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3910U -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3910U
CN209583910U CN201920153236.7U CN201920153236U CN209583910U CN 209583910 U CN209583910 U CN 209583910U CN 201920153236 U CN201920153236 U CN 201920153236U CN 209583910 U CN209583910 U CN 209583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m
sewage
bioselection
chamber
reaction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32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伟明
王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chuang Gre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WANCHUANG QINGLYU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Dongguan Vank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 Chuang Gree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Vank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 Chuang Gree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Dongguan Vank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 Chuang Gree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32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3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3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3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和位于顶部的出水口,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厌氧反应室和好氧反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形成由下向上水力循环条件的第一循环水泵,且每一所述第一循环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循环水泵和在各个反应室设置位于底部的进水口和顶部的出水口,可提高各反应室中活性污泥的使用效率,提高处理效果,缩减使用空间,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而随着养殖业快速发展、大批养殖场的出现,养殖过程产生了大量养殖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使养殖污水的处理也得到了重视。
目前,现有养殖场(特别是猪场养殖)的污水处理系统主要以生物化学处理工艺为主,因为在化学类处理方面需要使用较多化学药剂,存在环境风险;而生物类的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通过在养殖污水中加入活性污泥,使活性污泥中复杂的微生物与养殖污水中的有机营养物形成复杂的食物链,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并降低养殖污水的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其中:BOD、COD为污水中有机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虽然,通过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能够实现养殖污水的净化、沉淀和过滤操作,并将养殖污水处理至达标排放或再利用;但是,为达到达标处理效果所需占用的空间面积较大,且目前在养殖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的利用效率不高,造成处理成本高,实用性不足,从而有待对现有养殖污水系统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需要占用的面积较大以及养殖污水处理过程活性污泥的利用效率不高、实用性不足且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厌氧反应室、用于筛选微生物的生物选择室、用于污水好氧处理的好氧反应室以及用于除去污水悬浮物的沉淀室,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和位于顶部的出水口,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厌氧反应室和好氧反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形成由下向上水力循环条件的第一循环水泵,且每一所述第一循环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厌氧反应室的进水端设有进水调节箱,所述进水调节箱的顶部设有供养殖场污水进入的污水进口,且所述进水调节箱设有用于为所述厌氧反应室进水口加压的进水泵,所述进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调节箱的污水进口连接有用于为养殖场污水加压的外进泵,所述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分别设有用于形成上下水力循环条件的第二循环水泵,且所述外进泵、所述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的第二循环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处理系统还设有用于消毒和检测的排水室以及用于放置相关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室,所述排水室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污水消毒的臭氧反应装置,且所述排水室的排水口具有过滤海绵;所述操作室设有臭氧发生装置以及用于空气循环净化的风机,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分别与所述排水室的多个臭氧反应装置连接,所述风机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且所述风机和臭氧发生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的进水口分别设有用于管道通断的第一球阀,每一所述第一球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调节箱、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分别具有用于检测污水超出设定最大高度的高液位感应器和用于检测污水低于设定最小高度的低液位感应器,且每一所述高液位感应器和低液位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进水调节箱高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述外进泵以及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的第二循环水泵发送停止运行信号;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进水调节箱低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述外进泵以及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的第二循环水泵发送启动运行信号;
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任一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的高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述进水泵发送停止运行信号;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任一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的低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述进水泵发送启动运行信号。
优选地,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曝气装置,且所述厌氧反应室和好氧反应室内的曝气装置包括垂向设置的曝气管,所述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内的曝气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底部的曝气管;
所述厌氧反应室的末端具有第一溢流装置,所述好氧反应室的末端具有第二溢流装置,且所述厌氧反应室内的水经所述第一溢流装置后进入生物选择室,所述好氧反应室内的水经所述第二溢流装置后进入沉淀室。
优选地,所述第一溢流装置和第二溢流装置分别由多个垂向设置并组成迷宫形的溢流板构成。
优选地,所述进水调节箱、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排污口,且每一所述排污口通过对应的挡板封闭;
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的顶部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开口以及用于观察对应出水口情况的观察口。
