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0603U - 胶牙排牙机 - Google Patents

胶牙排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0603U
CN209660603U CN201821880479.2U CN201821880479U CN209660603U CN 209660603 U CN209660603 U CN 209660603U CN 201821880479 U CN201821880479 U CN 201821880479U CN 209660603 U CN209660603 U CN 209660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hain
tooth
mounting base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04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anse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SE ELECTRO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SE ELECTRO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SE ELECTRO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04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0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0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0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牙排牙机,其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排牙机构、驱动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滑台、安装于所述电动滑台一端的压轮组件、与所述压轮组件间隔设置的连接轮组件、连接所述压轮组件与所述连接轮组件的链条及安装于所述滑台上并与所述链条连接的移动夹装置,所述移动夹装置包括与所述电动滑台连接的移动夹本体部及与所述链条连接的移动夹连接部,所述移动夹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移动夹本体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链条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牙排牙机的工作效率更佳。

Description

胶牙排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牙排牙机。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拉链生产大国,占据世界生产总量的50%~60%,随着拉链行业向低成本、高质量、大规模、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对拉链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拉链主要有金属拉链、尼龙拉链和注塑拉链,注塑拉链由于其成本低廉、性能良好的特点受到广泛欢迎。
相关技术中的注塑拉链通常是通过胶牙排牙机进行链牙的注塑而完成的,胶牙排牙机上设有排牙装置和驱动装置,在排牙装置中设有注塑模具,通过注塑模具在布带上注塑链牙,然后通过驱动装置将注塑完链牙的布带驱动往出料口处运动,从而让排牙装置对下一段布带进行链牙的注塑,以此往复运行实现拉链的自动生成。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胶牙排牙机生产效率及成品率不佳,加大了制造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胶牙排牙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胶牙排牙机生产效率及成品率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实现高效生产并且成品率优良的胶牙排牙机。
一种胶牙排牙机,其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排牙机构、驱动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滑台、安装于所述电动滑台一端的压轮组件、与所述压轮组件间隔设置的连接轮组件、连接所述压轮组件与所述连接轮组件的链条及安装于所述滑台上并与所述链条连接的移动夹装置,所述移动夹装置包括与所述电动滑台连接的移动夹本体部及与所述链条连接的移动夹连接部,所述移动夹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移动夹本体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夹本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及设于所述下夹板一侧的移动夹气缸,所述移动夹气缸与所述下夹板连接并带动所述下夹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夹板方向运行。
优选的,所述移动夹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移动夹本体部连接的连接部分及位于所述连接部分远离所述移动夹本体部一侧的链条安装部分,所述链条安装于所述链条安装部分。
优选的,所述胶牙排牙机还包括固定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排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出料机构的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承载面及贯穿所述承载面设置的凹陷部,所述排牙机构对应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对应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
优选的,所述排牙机构包括下油缸部分及与所述下油缸部分相对设置的上油缸部分,所述下油缸部分对应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中并部分延伸出所述凹陷部,所述上油缸部分与所述下油缸部分延伸出所述凹陷部的部分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油缸部分包括下模安装座及与所述下模安装座相对间隔设置的上模安装座及连接所述下模安装座与所述上模安装座的连接导柱,所述下模安装座与所述上模安装座相对间隔形成间隙。
