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4864U - 一种电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94864U CN209694864U CN201920167438.7U CN201920167438U CN209694864U CN 209694864 U CN209694864 U CN 209694864U CN 201920167438 U CN201920167438 U CN 201920167438U CN 209694864 U CN209694864 U CN 2096948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insulation cover
- generating disc
- block piece
- electric f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包括底座,底座包括保温罩、发热盘和加热元件,保温罩具有上侧开口的保温腔,发热盘设于保温腔底部,发热盘外侧边沿向上弯曲延伸使发热盘内部形成盘槽,还包括设于发热盘上侧的遮挡件,遮挡件设于保温罩上,遮挡件设于发热盘外周边沿与保温罩内壁间隙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在发热盘与保温罩的间隙的上方设置有遮挡件,有效地阻挡从上方落入发热盘与保温罩的间隙的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发热盘底部,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锅。
背景技术
电饭煲、火锅、电压力锅等电加热炊具因其方便、卫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然而,现有火锅或煲类大多采用发热盘固定在保温罩上,发热盘是具有凹槽的盘状型,发热盘的外壁和保温罩和内壁之间的间隙较大,导致食材或其它异物容易经间隙空间进入发热盘下面,由于该间隙空间较小,操作难度大,清除发热盘底部的异物是十分麻烦,给用户带来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异物掉进入发热盘底部的电热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热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保温罩、发热盘和加热元件,所述保温罩具有上侧开口的保温腔,所述发热盘设于所述保温腔底部,所述发热盘外侧边沿向上弯曲延伸使发热盘内部形成盘槽,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盘上侧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设于所述保温罩上,遮挡件设于发热盘外周边沿与保温罩内壁间隙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在发热盘与保温罩的间隙的上方设置有遮挡件,有效地阻挡从上方落入发热盘与保温罩的间隙的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发热盘底部,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盘底部通过缓冲机构与所述保温罩连接,所述发热盘底部设有导柱,所述保温罩设有导孔,所述导柱设于导孔内,所述缓冲机构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导柱上,其两端分别抵靠在发热盘底部和保温罩上,所述缓冲机构复位时,所述发热盘上端与所述遮挡件的最小间距为1.0至2.0mm;通过这样设置,发热盘上端与所述遮挡件形成较小的间距,有效防止异物从内侧进入发热盘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件包括连接部和挡沿,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温罩上端,所述连接部倾斜设置,所述挡沿连接于连接部的另一端,采用这种结构,有效地将来自上方异物导向至发热盘内,方便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和挡沿一体设置;通过这样设置,方便遮挡件整体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件呈环状,所述挡沿由所述连接部的末端折弯成型;通过这样设置,方便遮挡件生产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件与所述保温罩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温罩上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连接部一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通过连接件连接;通过这样设置,方便遮挡件和保温罩装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沿内周套设有耐温垫圈;通过这样设置,对保温罩起到隔热作用,而且,保温罩装配时与发热盘同心度低不美观时,耐温垫圈在视觉上遮挡美感不足,使产品更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包括外壳和盖环,所述保温罩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环盖合在保温罩与外壳的间隙的上端,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盖环上;采用这种结构,减少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热锅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热锅的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第一台肩的另一种设置方式
标号说明:底座7、保温罩71、发热盘2、加热元件3、保温腔72、遮挡件73、缓冲机构74、导柱75、导孔76、挡环752、螺钉753、连接部731、挡沿732、耐温垫圈743、第二翻边735、第一翻边711、外壳77、盖环78、第一连接孔791、第二连接孔792、第二螺钉79、感温件4、弹性件5、通孔21、导引部41、第一台肩42、连接壁43、第二台肩44限位块45、第二导柱61、过孔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2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包括保温罩71、发热盘2和加热元件3,所述保温罩71具有上侧开口的保温腔72,所述发热盘2设于所述保温腔72底部,所述加热元件3为发热管,并设于发热盘2底部,用于加热所述发热盘2,所述发热盘2外侧边沿向上弯曲延伸使发热盘2内部形成盘槽,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盘2上侧的遮挡件73,所述遮挡件73设于所述保温罩71上,遮挡件73设于发热盘2外周边沿与保温罩71内壁间隙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在发热盘2与保温罩71的间隙的上方设置有遮挡件73,有效地阻挡从上方落入发热盘2与保温罩71的间隙的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发热盘2底部,使用方便。
