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9194U -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9194U
CN209719194U CN201821943682.XU CN201821943682U CN209719194U CN 209719194 U CN209719194 U CN 209719194U CN 201821943682 U CN201821943682 U CN 201821943682U CN 209719194 U CN209719194 U CN 209719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uxiliary
out component
auxiliary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36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景广
潘晓丰
孙利刚
黄伦路
钟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gile Electric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36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9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9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9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辅助出风组件其一端连接车载空调送风管,一端连接仪表板中间出风口外侧前部的下表面上,中间出风口受到辅助风口风力辅助,向乘车人员头顶送风,从而避免柯恩达效应,提高乘车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送风口组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系统辅助出风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一般都设有车载空调。车载空调通常设有仪表板中间出风口,以便风口能够吹到头顶,使乘车人员头部的温度能够比较舒适。
康达效应,亦称附壁作用或柯恩达效应。流体有离开本来的流动方向,改为随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只要曲率不大,流体会顺着物体表面流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施与流体一个偏转的力,则流体也必定要施与物体一个反向偏转的力。
有些汽车为了内饰的整体效果,需要中间出风口外侧下表面有一段平滑的平面,如申请号为TW104304049和CN201620128696.0的专利。由于柯恩达效应,会导致中间出风口向上吹风时,气体下落,不能吹到人体头部,影响人体的舒适度。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空调更好的吹到人体头部的辅助出风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包括辅助风管、辅助风口及辅助出风格栅。辅助风口布置在中间出风口外侧前部的下表面上,通过该辅助风口出风,改变中间出风口的风向吹向人的头顶,从而满足人体头部的温度要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包括均为中空管状的辅助风管和辅助风口。
所述辅助风管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空调送风管,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辅助风口。
所述辅助风口包括连接口与辅助出风端,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辅助风管的第二连接端,所述辅助出风端设置于中间出风口外侧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辅助出风端设有辅助出风格栅,所述辅助出风格栅的材质为PC与ABS复合材料,料厚在[2.5mm,3.5mm]范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连接口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结构的材质为PU FOAM材料,所述密封结构料厚在[8mm,10mm]范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辅助风管外部设有保温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PU FOAM材料,所述保温层料厚在[5mm,8mm]范围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用于对接空调送风管。
一种具有以上方案所述辅助出风组件的空调,包括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设有风门,所述辅助连接件连接在送风管上,所述辅助连接件沿送风管的送风方向设置于风门之后。
一种具有以上方案所述空调的汽车,包括中间出风口,所述中间出风口外侧前部设有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辅助出风端设置在下表面的开口处。。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其一端连接车载空调送风管,一端连接仪表板中间出风口下表面,中间出风口受到辅助风口风力辅助,向乘车人员头顶送风,从而避免柯恩达效应,提高乘车舒适度。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所提供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所提供一种辅助出风组件与中间出风口的下表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所提供一种汽车的中间出风口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所提供一种汽车的中间出风口与辅助风口流线图;
图5为实施例中所提供一种汽车的中间出风口与辅助风口出风扩散至车内的流线图;
图6为实施例中所提供一种汽车的乘坐人员口鼻部截面风速图;
图7为实施例中所提供一种汽车的乘坐人员口鼻部截面温度图。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1、辅助风管;2、辅助风口;3、辅助出风格栅;4、密封结构;5、保温层;6、辅助连接件;7、中间出风口;8、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的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包括均为中空管状的辅助风管1和辅助风口2。
所述辅助风管1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空调送风管,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辅助风口2。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风管1采用直圆管,所述辅助风管1水平设置,所述辅助风管1上部设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呈翼状,所述固定连接件上设置螺孔或卡扣以方便安装。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方管接头,以适应辅助风口2外型。所述辅助风管1制作工艺为吹塑,材料为HDPE,料厚在[1.5mm,2.0mm]范围内。
所述辅助风口2包括连接口与辅助出风端,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辅助风管1,所述辅助出风端设置于汽车上的中间出风口7外侧的下方,如此,通过辅助出风端吹出的气流可以将中间出风口7中吹出的气流向上带动,避免中间出风口7中吹出的气流下落。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风口2采用方管,所述辅助风口2沿送风方向呈L型。首先,L型的辅助风口2还能够使气流从水平方向改为向上送风,直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另外,还考虑到L型的辅助风口2能够充分占用转角空间,并充分增加辅助风口2截面面积,在保证送风量的情况下更加节省空间。所述辅助风口2的制作工艺为注塑,材料为PP-T20,料厚在[2.0mm,3.0mm]范围内。
更为细节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出风端外侧设有连接辅助结构,所述连接辅助结构呈台阶状,上述台阶状结构与汽车上的中间出风口7外侧的下表面上的开口适配。该设计可以方便辅助出风端与汽车上的中间出风口7外侧的下表面8连接,并且能够使该连接处拥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出风端设有辅助出风格栅3作为外观件,所述辅助出风格栅3的材质为PC与ABS复合材料,料厚在[2.5mm,3.5mm]范围内,所述辅助出风格栅3表面经过皮纹、水转印或喷漆处理,具体工艺可参考汽车整体内饰风格设定,使得辅助出风端外观美观。
进一步在,上述辅助出风格栅3可以防止异物进入辅助风管1,并且辅助出风格栅3根据需要设置导风方向。将辅助出风格栅3通过注塑工艺直接设置在外观件上,可以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连接口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4。所述密封结构4的材质为PU FOAM材料,所述密封结构4料厚在[8mm,10mm]范围内。
密封结构4能够更好的保证第二连接端与连接口直接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漏风。并且密封结构4具有一定抗冲击性能,可以起到辅助连接作用。
