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3497U -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3497U
CN209683497U CN201920169672.3U CN201920169672U CN209683497U CN 209683497 U CN209683497 U CN 209683497U CN 201920169672 U CN201920169672 U CN 201920169672U CN 209683497 U CN209683497 U CN 209683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vehicle
fixed
bending part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696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696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3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3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3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座椅安装支架包括座椅转轴安装部、车身固定部和车架固定部,座椅转轴安装部设有转轴安装孔,车身固定部与座椅转轴安装部连接,车架固定部与座椅转轴安装部或车身固定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安装支架,座椅安装支架可以同时与车辆的车身与车架固定,增加了座椅安装支架的固定点数量,从而车辆在受冲击时座椅在车内固定更牢固,乘客乘坐更安全。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座椅与车身之间连接有座椅安装支架,相关技术中,用于安装座椅转轴的座椅安装支架仅与车身固定,座椅安装支架的固定点较少,座椅在车辆内的固定强度较低,在车辆受到撞击时,座椅安装支架受到较大冲击力,导致座椅安装支架损坏或连接失效,导致安装在座椅转轴上的座椅在车内晃动,威胁着座椅上乘客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座椅在车内固定更牢固的座椅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座椅安装支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座椅安装支架,包括座椅转轴安装部、车身固定部和车架固定部,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车身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连接,所述车架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或所述车身固定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座椅安装支架,座椅安装支架可以同时与车辆的车身与车架固定,增加了座椅安装支架的固定点数量,从而车辆在受冲击时座椅在车内固定更牢固,乘客乘坐更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安装支架,所述车身固定部包括上固定部、下固定部、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的下端连接,所述前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的后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之间,所述前固定部包括第二弯折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之间,所述后固定部包括第三弯折部和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焊接固定,所述第三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三焊接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之间,所述下固定部包括第四弯折部和第四焊接部,所述第四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焊接固定,所述第四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四焊接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和所述第四安装部共同将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与所述车身间隔开。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的焊接面积小于所述第三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的焊接面积。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固定部与所述第四焊接部连接且相对所述第四焊接部弯折,所述车架固定部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架贴合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前端具有向下弯曲的第五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的前端具有向上弯曲的第六弯折部,所述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六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焊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六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后表面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椅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后端具有向下弯曲的第七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的后端具有向上弯曲的第八弯折部,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八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八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前表面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座椅安装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车辆在受冲击时座椅在车内固定更牢固,乘客乘坐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座椅安装支架100,座椅转轴安装部1,转轴安装孔11,车身固定部2,上固定部21,第一弯折部211,第一焊接部212,第五弯折部213,前固定部22,第二弯折部221,第二焊接部222,后固定部23,第三弯折部231,第三焊接部232,第四弯折部241,第四焊接部242,第六弯折部243,车架固定部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1-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100。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100可以包括座椅转轴安装部1、车身固定部2和车架固定部4。车辆的每个座椅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设有一个座椅安装支架100。
如图1所示,每个座椅安装支架100的座椅转轴安装部1可以设有转轴安装孔11,每个座椅的座椅转轴(图中未示出)可以沿左右方向设置并分别穿设每个座椅左右两侧的座椅安装支架100上的转轴安装孔11,转轴安装孔11可以支承座椅转轴,进而座椅可以固定在座椅转轴上,从而座椅可以通过座椅转轴、座椅安装支架100与车身相对固定。
如图1-图2所示,车身固定部2可以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连接,同时,车身固定部2还可以与车辆的车身(例如轮罩板)固定。
如图1-图2所示,车架固定部4可以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连接,或者车架固定部4可以与车身固定部2连接,同时,车架固定部4还可以与车辆的车架(例如纵梁)固定。
由此,座椅安装支架100可以分别与车辆的车架和车身固定,增加了座椅安装支架100的固定点数量,由此座椅可以通过座椅安装支架100同时与车架以及车身固定,车辆在受冲击时,座椅可以同时将冲击力分散至车架和车身,避免座椅与车身之间集中受力,座椅安装支架100更不易发生损坏和连接失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100,通过座椅转轴安装部1、车身固定部2和车架固定部4,座椅安装支架100可以同时与车辆的车身与车架固定,增加了座椅安装支架100的固定点数量,从而车辆在受冲击时座椅在车内固定更牢固,乘客乘坐更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身固定部2可以包括上固定部21、下固定部24、前固定部22和后固定部23,上固定部21可以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的上端连接并向上延伸,下固定部24可以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的下端连接并向下延伸,前固定部22可以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的前端连接并向前延伸,后固定部23可以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的后端连接并向后延伸。
由此,上固定部21、前固定部22、后固定部23和下固定部24均可以与车身固定,从而使座椅安装支架100与车身固定更牢固,进而保证座椅通过座椅安装支架100牢固固定在车内。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固定部21可以包括第一弯折部211和第一焊接部212,第一焊接部212可以与车身焊接固定,第一弯折部211可以连接在第一焊接部212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前固定部22可以包括第二弯折部221和第二焊接部222,第二焊接部222可以与车身焊接固定,第二弯折部221可以连接在第二焊接部222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后固定部23可以包括第三弯折部231和第三焊接部232,第三焊接部232可以与车身焊接固定,第三弯折部231可以连接在第三焊接部232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下固定部24可以包括第四弯折部241和第四焊接部242,第四焊接部242可以与车身焊接固定,第四弯折部241可以连接在第四焊接部242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之间。