参见图1和图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热盘2底部通过缓冲机构74与所述保温罩71连接,所述发热盘2底部设有导柱75,所述保温罩71设有导孔76,所述导柱75和导孔76对应设有至少三组,所述导柱75设于导孔76内,所述缓冲机构74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导柱75上,其两端分别抵靠在发热盘2底部和保温罩71上,所述缓冲机构74复位时,所述发热盘2上端与所述遮挡件73的最小间距为1.0至2.0mm;通过这样设置,发热盘2上端与所述遮挡件73形成较小的间距,有效防止异物从内侧进入发热盘2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导柱75下端设有螺孔,所述导孔76下端设有挡环752,所述挡环752外径大于所述导孔76,挡环752通过螺钉753固定在导柱75下端,防止发热盘2脱离所述保温罩7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遮挡件73包括连接部731和挡沿732,所述连接部731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温罩71上端,所述连接部731倾斜设置,所述挡沿732连接于连接部731的另一端,采用这种结构,有效地将来自上方异物导向至发热盘2内,方便清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731和挡沿732一体设置,所述遮挡件73具体为呈环状的片体,所述挡沿732由所述连接部731的末端折弯成型;通过这样设置,方便遮挡件73生产加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沿732内周套设有耐温垫圈743,所述耐温垫圈743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通过这样设置,对保温罩71起到隔热作用,硅胶材料耐用隔热效果好,而且,保温罩71装配时与发热盘2同心度低不美观时,耐温垫圈743在视觉上遮挡美感不足,使产品更美观。
参见图1和图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遮挡件73与所述保温罩7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保温罩71上端设有第一翻边711,所述连接部731一端设有第二翻边735,所述第二翻边735由所述连接部731上端向外折弯成型,所述第一翻边711和第二翻边735通过连接件连接;通过这样设置,方便遮挡件73和保温罩71装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7还包括外壳77和盖环78,所述外壳77和盖环78可采用隔热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所述保温罩71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设于所述外壳77内,所述盖环78盖合在保温罩71与外壳77的间隙的上端,所述第一翻边711和第二翻边735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盖环78上,具体的,所述第一翻边711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791,第二翻边735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792,所述盖环78,上对应设有相同数量的螺孔,所述连接件为第二螺钉793,对应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螺钉793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791和第二连接孔792与螺孔螺纹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减少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
参见图2和图3,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测温装置,所述发热盘2中部设有连通其上下侧的通孔21,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感温件4和设于所述感温件4内侧顶部的测温元件40,所述感温件4设于所述通孔21内,所述感温件4与保温腔底部之间通过导引结构连接,所述感温件4与保温罩1的保温腔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件5,所述感温件4可下压所述弹性件5或随所述弹性件5复位上升,所述弹性件5的压缩或复位可使所述感温件4缩入或伸出通孔21,所述感温件4上部设有第一台肩42,所述第一台肩42方向朝上,第一台肩42的外径大于感温件4上端的外径,所述通孔21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可通过在发热盘2底部倒角处理加工得出,所述锥形孔与感温件配合时有着导向和增大和感温件间隙的作用。通过这样设置,当感温件4被压进通孔21内,感温件4上的第一台肩42有效增大了感温件4与通孔21内壁的间距,减少发热盘2对感温件4的热量传导,提高感温件4的感温精度,同时避免异物进入发热盘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感温件4上端外周设有锥形部41(或倒圆角部),所述锥形部41呈锥台状,所述第一台肩42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壁43与所述锥形部41下端连接;通过这样设置,感温件4下压时,增大感温件4上侧与通孔21内壁的间距,减少发热盘2对感温件4的热量传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台肩42的外径与所述通孔21的最小内径之间的间距为[0.2mm,0.35mm],所述第一台肩42的外径可理解为第一台肩42外端周向的周长;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台肩42与通孔21配合,有效阻止杂质经通孔21进入发热盘2底部,也避免第一台肩42卡死在通孔21内,以及避免两者之间硬性接触造成损耗,提高产品可靠性。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设计成当感温件4复位伸出时,第一台肩42的上端面与所述发热盘2上表面对齐,提供美观感和方便处理杂物。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件4被压进在通孔21内时,所述感温件4的锥形部41与所述通孔21内壁最小位置直径的间距为0.1mm-1mm,避免发热盘2的发热温度影响感温件4的探测精度。
参见图5,作为所述第一台肩42的替换方案,所述第一台肩42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21最小位置的内径;所述锥形部41锥度小于所述锥形孔的锥度,所述第一台肩42通过竖向设置的连接壁43与所述锥形部41下端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当感温件4复位伸出通孔21时,所述锥形部41与通孔21配合,有效阻止杂质经通孔21进入发热盘底部。
