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0879U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0879U
CN209740879U CN201920485972.2U CN201920485972U CN209740879U CN 209740879 U CN209740879 U CN 209740879U CN 201920485972 U CN201920485972 U CN 201920485972U CN 209740879 U CN209740879 U CN 209740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water
partition plate
water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59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小弟
陈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Dragon And Magnesium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Dragon And Magnesium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Dragon And Magnesium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Dragon And Magnesium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59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0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0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0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处理箱,所述水处理箱内通过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将所述水处理箱依次分隔形成加药单元、气浮单元、除渣单元和排水单元,所述水处理箱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加药单元连通,所述水处理箱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排水单元连通;所述加药单元内设置有文丘里管式加药器和旋流筒,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旋流筒的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沉淀效率高,水处理效果较好,且能耗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污水一般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在进入生化处理阶段前要先进行化学沉淀去除大部分的悬浮物,以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负担。化学沉淀法就是通过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工业污水中的悬浮物形成大的絮体并凝聚在一起,然后沉淀出来,污水得到净化。传统的药剂投加方法是利用加药泵投加。传统的投加方法存在泵和搅拌器连续运行,耗能高、投加量不稳定、药剂混合效果不好的缺点。此外,传统的化学沉淀方法是通过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完成,沉淀效率低下,处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处理箱,所述水处理箱内通过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和第三分隔板将所述水处理箱依次分隔形成加药单元、气浮单元、除渣单元和排水单元,所述水处理箱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加药单元连通,所述水处理箱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排水单元连通;所述加药单元内设置有文丘里管式加药器和旋流筒,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旋流筒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单元底部设置有污泥沉淀槽,所述污泥沉淀槽内竖直设置有中心管,所述旋流筒的出水口与所述中心管的中部连通,所述中心管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一排泥口。
进一步的,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包括文丘里管和与所述文丘里管喉道连接的加药桶,所述加药桶与所述文丘里管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筒的进水口设置在筒体底部,所述旋流筒的出水口设置在筒体顶部,所述旋流筒内设置有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将所述加药单元和所述气浮单元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单元内设置有溶气释放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高度,所述第二分隔板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泥口,所述第二排泥口将所述气浮单元和所述除渣单元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除渣单元的上部滑动设置有刮渣机,所述除渣单元靠近第三分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刮渣板和排渣槽,所述刮渣板为弧形结构,所述排渣槽的一端设置有浮渣排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分隔板上开设有清水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单元内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端螺纹连接有溢流帽,所述溢流管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将水处理箱分隔形成加药单元、气浮单元、除渣单元和排水单元,在加药单元中通过文丘里管式加药器和旋流筒将药剂与污水混合均匀,减少加药泵和搅拌装置的使用,降低能耗,且中心管的设置便于污水中的污泥聚拢和沉淀;再通过溶气释放器和刮渣机将浮渣去除,去除效果较好;排水单元内设置有溢流帽液位调节装置,通过旋转溢流帽底部丝口达到调节液位的目的,使中部清水层层高得到相应调整,出水水质得以保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沉淀效率高,水处理效果较好,且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流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旋流筒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溢流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处理箱;2、第一分隔板;3、第二分隔板;4、第三分隔板;5、进水管;6、出水管;7、文丘里管式加药器;8、旋流筒;9、污泥沉淀槽;10、中心管;11、第一排泥口;12、导流板;13、溢流口;14、溶气释放器;15、第二排泥口;16、刮渣机;17、刮渣板;18、排渣槽;19、浮渣排出口;20、清水进口;21、溢流管;22、溢流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长方形的水处理箱1,所述水处理箱1内通过第一分隔板2、第二分隔板3和第三分隔板4将所述水处理箱1内依次分隔形成加药单元、气浮单元、除渣单元和排水单元,所述水处理箱1的进水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与所述加药单元连通,所述水处理箱1的出水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与所述排水单元连通,污水由进水管5进入水处理箱1内,经加药单元、气浮单元、除渣单元和排水单元后处理后的水,由出水管6排出水处理箱1;所述加药单元内设置有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和旋流筒8,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包括文丘里管和与所述文丘里管喉道连接的加药桶,所述加药桶与所述文丘里管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采用文丘里管进口与喉道间流速变化产生的压差吸力,使药液自吸进入管内与水流混合,可以减少加药泵的使用,同时保证药液均匀流入废液;
所述旋流筒8的进水口设置在筒体底部,所述旋流筒8的出水口设置在筒体顶部,进水口内侧连接着导流管,可将污水沿导流管导入旋流筒8内,所述旋流筒8内设置有多个由下到上依次排布的导流板12,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5连接,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的出水口与所述旋流筒8的进水口连接。将文丘里管与旋流筒8连接,通过文丘里管出水流速快的原理,在旋流筒8内冲击形成湍流,使药液与废液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并且导流管和导流板12的设置,可以减少搅拌器的使用,降低能耗,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因是水流搅动,保护PAM等高分子结构不被打散。
