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4827U - 叠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叠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4827U
CN209684827U CN201920272750.2U CN201920272750U CN209684827U CN 209684827 U CN209684827 U CN 209684827U CN 201920272750 U CN201920272750 U CN 201920272750U CN 209684827 U CN209684827 U CN 209684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on
storehouse
side plate
fixed plate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27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昌友成
谢扬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727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4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4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4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叠片装置,用于玻璃片的自动叠料,该叠片装置包括机台、叠料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叠料机构包括底座和两叠片仓组,底座转动安装于机台,两叠片仓组设于底座,两叠片仓组分别位于叠料位和卸料位,任一叠片仓组包括若干叠片仓;驱动机构与底座连接,以驱动底座转动,使两叠片仓组于叠料位和卸料位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叠片装置实现流水化操作,显著提高自动化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叠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玻璃片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是人工对玻璃片进行叠片。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生产制造中需要采用自动叠片装置代替人工操作,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然而,由于叠片装置中的叠料机构不可以进行流转,难以实现流水化操作,而是需要待卸料完毕之后,才能再次进行叠料,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叠片装置,旨在实现流水化操作,提高自动化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叠片装置,用于玻璃片的自动叠料,包括:机台;叠料机构,包括底座和两叠片仓组,所述底座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台,所述两叠片仓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两叠片仓组分别设于叠料位和卸料位,任一所述叠片仓组包括若干叠片仓;及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以驱动所述底座转动,使所述两叠片仓组于所述叠料位和所述卸料位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叠片仓组包括固定板、若干对侧板和动力组件,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底座,若干对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且任一对所述侧板的两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两侧板与所述固定板围设形成用于叠放玻璃片的叠片仓,所述动力组件连接所述两侧板以驱动所述两侧板相互靠近和远离。
优选地,所述两侧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敞口,且所述两叠片仓组的敞口相互背离。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内壁面间隔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筋;且/或,一所述侧板朝向另一所述侧板的内壁面间隔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筋。
优选地,所述叠片仓组还包括若干供玻璃片叠放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支撑台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口背离所述固定板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部分、和侧向连接所述支撑部分的安装部分,所述支撑部分设于所述机台,所述安装部分对应所述卸料位设于所述叠片仓的上方;若干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和压紧块,所述气缸对应所述叠片仓设于所述安装部分,所述气缸具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靠近所述叠片仓的一端设置,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压紧块,以驱动所述压紧块沿上下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压紧块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