进一步的,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风管1外部设有保温层5。所述保温层5的材质为PU FOAM材料,所述保温层5料厚在[5mm,8mm]范围内。
保温层5可以起到隔热作用,防止冷量在送风过程中流失。另外,在送风过程中,辅助风管1与冷风接触,温度下降,会在辅助风管1外表面形成水珠。常有水珠滴落会产生车内部件腐蚀、电器损坏等现象。而保温层5可以防止辅助风管1外表面凝露、滴水。
进一步的,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辅助连接件6,所述辅助连接件6用于对接空调送风管。
所述辅助连接件6一端与辅助风管1连接,另一端设有矩形的扁口,所述扁口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扁口内设有若干隔板。该设置可以方便辅助风管1连接空调送风管,保证有效的出风。
一种具有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辅助出风组件的空调,包括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设有风门,所述辅助连接件6连接在送风管上,所述辅助连接件6沿送风管的送风方向设置于风门之后。
该空调能够通过辅助风口2配合出风,避免柯恩达效应影响出风效果,使用者更加舒适,并且可以通过空调的风门来控制关闭。
一种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空调的汽车,包括中间出风口7,该中间出风口是传统的汽车上常见的设置,所述中间出风口7前部设有下表面8,所述下表面8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辅助出风端设置在下表面的开口处。
如此,中间出风口7的出风和辅助风口的出风共同作用,使得该汽车空调出风能吹向头顶,从而满足乘车人员头部温度比较舒适。
具体的,在使用时,辅助风管1与空调送风管连接,空调同时对中间出风口7与辅助风口2送风。辅助风口2由下向上出风,与中间出风口7出风合流,并使气流方向改变,辅助中间出风口7出风更好的吹至乘车人员头顶。
如图4-5所示,分别通过模拟试验获得本结构的出风风速相关数据。图4的试验条件为空调箱入口风量:520m3/h,内循环。图5的试验条件为内循环,环境温度:38℃,垂直光照:1000W/m2
如图6所示,由于风向正对面部,前排主驾驶员呼吸口风速约0.8m/s,副驾驶员呼吸口风速约1.5m/s,后排人员呼吸口风速约0.8m/s,风速范围合理。
如图7所示,通过试验模拟本结构的出风后关于人员呼吸温度的相关数据,试验条件为内循环,环境温度:38℃,垂直光照:1000W/m2。所有人员呼吸口温度均在15~20℃之间,温度合理。
从以上CFD仿真分析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中间出风口7的柯恩达效应问题,满足整车舒适性要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9)

1.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中空管状的辅助风管(1)和辅助风口(2);
所述辅助风管(1)包括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空调送风管,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辅助风口(2);
所述辅助风口(2)包括连接口与辅助出风端,所述连接口用于连接辅助风管(1)的第二连接端,所述辅助出风端设置于中间出风口(7)外侧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出风端设有辅助出风格栅(3),所述辅助出风格栅(3)的材质为PC与ABS复合材料,料厚在(2.5mm,3.5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连接口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4)的材质为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所述密封结构(4)料厚在(8mm,10mm)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管(1)外部设有保温层(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5)的材质为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所述保温层(5)料厚在(5mm,8mm)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辅助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辅助连接件(6),所述辅助连接件(6)用于对接空调送风管。
8.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7所述任意一项所述辅助出风组件的空调,包括送风管,所述送风管设有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件(6)连接在送风管上,所述辅助连接件(6)沿送风管的送风方向设置于风门之后。
9.一种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空调的汽车,包括中间出风口(7),所述中间出风口(7)外侧前部设有下表面(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8)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辅助出风端设置在下表面(8)的开口处。
CN201821943682.XU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 Active CN209719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3682.XU CN20971919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3682.XU CN20971919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9194U true CN209719194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5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3682.XU Active CN209719194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91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1197A (zh) * 2020-06-28 2020-10-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扶手箱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1197A (zh) * 2020-06-28 2020-10-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扶手箱及车辆
CN111731197B (zh) * 2020-06-28 2022-06-07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扶手箱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6846B2 (en) Partial recirculation vehicle HVAC system
CN102189912B (zh) 车辆座位空调系统
CN209719194U (zh) 一种辅助出风组件、空调及汽车
CN105313642A (zh) 封闭式换气罩
CN105555563A (zh) 用于机动车辆乘客舱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备
CN107757642B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多功能司机室空调通风系统
CN108916993A (zh) 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N202284828U (zh) 后吹面出风的汽车空调箱装置
JPS6140589Y2 (zh)
US10099790B2 (en) Aircraft provided with an improv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04915378U (zh) 一种简易型车用通风坐垫
CN101100163A (zh) 客车内废气自动排出换气装置
KR20130137351A (ko) 선박 조타실의 환기시스템
CN105235569A (zh) 多点支撑空调通风汽车坐垫
CN2780529Y (zh) 新型客车天窗
CN106915218B (zh) 一种内置空调的独立双风道滚塑顶棚
CN108791903A (zh) 通用飞机的通风和加热系统
CN202158637U (zh) 汽车空调壳体风口防水机构
CN207825881U (zh) 一种车辆通风散热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KR20170074989A (ko) 자동차용의 가열, 환기 및/또는 공기조화 장치
CN208085538U (zh) 自动座椅通风加热系统
CN209683405U (zh) 用于车辆的湿度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579513U (zh) 用于空调hvac防护的壳体结构
JPS6099712A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CN207916496U (zh) 气流引导结构、暖通空调系统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