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8104U - 中心轴承支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中心轴承支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8104U
CN209688104U CN201920245469.XU CN201920245469U CN209688104U CN 209688104 U CN209688104 U CN 209688104U CN 201920245469 U CN201920245469 U CN 201920245469U CN 209688104 U CN209688104 U CN 209688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ropeller shaft
mobile
containment member
centr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54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浦泰史
稲原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Honda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R&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8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8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 Sealing Of Bearing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螺旋桨轴的转速来适当地进行中心轴承的密封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包括进行螺旋桨轴(10)的外周的密封的密封构件(16)、以及在螺旋桨轴(10)的轴向上移动自如且与密封构件(16)接触的移动构件(20),当螺旋桨轴(10)低速旋转时,保持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接触的状态,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利用由重球(31)的离心力所致的重球(31)的移动,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以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的方式移动。

Description

中心轴承支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轴承支具(center bearing support)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关于中心轴承支具结构,已公开了下述技术,即:在固定于车体侧的外环的内周,经由包含弹性体材料的弹性体而设置内环,在此内环的内周安装旋转自如地支撑螺旋桨轴(propeller shaft)的中心轴承,在内环中的第一金属环的外端部形成有所需数量的槽,此槽具有在与安装于螺旋桨轴的防尘盖(dust cover)之间的间隙中,通过防尘盖的旋转而朝向其外侧产生流体的流动的方向性,由此构成阻断泥水或尘埃向中心轴承侧渗入的密封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8034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所述现有的技术中,虽能利用密封机构来进行中心轴承的密封,但是,是成为在螺旋桨轴的所有旋转区域进行密封的结构。
因此,当车辆的速度快而螺旋桨轴的转速高时,螺旋桨轴与密封机构接触,因而产生异响或密封的耐久性降低。而且,因螺旋桨轴与密封机构的接触而导致对螺旋桨轴的摩擦阻力增加,可能导致燃油经济性能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所述方面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螺旋桨轴的转速来适当地进行中心轴承的密封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包括:密封构件,进行螺旋桨轴的外周的密封;移动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的轴向上移动自如,且包括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密封部;以及移动机构,以在所述螺旋桨轴低速旋转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在所述螺旋桨轴高速旋转时所述密封部不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或使接触力减小的方式,使所述移动构件的所述密封部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螺旋桨轴的转速低时,能够进行中心轴承的密封,当螺旋桨轴的转速变高时,通过利用移动机构使移动构件移动,而能够解除中心轴承的密封,从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friction)的减少。
所述结构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施力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低速旋转时,对所述密封部以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方式施力;抵接部,形成于所述移动构件;以及重球(weightball),在所述螺旋桨轴高速旋转时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使所述密封部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所施加的力而以不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或使接触力减小的方式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螺旋桨轴的转速低时,能够进行中心轴承的密封,当螺旋桨轴的转速变高时,通过重球因离心力向螺旋桨轴的外侧移动并抵接于抵接部而使移动构件移动,由此能够解除中心轴承的密封,从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所述结构的所述移动机构是将所述施力构件与所述抵接部形成为一体而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施力构件与抵接部形成为一体,能够将移动机构设为简单的结构。
所述结构的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构件形成为一体,且将施力构件与重球形成为一体,所述施力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低速旋转时,对所述密封部以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方式施力,所述重球在所述螺旋桨轴高速旋转时,使所述密封部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所施加的力而以不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或使接触力减小的方式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螺旋桨轴的转速低时,能够进行中心轴承的密封,当螺旋桨轴的转速变高时,能够使重球因离心力向螺旋桨轴的外侧移动而解除密封部对中心轴承的密封,从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而且,通过将移动机构与移动构件形成为一体,能够将移动机构设为简单的结构。
