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7017U - 前防撞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前防撞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7017U
CN209667017U CN201920452354.8U CN201920452354U CN209667017U CN 209667017 U CN209667017 U CN 209667017U CN 201920452354 U CN201920452354 U CN 201920452354U CN 209667017 U CN209667017 U CN 209667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prevention
prevention girders
girders ontology
ontology
bea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23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林
饶聘
熊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23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7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7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7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1)、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左右两端的防撞梁盖板(2)及设置于防撞梁本体(1)下方的防护杆(3);所述防护杆(3)固定于防撞梁本体(1)两端的防撞梁盖板(2)之间,且所述防护杆(3)位于防撞梁本体(1)前端面外侧;该前防撞梁总成具有特殊的腔体结构,增加了前端行人防护杆(3),结构布局合理,强度好,力传递均匀,在减轻整车质量的同时,可最大程度的保护车内外人或物体;该前防撞梁总成设计便于实现模块化分装再总装到车身上的安装模式,定位精度高,损坏后易更换,开发成本低。

Description

前防撞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梁总成,尤其涉及一种前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车架前横梁位于车架前端,是汽车上不可或缺的部件,其一方面可为其他零部件提供安装点,另一方面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对车内外人或物体的伤害。
现有技术中,车架前横梁一般为两层或三层结构,其中,两层结构存在腔体较小,布局不合理,力传递不均匀问题;三层结构存在质量过重,缓冲不足问题,不利于发生碰撞时实现对车内外人或物体最大程度的保护;同时,刚性连接方式易导致防撞梁损坏后更换不方便,开发成本较高。随着碰撞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升级,已无法满足对车内外人和物体保护及总装安装方式的要求。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防撞梁总成。该前防撞梁总成具有一体成型的腔体结构,增加了前端行人防护杆,结构布局合理,力传递更均匀,强度更好,在减轻整车质量的同时,可最大程度的保护车内外人或物体;该前防撞梁总成可实现模块化分装后再总装到车身上的安装模式,定位精度高,损坏后易更换,开发成本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前防撞梁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腔体结构,增加了前端行人防护杆,结构布局合理,力传递更均匀,强度更好,在减轻整车质量的同时,可最大程度的保护车内外人或物体;该前防撞梁总成可实现模块化分装后再总装到车身上的安装模式,定位精度高,
损坏后易更换,开发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左右两端的防撞梁盖板及设置于防撞梁本体下方的防护杆;所述防护杆固定于防撞梁本体两端的防撞梁盖板之间,且所述防护杆位于防撞梁本体前端面外侧;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左右对称各设置一个防撞梁盖板,利于结构的稳固性;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外侧即防撞梁本体靠沿行驶方向的一侧;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前端面即防撞梁本体的外侧端面;所述防护杆在防撞梁本体前端面外侧的设计,使当车辆前端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前端行人防护杆先与行人接触以支撑行人腿部,有效减小行人腿部的弯曲角度,利于减轻腿部伤害程度,降低对行人的伤害;所述防撞梁盖板与防撞梁本体的连接及防撞梁盖板与防护杆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防撞梁本体与防撞梁盖板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如钢材质,所述防护杆的材质为钢材质或塑料材质,所述防撞梁本体、防撞梁盖板及防护杆的材质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防撞梁本体具有腔体结构;所述防撞梁本体可具有一个腔体,也可具有多个腔体;
进一步,优选所述防撞梁本体具有上下两层腔体结构;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层腔体结构设计,利于在增加结构稳固性提高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大外侧受力面积,减轻重量,节省材料;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孔洞,进一步利于重量的减轻;该防撞梁本体腔体结构的成型优选辊压方式,该成型工艺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防撞梁本体上下两层腔体结构间形成槽口向后的条状U形槽;所述条状U形槽实际上与防撞梁本体上下两层腔体结构构成了三层腔体结构,在不增加防撞梁本体重量下,进一步利于缓冲前端碰撞发生时产生的碰撞力;所述条状U形槽与防撞梁本体的腔体结构一体成型而得;
进一步,所述防撞梁本体和防护杆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弧状,利于车辆在前端碰撞发生时提供更多的缓冲空间以吸收产生的冲击力,并使冲击力更多的沿防护杆及防撞梁本体向两侧转移,利于力的传递及整体抗冲击能力的提高,进一步降低因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及反冲击力对车内外人及物体的伤害;所述防护杆的弧顶位于防撞梁本体弧顶的外侧,进一步利于对行人的保护;
进一步,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撞缓冲支架;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顶部端面上左右对称设置四个防撞缓冲支架,所述四个防撞缓冲支架大致等间距排布,以支持缓冲泡沫的安装,利于在受到碰撞时均匀受力及实现该前防撞梁总成先分装后总装的安装要求;所述防撞缓冲支架与防撞梁本体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防撞缓冲支架材质的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如钢材质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防撞梁本体底部设置有雷达安装支架;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腔型结构底部居中设置一个雷达安装支架,所述雷达安装支架通过与所述防撞梁本体底部的前后端面和下端面的稳固连接,作为雷达的前安装支架用于支撑雷达的安装,利于空间布局及进一步实现该前防撞梁总成先分装后总装的安装要求;所述雷达安装支架与防撞梁本体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雷达安装支架材质的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如钢材质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保险杠安装支架;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前端面上层居中设置一个保险杠安装支架,以支持保险杠的安装,利于空间布局及进一步实现先分装后总装的安装要求;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位于防护杆的外侧,利于保险杠的靠前安装,在防撞梁本体受到冲击前,保险杠首先对受到的碰撞力进行吸收及缓冲,利于最大化的保障车内外的人或物体的安全,