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2586U -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2586U
CN209692586U CN201920284087.8U CN201920284087U CN209692586U CN 209692586 U CN209692586 U CN 209692586U CN 201920284087 U CN201920284087 U CN 201920284087U CN 209692586 U CN209692586 U CN 209692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ower adapter
shielding
boss
cover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40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文冀
江宝迪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40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2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2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2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一种电源转化器。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包括散热壳体及盖板,散热壳体包括屏蔽凸台、底壁及连接于底壁周缘的周侧壁,底壁与周侧壁共同围设成收容槽,屏蔽凸台收容于收容槽;盖板包括屏蔽凸起、底边及连接于底边周缘的周侧边,底边与周侧边共同围设成容纳槽,屏蔽凸起收容于容纳槽;盖板安装于散热壳体,屏蔽凸起与屏蔽凸台相接触以形成屏蔽墙,屏蔽墙用于屏蔽电磁干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源转换器中屏蔽结构需要额外设置再组装,而耗费时间及工艺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源以高端的电子产品设备为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度的提高也使得电子信号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高,电磁兼容问题也越来越多。针对高速信号的电磁干扰问题,屏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现有汽车的电源转换装置内部用钣金件做电磁干扰(EMC)屏蔽隔层,电源转换装置需要足够大的内部空间,使得产品外形尺寸偏大,并且采用钣金件做EMC屏蔽隔层耗费安装时间及工艺流程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以解决电源转换器中屏蔽结构在形成过程中耗费安装时间及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包括散热壳体及盖板,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屏蔽凸台、底壁及连接于所述底壁周缘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侧壁共同围设成收容槽,所述屏蔽凸台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盖板包括屏蔽凸起、底边及连接于所述底边周缘的周侧边,所述底边与所述周侧边共同围设成容纳槽,所述屏蔽凸起收容于所述容纳槽;
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散热壳体,所述屏蔽凸起与所述屏蔽凸台相接触以形成屏蔽墙,所述屏蔽墙用于屏蔽电磁干扰。
其中,所述屏蔽凸台的端部连接所述周侧壁,且所述屏蔽凸台将所述收容槽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部分。
其中,所述屏蔽凸台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屏蔽凸台与另一个所述屏蔽凸台间隔设置。
其中,一个所述屏蔽凸台包括双端部,且所述屏蔽凸台的双端部均连接所述周侧壁;另一个所述屏蔽凸台包括多端部,且所述屏蔽凸台的任一端部均连接所述周侧壁。
其中,所述散热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承载壁,所述承载壁连接所述周侧壁,所述承载壁相对所述周侧壁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方向凸起,所述屏蔽凸台远离所述底壁的顶端面与所述承载壁远离所述周侧壁的顶面齐平。
其中,所述电源转换器的壳体还包括对应每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柱的数个第一滑套与对应每一所述第二固定柱的数个第二滑套,一个所述第一滑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柱与一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一个所述第二滑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柱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
其中,所述屏蔽凸台、所述底壁及所述周侧壁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屏蔽凸起、所述底边及所述周侧边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屏蔽凸台接触所述屏蔽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屏蔽凸起接触所述屏蔽凸台的一侧均设有导电胶。
其中,所述散热壳体还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以定位所述盖板与所述散热壳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包括如上所述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变压元件,所述变压元件收容于所述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内。
本申请电源转换器的壳体的散热壳体包括屏蔽凸台,盖板包括屏蔽凸起,屏蔽凸起与屏蔽凸台共同形成屏蔽墙,屏蔽墙用于屏蔽电源转换器内的电磁干扰。电源转换器的壳体无需再通过其他工艺形成屏蔽结构,节省了屏蔽结构在形成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及简化了工艺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源转换器的壳体的散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源转换器的壳体的盖板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1所示结构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散热壳体在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盖板在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沿A-A线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结构沿B-B线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源转换器的壳体的散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电源转换器的壳体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4是图1所示结构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电源转换器100包括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及变压元件20。变压元件20收容于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内。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包括散热壳体101及盖板102。电源转换器100还包括紧固件103。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紧固件103用于固定盖板102与散热壳体10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盖板102与散热壳体101通过螺钉来紧固为例来进行描写。其中,散热壳体101或盖板102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使得电源转换器100内部的变压元件20或其他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均匀散布。
