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4957U -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4957U
CN209714957U CN201920205829.3U CN201920205829U CN209714957U CN 209714957 U CN209714957 U CN 209714957U CN 201920205829 U CN201920205829 U CN 201920205829U CN 209714957 U CN209714957 U CN 209714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bearing
vibrating
cylinder body
bearing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58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剑铭
刘斌
芦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Road Machinery Heav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Road Machinery Heav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Road Machinery Heav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Road Machinery Heav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58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4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4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4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包括缸体、底架、搅拌电机、搅拌轴、振动电机、第一轴承箱和第二轴承箱;所述缸体固定设置在底架上,缸体底部为两个圆弧型结构,第一轴承箱和第二轴承箱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两侧,第一轴承箱内设置有同步齿轮、弹性联轴器和第一搅拌轴承;第二轴承箱内对称设置有振动筒、第二搅拌轴承、振动轴承、振动轴和偏心轮。搅拌轴偏心式自转时,搅拌叶片与缸体内壳壁的间隙逐渐变大,搅拌叶片、混合料以及缸体内壳壁间的摩擦也会减少,减少拌缸叶片的磨损,同时也减少了搅拌电机功率的消耗。搅拌轴偏心式公转时,带动搅拌轴、搅拌臂和搅拌叶的振动,粘性材料能充分裹附在骨料充分表面,搅拌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工程机械搅拌设备领域,特别是对于含有粘性材料的混合料搅拌,具体涉及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搅拌粘性混合料的搅拌机,大多采用强制式双卧轴搅拌设备,强制式搅拌设备主要利用搅拌装置对粘性混合料进行冲击、挤压、翻抛和剪切等方式均匀拌和。但粘性混合料具有一定粘性,容易粘附在搅拌装置上,并使其旋转时受到较大阻力,不仅影响了搅拌质量还增加了能耗,而且这样搅拌出来粘性混合料,虽然达到宏观上均质,但在微观中还是有微小的团状颗粒。
搅拌轴上搅拌叶片在旋转时,搅拌叶片边缘容易将粘性混合料中的石子和搅拌缸内壁表面的衬板发生碰撞摩擦,这将导致搅拌叶片和衬板的受损,并且也增加了搅拌电机的能耗。停机时,搅拌轴表面的裹附的粘性混合料较多,不易清理,从而会带来下次生产时工作负荷的增加,增加了能量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包括缸体、底架、搅拌电机、搅拌轴、振动电机、第一轴承箱和第二轴承箱;所述底架两侧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缸体固定设置在底架上,所述缸体底部为两个圆弧型结构,所述缸体两端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缸体上端一侧,所述出料口位于缸体下端另一侧;所述第一轴承箱和第二轴承箱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两侧,所述第一轴承箱一侧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底架一侧的支撑架固定在第一轴承箱一侧,所述第一轴承箱内设置有同步齿轮、弹性联轴器和第一搅拌轴承,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箱并分别依次连接弹性联轴器、同步齿轮和第一搅拌轴承;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底架另一端侧的支撑架对称设置在第二轴承箱一侧;所述第二轴承箱内对称设置有振动筒、第二搅拌轴承、振动轴承、振动轴和偏心轮,所述振动筒为水平设置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振动筒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承和振动轴承固定设置在振动筒内,所述振动轴承连接所述振动轴一端,所述振动轴另一端偏心连接所述偏心轮一侧,偏心轮另一侧圆心处连接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搅拌轴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搅拌轴上对称设置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每个所述搅拌轴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承和第二搅拌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和第二轴承箱连接处设有两个通孔,搅拌轴一端通过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振动筒中的第二搅拌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一侧周围和位于通孔一侧的搅拌轴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和密封套,所述密封圈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密封圈内壁排列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密封套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密封套外表面排列设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密封套嵌入到密封圈中并且密封套上的凸条嵌入到密封圈上凹槽中。