与所述插槽的槽口同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安装部分并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压紧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用于感应玻璃片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部分、并与所述气缸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转盘,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底座设于所述转盘,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台,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转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机台、叠料机构和驱动机构,使叠料机构包括底座和两叠片仓组,两叠片仓组分别位于叠料位和卸料位。同时,使底座转动安装于机台,通过驱动机构连接底座以驱动底座转动,从而使两叠片仓组在叠料位和卸料位之间相互切换。以致当其中一叠片仓组在叠片的同时,另一叠片仓组在进行卸料。待叠料和和卸料完毕时,通过转动使两者交换位置,再次进行叠料。如此循环,使得叠料和卸料同时进行,实现了流水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叠片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叠片装置中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叠料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叠片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叠片装置,用于玻璃片的自动叠料。
参照图1至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叠片装置1包括机台10、叠料机构20及驱动机构30。其中,叠料机构20包括底座21和两叠片仓组,底座21转动安装于机台10,两叠片仓组设于底座21,两叠片仓组分别位于叠料位和卸料位,任一叠片仓组包括若干叠片仓22;驱动机构30与底座21连接,以驱动底座21转动,使两叠片仓组于叠料位和卸料位之间切换。
具体地,机台10用于叠片装置1中其他部件的安装。两叠片仓组分别为第一叠片仓组22A和第二叠片仓组22B,当第一叠片仓组22A处于叠料位,第二叠片仓组22B处于卸料位进行卸料。待操作完毕之后,通过转动使两叠片仓组的位置互换,再次进行叠料和卸料。此处叠料机构20中的两叠片仓组不仅指只有两叠片仓组,而应理解为两个及以上叠片仓组,即可以是两个叠片仓组、三个叠片仓组或四个叠片仓组等等。当采用两个叠片仓组时,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当采用三个或四个叠片仓组时,使其中两叠片仓组分别位于叠料位和卸料位,其余的叠片仓组位于中转位,通过驱动底座21转动,使得不同的叠片仓组的位置在叠料位、卸料位和中转位之间轮流切换。
由于任一叠片仓组包括若干叠片仓22,在叠料时可于多个叠片仓22中同时对玻璃片进行叠放,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多个叠片仓组在叠料位和卸料位之间的切换,除采用驱动装置驱动底座21转动的方式以外,还可采用滑动的方式。如采用滑动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滑轨安装于底座21,滑块安装于叠片仓组,通过驱动叠片仓组滑动,使得两叠片仓组在叠料位和卸料位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机台10、叠料机构20和驱动机构30,使叠料机构20包括底座21和两叠片仓组,两叠片仓组分别位于叠料位和卸料位。同时,使底座21转动安装于机台10,通过驱动机构30连接底座21以驱动底座21转动,从而使两叠片仓22组在叠料位和卸料位之间相互切换。以致当其中一叠片仓22组在叠片的同时,另一叠片仓22组在进行卸料。待叠料和和卸料完毕时,通过转动使两者交换位置,再次进行叠料。如此循环,使得叠料和卸料同时进行,实现了流水化作业,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效率。
如图2所示,叠片仓组包括固定板221、若干对侧板222和动力组件23,固定板221设于底座21,若干对侧板222安装于固定板221,且任一对侧板222的两侧板222相对设置,两侧板222与固定板221围设形成用于叠放玻璃片的叠片仓22,动力组件23连接两侧板222以驱动两侧板222相互靠近和远离。在仅有一个固定板221和一对侧板222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叠片仓22;在用一个固定板221或多对侧板222的情况下,形成多个并排设置的叠片仓22,不仅结构一体化,安装方便,且多个叠片仓22可用于同时进行玻璃片的叠放,工作效率高。本实施例中,一个叠片仓组中包括一个固定板221与三对侧板222,形成三个叠片仓22。于叠片仓22的顶部形成有进料口,便于玻璃片从叠片口处向下滑落入叠片仓22内。两侧板222之间形成有与固定板221相对的敞口,以在叠放完毕后通过该敞口进行卸料。容易想到的是,也可采用多个固定板221和多对侧板222的方式,使一对侧板222一一对应的安装于一个固定板221,以与固定板221围设形成叠片仓22,采用此方式使叠片仓22的排放灵活,但结构复杂,安装繁琐。
两侧板222安装于固定板221,可以是滑动安装或转动安装。例如滑动安装,可用滑动配合的导轨和滑块,导轨安装于固定板221,滑块安装于侧板222;若转动安装,则于固定板221上安装有转动轮,使侧板222与转动轮连接,通过转动轮转动带动侧板222移动。通过设置动力组件23,使动力组件23与两侧板222连接,通过驱动两侧板222移动以使两侧板222相互靠近和远离。这是因为,玻璃片在叠放中滑落容易与叠片仓22的内壁发生接触和摩擦,既会导致移位,造成叠放不整齐,也容易发生破损。因此,通过使两侧板222相互远离,减少玻璃片与叠片仓22内壁的接触,通过使两侧板222靠近,从两侧对玻璃片进行限位,实现拟人化操作,将玻璃片叠放整齐。
