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3274U - 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43274U CN209743274U CN201920546512.6U CN201920546512U CN209743274U CN 209743274 U CN209743274 U CN 209743274U CN 201920546512 U CN201920546512 U CN 201920546512U CN 209743274 U CN209743274 U CN 2097432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oil
- hydraulic cylinder
- communicated
- way cart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包括油泵、与油泵输出端连通的供油通道、主液压缸、副液压缸、第一排油通道、第二排油通道、一级支承阀、二级支承阀、一号二通插装阀、二号二通插装阀、三号二通插装阀及液控单向阀。一级支承阀、二级支承阀及二号二通插装阀通电时驱动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的下压作业;一级支承阀及一号二通插装阀通电时,首先驱动主液压缸向上移动;在保持一级支承阀及一号二通插装阀通电的基础上,三号二通插装阀通电,实现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同时向上移动。本实用新型仅采用单个油泵即能够驱动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的下压和上升运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四柱拉伸机中,为了提升效率,缩短工作周期时间。通常会在产品压制完成后,使主液压缸和压边缸(本文中压边缸即为副液压缸)同时回程,使两个油缸同时完成复位动作,以节省时间。如图1所示,为旧有方案的油压系统,旧有方案中使用两组油泵,其中一组油泵负责驱动主液压缸工作,另一组油泵负责驱动压边缸工作。因此,主液压缸回程的同时,压边缸可同时回程。但是,旧有方案采用双油泵明显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为两组油泵匹配的两组电机的总功率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其仅采用单个油泵即能够驱动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的下压和上升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包括油泵、与油泵输出端连通的供油通道、主液压缸、副液压缸、第一排油通道、第二排油通道、一级支承阀、二级支承阀、一号二通插装阀、二号二通插装阀、三号二通插装阀及液控单向阀;
一级支承阀、二级支承阀及二号二通插装阀通电,主液压缸的N端、二号二通插装阀的J端、二号二通插装阀的K端及供油通道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的主下压供油油路;主液压缸的O端、一级支承阀的D端、一级支承阀的E端、二级支承阀的B端、二级支承阀的R端、二号二通插装阀的S端、二号二通插装阀的T端及第一排油通道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的主下压排油油路;副液压缸的P端与供油通道连通构成副液压缸的副下压供油油路;副液压缸的Q端与第二排油通道连通构成副液压缸的副下压排油油路;
一级支承阀及一号二通插装阀通电,主液压缸的O端、一级支承阀的D端、一级支承阀的E端、一号二通插装阀的I端、一号二通插装阀的H端及供油通道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的主上升供油油路;主液压缸的N端、三号二通插装阀的M端、三号二通插装阀的L端及第二排油通道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的主上升排油油路;
保持一级支承阀及一号二通插装阀通电的基础上,三号二通插装阀通电,主液压缸的N端、液控单向阀及副液压缸的Q端依次连通构成副液压缸的副上升供油油路;副液压缸的P端与第一排油通道连通构成副液压缸的副上升排油油路。
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油泵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与供油通道的输入端连通。
包括电动溢流阀,电动溢流阀的输入口与第一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电动溢流阀的输出口与第二排油通道连通。
包括油箱,油泵的输入端、第一排油通道的输出端及第二排油通道的输出端分别与油箱连通。
包括第二单向阀、内控外泄式顺序阀和第一溢流阀;
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输入端与供油通道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输出端分别与内控外泄式顺序阀的输入口及副液压缸的P端连通;
所述副液压缸的Q端分别与内控外泄式顺序阀的输出口和第一溢流阀的输入口连通;
所述内控外泄式顺序阀的泄油口与第一排油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输出口与第二排油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二级支承阀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级支承阀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号二通插装阀的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二号二通插装阀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三号二通插装阀的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下压的油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主液压缸上升的油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上升的油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2-图10,本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包括油泵1、与油泵1输出端连通的供油通道15、主液压缸13、副液压缸14、第一排油通道16、第二排油通道17、一级支承阀6、二级支承阀5、一号二通插装阀7、二号二通插装阀8、三号二通插装阀9及液控单向阀10;