所述结构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施力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低速旋转时,对所述密封部以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方式施力;以及翼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高速旋转时,利用风压使所述密封部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所施加的力而以不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或使接触力减小的方式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螺旋桨轴的转速低时,能够进行中心轴承的密封,当螺旋桨轴的转速变高时,使翼构件旋转而产生风压,受到此风压而使移动构件移动,由此能够解除中心轴承的密封,从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螺旋桨轴的转速低时,能够进行中心轴承的密封,当螺旋桨轴的转速变高时,通过重球因离心力向螺旋桨轴的外侧移动并抵接于抵接部而使移动构件移动,由此能够解除中心轴承的密封,从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符号的说明
1:中心轴承支具
10:螺旋桨轴
11:中心轴承
16:密封构件
20:移动构件
21:本体
22:抵接部
23:密封部
30:球支撑板
31:重球
40:支撑构件
41:施力弹簧
42:施力构件
43:弹性部
45:翼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1所示,中心轴承支具1例如在车体侧弹性支撑安装于汽车的螺旋桨轴10的轴向中间部外周的中心轴承11,减少行驶中的螺旋桨轴10侧与车体侧之间的振动传递。
中心轴承支具1具备未图示的外环、及配置于所述外环的内周侧的内环12,在外环与内环12之间设有具有弯曲的截面形状的包含弹性体材料等的弹性体(未图示),构成为弹性支撑螺旋桨轴10。
在螺旋桨轴10的外周侧与内环12之间设有中心轴承11。中心轴承11是由球轴承所构成,所述球轴承包含外座圈(outer race)13及内座圈(inner race)14、和在其间旋转自如地保持的多数个钢球15。中心轴承11是将外座圈13具有过盈量地压入嵌接于内环12,且将内座圈14嵌合于螺旋桨轴10的外周面而受到支撑。
在内环12的内周面,例如朝向内侧而设置有包含橡胶等弹性材料的密封构件16。
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旋桨轴10的外周,在螺旋桨轴10的旋转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有移动构件20。移动构件20包括环状的本体21、从所述本体21的外周侧向外侧延伸且在螺旋桨轴10的旋转轴向上倾斜的抵接部22、以及从所述抵接部22的前端部沿着轴向而延伸到内环12的内周侧的环状的密封部23。
密封部23形成为厚度朝向前端部变小的曲面锥状。由此,当移动构件20在轴向上移动而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接触时,会缓缓接触,从而可顺利地进行密封部23接触时的动作。此外,密封部23不限定于曲面锥状,例如也可通过形成为阶状,而构成为顺利地进行密封部23接触时的动作。
密封部23在螺旋桨轴10不旋转的状态下,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保持中心轴承11的密封状态。
在螺旋桨轴10的外周侧配置有球支撑板30,球支撑板30的外周缘接近密封部23的内周面而配置。
在由移动构件20的抵接部22、密封部23及球支撑板30所包围的部分中收容有重球31。重球31在周向上设有多个(例如4个)。各重球31是以在移动构件20的径向上移动自如,且在周向上不移动的方式保持。
进而,在螺旋桨轴10的外周且移动构件20的本体21的附近,设有构成移动机构的一部分的支撑构件40。在支撑构件40与移动构件20的本体21之间配置有作为施力构件的施力弹簧41。移动构件20利用施力弹簧41的所施加的力,在螺旋桨轴10不旋转的状态下,保持于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的位置。
另外,当螺旋桨轴10以规定转速以上受到旋转驱动时,重球31因离心力向外侧移动。随着此重球31的移动而重球31抵接于移动构件20的抵接部22,利用离心力抵抗施力弹簧41的所施加的力,使移动构件20在图1中向左移动。由此,构成为将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解除。
即,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移动构件20的抵接部22、重球31及施力弹簧41来构成移动机构。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螺旋桨轴10不旋转的状态下,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保持中心轴承11的密封。
当螺旋桨轴10受到旋转驱动时,在螺旋桨轴10的转速低于规定转速时,重球31虽然抵接于抵接部22,但并未施加使移动构件20在轴向上移动的程度的离心力,因而保持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
另外,当螺旋桨轴10的转速超过规定转速而对重球31施加规定的离心力时,因离心力而对重球31产生朝向外侧的力,重球31按压移动构件20的抵接部22。由此,抵抗施力弹簧41的所施加的力而使移动构件20在图1中向左移动,解除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
例如,当车辆进入水洼时等中心轴承11可能被水淹没时,通常车辆以低速进入。本实施方式中,当在低速状态下螺旋桨轴10的转速低时,保持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因而能够确保中心轴承11的密封。
相对于此,当车辆高速行驶时,不易设想中心轴承11被水淹没那样的事态,因而当螺旋桨轴10的转速高时,即便解除了中心轴承11的密封时,也能够仅利用设置于中心轴承11的附近的未图示的防护板(guard)来防止水等向中心轴承11的渗入。
这样,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通过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16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如以上所述那样,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进行螺旋桨轴10的外周的密封的密封构件16、以及在螺旋桨轴10的轴向上移动自如且与密封构件16接触的移动构件20,当螺旋桨轴10低速旋转时,保持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接触的状态,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利用由重球31的离心力所致的重球31的移动而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以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的方式移动。
由此,当车辆低速行驶而螺旋桨轴10的转速低时,能够进行中心轴承11的密封,当螺旋桨轴10的转速变高时,解除中心轴承11的密封,由此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16的耐久性的提高及摩擦的减少。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2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应用的对移动构件20施力的施力弹簧,而使用包含橡胶等弹性材料的施力构件42。
即,本实施方式中,施力构件42包括安装于螺旋桨轴10的外周的支撑构件40、以及将支撑构件40与移动构件20的本体21连结且向螺旋桨轴10的半径方向外侧鼓出的弹性部43。施力构件42利用弹性部43的弹性力而对移动构件20在图2中向右施力。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移动构件20的抵接部22、重球31及施力构件42来构成移动机构。
其他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当螺旋桨轴10为不旋转的状态或转速低时,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保持中心轴承11的密封。
另外,当螺旋桨轴10的转速超过规定转速而对重球31施加规定的离心力时,重球31因离心力向外侧移动,重球31抵接于移动构件20的抵接部22。由此,抵抗施力构件42的所施加的力而使移动构件20在图2中向左移动,解除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