优选的,所述上模安装座上设有一模口,所述模口连通所述间隙,所述上油缸部分包括与所述上模安装座连接的导柱和驱动油缸及正对所述模口设置的注射装置。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引部分及第二导引部分,所述第一导引部分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引部分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引部分包括第一导引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引杆上的多个第一导引辊,所述第二导引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引杆末端连接的第二导引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导引杆上的回拉装置、第二导引辊及第三导引辊,所述回拉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中部区域,所述第二导引辊与所述第三导引辊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杆末端。
优选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多个出料辊、位于所述出料辊远离所述驱动机构一侧的移动辊、与所述移动辊连接的出料气缸及位于所述移动辊远离所述驱动机构一侧的出料滚轮。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牙排牙机通过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排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出料机构共同配合将链牙注塑于拉链布带上,并将两拉链布带合链,实现全自动化加工,加快了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所述电动滑台驱动所述移动夹装置移动从而带动拉链布带移动,并且所述移动夹装置能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压轮组件移动,从而实现由一个所述电动滑台实现所述移动夹装置与所述压轮组件共同运行对拉链布带进行拉扯,提升了使用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同步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牙排牙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排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压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移动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牙排牙机100,其包括机架10、固定于所述机架10上的进料机构20、排牙机构30、驱动机构40及出料机构50。沿拉链带的运行方向,所述进料机构20、所述排牙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40及所述出料机构50依次设置。所述进料机构20用于将拉链布带输送入所述排牙机构30,所述排牙机构30用于在拉链布带上注塑成型链牙,所述驱动机构40用于带动拉链布带移动将在所述排牙机构30中已经注塑完链牙的拉链布带拉出并送往所述出料机构50方向,所述出料机构 50用于将已经注塑完链牙的拉链布带送出。
所述机架10包括机架本体11及设于所述机架本体11上的控制装置 12。所述控制装置12分别与所述进料机构20、所述排牙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40及所述出料机构50电连接用于控制各机构的运行。
所述机架本体11包括承载面111及贯穿所述承载面111设置的凹陷部 112。所述排牙机构30对应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12处,所述进料机构20、所述驱动机构40及所述出料机构50对应设置于所述承载面111上,且所述进料机构20与所述驱动机构40及所述出料机构50沿所述凹陷部112间隔正对设置。即所述进料机构20设于所述承载面111的一侧,所述驱动机构40与所述出料机构50设于所述承载面111的另一侧,且所述进料机构 20与所述驱动机构40及所述出料机构50沿所述凹陷部112对称设置。
请结合参阅图2。所述进料机构20位于所述排牙机构30于拉链布带的来向的一侧。所述进料机构20包括第一导引部分21及第二导引部分22,所述第一导引部分2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引部分22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导引部分21包括第一导引杆211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引杆 211上的多个第一导引辊212,拉链布带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导引辊212的导引进入至所述第二导引部分22。
所述第二导引部分22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引杆211末端连接的第二导引杆221、固定于所述第二导引杆221上的回拉装置222、第二导引辊223 及第三导引辊224。所述回拉装置222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杆221中部区域,所述第二导引辊223与所述第三导引辊224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杆221末端。
所述回拉装置222用于将进入所述排牙机构30中的拉链布带往回拉扯一段距离,从而保证位于所述排牙机构30中的拉链布带不会发生弯曲等现象影响注塑成型。所述回拉装置222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导向杆221上的回拉固定板2221及与所述回拉固定板2221通过转轴2222连接的两个摆杆 2223,所述摆杆2223末端设有回拉环2224,拉链布带穿入所述回拉环2224 中后再穿入所述第二导向辊223上侧和第三导向辊224下侧后进入至所述排牙机构30。所述摆杆2223可沿所述转轴2222进行转动,从而对穿入所述回拉环2224中的拉链布带进行施压以使拉链布带回退一定距离,让位于所述排牙机构30中的拉链布带处于紧绷状态,进而增加所述排牙机构30 中注塑链牙于拉链布带上的成功率。
所述第一引导部分21与所述第二引导部分22中的导引辊均用于对拉链布带进行限位使得所述驱动机构40能更好的对拉链布带进行拉动。