油泵1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运行的电机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如图8所示,主液压缸13和副液压缸14实现下压动作时,一级支承阀6、二级支承阀5及二号二通插装阀8通电,主液压缸13的N端、二号二通插装阀8的J端、二号二通插装阀8的K端及供油通道15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13的主下压供油油路;主液压缸13的O端、一级支承阀6的D端、一级支承阀6的E端、二级支承阀5的B端、二级支承阀5的R端、二号二通插装阀8的S端、二号二通插装阀8的T端及第一排油通道16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13的主下压排油油路;副液压缸14的P端与供油通道15连通构成副液压缸14的副下压供油油路;副液压缸14的Q端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构成副液压缸14的副下压排油油路;从而实现主液压缸13和副液压缸14实现下压。
如图9所示,主液压缸13和副液压缸14下压动作行程终止后,首先进行的是主液压缸13的向上回程,需要一级支承阀6及一号二通插装阀7通电,主液压缸13的O端、一级支承阀6的D端、一级支承阀6的E端、一号二通插装阀7的I端、一号二通插装阀7的H端及供油通道15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13的主上升供油油路;主液压缸13的N端、三号二通插装阀9的M端、三号二通插装阀9的L端及第二排油通道17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13的主上升排油油路;从而实现主液压缸13的首次向上回程。
如图10所示,主液压缸13回程达到预设的位置时,在保持一级支承阀6及一号二通插装阀7通电的基础上,三号二通插装阀9通电,主液压缸13的N端、液控单向阀10及副液压缸14的Q端依次连通构成副液压缸14的副上升供油油路;副液压缸14的P端与第一排油通道16连通构成副液压缸14的副上升排油油路。即主上升供油油路保持不变,主上升排油油路切换为副上升排油油路。从而实现主液压缸13和副液压缸14的同时向上回程。
三号二通插装阀9通电时,三号二通插装阀9的L端和M端不连通。
进一步地,包括第一单向阀18,第一单向阀18的输入端与油泵1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18的输出端与供油通道15的输入端连通。第一单向阀18的设置避免液压油回流至油泵1。
本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仅采用单个油泵即能够驱动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的下压和上升运动,降低油压系统的制造、使用成本,使之更环保节能。
进一步地,包括电动溢流阀3,电动溢流阀3的输入口与第一单向阀18的输出端连通,电动溢流阀3的输出口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
进一步地,包括油箱19,油泵1的输入端、第一排油通道16的输出端及第二排油通道17的输出端分别与油箱19连通。
进一步地,包括第二单向阀20、内控外泄式顺序阀11和第一溢流阀21;
所述第二单向阀20的输入端与供油通道15连通,第二单向阀20的输出端分别与内控外泄式顺序阀11的输入口及副液压缸14的P端连通;
所述副液压缸14的Q端分别与内控外泄式顺序阀11的输出口和第一溢流阀21的输入口连通;
所述内控外泄式顺序阀11的泄油口与第一排油通道16连通;
所述第一溢流阀21的输出口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
具体地,包括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主液压缸13和副液压缸14实现下压动作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切换至第一工位,使第二单向阀20的输入端与供油通道15连通,副液压缸14的Q端直接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
主液压缸13和副液压缸14回程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切换切换至中间工位,第二单向阀20的输入端与供油通道15断开,副液压缸14的Q端不再直接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副液压缸14的Q端通过第一溢流阀21再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
主液压缸13的N端、供油通道15及副液压缸14的Q端分别连接有流量计,主液压缸13的N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油压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线路分别与油泵1、电机2、一级支承阀6、二级支承阀5、一号二通插装阀7、二号二通插装阀8、三号二通插装阀9、电动溢流阀3、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电连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1)、与油泵(1)输出端连通的供油通道(15)、主液压缸(13)、副液压缸(14)、第一排油通道(16)、第二排油通道(17)、一级支承阀(6)、二级支承阀(5)、一号二通插装阀(7)、二号二通插装阀(8)、三号二通插装阀(9)及液控单向阀(10);
一级支承阀(6)、二级支承阀(5)及二号二通插装阀(8)通电,主液压缸(13)的N端、二号二通插装阀(8)的J端、二号二通插装阀(8)的K端及供油通道(15)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13)的主下压供油油路;主液压缸(13)的O端、一级支承阀(6)的D端、一级支承阀(6)的E端、二级支承阀(5)的B端、二级支承阀(5)的R端、二号二通插装阀(8)的S端、二号二通插装阀(8)的T端及第一排油通道(16)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13)的主下压排油油路;副液压缸(14)的P端与供油通道(15)连通构成副液压缸(14)的副下压供油油路;副液压缸(14)的Q端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构成副液压缸(14)的副下压排油油路;