这样,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通过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16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3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使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应用的移动构件20变形的示例。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构件20是由在螺旋桨轴10的外周侧向外侧延伸并且在螺旋桨轴10的旋转轴向上倾斜的抵接部22、以及从所述抵接部22的前端部沿着轴向而延伸至内环12的外周侧的密封部23所构成。
在内环12的外周侧,配置有抵接于密封部23的内周面的密封构件16。
即,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构件20是仅由抵接部22及密封部23所构成,与移动机构成一体。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移动构件20的抵接部22、重球31及施力构件42来构成移动机构。
其他结构与所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因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当螺旋桨轴10为不旋转的状态或转速低时,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保持中心轴承11的密封。
另外,当螺旋桨轴10的转速超过规定转速而对重球31施加规定的离心力时,重球31因离心力而向外侧移动,重球31抵接于移动构件20的抵接部22。由此,抵抗施力构件42的所施加的力而使移动构件20在图3中向左移动,解除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
这样,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通过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16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将施力构件42与移动构件20形成为一体。
本实施方式中,施力构件42是由环状的支撑构件40、以及形成为蛇腹状的弹性部43所构成。
而且,在弹性部43的内侧配置有重球31。在弹性部43的中心轴承11侧端部设有环状的密封部23。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弹性部43及重球31来构成移动机构。
其他结构与所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因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当螺旋桨轴10为不旋转的状态或转速低时,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保持中心轴承11的密封。
另外,当螺旋桨轴10的转速超过规定转速而对重球31施加规定的离心力时,重球31因离心力而向外侧移动。随着该重球31向外侧的移动,蛇腹状的弹性部43向外侧移动,由此使密封部23在图5中向左移动,解除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
这样,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通过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16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5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中,在螺旋桨轴10的外周侧设有环状的移动构件20。螺旋桨轴10与移动构件20经锯齿状(serration)结合,由此,移动构件20与螺旋桨轴10一起受到旋转驱动,并且构成为在螺旋桨轴10的轴向上移动自如。
在移动构件20的外周面安装有多片翼构件45,在移动构件20的中心轴承11侧端部设有环状的密封部23。
进而,在螺旋桨轴10的外周且移动构件20的附近设有支撑构件40。在支撑构件40与移动构件20之间配置有施力弹簧41。移动构件20利用施力弹簧41的所施加的力,在螺旋桨轴10不旋转的状态下,保持于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翼构件45及施力构件42来构成移动机构。
其他结构与所述各实施方式同样,因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当螺旋桨轴10为不旋转的状态或转速低时,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保持中心轴承11的密封。
另外,当螺旋桨轴10的转速超过规定转速而旋转时,使翼构件45旋转而产生风压,受到此风压而移动构件20抵抗施力弹簧41的所施加的力,在图5中向左移动。由此,解除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
这样,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通过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16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6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五实施方式中应用的施力弹簧,而使用包含橡胶等弹性材料的施力构件42。
即,本实施方式中,施力构件42安装于凸缘与移动构件20之间,且制成蛇腹状的施力构件42。施力构件42利用其弹性力而对移动构件20在图6中向右施力。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翼构件45及施力构件42来构成移动机构。
其他结构与图5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同样,因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当螺旋桨轴10为不旋转的状态或转速低时,密封部23的外周面与密封构件16接触,保持中心轴承11的密封。
另外,当螺旋桨轴10的转速超过规定转速而旋转时,移动构件20的翼构件45受到风压,由此移动构件20抵抗施力构件42的所施加的力而在图6中向左移动。由此,解除密封部23与密封构件16的接触。
这样,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通过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而能够实现密封接触时产生的异响的减少、密封构件16的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摩擦的减少。
而且,利用施力构件42将凸缘与移动构件20之间的螺旋桨轴10的外周侧包覆,因而能够有效地保护螺旋桨轴10的移动构件20的滑动部分不受泥水或尘埃等的影响。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例如,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当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使移动构件20的密封部23不与密封构件16接触,但即便在螺旋桨轴10高速旋转时,使密封部23对密封构件16的接触力减小,也能够发挥同样的作用、效果。

Claims (5)

1.一种中心轴承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构件,进行螺旋桨轴的外周的密封;
移动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的轴向上移动自如,且包括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密封部;以及