散热壳体101包括屏蔽凸台11、底壁12及连接于底壁12周缘的周侧壁13。底壁12与周侧壁13共同围设成收容槽14。屏蔽凸台11收容于收容槽14。盖板102包括屏蔽凸起21、底边22及连接于底边22周缘的周侧边23。底边22与周侧边23共同围设成容纳槽24。屏蔽凸起21收容于容纳槽24。
散热壳体101还包括安装面15。安装面15与底壁12分别位于散热壳体101的两侧。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屏蔽凸起21与屏蔽凸台11相接触以形成屏蔽墙104。屏蔽墙104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具体地,盖板102安装于安装面15,屏蔽凸起21与屏蔽凸台11相接触形成屏蔽墙104。
由于屏蔽凸台11收容于散热壳体101的收容槽14,屏蔽凸起21收容于盖板102的容纳槽24,使得屏蔽凸台11与屏蔽凸起21形成的屏蔽墙104位于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的内部。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散热壳体101的收容槽14连通盖板102的容纳槽24,以与散热壳体101及盖板102共同形成封闭的收容空间。变压元件20收容于收容空间105。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屏蔽墙104分隔收容空间105,使电源转换器100内的辐射信号不会干扰其他电子元件,也使别的电子元件的辐射信号进不去,避免干扰变压元件20的信号。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能够采用压铸铝合金材料。也即,屏蔽凸台11、底壁12及周侧壁13均采用压铸铝合金材料,使得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既能够实现屏蔽电磁干扰的作用,又能够实现散热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及屏蔽凸台11共同形成屏蔽墙104,屏蔽墙104能够用于屏蔽电源转换器100内的电磁干扰。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无需再通过其他工艺形成屏蔽结构,节省了屏蔽结构在形成过程中耗费的时间、简化了工艺流程及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5,图5是图2所示散热壳体101在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散热壳体101的俯视图。屏蔽凸台11的端部连接周侧壁13,且屏蔽凸台11将收容槽14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部分。具体地,屏蔽凸台11将收容槽14分隔成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部分。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收容有变压元件20及其他电子元件,屏蔽凸台11将收容槽14分隔成多个部分,使变压元件20与其他电子元件之间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此处屏蔽凸台11的数量及形状,根据电源转换器100中收容于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的变压元件20及其他电子元件的位置而设计。
进一步地,屏蔽凸台11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屏蔽凸台11与另一个屏蔽凸台11间隔设置。如图4所示,屏蔽凸台1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屏蔽凸台111及第二屏蔽凸台112。且第一屏蔽凸台111及第二屏蔽凸台112将收容槽14分隔成五个部分。
此处,屏蔽凸台11的第一屏蔽凸台111与第二屏蔽凸台112的设计,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转换器100的需要而设计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屏蔽凸台11也能够为其他形状。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对屏蔽凸台11及屏蔽凸起2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一个屏蔽凸台11包括双端部,且屏蔽凸台11的双端部均连接周侧壁13。另一个屏蔽凸台11包括多端部,且屏蔽凸台11的任一端部均连接周侧壁13。也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屏蔽凸台111包括双端部,双端部均连接周侧壁13。第二屏蔽凸台112包括多端部,且屏蔽凸台11的任一端部均连接周侧壁13。具体地,第二屏蔽凸台112包括四个端部。在本申请的屏蔽凸台11的任一端部均连接周侧壁13,能够包括屏蔽凸台11将收容槽14分隔的每个部门都与周侧壁13相连,从而能够保证每个部分的热量均匀散去。
相应地,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图3所示盖板在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屏蔽凸起21的设计与屏蔽凸台11的设计相适应。屏蔽凸起21包括第一屏蔽凸起211及第二屏蔽凸起212。第一屏蔽凸起211及第二屏蔽凸起212将容纳槽24分隔成五个部分。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屏蔽墙104将收容空间105分隔成五个空间,以屏蔽每个空间内的信号,避免每个空间内的电磁相互干扰。
进一步地,散热壳体101还包括与底壁12相对设置的承载壁16。承载壁16连接周侧壁13。承载壁16相对周侧壁13向远离收容槽14的方向凸起。安装面15包括承载壁16朝向盖板102的顶端面。屏蔽凸台11远离底壁12的顶端面与承载壁16远离周侧壁13的顶端面齐平。
相应地,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图7是图5所示结构沿A-A线处的截面示意图。盖板102还包括承载面25及与底边22相对设置的承载边26。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承载面25接触散热壳体101。具体地,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承载面25与安装面15相接触。承载面25包括承载边26朝向散热壳体101的顶端面。承载边26连接周侧边23。承载边26相对周侧边23向远离容纳槽24的方向凸起。屏蔽凸起21远离底边22的顶侧面与承载边26远离周侧边23的顶端面齐平。
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散热壳体101与盖板102在成型后,需要对承载壁16及承载边26进行切割,使得承载壁16与承载边26的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屏蔽凸台11的顶端面与承载壁16的顶端面齐平,能够保证盖板102安装于安装面15时,屏蔽凸台11与屏蔽凸起21紧密接触,避免屏蔽墙104留有缝隙干扰信号。