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与防撞梁本体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材质的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如钢材质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面两侧的吸能盒;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面两侧左右对称各设置一个吸能盒;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后端面即防撞梁本体前端面相反的端面;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吸能盒,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左侧设置的吸能盒为左吸能盒,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右侧设置的吸能盒为右吸能盒,左右两个吸能盒的对称设置,利于空间布局及力的均匀传递,在受到撞击时,尤其是防撞梁本体发生弯曲或者断裂后,利于对剩余的碰撞力进行吸收,减少对车辆的冲击,有效的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降低对车内外人员及物体的伤害程度;各吸能盒后端面分别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设置利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在进行模块化分装后通过连接板总装到车身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若干打紧过孔,利于在总装装配时预定位或装配工具通过;所述吸能盒与防撞梁本体及吸能盒与连接板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吸能盒及连接板的材质为现有技术,如铝合金或具有要求刚度和硬度的其他金属材质,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吸能盒间的防撞梁本体上设置有拖钩孔;所述拖钩孔贯穿于防撞梁本体;优选在右吸能盒的内侧设置一个具有螺纹孔的拖钩孔,利于前拖钩的装配及结构的布局,保证前拖钩安装的牢固性及便利性;所述右吸能盒为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右侧设置的吸能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防撞梁本总成具有特殊的腔体结构,前端下方设置行人防护杆,后端设置吸能盒及连接板,上端可连接缓冲泡沫,前端可连接保险杠,结构布局合理,强度好,力传递均匀,在减轻整车质量的同时,可最大程度的保护车内外人或物体,该前防撞梁总成设计便于实现模块化分装再总装到车身上的安装模式,定位精度高,损坏后易更换,开发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1-4中,1-防撞梁本体,2-防撞梁盖板,3-防护杆,4-防撞缓冲支架,5-雷达安装支架,6-保险杠安装支架,7-吸能盒,8-连接板,9-拖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前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本体1、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左右两端的防撞梁盖板2及设置于防撞梁本体1下方的防护杆3;所述防护杆3固定于防撞梁本体1两端的防撞梁盖板2之间,且所述防护杆3位于防撞梁本体1前端面外侧;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左右对称各设置一个防撞梁盖板2,利于结构的稳固性;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外侧即防撞梁本1体靠沿行驶方向的一侧;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前端面即防撞梁本体1的外侧端面;所述防护杆3在防撞梁本体1前端面外侧的设计,使当车辆前端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前端行人防护杆3先与行人接触以支撑行人腿部,有效减小行人腿部的弯曲角度,利于减轻腿部伤害程度,降低对行人的伤害;所述防撞梁盖板2与防撞梁本体1的连接及防撞梁盖板2与防护杆3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防撞梁本体1与防撞梁盖板2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如钢材质,所述防护杆3的材质为钢材质或塑料材质,所述防撞梁本体1、防撞梁盖板2及防护杆3的材质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1具有腔体结构;所述防撞梁本体1可具有一个腔体,也可具有多个腔体。
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防撞梁本体1具有上下两层腔体结构;如图所示,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两层腔体结构设计,利于在增加结构稳固性提高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大外侧受力面积,减轻重量,节省材料;所述防撞梁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孔洞,进一步利于重量的减轻;该防撞梁本体1腔体结构的成型优选辊压方式,该成型工艺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1上下两层腔体结构间形成槽口向后的条状U形槽;所述条状U形槽未标出;所述条状U形槽实际上与防撞梁本体1上下两层腔体结构构成了三层腔体结构,在不增加防撞梁本体1重量下,进一步利于缓冲前端碰撞发生时产生的碰撞力;所述条状U形槽与防撞梁本体1的腔体结构一体成型而得。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1和防护杆3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弧状,如图所示,利于车辆在前端碰撞发生时提供更多的缓冲空间以吸收产生的冲击力,并使冲击力更多的沿防护杆3及防撞梁本体1向两侧转移,利于力的传递及整体抗冲击能力的提高,进一步降低因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及反冲击力对车内外人及物体的伤害;所述防护杆3的弧顶位于防撞梁本体1弧顶的外侧,进一步利于对行人的保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防撞缓冲支架4;如图所示,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1顶部端面上左右对称设置四个防撞缓冲支架4,所述四个防撞缓冲支架4大致等间距排布,以支持缓冲泡沫的安装,利于在受到碰撞时均匀受力及实现该前防撞梁总成先分装后总装的安装要求;所述防撞缓冲支架4与防撞梁本体1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防撞缓冲支架4材质的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如钢材质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1底部设置有雷达安装支架5;如图所示,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腔型结构底部居中设置一个雷达安装支架5,所述雷达安装支架5通过与所述防撞梁本体1底部的前后端面和下端面的稳固连接,作为雷达的前安装支架用于支撑雷达的安装,利于空间布局及进一步实现该前防撞梁总成先分装后总装的安装要求;所述雷达安装支架5与防撞梁本体1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雷达安装支架5材质的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如钢材质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保险杠安装支架6;如图所示,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前端面上层居中设置一个保险杠安装支架6,以支持保险杠的安装,利于空间布局及进一步实现先分装后总装的安装要求;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6位于防护杆3的外侧,利于保险杠的靠前安装,在防撞梁本体1受到冲击前,保险杠首先对受到的碰撞力进行吸收及缓冲,利于最大化的保障车内外的人或物体的安全,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6与防撞梁本体1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6材质的选择属于现有技术,如钢材质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