移动机构,以在所述螺旋桨轴低速旋转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在所述螺旋桨轴高速旋转时所述密封部不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或使接触力减小的方式,使所述移动构件的所述密封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施力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低速旋转时,对所述密封部以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方式施力;
抵接部,形成于所述移动构件;以及
重球,在所述螺旋桨轴高速旋转时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使所述密封部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所施加的力而以不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或使接触力减小的方式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是将所述施力构件与所述抵接部形成为一体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构件形成为一体,且
将施力构件与重球形成为一体,所述施力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低速旋转时,对所述密封部以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方式施力,所述重球在所述螺旋桨轴高速旋转时,使所述密封部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所施加的力而以不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或使接触力减小的方式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轴承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施力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低速旋转时,对所述密封部以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的方式施力;以及
翼构件,在所述螺旋桨轴高速旋转时,利用风压使所述密封部抵抗所述施力构件的所施加的力而以不与所述密封构件接触或使接触力减小的方式移动。
CN201920245469.XU 2018-03-09 2019-02-27 中心轴承支具结构 Active CN2096881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3360 2018-03-09
JP2018043360A JP6994415B2 (ja) 2018-03-09 2018-03-09 センターベアリングサポート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8104U true CN209688104U (zh) 2019-11-26

Family

ID=67995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5469.XU Active CN209688104U (zh) 2018-03-09 2019-02-27 中心轴承支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94415B2 (zh)
CN (1) CN2096881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292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河北洁仕宝日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拖把自升降清洁工具
WO2022007294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河北洁仕宝日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自升降旋转拖把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65258U (zh) * 1979-10-24 1981-06-01
JP5354196B2 (ja) 2009-09-07 2013-11-27 Nok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ベアリングサポート
JP5516870B2 (ja) 2010-03-15 2014-06-11 Nok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ベアリングサポー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292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河北洁仕宝日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拖把自升降清洁工具
WO2022007294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河北洁仕宝日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自升降旋转拖把
GB2600268A (en) * 2020-07-08 2022-04-27 Hebei Jieshibao Daily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Self-lifting/lowering mop cleaning tool
US11832776B2 (en) 2020-07-08 2023-12-05 Hebei Jieshibao Daily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Mop self-lifting cleaning tool
GB2600268B (en) * 2020-07-08 2024-05-22 Hebei Jieshibao Daily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Mop self-lifting cleaning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56061A (ja) 2019-09-19
JP6994415B2 (ja)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8104U (zh) 中心轴承支具结构
CN101868637B (zh) 径向活动式浮动轴承
CN102046994B (zh) 滚动轴承密封装置
WO2009050895A1 (ja) ブッシュ軸受
CN202451611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轴承的限位机构
JP6111740B2 (ja)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JP2012063012A (ja) 密封装置
JPH1151069A (ja) ダブルシールベアリング
CN105691103A (zh) 轮毂驱动总成
CN101586624B (zh) 洗衣机离合器用轻型单向轴承
CN105221580A (zh) 轴承
JP2008190655A (ja) 密封装置
CN102189988B (zh) 用于制动角组件的防溅罩
CN109072980A (zh) 密封构造
CN215830947U (zh) 一种转向节专用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US5183445A (en) Arrangement of a differential for driving two vehicle wheels
CN201198870Y (zh) 洗衣机离合器用轻型单向轴承
JP2013060975A (ja) 密封装置及び転がり軸受装置
JP2009166787A5 (zh)
KR101385762B1 (ko) 베어링의 씰링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휠 베어링
CN2050913U (zh) 离心式机械停车密封装置
CN200975361Y (zh) 改进的风扇轴承结构
KR20170011629A (ko) 휠 베어링용 보호 슬링거
JP5310377B2 (ja) 密封装置および転がり軸受
KR20100115084A (ko) 자동차 조향장치의 더스트 커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