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两个搅拌电机的输出端相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和振动轴的旋转中心与缸体底部圆弧的圆心不重合。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臂呈错位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一端贯穿所述底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相比较传统的双卧轴搅拌机,本实用新型将搅拌轴另一侧连接振动筒内的第二搅拌轴承,振动轴连接振动筒内的振动轴承,并且振动轴偏心连接偏心轮的一侧,使得搅拌轴在自转的同时在振动电机带动下也进行偏心式公转,从而带动搅拌轴、搅拌臂和搅拌叶的振动,在生产工作时,将附着在搅拌轴、搅拌臂和搅拌叶的表面粘性材料利用离心力使其分离,提高搅拌效率,也减少搅拌电机的负载,并且粘性的物料能充分弥散,裹附在骨料表面,搅拌更加均匀,搅拌后的粘性混合料在装卸、运输、摊铺过程中,不易产生颗粒离析的现象。工作停机时,由于离心力的惯性作用,搅拌轴、搅拌臂和搅拌叶表面裹附的粘性物会大大减少,减低了下次生产时工作负荷,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2)搅拌轴和振动轴的旋转中心与缸体底部圆弧的中心采用偏心式设计,石料在随着搅拌叶片搅拌时,随着偏心式搅拌叶片运动的方向,搅拌叶片也缸体内壳壁的间隙逐渐变大,能够更快速的通过叶片与缸体内壳壁的间隙,搅拌叶片、混合料以及缸体内壳壁间的摩擦也会减少。减少拌缸叶片的磨损,同时也减少了搅拌电机功率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缸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轴和振动轴的旋转中心与缸体内壳底面圆弧中心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和密封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胶粘、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
附图标记说明
缸体1、进料口2、出料口3、底架4、支撑架41、搅拌电机5、第一轴承箱6、同步齿轮61、弹性联轴器62、第一搅拌轴承63、第二轴承箱7、密封圈 71、凹槽711、密封套72、凸边721、振动筒73、第二搅拌轴承74、振动轴承 75、振动轴76、偏心轮77、振动电机8、搅拌轴9、搅拌臂91、搅拌叶片92、通孔10。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包括缸体、底架、搅拌电机、搅拌轴、振动电机、第一轴承箱和第二轴承箱;所述底架为矩形,底架两侧各设置有2 个支撑架;所述缸体固定设置在底架上,所述缸体底部为两个圆弧型结构,所述缸体两端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缸体上端一侧,所述出料口位于缸体下端另一侧;所述第一轴承箱和第二轴承箱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两侧,所述第一轴承箱一侧设置有两个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搅拌电机通过底架一侧的支撑架固定在第一轴承箱一侧,所述第一轴承箱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同步齿轮、两个弹性联轴器和两个第一搅拌轴承,两个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箱并分别依次连接一个弹性联轴器、一个同步齿轮和一个第一搅拌轴承,两个所述同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振动电机数量为两个,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底架另一端侧的支撑架对称设置在第二轴承箱一侧;所述第二轴承箱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振动筒、两个第二搅拌轴承、两个振动轴承、两个振动轴和两个偏心轮,所述振动筒为水平设置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振动筒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承和振动轴承固定设置在振动筒内,所述振动轴承连接所述振动轴一端,所述振动轴另一端偏心连接所述偏心轮一侧,所述偏心轮为圆形结构,偏心轮另一侧圆心处连接一个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搅拌轴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搅拌轴上对称设置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为倾斜设置,每个所述搅拌轴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承和第二搅拌轴承。
所述缸体和第二轴承箱连接处设有两个通孔,搅拌轴一端通过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振动筒中的第二搅拌轴承。所述通孔一侧周围和位于通孔一侧的搅拌轴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和密封套,所述密封圈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密封圈内壁排列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密封套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密封套的直径小于密封圈的内径,密封套外表面排列设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凸条宽度小于所述密封圈中的凹槽深度,通过密封套嵌入到密封圈中并且密封套上的凸条嵌入到密封圈上凹槽中,使得搅拌轴在自转和公转时,保持通孔密封状态。
两个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两个搅拌电机的输出端相对称,所述搅拌轴和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与缸体底部圆弧的圆心不重合,如图4所示,R1为搅拌轴和旋转轴的旋转中心,R2为缸体底部圆弧的圆心,R1与R2之间有个偏心距离,所述偏心距离包括横向偏心距A和竖向偏心距B,A和B的偏心距离为3-50mm 之间。