后端面两侧的吸能盒7;如图所示,优选在所述防撞梁本体1后端面两侧左右对称各设置一个吸能盒7;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后端面即防撞梁本体1前端面相反的端面;在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吸能盒7,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左侧设置的吸能盒为左吸能盒7,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右侧设置的吸能盒为右吸能盒7,左右两个吸能盒的对称设置,利于空间布局及力的均匀传递,在受到撞击时,尤其是防撞梁本体1发生弯曲或者断裂后,利于对剩余的碰撞力进行吸收,减少对车辆的冲击,有效的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降低对车内外人员及物体的伤害程度;各吸能盒7后端面分别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设置利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在进行模块化分装后通过连接板8总装到车身上;所述连接板8上设置若干打紧过孔,利于在总装装配时预定位或装配工具通过;所述吸能盒7与防撞梁本体1及吸能盒7与连接板8的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如焊接等,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吸能盒7及连接板8的材质为现有技术,如铝合金或具有要求刚度和硬度的其他金属材质,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7间的防撞梁本体1上设置有拖钩孔9;如图所示,所述拖钩孔9贯穿于防撞梁本体1;优选在右吸能盒7的内侧设置一个具有螺纹孔的拖钩孔9,利于前拖钩的装配及结构的布局,保证前拖钩安装的牢固性及便利性;所述右吸能盒7为沿车辆行驶方向的右侧设置的吸能盒。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本体、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左右两端的防撞梁盖板及设置于防撞梁本体下方的防护杆;所述防护杆固定于防撞梁本体两端的防撞梁盖板之间,且所述防护杆位于防撞梁本体前端面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具有腔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具有上下两层腔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上下两层腔体结构间形成槽口向后的条状U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和防护杆均向外侧延伸形成弧状;所述防护杆的弧顶位于防撞梁本体弧顶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撞缓冲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底部设置有雷达安装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保险杠安装支架;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位于防护杆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面两侧的吸能盒;各吸能盒后端面分别设置有连接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间的防撞梁本体上设置有拖钩孔。
CN201920452354.8U 2019-04-04 2019-04-04 前防撞梁总成 Active CN209667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2354.8U CN209667017U (zh) 2019-04-04 2019-04-04 前防撞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2354.8U CN209667017U (zh) 2019-04-04 2019-04-04 前防撞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7017U true CN209667017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2354.8U Active CN209667017U (zh) 2019-04-04 2019-04-04 前防撞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70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382A (zh) * 2021-06-17 2021-09-0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横梁处管线的分隔布置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382A (zh) * 2021-06-17 2021-09-0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横梁处管线的分隔布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9668B1 (en) Crash box for a vehicle
SE514218C2 (sv) Anordning vid gångjärn till motorhuvar på personbilar
CN106985777B (zh) 一种小偏置车身前舱
CN209395751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组件
WO2016148635A1 (en) Progressive crash box member and its arrangement
CN206749904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前纵梁
CN209667017U (zh) 前防撞梁总成
CN108791167A (zh) 一种用于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支架及车体
CN206654015U (zh) 具有牵引结构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206633952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207433450U (zh) 电动车用前防撞梁
CN207670354U (zh) 一种车辆的保险杠横梁总成
CN109910802A (zh) 一种新型的小偏置结构
US8408636B1 (en) Motor vehicles having bumper counter rotation brackets
CN212796772U (zh) 车辆前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210000265U (zh) 一种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及汽车
CN208774711U (zh) 一种用于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支架及车体
CN206278051U (zh) 一种新式长头车前下防护装置
CN207345731U (zh) 一种撞击强度缓解汽车保险杠
CN205801001U (zh)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及使用其的汽车
CN106379263B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结构
CN207466572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罩
CN220031891U (zh) 分层逐级吸能式保险杠
CN220262719U (zh) 一种卡车用前下防护装置
CN215398928U (zh) 防撞梁总成、底盘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3

Address after: 401135 No. 618 Liangjiang Avenue, Longxing Town,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Jin Kang Sai Li 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260 No.1 Jiujiang Avenue, Shuangfu New District,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BRANCH, DFSK AUTOMOBI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