主动齿轮232带动从动齿轮233转动,从动齿轮233带动转盘21相对于车体11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舞屏101转动,在舞屏101带动到预定位置的时候,旋转驱动件24停止工作。
所述舞屏折叠机构40包括:
第一节臂41,铰接安装在承载装置10上;
带动第一节臂41相对承载装置10折叠的第一驱动件43,所述第一驱动件43的一端铰接于承载装置10上,另一端与第一节臂41铰接;
第二节臂42,铰接安装在第一节臂41远离承载装置10的一端;
带动第二节臂42相对第一节臂41折叠的第二驱动件44,所述第二驱动件44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节臂41上,另一端与第二节臂42铰接;
所述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承载装置10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90度;
所述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第二节臂42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120度。
第一驱动件43驱动第一节臂41相对承载装置10进行折叠,第二驱动件44带动第二节臂42相对第一节臂41折叠,从而带动屏幕折叠,进而,起到调节屏幕高度的效果。其中,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承载装置10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90度,第一节臂41相对承载装置10折叠的角度发生变化,或者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第二节臂42折叠的角度发生变化,都能够调整屏幕的空间位置以及高度。
当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承载装置10折叠的角度为0度,以及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第二节臂42折叠的角度为0度时,即第一节臂41与承载装置10平行设置,第一节臂41与第二节臂42平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节臂41以及第二节臂42折叠能够起到方便整个移动舞屏100的运输以及收纳作用,并减小移动舞屏100占用的空间。当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承载装置10折叠的角度为90度,以及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第二节臂42折叠的角度为120度时,能够带动舞屏10最大范围的伸展。
当然,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承载装置10折叠的角度还可以为其他值,例如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或80度;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第二节臂42折叠的角度也还可以为其他值,例如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或110度等。所述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承载装置10折叠的角度、以及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第二节臂42折叠的角度可以互相组合,以达到调整舞屏的角度。
其中,第一驱动件43与承载装置10上的转盘21之间铰接设置,可以理解为,在第一驱动件43与转盘21上铰接的时候,可以采用通过转轴313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实施方式,比如转筒等,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驱动件43与转盘21之间相互转动即可。
其中,第二驱动件44的一端与第一节臂4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节臂42铰接,可以理解为,在第二驱动件44与第一节臂41铰接,以及第二驱动件44与第二节臂42铰接的时候,可以采用通过转轴313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实施方式,比如转筒等,只要能够实现第二驱动件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节臂41、第二节臂42之间相互转动即可。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承载装置10上安装有转盘21,转盘21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装置10转动,所述第一节臂41铰接于所述转盘21上。
第一节臂41铰接在转盘21上,在转盘21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舞屏101的角度发生偏转,在转动预定位置的时候,转盘21停止转动,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视频画面,将舞屏101带动至预定位置。
其中,转盘21可以绕竖直轴线转动。可以理解为转盘21的中心位置绕竖直轴线转动。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一节臂41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411,以及至少一块第一连接板412,所述第一支撑板411铰接于所述承载装置10上,所述第一连接板412设于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411之间。
第一支撑板411朝向转盘21的一端与转盘21之间铰接,可以理解为,第一支撑板411与转盘21之间铰接,在第一支撑板411与转盘21铰接的时候,可以采用通过转轴313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实施方式,比如转筒等,只要能够实现转盘21与第一支撑板411之间相互转动即可。
通过第一连接板412固定在两块第一支撑板411之间,其中,第一连接板41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板411,能够便于第一连接板412的拆装与调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板412与第一支撑板411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一连接板41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第一支撑板411上。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412的数量为多块,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412沿所述第一支撑板411的长度方向分布。
第一连接板412起到方便连接第一支撑板411的作用,第一连接板412设置有多块,可以使得第一支撑板41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可以方便使用者爬上第一节臂41。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件4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4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节臂41的两侧,并分别与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411铰接。