进一步地,屏蔽凸台11、底壁12及周侧壁13一体成型。散热壳体101的屏蔽凸台11、底壁12及周侧壁13是一体成型,能够简化散热壳体101生产的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8,图8是图6所示结构沿B-B线处的截面示意图。屏蔽凸起21、底边22及周侧边23一体成型。盖板102的屏蔽凸起21、底壁12及周侧壁13是一体成型,能够简化盖板102生产的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屏蔽凸台11接触屏蔽凸起21的一侧与屏蔽凸起21接触屏蔽凸台11的一侧均设有导电胶(图中未标示)。也即,屏蔽凸台11的顶端面与屏蔽凸起21的顶端面均设有导电胶。由于屏蔽凸台11与屏蔽凸起21的表面设导电胶,使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屏蔽凸台11与屏蔽凸起21之间电连接,从而能够提高屏蔽墙104的屏蔽电磁干扰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散热壳体101还包括第一定位件17。盖板102还包括第二定位件27。第二定位件27与第一定位件17配合,以定位盖板102与散热壳体101。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设有第一定位件17及第二定位件27,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能够简化盖板102安装散热壳体101的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具体地,第一定位件17位于散热壳体101的承载壁16上的定位凸块。定位凸块自安装面15背离底壁12的方向凸起。第二定位件27为位于盖板102的承载边26的定位孔。定位孔自承载面25向底边22的方向凹陷。盖板102安装于散热壳体101时,定位凸块伸入定位孔以定位盖板102与散热壳体10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第一定位件17为圆柱凸起,第二定位件27为圆孔为例来进行描写。
其中,第一定位件17与第二定位件27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多个定位件能够保证盖板102与散热壳体101定位更准确。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10中第一定位件1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定位件17处于承载壁16相对的两侧的对角位置。相应地,第二定位件27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二定位件27处于承载边26相对的两侧的对角位置。定位件为两个相对的对角位置,既能够保证定位准确,又节省成本。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壳体及盖板,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屏蔽凸台、底壁及连接于所述底壁周缘的周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侧壁共同围设成收容槽,所述屏蔽凸台收容于所述收容槽;
所述盖板包括屏蔽凸起、底边及连接于所述底边周缘的周侧边,所述底边与所述周侧边共同围设成容纳槽,所述屏蔽凸起收容于所述容纳槽;
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散热壳体,所述屏蔽凸起与所述屏蔽凸台相接触以形成屏蔽墙,所述屏蔽墙用于屏蔽电磁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凸台的端部连接所述周侧壁,且所述屏蔽凸台将所述收容槽分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凸台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屏蔽凸台与另一个所述屏蔽凸台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屏蔽凸台包括双端部,且所述屏蔽凸台的双端部均连接所述周侧壁;另一个所述屏蔽凸台包括多端部,且所述屏蔽凸台的任一端部均连接所述周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承载壁,所述承载壁连接所述周侧壁,所述承载壁相对所述周侧壁向远离所述收容槽的方向凸起,所述屏蔽凸台远离所述底壁的顶端面与所述承载壁远离所述周侧壁的顶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凸台、所述底壁及所述周侧壁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凸起、所述底边及所述周侧边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凸台接触所述屏蔽凸起的一侧与所述屏蔽凸起接触所述屏蔽凸台的一侧均设有导电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还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以定位所述盖板与所述散热壳体。
10.一种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变压元件,所述变压元件收容于所述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内。
CN201920284087.8U 2019-03-06 2019-03-06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Active CN209692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4087.8U CN209692586U (zh) 2019-03-06 2019-03-06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4087.8U CN209692586U (zh) 2019-03-06 2019-03-06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2586U true CN209692586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3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4087.8U Active CN209692586U (zh) 2019-03-06 2019-03-06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2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3594C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电磁屏蔽装置
EP1951021B1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203691859U (zh)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双层屏蔽罩
US7772505B2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shield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444439B2 (en) Connector mounting apparatus having a bracket with recesses abutting resisting tabs of a member received therein
TW201440631A (zh) 具有散熱電磁干擾屏蔽結構之電子器件
JP2013055312A (ja) 電磁波遮断ケース
US8787004B2 (en) Medium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with integrated electronic protection unit
CN104125761A (zh) 电子设备的屏蔽装置
US9332680B2 (en) Electrical gasket and electronic module having electrical gasket
CN209692586U (zh) 电源转换器的壳体及电源转换器
CN109474107B (zh) 一种集成式电机系统
KR19990044085A (ko) 무선 차폐부를 구비한 무선 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CN102300445A (zh) 防止电磁波干扰的屏蔽装置
CN108306114B (zh) 车载娱乐系统内置多功能天线的结构
CN209472873U (zh) 一种车载多媒体主机箱
CN206211119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0157588U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519065U (zh) Pcb电路板的屏蔽盖及安装箱
CN101166412B (zh) 一种屏蔽盖的制造方法和利用该方法制造的屏蔽盖
CN206077948U (zh) 电磁屏蔽罩与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CN219740942U (zh) 一种车用控制器
JPH08102592A (ja) 実装基板用電磁シールドケース
CN219205126U (zh) 一种车辆及其抗电磁干扰域控制器
CN216960670U (zh) 一种屏蔽罩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