一级支承阀(6)及一号二通插装阀(7)通电,主液压缸(13)的O端、一级支承阀(6)的D端、一级支承阀(6)的E端、一号二通插装阀(7)的I端、一号二通插装阀(7)的H端及供油通道(15)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13)的主上升供油油路;主液压缸(13)的N端、三号二通插装阀(9)的M端、三号二通插装阀(9)的L端及第二排油通道(17)依次连通构成主液压缸(13)的主上升排油油路;
保持一级支承阀(6)及一号二通插装阀(7)通电的基础上,三号二通插装阀(9)通电,主液压缸(13)的N端、液控单向阀(10)及副液压缸(14)的Q端依次连通构成副液压缸(14)的副上升供油油路;副液压缸(14)的P端与第一排油通道(16)连通构成副液压缸(14)的副上升排油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向阀(18),第一单向阀(18)的输入端与油泵(1)的输出端连通,第一单向阀(18)的输出端与供油通道(15)的输入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溢流阀(3),电动溢流阀(3)的输入口与第一单向阀(18)的输出端连通,电动溢流阀(3)的输出口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9),油泵(1)的输入端、第一排油通道(16)的输出端及第二排油通道(17)的输出端分别与油箱(1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单向阀(20)、内控外泄式顺序阀(11)和第一溢流阀(21);
所述第二单向阀(20)的输入端与供油通道(15)连通,第二单向阀(20)的输出端分别与内控外泄式顺序阀(11)的输入口及副液压缸(14)的P端连通;
所述副液压缸(14)的Q端分别与内控外泄式顺序阀(11)的输出口和第一溢流阀(21)的输入口连通;
所述内控外泄式顺序阀(11)的泄油口与第一排油通道(16)连通;
所述第一溢流阀(21)的输出口与第二排油通道(17)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46512.6U CN209743274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46512.6U CN209743274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43274U true CN209743274U (zh) | 2019-12-06 |
Family
ID=6872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46512.6U Active CN209743274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43274U (zh) |
-
2019
- 2019-04-19 CN CN201920546512.6U patent/CN2097432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8609B (zh) | 高速冲床液压系统 | |
CN201661532U (zh) | 一种混凝土泵的液压泵送系统 | |
CN205136180U (zh) | 大铁斗压缩式垃圾箱压缩上料同时工作的液压系统 | |
CN107672222B (zh) | 一种液压机的高效节能回程缸 | |
CN203769811U (zh) | 一种含有液压增压器的液压支架立柱自助增压系统 | |
CN104948538A (zh) | 一种板料折弯机的伺服液压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739038U (zh) | 一种板料折弯机的伺服液压系统 | |
CN107756864B (zh) | 一种液压机 | |
CN106553370B (zh) | 一种双执行单元液压机 | |
CN202356462U (zh) | 一种校直机液压控制回路 | |
CN209743274U (zh) | 一种单泵同步拉伸机的油压系统 | |
CN102527902A (zh) | 铆接机用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7278599U (zh) | 一种单多控自由转换往复增压器 | |
CN208856866U (zh) | 一种侧移调距货叉的液压管路系统 | |
CN206953495U (zh) | 一种高响应开合模液压系统 | |
CN204127008U (zh) | 一种双退活塞液压阀组及双退活塞液压装置 | |
CN204458574U (zh) | 一种冲床插件控制两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 | |
CN210859384U (zh) | 简易升降立体停车设备液压控制系统 | |
CN212672128U (zh) | 一种脉冲泵站 | |
CN202883529U (zh) | 一种压滤机液压柱塞泵的节能装置 | |
CN204493310U (zh) | 便携式液压自动往复机构 | |
CN211259164U (zh) | 高频响电液冲压系统 | |
CN207509825U (zh) | 一种液压机 | |
CN203044619U (zh) | 蓄能器驱动的压力机液压垫 | |
CN202597010U (zh) | 煤矿用气动注液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4 Address after: 529000 No. 95, Liantang Road, Tangxia Town,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che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6 east of Changxing Industrial Zone, village 2, Haiwei neighborhood committee, Ronggui,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JICHE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