优选地,所述沉淀室设有用于将污水回流至所述进水调节箱的第一回流管道以及用于将污水回流至所述生物选择室的第二回流管道,且所述第一回流管道和第二回流管道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球阀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设置位于底部的进水口和位于顶部的出水口,且在厌氧反应室和好氧反应室的底部分别设置第一循环水泵,使各反应室形成由下向上的水利循环条件,有利于各反应室中颗粒活性污泥的形成,提高污水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接触效率,提高活性污泥的利用效率,并可缩减污水处理系统的占用空间,节约处理成本;并且,通过设置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智能控制,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正面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侧面投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反应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选择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好氧反应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沉淀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室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可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猪场养殖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中。本实施例中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可采用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来实现连线控制)、用于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厌氧反应室1(可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中厌氧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用于筛选微生物的生物选择室2(通过改变室内氧气含量,使含活性污泥的污水中只存在符合要求的微生物)、用于污水好氧处理的好氧反应室3(通过经生物选择室2筛选后的污水,利用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化作用实现对污水有机物的处理降解)以及用于除去污水悬浮物的沉淀室4(去除污水中固态悬浮物),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以及沉淀室4分别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和位于顶部的出水口,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以及沉淀室4分别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连接;厌氧反应室1和好氧反应室3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形成由下向上水力循环条件的第一循环水泵,且每一个第一循环水泵分别与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上述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通过在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以及沉淀室4分别设置位于底部的进水口和位于顶部的出水口,且在厌氧反应室1和好氧反应室3的底部分别设置第一循环水泵,使各个反应室可以形成由下向上的水利循环条件,有利于各反应室中颗粒活性污泥的形成,提高污水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接触效率,使污水中每单位体积中所含微生物数量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活性污泥的利用效率,并且可缩减使用空间,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能够在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和效率的同时,结构体积可以设置得更加紧凑,更加实用,并节约处理成本;此外,还通过设置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设置操作面板实现对处理系统内部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对各个电子功能部件进行操作调控,从而实现智能控制,操作方便快捷,可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高。
结合图3-6所示,厌氧反应室1的进水端设有进水调节箱11,进水调节箱11的顶部设有供养殖场污水进入的污水进口112,且进水调节箱11设有用于为厌氧反应室1进水口加压的进水泵111;此外,进水调节箱11的污水进口112连接有用于为养殖场污水加压的外进泵,且外进泵和进水泵111分别与控制系统导电连接;可实现智能控制进水泵111和外进泵分别对流经厌氧反应室1进水口和污水进口112中的污水的水压进行调控。
为进一步提高活性污泥的利用效率,生物选择室2和沉淀室4分别设有用于形成上下水力循环条件的第二循环水泵,且生物选择室2和沉淀室4的第二循环水泵分别与控制系统导电连接,实现智能控制,提高智能化。
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还设有用于消毒和检测的排水室5以及用于放置相关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室6,排水室5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污水消毒的臭氧反应装置51,且排水室5的排水口具有过滤海绵;操作室6设有臭氧发生装置62以及用于空气循环净化的风机61,臭氧发生装置62分别与排水室5的多个臭氧反应装置51连接,风机61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沉淀室4以及排水室5,且风机61和臭氧发生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导电连接;可以通过臭氧反应装置51和过滤海绵对经活性污泥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过滤净化,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由于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沉淀室4以及排水室5的进水口分别设有用于管道通断的第一球阀,且每一个第一球阀分别与控制系统导电连接,可以独立智能控制每一个反应室,使智能控制更加全面,有利于实现整体的控制和大大方便后期的维护。
为进一步完善智能控制,实现对各个反应室水位进行检测,所述进水调节箱、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分别具有用于检测污水超出设定最大高度的高液位感应器和用于检测污水低于设定最小高度的低液位感应器,且每一个高液位感应器和低液位感应器分别与控制系统导电连接,无需认为观察各个反应室水位,有利于提高操作方便性,降低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
具体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进水调节箱11高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外进泵以及生物选择室2和沉淀室4的第二循环水泵发送停止运行信号;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进水调节箱11低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外进泵以及生物选择室2和沉淀室4的第二循环水泵发送启动运行信号。
此外,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任一间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沉淀室4以及排水室5的高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进水泵111发送停止运行信号;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任一间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沉淀室4以及排水室5的低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进水泵111发送启动运行信号。
特别地,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以及沉淀室4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曝气装置7(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为各个反应室供应氧气),且厌氧反应室1和好氧反应室3内的曝气装置7包括垂向设置的曝气管71,生物选择室2和沉淀室4内的曝气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底部的曝气管72;通过设置曝气装置7可以控制各个反应室的氧气量,并且可以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与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为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厌氧反应室1的末端具有第一溢流装置12,好氧反应室3的末端具有第二溢流装置31,且厌氧反应室1内的水经第一溢流装置12后进入生物选择室3,好氧反应室3内的水经第二溢流装置31后进入沉淀室4;可避免因第一循环水泵产生由下向上的水利循环条件使还未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处理的污水直接流入出水口排出。
具体地,第一溢流装置12和第二溢流装置31分别由多个垂向设置并组成迷宫形的溢流板构成,可对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沉淀处理,然后再经出水口排出,实用性高。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在生物选择室2和沉淀室4的末端设置溢流装置,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进水调节箱11、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沉淀室4以及排水室5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排污口8,且每一排污口8通过对应的挡板封闭,方便后期维护。
并且,厌氧反应室1、生物选择室2、好氧反应室3以及沉淀室4的顶部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开口以及用于观察对应出水口情况的观察口,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口和观察口检查并快速定位,实施维护,可操作性强。
