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9020U -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9020U
CN209689020U CN201920246693.0U CN201920246693U CN209689020U CN 209689020 U CN209689020 U CN 209689020U CN 201920246693 U CN201920246693 U CN 201920246693U CN 209689020 U CN209689020 U CN 209689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sing
in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conditione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66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富兴
郭绍胜
刘奇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66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9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9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9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第一开口和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换热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沿相连,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容置腔和第二开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二壳体内具有容置腔,可以方便定位安装。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内安装换热器和旋转体,机壳的结构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安装风道外壳时,需要将风道外壳嵌入机壳内,给风道外壳的安装带来了很多麻烦,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方便组装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第一开口和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换热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沿相连,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容置腔和第二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二壳体内具有容置腔,可以方便定位安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水槽,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接水槽以及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空间的溢水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沿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前壁和后壁在向下延伸的方向上朝相反的方向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端由风道支撑部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凹陷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后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凹陷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卡线结构或水平延伸的支撑筋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的下部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倾斜并形成有面向机壳内部空间的斜面,且该斜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所述接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壁的下部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倾斜并形成有面向机壳内部空间的斜面,且该斜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所述接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壳体大体呈矩形形状且所述第二壳体大体呈半圆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可旋转地与所述机壳相连,且所述旋转体的至少一部分陷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旋转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的风道以及连通所述风道的第二通风口;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旋转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旋转体安装于容置腔内,安装方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柔性密封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且所述面板沿其法线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面向所述面板的第三通风口,且所述面板适于封盖和打开所述第三通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上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通风口处,且所述导风板在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位置之间可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上,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体相连以驱动所述旋转体旋转,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旋转体的沿所述风轮轴线方向的侧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机壳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旋转体与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机壳10,第一壳体11,第一通风口111,第一开口112,第二壳体12,容置腔121,第二开口122,风道支撑部123,前侧壁124,后侧壁125,换热腔13,接水槽14,第三通风口15,面板16,凹槽17,支撑筋条18,