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的,所述感温件4设有底部开口的内腔,所述测温元件40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内腔顶部,所述弹性件5为复位弹簧,所述弹性件5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内腔内和保温罩1内底壁上;通过这样设置,方便弹性件5上端固定在感温件4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件4外周位于第一台肩42下侧设有第二台肩44,所述第二台肩44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台肩42外径,所述内腔形状与所述感温件4外轮廓形状相适配,可以理解感温件4内腔的壁厚处处相同,所述保温罩内底壁位于弹性件5下方设有一周向上延伸的定位座10;所述弹性件5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二台肩44内壁顶部和套设在定位座10上;采用这种结构,第二台肩44有效定位所述弹性件5上端的安装位置,定位效果好。由于第二台肩44外径大于第一台肩42外径,且第二台肩44位于第一台肩42下侧,所述第一台肩42的内壁内径小于第二台肩44内壁内径,所述第二台肩44的顶部具体为第一台肩42内壁的下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感温件4下端外周向外延伸出所述通孔21底部外侧形成限位挡沿45,所述限位挡沿为所述限位结构;采用这种结构,有效防止感温件4从通孔21上侧脱离。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保温罩1上的第二导柱61和设于限位挡沿45上的过孔62,所述第二导柱61和过孔62至少对应设有两组,采用这种结构,便于导向所述感温件4在的活动方向。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热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保温罩、发热盘和加热元件,所述保温罩具有上侧开口的保温腔,所述发热盘设于所述保温腔底部,所述发热盘外侧边沿向上弯曲延伸使发热盘内部形成盘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发热盘上侧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设于所述保温罩上,遮挡件设于发热盘外周边沿与保温罩内壁间隙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底部通过缓冲机构与所述保温罩连接,所述缓冲机构复位时,所述发热盘上端与所述遮挡件的最小间距为1.0至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底部设有导柱,所述保温罩设有导孔,所述导柱设于导孔内,所述缓冲机构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导柱上,其两端分别抵靠在发热盘底部和保温罩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包括连接部和挡沿,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温罩上端,所述连接部倾斜设置,所述挡沿连接于连接部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挡沿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呈环状,所述挡沿由所述连接部的末端折弯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上端设有第一翻边,所述连接部一端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通过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与所述保温罩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沿内周套设有耐温垫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外壳和盖环,所述保温罩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环盖合在保温罩与外壳的间隙的上端,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盖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7438.7U CN209694864U (zh) | 2019-01-29 | 2019-01-29 | 一种电热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7438.7U CN209694864U (zh) | 2019-01-29 | 2019-01-29 | 一种电热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94864U true CN209694864U (zh) | 2019-11-29 |
Family
ID=68642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67438.7U Active CN209694864U (zh) | 2019-01-29 | 2019-01-29 | 一种电热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94864U (zh) |
-
2019
- 2019-01-29 CN CN201920167438.7U patent/CN2096948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87490U (zh) | 一种能计时消毒的烹饪锅 | |
CN104068753A (zh) | 蒸汽收集单元和具有该单元的烹饪装置 | |
CN209694864U (zh) | 一种电热锅 | |
CN203493396U (zh) | 电高压锅 | |
CN108324087A (zh) | 一种高效加热的烹调锅 | |
CN205481200U (zh) | 一种加热保温装置的集成灶 | |
CN202355234U (zh) | 一种电热蒸煮器具 | |
CN104510328B (zh) | 烹饪锅具 | |
CN204600149U (zh) | 烹饪锅具 | |
CN209018486U (zh)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烤箱 | |
CN204181453U (zh) | 一种电水壶 | |
CN211534033U (zh) | 一种用于电饭煲的垂直导向排水塞 | |
CN201916949U (zh) | 一种电磁炉多用途装置 | |
CN204410605U (zh) | 一种家用烧烤器 | |
CN205267794U (zh) | 一种蒸煮锅 | |
CN105534270B (zh) | 一种聚油锅 | |
CN205031006U (zh) | 一种具有加热环套结构的电饭煲 | |
CN205267795U (zh) | 一种简易型家用蒸煮锅 | |
CN209678176U (zh) | 一种防烫锅 | |
CN208551376U (zh) | 一种蒸笼 | |
CN204207563U (zh) | 一种用于家庭炊具可以自动做饭的便捷式压铸锅 | |
CN211933720U (zh) | 空气炸锅 | |
CN104398137A (zh) | 一种智能电饭锅 | |
CN203709796U (zh) | 慢炖锅 | |
CN207412058U (zh) | 一种易清洁的电饭锅发热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