如图3所示,该叠料机构20还包括若干传动机构25,传动机构25对应连接两侧板222,动力组件23与传动机构25连接。由于若干对侧板222与固定板221连接形成若干叠片仓22,通过采用若干传动机构25,使传动机构25对应与叠片仓22的两侧板222连接,同时,若干传动机构25连接动力组件23,以使动力组件23同时驱动若干传动机构25,并带动两侧板222相对移动。有利于减少驱动机构30的使用数量,使得一驱动机构30可同时驱动若干对侧板222相对移动,结构紧凑。
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动力组件23与若干传动机构25的连接,该叠料机构20还包括转接板24,转接板24与若干传动机构25连接,动力组件23连接转接板24,以驱动转接板24沿上下方向移动。通过转接板24将动力组件23与若干传动机构25连接在一起,形成装置的一体化,并通过驱动转接板24的上下移动带动两侧板222相对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使转接板24滑动安装于固定板221背离叠片仓22的外壁面。既加强了对转接板24的固定,使得安装更加稳固;同时也对转接板24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转接板24沿着既定的滑动方向移动,实现对传动机构25较好的驱动效果。容易理解的是,根据固定板221的长度不同,在固定板221的外壁面上可设有一个或多个滑动安装位,从而能够使转接板24受力更加平衡。以固定板221的长度满足三对侧板222为例,可在固定板221的外壁面分别对应三个叠片仓22设有三个滑动安装位,分别安装导轨,转接板24对应与滑块安装,以分别通过传动机构25使两侧板222均衡受力,使两侧板222相对移动。
本实施例中,采用驱动转接板24上下移动而带动两侧板222相对移动的方式,并通过传动机构25连接转接板24与两侧板222,这时,需要通过传动机构25将上下移动转变为相对的左右移动。
如图4所示,传动机构25包括:移动板251,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固定板221的外壁面、并与动力组件23连接,移动板251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表面2511;两推板252,分别滑动安装于固定板221的外壁面、并与两侧板222靠近固定板221的一端对应连接,两推板252均具有朝向第一表面2511的第二表面2521;第一表面2511与第二表面2521滑动配合,且第一表面2511与第二表面2521的间距自下向上逐渐递增;弹性件253,两端分别与两推板252连接。于固定板221的外壁面安装第一滑轨2512,移动板251与滑块连接,通过滑块与第一滑轨2512滑动配合使移动板251滑动安装于固定板221。于固定板221的外壁面分别安装第二滑轨2524,推板252与第二滑块2523连接安装,通过第二滑轨2524与第二滑块2523滑动配合使推板252在固定板221上滑动。
采用移动板251与两推板252配合,以在动力组件23驱动移动板251向上滑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表面2511与第二表面2521的间距逐渐减小,两推板252受到移动板251的挤压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侧板222相互远离,由于两推板252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53,不仅对两推板252的滑动起到缓冲,同时弹性件253因受力发生形变,产生拉伸张力。而当动力组件23驱动移动板251向下滑动时,第一表面2511与第二表面252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两推板252受到移动板251的作用力减小,这时,弹性件253因受力减小产生与拉伸张力方向相反的收缩力,发生复位,从而拉动两推板252朝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侧板222相互靠近。
移动板251和两推板252可设置为任何形状,只要使移动板251的第一表面2511与推板252的第二表面2521的间距自下向上逐渐递增即可。如移动板251为方形,第一表面2511为竖直面,推板252的第二表面2521为斜面;或反之。移动板251滑动安装于固定板221,使固定板221上安装导轨,移动板251上对应安装滑块,通过滑块与导轨的滑动配合使移动板251在固定板221上滑动。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第一表面2511呈斜面设置,且两斜面之间的距离自下向上逐渐递减。使移动板251形成一梯形,可使两斜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不同,形成不同形状的梯形。优选等腰梯形,使得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第二表面2521设有滑轮2522,滑轮2522与第一表面2511抵接。通过滑轮2522实现第一表面2511与第二表面2521的滑动配合,减小第一表面2511与第二表面2521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受力摩擦,实现较好的驱动效果。当然,除了采用滑轮2522,也可采用齿轮齿条,将齿条设置在第一表面2511,齿轮安装在第二表面2521,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实现移动板251对推板252的推动。
如图3所示,动力组件23包括电机31和丝杆螺母232,电机31设有转轴,丝杆螺母232套设于转轴,丝杆螺母232与若干传动机构25连接。通过电机31和丝杆螺母232配合对传动机构25直线驱动,通过传动机构25产生对两侧板222的作用力,使得两侧板222相对移动。在直线驱动的方式下,还可直接采用气缸421,气缸421具有伸缩杆,使伸缩杆的自由端与传动机构25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两侧板222之间形成与固定板221相对的敞口,且两叠片仓22组的敞口相互背离。敞口用于便于将叠放后的玻璃片卸料,两叠片仓22组的敞口相互背离使得敞口朝向背离叠片仓22组的方向向外,增大了对敞口的操作空间,方便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叠片仓组还包括若干供玻璃片叠放的支撑台223,支撑台223安装于固定板221,支撑台223设有至少一个插槽2231,插槽2231的槽口背离固定板221设置。设置支撑台223,一方面增大玻璃片与叠片仓22底部之间的高度,增大操作空间;另一方面,可使插槽2231与取样治具的侧板适配,由于插口背离固定板221,使得取样治具的侧板直接插入插槽2231后形成对玻璃片的支撑,取样治具于上下方向同时对叠放的玻璃片进行夹持后自插槽2231中退出,完成卸料,操作简单方便。