采用两个第一驱动件43,能够起到在驱动第一节臂41的时候更加稳定,其中,两个驱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节臂41的两侧,能够改善受力状态,有效分担第一节臂41上的作用力,使整体结构更加合理稳定。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二节臂42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板421,以及至少一块第二连接板422,所述第二支撑板421铰接于所述第一节臂4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422设于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421之间。
第二支撑板421朝向第一节臂41的一端与第一节臂41之间铰接,可以理解为,第二支撑板421与第一支撑板411之间铰接,在第一支撑板411与第二支撑板421铰接的时候,可以采用通过转轴313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实施方式,比如转筒等,只要能够实现第二支撑板421与第一支撑板411之间相互转动即可。
通过第二连接板422固定在两块第二支撑板421之间,其中,第二连接板422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支撑板421,能够便于第二连接板422的拆装与调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板422与第二支撑板421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二连接板42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第二支撑板421上。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板422的数量为多块,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422沿所述第二支撑板421的长度方向分布。
第二连接板422起到方便连接第二支撑板421的作用,第二连接板422设置有多块,可以使得第二支撑板42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可以方便使用者爬上第二节臂42。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411与第二支撑板421上均安装有扶手45。
在第一支撑板411与第二支撑板421上均安装有扶手45,使用者在攀登第一节臂41与第二节臂42,抓住两侧的扶手45,起到保护的作用,根据舞台需要,可以方便演员攀登上舞屏101的顶部。
其中,扶手45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支撑板411与第二支撑板421,能够便于扶手45的拆装与调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扶手45与第一支撑板411、第二支撑板421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相互固定;扶手45部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第一支撑板411与第二支撑板421上。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图12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件43和/或所述第二驱动件44为滚珠丝杠式的电动缸。在这里,采用滚珠丝杠式的电动缸,其传动精度更高,噪音更小,传动更加平稳,从而能够更加稳定地完成舞屏的调节。
其中,第一驱动件43和/或所述第二驱动件44为滚珠丝杠式的电动缸,还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43与所述第二驱动件44也可以替换为滚珠丝杠式的电动缸的其他驱动件。只要该驱动件能够实现带动第一节臂41与第二节臂42即可。
第一驱动件43带动第一节臂41,同时第二驱动件44带动第二节臂42,第一节臂41相对承载装置10折叠的角度发生变化,或者第一节臂41相对所述第二节臂42折叠的角度发生变化时,能够起到调整屏幕的空间位置以及高度。
所述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30包括:
支座31;
绕X轴线转动,并安装在所述支座31上的安装座32;
安装在所述支座31上,与所述安装座32联动的第一驱动单元35;
绕Y轴线转动,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32上的连接座33,所述Y轴线与X轴线互相垂直设置;
安装在所述连接座33上,与所述安装座32联动的第二驱动单元36;
绕Z轴线转动,并安装在所述连接座33上的支撑座34,所述Z轴线与Y轴线垂直设置,所述屏幕安装在所述支撑座34上;
安装在所述连接座33上,与所述支撑座34联动的第三驱动单元37。
支座31安装在第二节臂42上,安装座32转动安装在支座31上,安装座32绕X轴自转,在支座3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安装座32转动的第一驱动单元35,安装座32上转动安装有连接座33,连接座33绕Y轴自转,在安装座32上安装有带动连接座33相对安装座32转动的第二驱动单元36,连接座33上转动安装有支撑座34,支撑座34绕Y轴自转,在连接座33上安装有带动支撑座34相对连接座33转动的第三驱动单元37。
其中,Y轴线与X轴线互相垂直设置,Z轴线与Y轴线垂直设置,且X轴的工作状态呈水平设置,在结合X轴、Y轴以及Z轴三个转动后,屏幕可以发生任意角度转动。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支座31包括安装部311以及支撑部312,所述支撑部312安装于所述安装部311上,所述安装座32置于所述安装部311与所述支撑部312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其中,支撑部312可以栓接在安装部311上,将支撑部312与安装部3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能够便于支撑部312的拆装与调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支撑部312与安装部311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支撑部31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安装部311上。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以及图9所示,所述支撑部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部312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313,所述转轴313与所述安装座32连接且所述转轴313与第一驱动单元35联动。
本实施方式中,转轴3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312连接,转轴313与支撑部312之间设有轴承,转轴313通过轴承与支撑部312转动连接,第一驱动单元35用于驱动转轴313的转动。
支撑部312与安装部311呈U形设置,支撑部312与安装部31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安装座32容纳的空间,且结构更加紧凑以及牢固。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5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主动齿轮351,所述支座31上安装有与转轴313同轴联动的第二从动齿轮352,所述第二主动齿轮351与第二从动齿轮352之间啮合。
第一驱动单元35驱动第二主动齿轮351转动,第二主动齿轮351与第二从动齿轮352之间啮合。可以理解为,第二主动齿轮351之间可以与第二从动齿轮352直接啮合,也可以第二主动齿轮351与第二从动齿轮352之间也可以通过齿轮组进行啮合传动,只要第二主动齿轮351能够实现带动第二从动齿轮352转动即可。
其中,第一驱动单元35可以栓接在安装座32上,将第一驱动单元35与安装座3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能够便于第一驱动单元35的拆装与调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35与安装座32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一驱动单元35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安装座32上。
