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8140U - 自动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8140U
CN209668140U CN201920339834.3U CN201920339834U CN209668140U CN 209668140 U CN209668140 U CN 209668140U CN 201920339834 U CN201920339834 U CN 201920339834U CN 209668140 U CN209668140 U CN 209668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moving component
feed mechanism
locating slot
automatic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98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安静
张巨升
张松
周钰恒
黄文祥
王朋波
尹超群
田如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rbie (shanghai) Home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rbie (shanghai) Home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rbie (shanghai) Home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rbie (shanghai) Home Appliance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98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8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8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8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动上料机构,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定位夹具上依次设有若干定位槽,料斗与运动部件之间通过弹簧浮动机构相连,以使所述的料斗在受到外力时能相对于运动部件产生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的位移,运动部件与驱动机构相连并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运动,并进而带动所述的料斗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上料机构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料斗实现对转轴工件的自动上料,成功地省去操作人力,只需技术员或机械手定时向料斗中添加工件即可,把人力从单调重复的作业岗位中解放出来,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后续生产设备的稼动率。

Description

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转轴类工件,尤其是键盘转轴,目前通用的上料操作方式为由人工操作实现工件的装夹,而后采用机械手吸取转轴工件,该操作方式存在人力成本高、生产不稳定、工作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缺点。
因此,针对越来越高的品质要求及越来越复杂的工艺,需要开发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辅助生产并实现自动上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实现转轴类工件,尤其是键盘转轴的自动上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运动部件、驱动机构、料斗及料斗底部相邻设有的定位夹具,所述的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所述的定位夹具上依次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的料斗与运动部件之间通过弹簧浮动机构相连,以使所述的料斗在受到外力时能相对于运动部件产生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的位移,所述的运动部件与驱动机构相连并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运动,并进而带动所述的料斗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弹簧浮动机构包括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设置于料斗的两侧与运动部件之间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运动部件在料斗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料斗之间、第二限位板与料斗之间分别设有所述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料斗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的运动部件相连的连接部,所述的运动部件上还设有第一线轨,所述的连接部配合连接于所述的第一线轨上,且第一限位板与连接部之间、第二限位板与连接部之间分别设有所述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线轨和电机,所述的运动部件配合连接于所述的第二线轨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线轨末端一侧还设有到位遮光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运动部件上设有遮光传感器,所述的料斗上设有遮光片,当所述的料斗在受到外力并相对于运动部件产生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的位移时,所述的遮光片能遮挡所述的遮光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夹具上设有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设置的第三线轨,所述的料斗还包括安装部,且所述的料斗通过安装部与所述的第三线轨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料斗的内部横截面向出料口方向逐渐收缩。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槽内设有真空检测孔,所述的真空检测孔与真空检测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上料机构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上料机构的灵感来自于农业生产播种机,通过料斗实现对转轴工件的自动上料,成功地省去操作人力,只需技术员或机械手定时向料斗中添加工件即可,把人力从单调重复的作业岗位中解放出来,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后续生产设备的稼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料斗的工作示意图a;
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料斗的工作示意图b;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料斗的工作示意图c;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中:1、电机,2、伺服模组,3、到位遮光传感器,4、遮光传感器,5、遮光片,6、第一线轨,7、弹簧浮动机构,8、连接杆,9、料斗,10、第三线轨,11、定位夹具,12、真空检测孔,13、定位槽,14、第二限位板,15、右连接板,16、左连接板,17、第一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主要包括运动部件、驱动机构、料斗9及料斗9下侧设有的定位夹具11。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的定位夹具11上由右至左依次设有若干定位槽13,因此,本实施方中定位槽13的设置方向即为左右方向。所述的驱动机构采用伺服模组2,其包括电机1和第二线轨,第二线轨同样设置为左右方向,所述的运动部件配合连接于所述的第二线轨上,并能在电机1的驱动下沿第二线轨左右移动,在第二线轨末端一侧,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左端一侧,还设有到位遮光传感器3,当运动部件运动至该位置时能遮挡所述的到位遮光传感器3。