旋转体20,第二通风口201,风道203,导风板23,
换热器30,风轮40,驱动组件50,电机51,齿轮52,齿条53,密封件60,第一驱动机构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附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0,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空调室内机100的机壳10大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通风口111、第一开口112和连通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一开口112的换热腔13,第二壳体12与第一开口112的周沿相连,且第二壳体12具有容置腔121和第二开口122。
也就是说,第二壳体12内的容置腔121和第二开口122与第一壳体11内的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一开口112连通。
其中,换热腔13用于对气流进行换热,由此,经过换热后流出空调室内机100的气流流向室内,可以降低或提高室内温度。容置腔121用于安装旋转体20,旋转体20内具有风道203和风机,风机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通风口111流向第一开口112或驱动气流从第一开口112流向第一通风口111。
举例而言,气流由第一通风口111流向第一开口112,也即在风机的驱动下,气流由第一通风口111进入第一壳体11内,气流经过换热腔13换热后被制冷或制热流向第一开口112,随后从第一开口112流出并通过第二开口122进入第二壳体12内,带风道203的导向作用下,气流流出第二壳体12,也即气流流向室内,从而降低或提高室内温度以达到用户需求温度。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且第二壳体12内具有容置腔121,可以方便定位安装。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1的内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水槽14,且第一壳体11上设有连通接水槽14以及第一壳体11的外部空间的溢水口。可以理解的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热空气遇冷凝形成冷凝水为了避免冷凝水造成的短路和结霜现象,通过设置开口向上的接水槽14,可以收集冷凝水,避免空调室内机100发生短路。另外,通过设置溢水口,且溢水口连通接水槽14和第一壳体11的外部空间,由此,接水槽14内的积水可以通过溢水口排向第一壳体11的外部空间,起到排水的作用。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溢水口还可设于第二壳体12的侧壁,且溢水口连通接水槽14和第二壳体12的外部空间。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112设于第一壳体11的底部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壳体12连接于第一开口112的周沿并向下延伸,第二开口122设于第二壳体12的底部,且第二壳体12的前壁和后壁在向下延伸的方向上朝相反的方向倾斜。换言之,第二壳体12的前壁和后壁在向下延伸的方向上相互远离,由此,第二壳体12内的容置腔121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呈渐扩形状。其中,第二开口122设于第二壳体12的底部,也即第二开口122设于前壁和后壁之间,且第二开口122形成于前壁的下边沿和后壁的下边沿之间,第二开口122也即容置腔121的开口,由此,旋转体20可以穿过第二开口122并安装定位于容置腔121内,方便了安装。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3、图4结合图5所示,第二壳体12的左右两端由风道203支撑部123封闭。换句话说,容置腔121的左右两端由风道203支撑部123封闭,风道203支撑部123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左右两端,旋转体20内置于容置腔121内,且旋转体20沿左右方向延伸,旋转体20的左侧可以支撑于位于第二壳体12左端的风道203支撑部123,旋转体20的右侧可以支撑于位于第二壳体12右端的风道203支撑部123,也即风道203支撑部123不仅可以限制旋转体20的左右方向的自由度,还可以起到定位支撑旋转体20的作用。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和第二壳体12的前侧壁124的连接处形成有朝向机壳10的内部空间凹陷的凹槽17。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连接强度。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壳体12的前侧壁124和后侧壁125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呈逐渐扩张的形状,通过在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和第二壳体12的前侧壁124的连接处形成向内的凹槽17,可以避免第二壳体12的扩张角度过大,有利于减少第二壳体12的体积,从而减小机壳10的体积。进一步的,向内凹陷的连接处还可以用于支撑定位换热器30,也可形成接水槽14。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和第二壳体12的后侧壁125的连接处形成有朝向机壳10的内部空间凹陷的凹槽17。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连接强度。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壳体12的前侧壁124和后侧壁125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呈逐渐扩张的形状,通过在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和第二壳体12的后侧壁125的连接处形成向内的凹槽17,可以避免第二壳体12的扩张角度过大,有利于减少第二壳体12的体积,从而减小机壳10的体积。进一步的,向内凹陷的连接处还可以用于支撑定位换热器30,也可形成接水槽14。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凹槽17内设有卡线结构。卡线结构用于整理线束,使线路规整,通过将卡线结构设于凹槽17内,凹槽17为向内凹陷的形状,可以起到保护线束的作用,避免漏电,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压缩机壳10的体积。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凹槽17内设有水平延伸的支撑筋条18。在连接机壳10的外壳时,支撑筋条18可以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另外,支撑筋条18与前侧壁或后侧壁之间具有夹角,水槽位于支撑筋条18的上方,支撑筋条18还可以起到遮盖位于支撑筋条18下方的前侧壁或后侧壁的作用,避免水槽漏水时,溢水对电路产生影响,可以提高安全性能。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的下部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朝向机壳10的内部空间倾斜并形成有面向机壳10内部空间的斜面19,且该斜面19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水槽14。