此外,还可使支撑台223于固定板221上沿上下方向滑动,即在固定板221的内壁面安装滑轨,支撑台223上安装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同时设置动力机构,使动力机构与支撑台223连接,驱动支撑台223滑动。在叠料开始时,支撑台223滑动至固定板221上部靠近进料口,减小了进料口与支撑台223之间的距离,使得玻璃片滑入至支撑台223叠放,缩短了滑动距离,有效减少碰撞,避免玻璃片破损。随着玻璃片叠放数量的增加,支撑台223逐步向下滑动,从而保持玻璃片滑落的高度一致,叠放整齐。在叠放完毕时支撑台223滑动至靠近叠片仓22底部。卸料后,支撑台223向上滑动至原位,进行下一次叠料。
如图1和图5所示,卸料时,通过取样治具于上下方向对叠片仓22内的玻璃片进行夹持后取出。如前所述,取样治具插入支撑台223的插槽2231后从下方形成对玻璃片的支撑,因此,还需从上方作用于玻璃片共同形成夹持。叠片装置1还包括压紧组件40,压紧组件40包括:安装支架41,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部分411、和侧向连接支撑部分411的安装部分412,支撑部分411设于机台10,安装部分412对应卸料位设于叠片仓22的上方;若干压紧机构42,压紧机构42包括气缸421和压紧块422,气缸421对应叠片仓22设于安装部分412,气缸421具有伸缩杆,伸缩杆靠近叠片仓22的一端设置,伸缩杆的自由端连接压紧块422,以驱动压紧块422沿上下方向移动。通过压紧组件40,从叠片仓22的上方作用于玻璃片。压紧组件40包括安装支架41和若干压紧机构42,安装支架41用于压紧机构42的安装,压紧机构42作用于玻璃片,所以,若干压紧机构42与叠片仓22组的叠片仓22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安装支架41。安装支架41包括支撑部分411和安装部分412,支撑部分411安装于机台10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安装部分412侧向连接支撑部分411,即于支撑部分411的侧向与支撑部分411连接,以对应卸料位位于叠片仓22的上方,同时与叠片仓22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1包括两支撑臂和连接两支撑臂的连接臂,两支撑臂对称设置于连接臂的两端。通过使压紧机构42中的压紧块422设置于气缸421伸缩杆的自由端,通过气缸421推动伸缩杆进而带动压紧块422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在卸料时,压紧块422向下移动作用于玻璃片,与支撑台223共同作用形成对叠放的玻璃片的夹持,便于取样治具卸料。
如图6所示,压紧块422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卡槽的槽口与插槽2231的槽口同向设置。为了与取样治具的侧板222适配,使压紧块422设有卡槽,且槽口与插槽2231的槽口同向,便于插入。容易理解的是,通常取样治具的侧板222结构相同,因而,优选地,压紧块422与支撑台223的结构相同,且插槽2231和卡槽的数量和形状大小亦相同。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压紧机构42还包括导向杆424,导向杆424穿设于安装部分412并可沿上下方向移动,导向杆424的一端与压紧块422连接。采用导向杆424,不仅对压紧块422的移动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增加压紧块422的作用面积,使压紧块422受力平衡,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导向杆424,使两导向杆424与气缸421对称设置。
此外,如图6所示,压紧机构42还包括用于感应玻璃片的控制器43,控制器43设于安装部分412、并与气缸421电连接。通过控制器43可自动检测叠片仓22内的玻璃片是否到位。当检测到位时,控制器43向气缸421发出指令,控制气缸421的伸缩杆向下移动,使得压紧块422向下作用于玻璃片。卸料完毕后,伸缩缸向上伸缩复位,待下一次指令发出后再次操作。提升了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该控制器43可采用红外传感器、数字传感器等。
固定板221的内壁面间隔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筋224;且/或,一侧板222朝向另一侧板222的内壁面间隔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筋224。这是因为,玻璃片在滑落的过程中会与叠片仓22的壁面发生接触和摩擦,通过设置凸筋224,减小玻璃片与叠片仓22壁面的接触面积,避免玻璃片发生破损。可以是在侧板222的内壁设置凸筋224,或者在固定板221的内壁设置凸筋224,或者在两侧板222和固定板221的内壁均设置凸筋224。
如图1和图5所示,还包括转盘11,驱动机构30包括电机31和传动组件32,底座21设于转盘11,转盘11转动安装于机台10,传动组件32连接电机31和转盘11。通过使底座21安装于转盘11,转盘11安装于机台10,使得底座21可于机台10上转动。使电机31通过传动组件32驱动转盘11转动。传动组件32可采用两锥齿轮,使主动锥齿轮套设于电机31的转轴,从动锥齿轮与转盘11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叠片装置,用于玻璃片的自动叠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
叠料机构,包括底座和两叠片仓组,所述底座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台,所述两叠片仓组设于所述底座,所述两叠片仓组分别位于叠料位和卸料位,任一所述叠片仓组包括若干叠片仓;及