其中,第一驱动单元35可以为驱动电机,还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35也可以替换为除驱动电机之外的其他驱动件。只要该驱动件能够实现带动第二主动齿轮351转动即可。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述第一驱动单元35安装在支撑部312上。
第一驱动单元35可以栓接在安装座32上,将第一驱动单元35与支撑部31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能够便于第一驱动单元35的拆装与调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35与支撑部312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一驱动单元35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支撑部312上。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第二驱动单元36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三主动齿轮361,所述安装座32上安装有第三从动齿轮362,所述第三主动齿轮361与第三从动齿轮362之间啮合。
第二驱动单元36驱动第三主动齿轮361转动,第三主动齿轮361与第三从动齿轮362之间啮合。可以理解为,第三主动齿轮361之间可以与第三从动齿轮362直接啮合,也可以第三主动齿轮361与第三从动齿轮362之间也可以通过齿轮组进行啮合传动,只要第三主动齿轮361能够实现带动第三从动齿轮362转动即可。
其中,第二驱动单元36可以栓接在安装座32上,将第二驱动单元36与安装座3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能够便于第二驱动单元36的拆装与调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单元36与安装座32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二驱动单元36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安装座32上。
其中,第二驱动单元36可以为驱动电机,还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单元36也可以替换为除驱动电机之外的其他驱动件。只要该驱动件能够实现带动第三主动齿轮361转动即可。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安装座32与连接座33之间安装有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所述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与第三从动齿轮362同轴设置,所述连接座33通过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转动安装在安装座32上。
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能够起到将连接座33转动安装在安装座32上的效果,其中,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的内圈可以栓接在安装座32上,将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的内圈与安装座3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的外圈可以栓接在连接座33上,将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的外圈与连接座3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能够便于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的拆装与调节。
还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也可以替换为除回转支撑结构之外的其他支撑旋转元件。只要该支撑旋转元件能够实现支撑旋转即可。
安装座32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内圈配合的固定轴,固定轴固定连接在安装座32上,其中固定轴与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内圈可以为过盈配合,能够对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的径向进行固定,防止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发生偏转,造成安装座32在转动的时候存在转动误差。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与安装座32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一回转支撑结构38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安装座32上。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第三驱动单元3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四主动齿轮371,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第四从动齿轮372,所述第四主动齿轮371与第四从动齿轮372之间啮合。
第三驱动单元37驱动第四主动齿轮371转动,第四主动齿轮371与第四从动齿轮372之间啮合。可以理解为,第四主动齿轮371之间可以与第四从动齿轮372直接啮合,也可以第四主动齿轮371与第四从动齿轮372之间也可以通过齿轮组进行啮合传动,只要第四主动齿轮371能够实现带动第四从动齿轮372转动即可。
其中,第三驱动单元37可以栓接在安装座32上,将第三驱动单元37与安装座3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能够便于第三驱动单元37的拆装与调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单元37与安装座32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三驱动单元37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安装座32上。
其中,第三驱动单元37可以为驱动电机,还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单元37也可以替换为除驱动电机之外的其他驱动件。只要该驱动件能够实现带动第四主动齿轮371转动即可。
其中,安装座32的形状呈L形设置。
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所述连接座33与支撑座34之间设有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且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与第四从动齿轮372同轴设置,所述支撑座34通过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转动安装在连接座33上。
能够起到将支撑座34转动安装在连接座33上,其中,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的内圈可以栓接在连接座33上,将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的内圈与连接座3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的外圈可以栓接在支撑座34上,将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的外圈与支撑座3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能够便于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的拆装与调节。