该斜面19连接第一壳体11的前侧壁的下部和第二壳体12前侧壁124的上部,斜面19起到了定位支撑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机壳10的结构强度。另外,可以理解的是,该斜面19为从上往下向内倾斜的形状,接水槽14适于形成于该斜面19上,方便了接水槽14的成型,使接水槽14的布置合理。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的下部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朝向机壳10的内部空间倾斜并形成有面向机壳10内部空间的斜面,且该斜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水槽14。该斜面连接第一壳体11的后侧壁的下部和第二壳体12后侧壁125的上部,斜面起到了定位支撑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机壳10的结构强度。另外,可以理解的是,该斜面为从上往下向内倾斜的形状,接水槽14适于形成于该斜面上,方便了接水槽14的成型,使接水槽14的布置合理。
优选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为一体成型。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一体成型,可以减少安装步骤,另外,一体成型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结构强度较高,稳定性强。
有利地,如图1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中第一壳体11大体呈矩形形状且第二壳体12大体呈半圆弧形。第一壳体11大体呈矩形,第一壳体11的成型工艺性较好,方便生产,第二壳体12大体呈半圆弧形,半圆弧形的第二壳体12的下端敞开形成第二开口122,方便安装旋转体20,且当旋转体20可旋转地设于容置腔121内时,半圆弧形的第二壳体12也可起到导向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如图2结合图3所示,包括机壳10、旋转体20和风轮40,机壳10为上述的机壳10。
具体地,旋转体20可旋转地与机壳10相连,且旋转体20的至少一部分陷入容置腔121内,旋转体20具有连通第一通风口111的风道203以及连通风道203的第二通风口201,风轮40设于旋转体20内。
旋转体20的一部分位于容置腔121内,且旋转体20的另一部分从第二开口122凸出,换言之,容置腔121用于容纳安装旋转体20,其中,旋转体20的一部分突出安装槽,另一部分设置于安装槽内,且第二开口122与第一通风口111连通,从而气流可以从第一通风口111进入旋转体20内,之后从旋转体20离开。由此,可以减少容置腔121的用料,提高安装效率。
第一通风口111与容置腔121连通,容置腔121具有第二开口122,也即第一通风口111与第二开口122连通,其中,气流可以从第一通风口111流向第二开口122,也可从第二开口122流向第一通风口111,优选地,气流从第一通风口111流向第二开口122。
旋转体20可转动地连接机壳10,旋转体20具有第二通风口201以及连通第二通风口201和第一通风口111的风道203,第二开口122位于容置腔121内并连通第一通风口111,第二通风口201适于连通机壳10的外部空间。旋转体20具有连通第二通风口201和第一通风口111的风道203,第二开口122连通第一通风口111,第二通风口201连通外部空间,气流可以从外部空间通过第二通风口201进入风道203内,并从第二开口122流出风道203并通过与第二开口122连通的第一通风口111排出机壳10,气流还可以从外部空间通过第一通风口111进入机壳10内,随后从第二通风口201流向外部空间。其中,旋转体20与底壳可转动地连接,旋转体20转动时,风道203同样发生转动,此时风道203的进风/出风角度发生改变。优选地,气流从第一通风口111流向第二通风口201,此时,风道203的第二通风口201也即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口,第二通风口201的位置随着旋转体20的旋转而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可以通过改变风道203位置来改变出风角度,从而增大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具有换热器30,换热器30设于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二通风口201之间。换热器30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或者制冷,无论气流从第一通风口111送往第二通风口201还是从第二通风口201送往第一通风口111,气流均会经过换热器30并与换热器30发生换热,由此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机100的制热或制冷效果。
举例而言,在环境温度较高时,空调室内机100开启制冷模式,此时,换热器30对进入空调室内机100内的气流进行制冷,同时为了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尽量避免冷风直吹用户,需要调整出风角度,使出风方向向上吹向天花板,此时调节旋转体20并使其发生转动,通过旋转风道203的送风角度调节,能最大程度提高送风角度调节极限,改善出风的效果,改善制冷制热状态下舒适度。
风轮40用于驱动气流从第一通风口111流向第二通风口201,或驱动气流从第二通风口201流向第一通风口111。
由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室内机100具有旋转体20,旋转体20内具有风道203,且旋转体20与机壳10可转动地连接,旋转体20转动时,风道203的位置发生变化,能提高送风角度调节极限,改善出风的效果,改善制冷制热状态下舒适度,也方便了旋转体20的安装。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体20与第二壳体12之间设有密封件60,密封件60为柔性密封条。
可以理解的是,旋转体20和机壳10之间的相对转动必然会留有间隙,通过设置密封件60,可以将其密封,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整体性,避免灰尘或小动物进入空调室内机100内。
有利地,密封件60为柔性橡胶材料,由此,可以降低噪音。
可选地,第二壳体12的内表面以及旋转体20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处设有密封件60。
优选地,密封件60设于第二壳体12的内表面上。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面板16,面板16可转动地与第二壳体12相连,且面板16沿其法线方向的投影覆盖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其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面向面板16的第三通风口15,且面板16适于封盖和打开第三通风口15。
第三通风口15起到增大进风量的作用,具体而言,在空调室内机100需要增大进风量时,可以移动面板16至打开第三通风口15的位置,由此,空调室内机100可以同时从第一通风口111/第二通风口201以及第三通风口15进风,增大了进风面积。其中,从第三通风口15进入机壳10内的气流可以通过阀门控制其直接流向容置腔121实现混风,也可以控制器流经换热器30后再流向容置腔121,还可以控制其中一部分气流直接流向容置腔121、另一部分流经换热器30后在流向容置腔121。