工作原理:在搅拌时,打开缸体两侧的两个搅拌电机和两个振动电机,两个搅拌电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和同步齿轮带动两个搅拌轴同步向外侧转动,振动电机通过偏心轮带动振动轴旋转,从而实现搅拌轴在偏心式自转的同时也进行偏心式公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底架、搅拌电机、搅拌轴、振动电机、第一轴承箱和第二轴承箱;所述底架两侧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缸体固定设置在底架上,所述缸体底部为两个圆弧型结构,所述缸体两端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缸体上端一侧,所述出料口位于缸体下端另一侧;所述第一轴承箱和第二轴承箱分别设置于所述缸体两侧,所述第一轴承箱一侧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底架一侧的支撑架固定在第一轴承箱一侧,所述第一轴承箱内设置有同步齿轮、弹性联轴器和第一搅拌轴承,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箱并分别依次连接弹性联轴器、同步齿轮和第一搅拌轴承;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底架另一端侧的支撑架对称设置在第二轴承箱一侧;所述第二轴承箱内对称设置有振动筒、第二搅拌轴承、振动轴承、振动轴和偏心轮,所述振动筒为水平设置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振动筒两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承和振动轴承固定设置在振动筒内,所述振动轴承连接所述振动轴一端,所述振动轴另一端偏心连接所述偏心轮一侧,偏心轮另一侧圆心处连接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搅拌轴数量为两个,呈对称设置,所述搅拌轴上对称设置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上安装有搅拌叶片,每个所述搅拌轴端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承和第二搅拌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和第二轴承箱连接处设有两个通孔,搅拌轴一端通过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振动筒中的第二搅拌轴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侧周围和位于通孔一侧的搅拌轴上分别设置有密封圈和密封套,所述密封圈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密封圈内壁排列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密封套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密封套外表面排列设有若干个凸条,所述密封套嵌入到密封圈中并且密封套上的凸条嵌入到密封圈上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两个搅拌电机的输出端相对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和振动轴的旋转中心与缸体底部圆弧的圆心不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臂呈错位分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一端贯穿所述底架。
CN201920205829.3U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Active CN209714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5829.3U CN209714957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5829.3U CN209714957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4957U true CN209714957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3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5829.3U Active CN209714957U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4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6841U (zh) 轻质砂浆搅拌混合机
CN209521085U (zh) 一种搅拌机
CN110900831A (zh) 一种立轴行星振动式混凝土搅拌机
CN207027889U (zh) 一种空心搅拌轴等幅振动的强制式振动搅拌机
CN110420586A (zh) 一种可均匀搅拌且具有升降功能的搅拌桶
CN201337893Y (zh) 一种混合搅拌机
CN104647609B (zh) 一种干粉砂浆的连续式混合设备
CN209714957U (zh) 一种双偏心卧轴式节能振动搅拌机
CN218138959U (zh) 连续进料出料的充填料浆搅拌装置
CN103128856A (zh) 一种新型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CN109158010A (zh) 一种双杆矿用搅拌桶
CN215749956U (zh) 一种水利施工搅拌装置
CN208894099U (zh) 一种多工位变性淀粉搅拌设备
CN210100363U (zh) 一种振动搅拌机
CN213493302U (zh) 一种新型气动搅拌机
CN211333914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砂砾混合装置
CN208512354U (zh) 一种粉料混料系统
CN207027890U (zh) 一种搅拌轴等幅振动的强制式振动搅拌机
CN207027888U (zh) 一种带平衡块的搅拌轴等幅振动强制式振动搅拌机
CN208133285U (zh)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07027891U (zh) 一种带平衡块的空心搅拌轴等幅振动强制式振动搅拌机
CN209937269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搅拌装置
CN211333976U (zh) 一种用于制作节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9540168U (zh) 一种具有密封性能的抛光液搅拌机
CN204380592U (zh) 一种行星式立轴拌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