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9120U - 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9120U
CN209669120U CN201920231564.4U CN201920231564U CN209669120U CN 209669120 U CN209669120 U CN 209669120U CN 201920231564 U CN201920231564 U CN 201920231564U CN 209669120 U CN209669120 U CN 209669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cigel
substrate layer
adhesive tape
roulett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15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15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9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9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9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带,由基材层、黏胶层及保护层组成,基材层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第三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位于述第一基材层及第三基材层中间位置,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之间在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骑缝线,第二基材层与第三基材层之间在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骑缝线,黏胶层包括第一黏胶层及第二黏胶层,第二黏胶层单面均匀涂布于第二基材层表面,第一黏胶层均匀涂布于第一基材层及第三基材层背离与第二基材层的一侧表面,当显示模组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拆解时,可以使第二基材层沿着第一骑缝线及第二骑缝线断裂开来,易于重工,避免了拆解异常显示模组时破片的状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件生产成本日益降低、制造工艺日益完善,且因具有高响应速度,高对比度以及色彩鲜艳等特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故而解决液晶显示的技术缺点日益重要。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目前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显示模组1,包括背光模组11及显示面板12,背光模组11与显示面板12通过胶带连接。背光模组11包括灯罩、背板及膜片,显示面板12由液晶面板、柔性电路板及印刷电路板组成。
目前在产业加工中所使用的胶带2一般由基材层、黏胶层及保护层组成。黏胶层均匀涂布于基材层两侧面,用以粘结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使其固定,但当显示模组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拆解时,由于胶带的粘度等原因容易造成拆解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用力过大极易出现显示面板12边缘破片(若使用低粘性的胶带则会出现异音问题,胶带的主要作用为防止当迈拉胶带贴附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的位置发生相对位移),急需设计一款新型结构的胶带来克服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带,通过采用在胶带上设置骑缝线的方式,可以使第二基材层沿着第一骑缝线及第二骑缝线断裂开来,把原先作用于分离黏胶层与背光模组及黏胶层与显示面板的力转嫁的分离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之间在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骑缝线及第二基材层与第三基材层之间在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骑缝线上,易于重工,可以极大程度提高拆解液晶显示面板时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胶带,由基材层及黏胶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胶层包括第一黏胶层及第二黏胶层,所述第一黏胶层和所述第二黏胶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相对的两个面上,且所述第一黏胶层与所述第二黏胶层在所述基材层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黏胶层及所述第二黏胶层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黏胶层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黏胶层沿所述基材层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相对的两个面上。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第一黏胶层和所述第二黏胶层之间的所述基材层上设有骑缝线。
进一步地,所述骑缝线从所述基材层设有所述第一黏胶层的面,和/或从设有所述第二黏胶层的面朝向另一面延伸且不贯穿所述基材层。
进一步地,所述骑缝线上间隔设有镂空区,所述镂空区贯穿所述基材层。
进一步地,所述骑缝线至少为两条,相邻两条所述骑缝线的镂空区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骑缝线至少为两条,相邻两条所述骑缝线的镂空区间隔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黏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膜,和/或所述第二黏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如上所述的胶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黏胶层与所述背光模组相连接,所述第二黏胶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接。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第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第二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剖面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显示模组;11-背光模组;12-显示面板;
10-显示模组;
101-背光模组;102-显示面板;
20-胶带;
201-基材层;2011-第一基材层;2012-第二基材层;2013-第三基材层;
202-黏胶层;2021-第一黏胶层;2022-第二黏胶层;
301-第一侧面;302-第二侧面;
40-骑缝线;401-第一骑缝线;402-第二骑缝线;
50-镂空区;
601-第一压印条痕;602-第二压印条痕;603-第三压印条痕;604-第四压印条痕;