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单元底部设置有污泥沉淀槽9,所述污泥沉淀槽9内竖直设置有中心管10,所述旋流筒8的出水口与所述中心管10的中部连通,所述中心管10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一排泥口11,中心管10利于污泥的聚拢与沉淀,污水从中心管10的顶端排出,污泥从中心管10的下部的第一排泥口11排出,堆积沉淀在污泥沉淀槽9内,污泥沉淀槽9还设置有排泥口,可定期清理污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加药单元中设置有三组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和旋流筒8,三组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和旋流筒8依次连接,污水从第三组旋流筒8的出水口流出后进入中心管10内进行污泥的聚拢和沉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隔板2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口13,所述溢流口13将所述加药单元和所述气浮单元连通,使加药后的废水进入气浮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单元内设置有溶气释放器1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溶气纳米级释放器,气泡粒径小,比表面积增大,使气泡的吸附能力增强,微小颗粒得以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隔板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分隔板2的高度,在气浮单元形成发浮渣从第二分隔板3上方进入除渣单元,所述第二分隔板3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泥口15,所述第二排泥口15将所述气浮单元和所述除渣单元连通,便于污泥排入除渣单元下部的污泥沉淀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除渣单元的上部滑动设置有刮渣机16,所述除渣单元靠近第三分隔板4的一侧设置有刮渣板17和排渣槽18,所述刮渣板17为弧形结构,便于刮渣机将浮渣刮入排渣槽18中,所述排渣槽18的一端设置有浮渣排出口19。刮渣机17在除渣单元上方来回滑动,将浮渣刮入排渣槽18内,并通过浮渣排出口19清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分隔板4上开设有清水进口20,除渣单元由下到上分为污泥层、污泥悬浮层、清水层和浮渣层,清水进口20设置于第三分隔板4的中上部,与清水层相对应的位置,便于清水进入排水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单元内设置有溢流管21,所述溢流管21上端螺纹连接有溢流帽22,所述溢流管21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6连接。通过旋转溢流帽22底部丝口达到调节液位的目的,使中部清水层层高得到相应调整,出水水质得以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除渣单元和排水单元的底部都设置有污泥沉淀槽9,便于废水中的污泥沉淀。
进一步的,除渣单元内设置有两个相连的污泥沉淀槽9,便于增大污泥沉淀槽9侧壁的倾斜度,有利于污泥沉淀聚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水流通过管道进入文丘里管式加药器,前端进水管垂直下降,保证水流流速,压差将药剂吸入文丘里管内后与水流混合,在旋流筒内通过上升旋转水流完成均匀混合,而后自旋流筒上部出水口进入下一级,逐级完成PH值调节、混凝、絮凝步骤,水流进入中心管内完成比重较大的物质沉淀,而后污水进入气浮单元,在纳米微气泡溶气释放器下进行气浮,浮渣进入除渣单元,比重大的物质沉淀,比重小的物质通过刮渣机去除,中心清水进入排水单元,排水单元内上清液排出水处理箱体,根据使用情况,调节溢流帽高度,以达到调节液位的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箱(1),所述水处理箱(1)内通过第一分隔板(2)、第二分隔板(3)和第三分隔板(4)将所述水处理箱(1)依次分隔形成加药单元、气浮单元、除渣单元和排水单元,所述水处理箱(1)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与所述加药单元连通,所述水处理箱(1)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与所述排水单元连通;所述加药单元内设置有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和旋流筒(8),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5)连接,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的出水口与所述旋流筒(8)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单元底部设置有污泥沉淀槽(9),所述污泥沉淀槽(9)内竖直设置有中心管(10),所述旋流筒(8)的出水口与所述中心管(10)的中部连通,所述中心管(10)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一排泥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式加药器(7)包括文丘里管和与所述文丘里管喉道连接的加药桶,所述加药桶与所述文丘里管连接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筒(8)的进水口设置在筒体底部,所述旋流筒(8)的出水口设置在筒体顶部,所述旋流筒(8)内设置有导流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2)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口(13),所述溢流口(13)将所述加药单元和所述气浮单元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单元内设置有溶气释放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板(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分隔板(2)的高度,所述第二分隔板(3)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泥口(15),所述第二排泥口(15)将所述气浮单元和所述除渣单元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单元的上部滑动设置有刮渣机(16),所述除渣单元靠近第三分隔板(4)的一侧设置有刮渣板(17)和排渣槽(18),所述刮渣板(17)为弧形结构,所述排渣槽(18)的一端设置有浮渣排出口(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隔板(4)上开设有清水进口(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内设置有溢流管(21),所述溢流管(21)上端螺纹连接有溢流帽(22),所述溢流管(21)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6)连接。
CN201920485972.2U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9740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5972.2U CN209740879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5972.2U CN209740879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0879U true CN209740879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5972.2U Active CN209740879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0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9312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106630393A (zh) 一种无人值守ifas或mbbr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及系统
CN211111397U (zh) 一种适用于矿井水处理的改进型高密度澄清池
CN210133923U (zh) 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
CN2097408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2705198U (zh)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处理装置
CN206927676U (zh) 一种煤泥回流混凝沉淀设备
CN213652134U (zh) 多级混凝沉淀装置
CN214141900U (zh) 多级混凝沉淀装置
CN212102313U (zh) 一种用于公路施工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10480920U (zh) 一种带污泥回流的气浮系统
CN208087358U (zh) 重金属微排放沉淀装置
CN210528662U (zh) 气浮沉淀一体机
CN220684804U (zh) 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01370981Y (zh)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CN216549781U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池
CN205903667U (zh) 一种新型复合式沉淀池
CN220467687U (zh) 一种加炭高效一体化沉淀池
CN217148845U (zh) 一种净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
CN213475617U (zh) 一种气浮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6662675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高效絮凝沉淀排泥一体装置
CN218521155U (zh) 一种隔油曝气沉淀池
CN211813854U (zh) 一种沉降池
CN217498778U (zh) 一种中心进水的高效沉淀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