进一步地,面板16与第二壳体12铰接,面板16打开则面板16与第二壳体12之间呈预定大小的夹角,夹角在0°到90°的范围内。也即面板16与第二壳体12可转动的连接,面板16与第二壳体12的转动角度在0到90度的范围内,由此,可以控制进风量,例如,进风量不足时,且需要大量进风时,需要将第三通风口15打开较大的开口,此时面板16与第二壳体12的夹角可以为60度、70度、80度或90度;进风量不足时,且进风需求不那么高时,第三通风口15的打开角度可以稍小一些,此时,面板16与第二壳体12的夹角可以为10度、20度、30度、40度或50度。
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的顶部设置第一通风口111且底部设置容置腔121,面板16可打开地盖在第二壳体12的前面,在从前向后的投影中,在上下方向上面板16覆盖第二壳体12上从第一通风口111到第一开口112之间部分的50%以上。面板16的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整体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5以及图6所示,旋转体20上连接有导风板23,导风板23可转动地设在第二通风口201处,且导风板23在打开和关闭第二通风口201的位置之间可调节。
其中,导风板23不仅可以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二通风口201,导风板23还可用于调节送风角度,例如,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冷模式下,导风板23将第二通风口201处的气流向上导风,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热模式下,导风板23将第二通风口201处的气流向下导风。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角度下,通过调整导风板23来调整送风角度,会造成风量损失,从而制约空调本身的性能,本申请中的旋转体20内具有风道203,且风道203可旋转,由此,在需要调整送风角度时,可以通过旋转旋转体20来改变风道203及第二通风口201的位置,避免风量损失。由此,在增大送风角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风量损失,有利于提高空调室内机100在制冷或制热条件下的舒适度。
在调节送风角度时,可以是仅通过导风板23来调整送风角度,可以仅通过旋转体20旋转来调节送风角度,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同时旋转旋转体20和导风板23来调整送风角度,其中,导风板23和旋转体20之间可以是相互独立的运动。
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23沿旋转体20的周向可滑动地连接旋转体20,旋转体20上设有导槽,导风板23的一部分可滑动地嵌设于导槽内。
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23可转动的连接旋转体20。
也即导风板23可滑动或转动地与旋转体20连接,导风板23与旋转体20滑动连接时,导槽起到导向的作用,导风板23沿导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以打开和关闭第二通风口201;导风板23与旋转体20转动连接时,导风板23转动以打开和关闭第二通风口201。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驱动组件50,驱动组件50设于机壳10上,且驱动组件50与旋转体20相连以驱动旋转体20旋转,驱动组件50位于旋转体20的沿风轮40轴线方向的侧边。
也即驱动组件50可以驱动旋转体20转动,从而可以改变风道203的位置,增大出风范围,其中,驱动组件50位于机壳10上。
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组件50包括电机5151和齿条53,电机5151的电机5151轴上同轴连接有齿轮52,齿条53与齿轮52啮合或传动连接,其中,齿条53与旋转体20固定连接。电机5151具有电机5151轴,电机5151运转时,电机5151轴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与电机5151轴连接的齿轮52,旋转体20上具有齿条53,齿轮52与齿条53啮合,当齿轮52转动时,可以带动齿条53移动,从而旋转体20发生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50还包括传动件,传动件具有传动齿轮52,传动齿轮52分别与齿轮52和齿条53啮合传动连接。
当然,还可以是驱动组件50包括电机5151、第一齿轮52和第二齿轮52,第一齿轮52与电机5151的电机5151轴同轴连接,第二齿轮52的中心轴与旋转体20的中心轴同轴并与旋转体20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齿轮52和第二齿轮52啮合传动。优选地,第二齿轮52套设于旋转体20的外周面上。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结合图3和图6所示,机壳10包含有容置腔121,用于对旋转体20进行包裹密封,在容置腔121内侧有柔性密封条结构。同时,机壳10前部有面板16,面板16的张开角度可调节,面板16通过第一驱动机构70驱动,绕固定点旋转,从而实现角度调节,第一驱动机构70为齿轮齿条机构,齿条53与旋转体20固接,齿轮52驱动机构位于旋转体20的侧边或者中部位置,旋转体20包含导风板23和百叶,风道203旋转时带动百叶和导风板23一起转动。
风道203旋转形式可以为单风道203部件旋转,即风道203连同导风板23和百叶等出风部件一起旋转,也可以为风道203和风轮40一起旋转,即风道203和风轮40同为旋转部件的一部分,风道203的驱动形式采用齿轮齿条驱动机构,齿轮52上设有限位结构,使风道203旋转在一定角度内,旋转体20的一部风凸出容置腔121。具体调节形式如下:制冷模式下,旋转体20逆时针旋转,使风道203气流接近水平状态吹出,从而实现沉降式制冷的效果,制热模式下,旋转体20顺时针旋转,使热气流近乎垂直的角度下压,实现热气流的暖足效果。相比于仅依靠导风板23的气流方向调节,能在最大限度降低风量损失的情况下,实现沉降式制冷和暖足制热。同时,可动的面板16也可以通过机构进行开度调节,从而改善空调室内机100的回风面积,增大风量,改善制冷和制热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第一开口和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换热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沿相连,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容置腔和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水槽,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接水槽以及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空间的溢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沿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前壁和后壁在向下延伸的方向上朝相反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端由风道支撑部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前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凹陷的凹槽;和/或