70-基材层;701-第四基材层;702-第五基材层;703-第六基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装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工作原理,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通过设置一种胶带,当显示模组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拆解时,当提取显示模组时,可以使第二基材层沿着第一骑缝线及第二骑缝线断裂开来,把原先作用于分离黏胶层与背光模组及黏胶层与显示面板的力转嫁的分离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之间在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骑缝线及第二基材层与第三基材层之间在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骑缝线上,易于重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拆解异常显示模组时破片的状况发生。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第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第二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剖面图;结合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带20,由基材层201及黏胶层202组成,黏胶层202包括第一黏胶层2021及第二黏胶层2022,第一黏胶层2021和第二黏胶层2022设置在基材层201相对的两个面上,且第一黏胶层2021与第二黏胶层2022在基材层20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第一黏胶层2021及第二黏胶层2022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第一黏胶层2021及至少一个第二黏胶层2022沿基材层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在基材层相对的两个面上。相邻的第一黏胶层2021和第二黏胶层2022之间的基材层上设有骑缝线40,骑缝线40上间隔设有镂空区50,镂空区50贯穿基材层,可以理解的是,在相邻的第一黏胶层2021和第二黏胶层2022之间的基材层上设置骑缝线40只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相邻的第一黏胶层2021和第二黏胶层2022之间的基材层上不设置骑缝线40,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通过设置骑缝线40,可使显示模组10在拆解时避免由于显示面板102受力过大发生破片,将拆解过程中破坏胶带20与与显示模组10之间的作用力转嫁到撕除骑缝线40上来。
具体地,胶带20中的基材层201包括第一基材层2011、第二基材层2012、第三基材层2013,第二基材层2012位于第一基材层2011及第三基材层2013中间位置,第一基材层2011与第二基材2012之间在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骑缝线401,第二基材层与第三基材层之间在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骑缝线402,应当注意的是,设置骑缝线40为两条只是一种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骑缝线40的条数可以为1条或N(N≥2)条,具体设置条数以实际情况为准,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黏胶层包括第一黏胶层2021及第二黏胶层2022,第二黏胶层2022单面均匀涂布于第二基材层的一侧表面,第一黏胶层2021均匀涂布于第一基材层及第三基材层背离于第二黏胶层2022的一侧表面,第一黏胶层2021与第二黏胶层2022的材质不相同,且第一黏胶层2021与第二黏胶层2022在垂直于基材层投影方向不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骑缝线401与第二骑缝线402上均设置有镂空区50,镂空区50贯穿基材层,为了在拆解显示模组10的过程中第一骑缝线401与第二骑缝线402更容易撕除,第一骑缝线上的镂空区50的长度大于等于相邻两镂空区50之间的长度,第二骑缝线402上的镂空区50的长度大于等于相邻两镂空区50之间的长度。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部分结构示意图;骑缝线40至少为两条,相邻两条骑缝线40的镂空区50对应设置,骑缝线40至少为两条,相邻两条骑缝线40的镂空区50间隔交替设置。本实施例中,对于镂空区5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其中,第一骑缝线401上每段镂空区50的长度大于等于相邻两镂空区50之间的长度,第二骑缝线402上每段镂空区50的长度大于等于相邻两镂空区50之间的长度。第一骑缝线401上每段镂空区50与第二骑缝线402上每段镂空区50等间距交叉设置以方便在拆解显示模组10时骑缝线被交替撕除,避免了两端骑缝线同时被撕除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10,包括背光模组101及显示面板102,显示面板102与背光模组101通过胶带20连接,具体地,可以参考图4-图5所示,第一黏胶层2021与显示面板102相连接,第二黏胶层2022与背光模组101相连接。背光模组包括灯罩、背板及膜片,显示面板由液晶面板、柔性电路板及印刷电路板组成,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胶带20的第一侧面301朝向背光模组101,胶带20的第二侧面302朝向显示面板102即第一黏胶层2021与显示面板相连接,第二黏胶层2022与背光模组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胶带20的第二侧面302朝向背光模组101,胶带20的第一侧面301朝向显示面板102即第二黏胶层2022与显示面板102相连接,第一黏胶层2021与背光模组101相连接,在组装显示模组时,具体地,胶带20的第一侧面粘结背光模组101的灯罩处位置,胶带20的第二侧面粘结显示面板102的非显示区处端子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机种尺寸及显示面板中的不同,胶带20的具体粘结位置也会有所差异,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第一黏胶层2021背离基材层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第一保护膜,和/或第二黏胶层2022背离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膜,第一保护层及第二保护层均为PET膜。
第二实施例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中粘结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所用胶带剖面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胶带20与前面所述的胶带在形状结构及黏胶层设置上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骑缝线从基材层设有第一黏胶层2021的面,和/或从设有第二黏胶层2022的面朝向另一面延伸且不贯穿基材层。
具体地,参见图7所示,基材层70包括第四基材层701、第五基材层702、第六基材层703,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四基材层701、第五基材层702、第六基材层703只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细分为更多基材层即本实用新型对于基材层的具体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五基材层702位于第四基材层701及第六基材层703中间位置,第四基材层702与第五基材703之间在胶带整体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第一压印条痕601及第二压印条痕602,第五基材层702与第六基材层703之间在胶带整体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第三压印条痕603及第四压印条痕604,第一压印条痕601及第二压印条痕602在胶带厚度方向未贯穿基材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黏胶层2021′背离基材层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膜,在第二黏胶层2022′背离基材层2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膜,第一保护层及第二保护层均为PET膜,保护膜的形状结构及连接位置同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保护膜的的形状结构及连接位置均保持相同,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胶带20中骑缝线40内的镂空区50的形状及位置可以根据胶带的具体设计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骑缝线401和第二骑缝线402内的镂空区50的形状均为矩形且矩形四角带圆形倒角为例进行说明,镂空区5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无倒角或者其他任意的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亦不作限制,第一基板10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电子纸显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EPD)或者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在组装时,胶带20的第一侧面301朝向背光模组101,胶带20的二侧面302朝向显示面板102进行对位组装,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在本领域人员所知晓的其他技术中,显示模组10在组装时,胶带20的第一侧面301朝向显示面板102,胶带20的二侧面302朝向背光模组101进行对位组装。