还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也可以替换为除回转支撑结构之外的其他支撑旋转元件。只要该支撑旋转元件能够实现支撑旋转即可。
连接座33可以设置有与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内圈配合的固定轴,固定轴固定连接在连接座33上,其中固定轴与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内圈可以为过盈配合,能够对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的径向进行固定,防止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发生偏转,造成支撑座34在转动的时候存在转动误差。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与安装座32之间还可以采用胶固、铆接等方式相互固定;第二回转支撑结构39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固定于安装座32上。
支座31上的第一驱动单元35驱动第二主动齿轮351,第二主动齿轮351带动第二从动齿轮352转动,从而通过转轴313带动安装座32转动,屏幕能够实现绕X轴线转动,第二驱动单元36带动第三主动齿轮361转动,第三主动齿轮361带动带动第三从动齿轮362转动,从而带动连接座33转动,屏幕能够实现绕Y轴线转动,第三驱动单元37带动第四主动齿轮371转动,第四主动齿轮371带动第四从动齿轮372转动,从而带动支撑座33转动,屏幕能够实现绕Z轴线转动,在结合X轴、Y轴以及Z轴三个转动后,屏幕可以发生任意角度转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舞屏折叠机构,所述舞屏折叠机构一端安装于承载装置上,另一端安装有舞屏,所述舞屏折叠机构用于带动舞屏至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舞屏折叠机构包括:
第一节臂,铰接安装在承载装置上;
带动第一节臂相对承载装置折叠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承载装置上,另一端与第一节臂铰接;
第二节臂,铰接安装在第一节臂远离承载装置的一端;
带动第二节臂相对第一节臂折叠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节臂上,另一端与第二节臂铰接;
所述第一节臂相对所述承载装置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90度;
所述第一节臂相对所述第二节臂折叠的角度范围为0-12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臂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以及至少一块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于所述承载装置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多块,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舞屏折叠机构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能够相对于所述承载装置转动,所述第一节臂铰接于所述转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节臂的两侧,并分别与两块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臂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板,以及至少一块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于所述第一节臂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于两块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数量为多块,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上均安装有扶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或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滚珠丝杆式的电动缸。
10.一种移动舞屏,包括舞屏、承载装置以及舞屏折叠机构,所述舞屏折叠机构一端安装于承载装置上,另一端安装有舞屏,所述舞屏折叠机构用于带动舞屏至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舞屏折叠机构采用如权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舞屏折叠机构。
CN201920092563.6U 2019-01-21 2019-01-21 舞屏折叠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Active CN209762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2563.6U CN209762617U (zh) 2019-01-21 2019-01-21 舞屏折叠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92563.6U CN209762617U (zh) 2019-01-21 2019-01-21 舞屏折叠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2617U true CN209762617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9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92563.6U Active CN209762617U (zh) 2019-01-21 2019-01-21 舞屏折叠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2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2581B (zh) 用于导风板组件的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驱动装置的空调机
CN105570165B (zh) 家用电器的摇头机构及家用电器
CN210219205U (zh) 舞屏头部多维运动机构及移动舞屏
CN111542468A (zh) 摩托车着陆装置
CN209762617U (zh) 舞屏折叠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CN103802125B (zh) 一种单自由度的旋转关节模块
CN210219136U (zh) 舞屏转动机构及其移动舞屏
KR101229933B1 (ko) 모니터의 스탠드 구조
CN110965820B (zh) 一种舞台表演用平面自由运动车转台
CN108545170B (zh) 可折叠的无人机机架
CN212004943U (zh) 一种可调节的显示器
CN201599903U (zh) 用于导风板组件的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驱动装置的空调机
CN105812626A (zh) 可旋转摄像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实物展台
CN106584503A (zh) 机器人头肩转动复用结构
TWI428217B (zh) 並聯機構
CN207092638U (zh) 立体停车库
CN110332438A (zh) 一种用于多相机图像采集系统的可变支架
CN215259103U (zh) 一种固定装置及目标识别用的摄像头
CN211164036U (zh) 机器人头部运动机构
CN112008680A (zh) 可调节的电子元器件加工平台及其加工方法
CN218243670U (zh) 可移动式微型摄像装置
JP2002544050A (ja) ミラーアクチュエータハウジング構造
JP2003311556A (ja) ボルト締付装置
CN218295171U (zh) 一种驱动装置
CN217799011U (zh) 一种角度可限位调节的斜度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