驱动机构,与所述底座连接,以驱动所述底座转动,使所述两叠片仓组于所述叠料位和所述卸料位之间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仓组包括固定板、若干对侧板和动力组件,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底座,若干对所述侧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且任一对所述侧板的两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两侧板与所述固定板围设形成用于叠放玻璃片的叠片仓,所述动力组件连接所述两侧板以驱动所述两侧板相互靠近和远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敞口,且所述两叠片仓组的敞口相互背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内壁面间隔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筋;且/或,一所述侧板朝向另一所述侧板的内壁面间隔设有若干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仓组还包括若干供玻璃片叠放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支撑台设有至少一个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口背离所述固定板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安装支架,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部分、和侧向连接所述支撑部分的安装部分,所述支撑部分设于所述机台,所述安装部分对应所述卸料位设于所述叠片仓的上方;
若干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和压紧块,所述气缸对应所述叠片仓设于所述安装部分,所述气缸具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靠近所述叠片仓的一端设置,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压紧块,以驱动所述压紧块沿上下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与所述插槽的槽口同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设于所述安装部分并可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压紧块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用于感应玻璃片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安装部分、并与所述气缸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底座设于所述转盘,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台,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转盘。
CN201920272750.2U 2019-03-04 2019-03-04 叠片装置 Active CN209684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2750.2U CN209684827U (zh) 2019-03-04 2019-03-04 叠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2750.2U CN209684827U (zh) 2019-03-04 2019-03-04 叠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4827U true CN209684827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2750.2U Active CN209684827U (zh) 2019-03-04 2019-03-04 叠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4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4349A (zh) 变压器铁芯片叠片机构、装置及叠片机
CN106829799A (zh) 一种全自动顶升定位换向装置
CN10868761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导流板加工打磨装置
CN209684827U (zh) 叠片装置
CN115365332A (zh) 一种用于板材的智能折弯设备
CN205032913U (zh) 一种螺母锁紧装置
CN209922422U (zh) 叠片机
CN209561193U (zh) 变压器铁芯片叠片机构、装置及叠片机
CN110040510A (zh) 叠片机
CN210661997U (zh) 一种手动电动一体化超薄升降屏
CN209524618U (zh) 一种用于空调摆风叶的外置式驱动装置
CN208000322U (zh) 一种高空电力设备电气试验接线夹
CN108082925B (zh) 一种叠层上下料装置
CN214520170U (zh) 一种刹车片自动码垛机械手
CN216003298U (zh) 一种用于手套叠放计数的装置
CN110333639A (zh) 一种用于实物标本三维成像一体机
CN108996400A (zh) 电池箱起吊装置
CN109095194A (zh) 一种磁性元件自动定向码垛装置
CN106348007B (zh) 卸料装置
CN109911621A (zh) 叠片机
CN209665309U (zh) 一种触摸屏用加工设备
CN209147833U (zh) 练习用靶机
CN207668046U (zh) 锂电池分选装置及锂电池生产线
CN108608410A (zh) 一种塑料瓶夹持机械臂
CN208485291U (zh) 一种板材搬运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