此外,沉淀室4设有用于将污水回流至进水调节箱11的第一回流管道41以及用于将污水回流至生物选择室2的第二回流管道42,其中:第一回流管道41连接固定到进水调节箱11的回流进水口113,且第一回流管道41和第二回流管道42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第二球阀,第二球阀与控制系统导电连接;通过第一回流管道41和第二回流管道42实现对污水的回流处理,可以通过回流的混合液立刻对新进污水进行稀释,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并且能够使活性污泥交替处于厌氧环境和好氧环境之间,可抑制活性污泥膨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厌氧反应室、用于筛选微生物的生物选择室、用于污水好氧处理的好氧反应室以及用于除去污水悬浮物的沉淀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和位于顶部的出水口,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通过管道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厌氧反应室和好氧反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形成由下向上水力循环条件的第一循环水泵,且每一所述第一循环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室的进水端设有进水调节箱,所述进水调节箱的顶部设有供养殖场污水进入的污水进口,且所述进水调节箱设有用于为所述厌氧反应室进水口加压的进水泵,所述进水泵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调节箱的污水进口连接有用于为养殖场污水加压的外进泵,所述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分别设有用于形成上下水力循环条件的第二循环水泵,且所述外进泵、所述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的第二循环水泵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处理系统还设有用于消毒和检测的排水室以及用于放置相关污水处理装置的操作室,所述排水室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污水消毒的臭氧反应装置,且所述排水室的排水口具有过滤海绵;所述操作室设有臭氧发生装置以及用于空气循环净化的风机,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分别与所述排水室的多个臭氧反应装置连接,所述风机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且所述风机和臭氧发生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的进水口分别设有用于管道通断的第一球阀,每一所述第一球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调节箱、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分别具有用于检测污水超出设定最大高度的高液位感应器和用于检测污水低于设定最小高度的低液位感应器,且每一所述高液位感应器和低液位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进水调节箱高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述外进泵以及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的第二循环水泵发送停止运行信号;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所述进水调节箱低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述外进泵以及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的第二循环水泵发送启动运行信号;
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任一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的高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述进水泵发送停止运行信号;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来自任一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的低液位感应器的信号时向所述进水泵发送启动运行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分别设有均匀分布的曝气装置,且所述厌氧反应室和好氧反应室内的曝气装置包括垂向设置的曝气管,所述生物选择室和沉淀室内的曝气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底部的曝气管;
所述厌氧反应室的末端具有第一溢流装置,所述好氧反应室的末端具有第二溢流装置,且所述厌氧反应室内的水经所述第一溢流装置后进入生物选择室,所述好氧反应室内的水经所述第二溢流装置后进入沉淀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装置和第二溢流装置分别由多个垂向设置并组成迷宫形的溢流板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调节箱、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沉淀室以及排水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用于排出污泥的排污口,且每一所述排污口通过对应的挡板封闭;
所述厌氧反应室、生物选择室、好氧反应室以及沉淀室的顶部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开口以及用于观察对应出水口情况的观察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设有用于将污水回流至所述进水调节箱的第一回流管道以及用于将污水回流至所述生物选择室的第二回流管道,且所述第一回流管道和第二回流管道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管道通断的第二球阀,所述第二球阀与所述控制系统导电连接。
CN201920153236.7U 2019-01-29 2019-01-29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Active CN209583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3236.7U CN209583910U (zh) 2019-01-29 2019-01-29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3236.7U CN209583910U (zh) 2019-01-29 2019-01-29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3910U true CN209583910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81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3236.7U Active CN209583910U (zh) 2019-01-29 2019-01-29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3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0015A (zh) * 2019-12-31 2020-05-19 上海坤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一体化模型污水处理厂虚拟现实的管理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0015A (zh) * 2019-12-31 2020-05-19 上海坤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一体化模型污水处理厂虚拟现实的管理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1494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6430847B (zh) 一种集约化养猪废水处理设备
CN209383613U (zh) 一种新型aao+mbr组合工艺物联网智能污水处理设备
CN101792240A (zh) 一种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CN205773964U (zh) 一种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系统
CN209583910U (zh) 养殖场污水智能处理系统
CN207079138U (zh) 气提回流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0974324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1595374U (zh) 一种悬浮生物膜与深度过滤联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4752492U (zh) 一体化膜生物反应装置
CN201338976Y (zh) 医疗机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6337120U (zh) 污水净化装置
CN205603432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4752476U (zh) 一种大型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1704167U (zh) 一种列车粪污水回收处理系统
CN210237246U (zh) 一种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09456240U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设备
CN102976564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废水连续处理装置
CN111285557A (zh) 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20413118U (zh) 家用微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245108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10304797A (zh) 一体化智能生物倍增污水处理设备
CN205603316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处理器
CN210065483U (zh) 一种家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59125U (zh) 一种生化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9

Address after: 100037 room 5, 36 building, 21 Che Kung Chuang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501.

Co-patentee after: Dongguan Vanke Building Technique Research Co.,Ltd.

Patentee after: WANCHUANG QINGLYU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o-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anchuang Gree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7 room 5, 36 building, 21 Che Kung Chuang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501.

Co-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Vanke Building Technique Resear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WANCHUANG QINGLYU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