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当显示模组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拆解,当提取显示模组时,可以使基材层沿着第一骑缝线及第二骑缝线断裂开来,把原先作用于分离黏胶层与背光模组及黏胶层与显示面板的力转嫁的分离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之间的骑缝线上,易于重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拆解异常显示模组时破片的状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胶带,由基材层及黏胶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胶层包括第一黏胶层及第二黏胶层,所述第一黏胶层和所述第二黏胶层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相对的两个面上,且所述第一黏胶层与所述第二黏胶层在所述基材层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黏胶层及所述第二黏胶层至少为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黏胶层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黏胶层沿所述基材层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在所述基材层相对的两个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黏胶层和所述第二黏胶层之间的所述基材层上设有骑缝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骑缝线从所述基材层设有所述第一黏胶层的面,和/或从设有所述第二黏胶层的面朝向另一面延伸且不贯穿所述基材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骑缝线上间隔设有镂空区,所述镂空区贯穿所述基材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骑缝线至少为两条,相邻两条所述骑缝线的镂空区对应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骑缝线至少为两条,相邻两条所述骑缝线的镂空区间隔交替设置。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黏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膜,和/或所述第二黏胶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膜。
9.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胶带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黏胶层与所述背光模组相连接,所述第二黏胶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相连接。
CN201920231564.4U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Active CN209669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564.4U CN209669120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1564.4U CN209669120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9120U true CN209669120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9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1564.4U Active CN209669120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91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5624A (zh) * 2021-06-10 2021-08-3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可移除黏接件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5624A (zh) * 2021-06-10 2021-08-3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可移除黏接件及显示装置
CN113325624B (zh) * 2021-06-10 2022-10-1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可移除黏接件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7006C (zh) 多个光学薄膜的粘合叠层及其制造方法
CN108962028A (zh)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3149743B (zh) 显示面板
CN208737340U (zh) 柔性显示屏盖板、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TW200540509A (en) Display device
CN102508369A (zh) 用于液晶面板的软板上芯片构造
US10798833B1 (en) Til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09669120U (zh) 一种胶带及显示模组
KR20160087944A (ko) 인쇄 회로 기판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5938313B2 (ja) 剥離テー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パネル、液晶モジュール
CN104392976A (zh) 一种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CN101768413B (zh) 胶带及使用该胶带的显示装置
US20200018880A1 (en) Polarize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05193399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
US20130120704A1 (en) Chip-on-film structure for liquid crystal panel
CN102253513A (zh) 液晶面板的软板上芯片构造的卷带基板及液晶面板
CN102509522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组装方法及显示装置拆卸方法
CN104501038A (zh) 背光模块组件
WO2019000482A1 (zh) 便于测试的cog面板
US20190172376A1 (en) Foldable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144071A (zh) 一种超薄玻璃的剥离方法
KR102148483B1 (ko) 칩 온 필름 패키지
CN20960732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11857B (zh) 顯示裝置
US6945406B2 (en) Tape carrier package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