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9125U - 一种生化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化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9125U
CN209759125U CN201920113411.XU CN201920113411U CN209759125U CN 209759125 U CN209759125 U CN 209759125U CN 201920113411 U CN201920113411 U CN 201920113411U CN 209759125 U CN209759125 U CN 209759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chemical
wall
tank
accommodation space
j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34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一清
李耀晃
陈亚军
古锐开
陈永光
章志勇
许榕
刘兆伟
张范貌
郭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olo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Guangzhou Guxia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Guangzhou Environment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olo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Guangzhou Guxia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Guangzhou Environment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olo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Guangzhou Guxiangyuan Water Treatment Co Ltd, Guangzhou Environment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olog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Priority to CN2019201134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9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9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9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化罐,包括罐体,罐体内部中空形成盛装渗透液的容纳空间,生化罐的外壁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容纳空间由上至下设置有供微生物菌种附着的生物带。使附着在生物带外表面和/或内表面的微生物菌种快速生长繁殖,形成生化反应膜,以提高微生物与渗滤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渗滤液的处理速度,去除渗滤液中的COD及氨氮等污染物质。

Description

一种生化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化罐。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通过集中填埋处理,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所述渗滤液携带大量污染物质,需经处理至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能向外排出,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般而言,渗滤液处理的过程包括在生化罐(或称生化池)中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处理渗滤液中的一些污染物质(主要去除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指标)的步骤。
现有的生化罐包括内部中空的罐体、通连罐体内部空间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以及布置于罐体内部空间底部的微生物菌种,待处理垃圾渗滤液从进水管进入罐体内部空间后,经罐体内部空间底部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处理渗滤液中的COD及氨氮等污染物质后,从出水管流出罐体,以进行下一处理步骤。
但现有的生化罐仍有不足之处,如:1、微生物菌种分布于罐体内部空间的底部,与罐体内部空间渗透液的接触面积较小,对渗透液的处理效率较低。2、渗透液中的氧气相对较低,不利于微生物菌种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渗透液的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生化罐,旨在更好地处理垃圾渗透液中的污染物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化罐,包括罐体,罐体内部中空形成盛装渗透液的容纳空间,生化罐的外壁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容纳空间由上至下设置有供微生物菌种附着的生物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罐体的容纳空间由上至下设置有生物带以附着微生物菌种,使附着在生物带外表面和/或内表面的微生物菌种快速生长繁殖,形成生化反应膜,以提高微生物与渗滤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渗滤液的处理速度,去除渗滤液中的COD及氨氮等污染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化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4所示,该生化罐包括罐体1,罐体1内部中空形成盛装渗透液的容纳空间10,罐体1的外壁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10的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用于分别连接进水管(未图示)和出水管(未图示),待处理的渗滤液经进水管和进水口11进入容纳空间10,经处理并去除COD及氨氮等污染物质后,从出水口12流出罐体1,所述容纳空间10由上至下设置有供微生物菌种(例如硝化菌,未图示)附着的生物带2,使附着在生物带2外表面和/或内表面的微生物菌种快速生长繁殖,形成生化反应膜,以提高微生物与渗滤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渗滤液的处理速度,去除渗滤液中的COD及氨氮等污染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1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曝气装置3,所述曝气装置3的出气孔朝上,曝气装置3的入气口(未图示)通过气管4与位于罐体1外的输气装置(如气泵,未图示)相连,工作时,输气装置将空气经气管4送入容纳空间10,并最终从曝气装置3的出气口向上喷入渗滤液,以对渗滤液中的微生物菌种增氧,提高微生物菌种的生长繁殖速度,从而提高对渗透液的处理速度。具体地,所述曝气装置3可以为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孔的花洒状曝气盘,也可以为开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孔的筒体。气管4从罐体1的顶部进入容纳空间10,并向下延伸至与曝气装置3的入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4高于渗滤液液面100的位置设置有开关阀41,以控制气管4的通与断,在不需曝气时,将开关阀41关闭,而需要曝气时,则将开关阀开启。具体地,所述开关阀41可以为电磁开关阀41,也可以为手动开关阀41。