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后侧壁的连接处形成有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凹陷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卡线结构或水平延伸的支撑筋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的前侧壁的下部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倾斜并形成有面向机壳内部空间的斜面,且该斜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水槽;和/或
所述第一壳体的后侧壁的下部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朝向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倾斜并形成有面向机壳内部空间的斜面,且该斜面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接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壳体大体呈矩形形状且所述第二壳体大体呈半圆弧形。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机壳;
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可旋转地与所述机壳相连,且所述旋转体的至少一部分陷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旋转体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风口的风道以及连通所述风道的第二通风口;
风轮,所述风轮设于所述旋转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柔性密封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且所述面板沿其法线方向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面向所述面板的第三通风口,且所述面板适于封盖和打开所述第三通风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上连接有: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通风口处,且所述导风板在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通风口的位置之间可调节。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上,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体相连以驱动所述旋转体旋转,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旋转体的沿所述风轮轴线方向的侧边。
CN201920246693.0U 2019-02-26 2019-02-26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9689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6693.0U CN209689020U (zh) 2019-02-26 2019-02-26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6693.0U CN209689020U (zh) 2019-02-26 2019-02-26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9020U true CN209689020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3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6693.0U Active CN209689020U (zh) 2019-02-26 2019-02-26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90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8775A (zh) * 2020-11-10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排水系统及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8775A (zh) * 2020-11-10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排水系统及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1239B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016454B (zh) 空调器
CN105275882B (zh) 一种风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76100B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104791914B (zh) 空调器
CN11348339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89004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52290A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89122A (zh) 立式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105864894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换热单元
CN108954770A (zh) 导风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导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403228A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62393A (zh) 空调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
CN106225078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73277U (zh) 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9458663A (zh) 空调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285490A (zh) 空调器
CN208901597U (zh) 导风装置及包含其的空调器
CN206531173U (zh) 空调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
CN209689020U (zh) 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279279U (zh) 立式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09689021U (zh) 空调器
CN2071465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327920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CN206145929U (zh) 一种顶出风立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