由此,第一焊接部212、第二焊接部222、第三焊接部232和第四焊接部242均可以与车身的同侧表面贴合固定,第一弯折部211可以相对第一焊接部212以及座椅转轴安装部1弯折,第二弯折部221可以相对第二焊接部222以及座椅转轴安装部1弯折,第三弯折部231可以相对第三焊接部232以及座椅转轴安装部1弯折。
由此,第一弯折部211、第二弯折部221和第三弯折部231可以共同将座椅转轴安装部1与车身间隔开,即座椅转轴安装部1可以突出车身,且第一弯折部211、第二弯折部221和第三弯折部231可以与座椅转轴安装部1以及车身表面共同形成中空的盒状结构,从而盒状结构可以在车辆受到冲击时进行吸能,防止座椅安装支架100在车辆受到冲击时发生损坏和连接失效。
更加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车辆受到冲击时一般发生突然减速,安装在座椅转轴上的座椅此时在惯性下有向前倾斜的倾向,此时位于后侧的第三焊接部232的受力大于位于前侧的第二焊接部222的受力。由此,第二焊接部222与座椅的焊接面积可以小于第三焊接部232与座椅的焊接面积,以在保证节约材料的基础上,保证座椅与座椅安装支架100之间的固定可靠性。
更加具体地,如图2所示,车架固定部4可以与第四焊接部242连接,例如车架固定部4可以与第四焊接部242的下端连接并向下延伸,车架固定部4可以相对第四焊接部242弯折,以使车架固定部4与车架贴合焊接固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弯折部211的前端可以具有向下弯曲的第五弯折部213,第四弯折部241的前端可以具有向上弯曲的第六弯折部243,第五弯折部213与第六弯折部243均可以与第二弯折部221焊接固定,图2中第二弯折部221的两个圆圈分别代表第五弯折部213以及第六弯折部243与第二弯折部221焊接固定的两个焊点。由此,可以使上固定部21以及下固定部24均与前固定部22固定,提高了座椅安装支架100的整体强度,座椅安装支架100更不易在车辆受到冲击时发生损坏。
更加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第五弯折部213与第六弯折部243均与第二弯折部221的后表面固定。由此,第五弯折部213与第六弯折部243均可以固定在座椅安装支架100的盒状结构内侧,减小了座椅安装支架100在车内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211的后端可以具有向下弯曲的第七弯折部(图中未示出),第四弯折部241的后端可以具有向上弯曲的第八弯折部(图中未示出),第七弯折部与第八弯折部均可以与第三弯折部231焊接固定。由此,可以使上固定部21与下固定部24均与后固定部23固定,提高了座椅安装支架100的整体强度,座椅安装支架100更不易在车辆受到冲击时发生损坏。
更加具体地,第七弯折部与第八弯折部均与第三弯折部231的前表面固定。由此,第七弯折部与第八弯折部均可以固定在座椅安装支架100的盒状结构内侧,减小了座椅安装支架100在车内的占用空间。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座椅安装支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座椅安装支架100,车辆在受冲击时座椅在车内固定更牢固,乘客乘坐更安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转轴安装部,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设有转轴安装孔;
车身固定部,所述车身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连接;
车架固定部,所述车架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或所述车身固定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固定部包括:上固定部、下固定部、前固定部和后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的下端连接,所述前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固定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的后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部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之间;
所述前固定部包括:第二弯折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之间;
所述后固定部包括:第三弯折部和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三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焊接固定,所述第三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三焊接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之间;
所述下固定部包括:第四弯折部和第四焊接部,所述第四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焊接固定,所述第四弯折部连接在所述第四焊接部与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和所述第四弯折部共同将所述座椅转轴安装部与所述车身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的焊接面积小于所述第三焊接部与所述车身的焊接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固定部与所述第四焊接部连接且相对所述第四焊接部弯折,所述车架固定部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架贴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前端具有向下弯曲的第五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的前端具有向上弯曲的第六弯折部,所述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六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弯折部与所述第六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后表面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后端具有向下弯曲的第七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的后端具有向上弯曲的第八弯折部,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八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弯折部与所述第八弯折部均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前表面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
CN201920169672.3U 2019-01-30 2019-01-30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9683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9672.3U CN209683497U (zh) 2019-01-30 2019-01-30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69672.3U CN209683497U (zh) 2019-01-30 2019-01-30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3497U true CN209683497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1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69672.3U Active CN209683497U (zh) 2019-01-30 2019-01-30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3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52829B2 (ja)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JP5471559B2 (ja)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CN1914070B (zh) 刮水装置
JP5240820B2 (ja) 小型フレーム車両の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マウンティング装置
JP5329575B2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
JP6025996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JP4910882B2 (ja) サスクロスメンバ取付け構造
JP2005112171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ボデー構造
JP2002337526A (ja) 自動車のリ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の構造
CN209683497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1954852B (zh) 一种发动机托架前安装结构
CN109955909A (zh) 一种汽车后部框架结构及汽车
JPH08142909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7331710A (ja) カウル構造
CN108357576B (zh) 一种备胎固定结构和汽车
JP4411597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CN108146515A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7442967B2 (ja) センターブラケット
JP2007284003A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207773272U (zh) 地板纵梁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JP5534982B2 (ja)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取付構造および取付方法
JP6312736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10304156A (zh) 雨刮器用安装托架
JP6642279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0247613A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