所述的运动部件表面设置有一左右方向的微型线轨作为第一线轨6,料斗9靠近于运动部件一侧向外延伸设有连接部,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为一连接杆8,连接杆8可与料斗9一体成型制得也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公知的连接方式与料斗9相固定,连接杆8外端配合连接于第一线轨6上,且所述的运动部件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第一限位板17和第二限位板14,所述的连接杆8经过第一限位板17和第二限位板14之间的空隙,并且连接杆8在空隙位置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焊接或其他连接方式连接有左连接板16和右连接板15,在第一限位板17与左连接板16之间设有若干左弹簧、第二限位板14与右连接板15之间设有若干右弹簧,从而构成弹簧浮动机构7。
同时,在运动部件上还设有左右两个遮光传感器4,遮光传感器4采用U型光电开关,且连接杆8末端固定有遮光片5,遮光片5中部设有向外侧突出的凸出段,在料斗9未受力时,连接杆8及遮光片5位于左右两个U型光电开关的中部,当所述的料斗9在受到外力时能克服左弹簧和右弹簧的弹性力并沿第一线轨6运动从而相对于运动部件产生左右方向的位移时,连接杆8和遮光片5也同样左右运动,并使得遮光片5遮挡与U型光电开关的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之间,从而形成遮挡信号。
所述的料斗9的内部为一用于容纳转轴工件的空腔,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空腔上部开口以便置入转轴工件,所述的料斗9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空腔的内部横截面向出料口方向逐渐收缩,即由顶部至底部逐渐收缩以便转轴从出料口出料,本实施方式中料斗9内空腔的竖截面为一直角三角形,底部的出料口位置为三角形的非直角顶点位置。
并且,在所述的定位夹具11的定位槽13两侧还能设置第三线轨10,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线轨10的设置方向同样为左右方向,且其对称地设置于图1中定位槽13的上下两侧,所述的料斗9上下两侧向定位夹具11方向延伸设有安装部,所述的料斗9能通过安装部与所述的第三线轨10配合连接,并能沿第三线轨10运动。
使用时,运动部件在电机1的驱动下沿第二线轨向左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8和料斗9同步向左运动,若设置有第三线轨10即能进一步保证料斗9运动的稳定性。参见图2-图6,所述的料斗9底部的出料口紧贴所述的定位夹具11的上表面,在料斗9运动过程中,其依次经过由右至左顺序设置的若干定位槽13,并且转轴工件能从料斗9底部的出料口落入定位槽13中,从而实现自动上料。
在上料过程中,转轴工件可能出现倾斜等状况并卡在料斗9与定位夹具11之间,此时由于卡住的转轴工件的阻挡,使得料斗9受到外力无法继续向左运动或向右运动,以下以料斗9受到工件阻挡而无法向左运动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电机1仍旧驱动运动部件向左运动,此时料斗9的连接杆8会克服右弹簧的弹簧力并相对于运动部件产生向右的位移,并且使得遮光片5遮挡右侧的遮光传感器4,收到该遮挡信号后,电机1反转,并使得运动部件向右移动直至遮光传感器4不再受到遮挡,并再次正转并驱动运动部件向左运动,由此通过若干次的左右运动,使得转轴工件复位至正常状态。运动到第二线轨末端时,运动部件遮挡第二线轨末端的到位遮光传感器3,产生该处的遮挡信号后即说明上料完成。
优选地,在所述的定位槽13内还能设置真空检测孔12,真空检测孔1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至真空检测表,以便检测是否有转轴工件落入定位槽13内。本实施方式的检测过程中,测得当转轴完全放置于定位槽13时,真空检测表上显示的数值是60及以上;当转轴未能完全放置于定位槽13或定位槽13内没有转轴时,真空检测表上显示的数值是10及以下。因此,在真空检测表上设置一个报警数值(例如20~30之间),就能够判断转轴是否完全放置于定位槽13内。若真空检测发现有定位槽13内未置有转轴工件或者转轴未完全放置至定位槽13,则控制电机1反转并带动料斗9运动至该定位槽13位置并重新进行该处的上料。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部件、驱动机构、料斗及料斗底部相邻设有的定位夹具,所述的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口,且所述的定位夹具上依次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的料斗与运动部件之间通过弹簧浮动机构相连,以使所述的料斗在受到外力时能相对于运动部件产生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的位移,所述的运动部件与驱动机构相连并能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运动,并进而带动所述的料斗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浮动机构包括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设置于料斗的两侧与运动部件之间的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部件在料斗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料斗之间、第二限位板与料斗之间分别设有所述的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的运动部件相连的连接部,所述的运动部件上还设有第一线轨,所述的连接部配合连接于所述的第一线轨上,且第一限位板与连接部之间、第二限位板与连接部之间分别设有所述的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线轨和电机,所述的运动部件配合连接于所述的第二线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线轨末端一侧还设有到位遮光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部件上设有遮光传感器,所述的料斗上设有遮光片,当所述的料斗在受到外力并相对于运动部件产生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的位移时,所述的遮光片能遮挡所述的遮光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夹具上设有沿定位槽的设置方向设置的第三线轨,所述的料斗还包括安装部,且所述的料斗通过安装部与所述的第三线轨配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的内部横截面向出料口方向逐渐收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槽内设有真空检测孔,所述的真空检测孔与真空检测表相连。
CN201920339834.3U 2019-03-18 2019-03-18 自动上料机构 Active CN209668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9834.3U CN209668140U (zh) 2019-03-18 2019-03-18 自动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9834.3U CN209668140U (zh) 2019-03-18 2019-03-18 自动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8140U true CN209668140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9834.3U Active CN209668140U (zh) 2019-03-18 2019-03-18 自动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8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72739U (zh) 一种基于转接的集成电路翻转送料机构
CN106799586B (zh) 一种机箱底板自动放螺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80512A (zh) 一种杆状工件的长度检测装置
CN108393639A (zh) 带传感检测的自动化焊接夹具
CN209668140U (zh) 自动上料机构
CN106053174A (zh) 自动化煤粉制样装置
CN206192617U (zh) 一种高度跌落测试装置
CN208467603U (zh) 带传感检测的自动化焊接夹具
CN212143504U (zh) 一种螺纹全检机
CN210358377U (zh) 一种粉尘清洁装置
CN114951004B (zh) 一种集流体光学检测设备
CN216996470U (zh) 芯片传送装置
CN204565414U (zh) 一种防盗扣的超声波自动焊接分拣装置
CN215065003U (zh) 扫地机器人气压检测治具
CN215297513U (zh) 扫地机器人充电功能检测治具
CN111168656A (zh) 一种马桶冲洗功能智能检测设备
CN21012157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分选机下料机构
CN110201894B (zh) 一种物料自动分拣上料机构以及物料自动分拣上料方法
CN211014684U (zh) 一种空滤器检测工装
CN209577942U (zh) 一种二次元冲压夹持机构
CN208246369U (zh) 精密加工取料装置
CN106423906B (zh) 焊接强度自动测试分选装置
CN205872650U (zh) 零件自动收集装置
CN205346228U (zh) 一种纸管检测出料装置
CN209534017U (zh) 一种键帽落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