具体地,所述容纳空间10垂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支撑框5(如图2所示为三个支撑框的情况),每个支撑框5水平间隔装多条所述生物带2,以附着相对多的微生物菌种,进一步提高对渗滤液的处理速度。更具体地,每条所述生物带2可以包括两条织物带,两条所述织物带的边缘缝接固连,围成可填充微生物菌种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1设于罐体1外壁高于出水口12的位置,优选设于罐体1外壁接近罐体1顶壁的位置。出水口12设置在罐体1外壁接近容纳空间10底壁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1的外壁低于出水口12的位置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10的排泥口13,排泥口13通过排泥管(未图示)连接抽水泵(未图示),抽水泵工作时,可将沉淀于容纳空间10底部的淤泥抽出罐体1,以避免淤泥堵塞出水口12。同样道理,排泥管也可设置开关阀(未图示),以控制排泥管(未图示)的通与断。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下部的外壁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10的人孔14,并可拆卸安装(如通过螺杆可拆卸安装)有可将人孔14封闭的盖板(未图示),需要对容纳空间10及其内的部件(如生物带2、气管4和曝气装置3)进行清理或维护时,清理或维护人员可将盖板拆卸后,经人孔14进入容纳空间10进行相应的清理或者维护。具体地,人孔14的设置应该以方便清理或维护人员顺利进入容纳空间10为准,不宜设置得太高,如可设置为略高于出水口12。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生化罐包括但不限于处理上述渗滤液,其还可用于处理其他需去除COD及氨氮等污染物质的废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生化罐,包括罐体,罐体内部中空形成盛装渗透液的容纳空间,生化罐的外壁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由上至下设置有供微生物菌种附着的生物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容纳空间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孔朝上,曝气装置的入气口通过气管与位于罐体外的输气装置相连,工作时,输气装置将空气经气管送入容纳空间,并最终从曝气装置的出气口向上喷入渗滤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气管高于渗滤液液面的位置设置有开关阀,以控制气管的通与断,所述开关阀为电磁开关阀或者手动开关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为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孔的花洒状曝气盘,或者开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孔的筒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容纳空间垂向间隔安装有多个支撑框,每个支撑框水平间隔装多条所述生物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生物带包括两条织物带,两条所述织物带的边缘缝接固连,围成可填充微生物菌种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进水口设于罐体外壁高于出水口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进水口设于罐体外壁接近罐体顶壁的位置,出水口设置在罐体外壁接近容纳空间底壁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罐体的外壁低于出水口的位置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的排泥口,排泥口通过排泥管连接抽水泵,抽水泵工作时,可将沉淀于容纳空间底部的淤泥抽出罐体。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化罐,其特征在于:罐体下部的外壁开设有通连容纳空间的人孔,并可拆卸安装有可将人孔封闭的盖板。
CN201920113411.XU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生化罐 Active CN209759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3411.XU CN20975912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生化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3411.XU CN20975912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生化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9125U true CN209759125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9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3411.XU Active CN20975912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生化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9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62564U (zh) 一体化医用污水处理设备
CN103382049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及处理工艺
CN101792240A (zh) 一种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CN201873594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1497305U (zh) 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
CN107555600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9759125U (zh) 一种生化罐
CN205061690U (zh) 一种厌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9761441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6985981U (zh)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装置
CN206219375U (zh) 一种用于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01704167U (zh) 一种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CN209759231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CN209583910U (zh)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CN204752476U (zh) 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781136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8684697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8980415U (zh) 一种内置固相碳源反硝化填料反应器
CN208964730U (zh) 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
CN107082488A (zh) 一种有效处理餐厨废水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
CN20296824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CN102976564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废水连续处理装置
CN207418502U (zh) 制药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3387973U (zh) 一种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18146280U (zh) 适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低耗电设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