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排牙机构30包括下油缸部分31及与所述下油缸部分31相对设置的上油缸部分32,所述下油缸部分31对应收容于所述凹陷部112中并部分延伸出所述凹陷部112,所述上油缸部分32与所述下油缸部分31延伸出所述凹陷部112的部分连接。
所述下油缸部分31包括下模安装座311、与所述下模安装座311相对间隔设置的上模安装座312及连接所述下模安装座311与所述上模安装座 312的连接导柱313,所述下模安装座311与所述上模安装座312相对间隔形成间隙314。所述间隙314中安装有链牙注塑模具(图未示),具体的,所述链牙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及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的下模,所述上模安装于所述上模安装座311,所述下模安装于所述下模安装座312,所述上模安装座311可向所述下模安装座312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合模,拉链布带位于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合模时,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围合形成型腔,拉链布带与所述型腔连接,通过所述上模的注塑口将物料注入至所述型腔中,在拉链布带上注塑成型链牙。
所述上模安装座312上设有一模口3121,所述模口3121连通所述间隙314,所述上模的注塑口正对所述模口3121设置。
所述上油缸部分32包括与所述上模安装座311连接的导柱321、驱动油缸322及正对所述模口3111设置的注射装置323。所述驱动油缸322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安装座311的运行,使得所述上模安装座311往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安装座312移动,从而完成对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合模及分离。所述注射装置323正对所述模口3111,合模时所述注射装置323与所述上模的注塑口连通,将物料注射进入至所述注塑口。所述注射装置323 连接有存储物料的储存装置,所述注射装置323将所述存储装置中的物料注射进入所述链牙注塑模具,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射装置323为用于将存储装置中的物料输送进入至所述链牙注塑模具的通道。
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6。所述驱动机构40包括固定于所述承载面111 上并间隔设置的两支撑杆41、设于两所述支撑杆41之间的电动滑台42、固定于所述支撑杆41上且位于靠近所述进料机构20一端底板43、固定于所述支撑杆41上且位于远离所述进料机构20一端的切水口装置44和压轮组件45、固定于所述承载面111上并与所述压轮组件45间隔设置的连接轮组件46、连接所述压轮组件45与所述连接轮组件46的链条47及安装于所述电动滑台42上并与所述链条47连接的移动夹装置48。
所述支撑杆41包括固定于所述承载面111上的第一部分411及自所述第一部分411向所述排牙机构30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412,所述第二部分 412对应与所述下模安装座311抵接,即所述第二部分412对应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12处并位于所述下模安装座311上。
所述电动滑台42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夹装置48移动,使得所述移动夹装置48在所述排牙机构30与出料机构50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底板43固定于所述第二部分412上用于承接所述下模,所述下模对应设置于所述底板43上。即所述底板43与所述第二部分412均位于所述间隙314内,且用于承接所述链牙注塑模具的所述下模。
所述切水口装置44与所述压轮组件45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杆41的远离所述进料机构20一端,且所述压轮组件45位于靠近所述出料机构50一侧。即沿拉链布带运行方向所述切水口装置44位于所述压轮组件45之前,所述压轮组件45位于所述切水口装置44之后。
所述压轮组件45包括第一链轮451、与所述第一链轮451同轴连接的主轮452、位于所述主轮452上方的压轮组件移动块453及与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连接的压轮组件驱动气缸454。所述第一链轮451与所述链条47连接,所述第一链轮451通过所述链条47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带动所述主轮452进行旋转。所述压轮组件驱动气缸454用于驱动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往靠近或远离所述主轮452方向往复移动,拉链布带位于所述主轮452与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之间,通过所述压轮组件驱动气缸454 驱动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往所述主轮452侧移动,从而使得所述主轮 452与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将拉链布带压紧,让所述主轮452的旋转带动所述拉链布带移动。
所述主轮452中部设有主轮凹陷部4521,所述主轮凹陷部4521用于收容拉链布带的链牙,防止所述主轮452与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将链牙压断。
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上设有避让口4531,所述避让口4531用于避让通过所述排牙机构30注塑成型时形成的多余材质。拉链布带通过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与所述主轮452时,由于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与所述主轮452之间为压紧状态,通过主轮452的旋转将拉链布带与多余材质分离,拉链布带通过所述主轮452的带动下往所述出料机构50移动,而多余材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下移动到材料回收区域,从而通过所述主轮 452与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的配合将拉链布带与多余材质分离。
所述连接轮组件46与所述压轮组件45间隔设置并位于靠近所述进料机构20一侧,所述连接轮组件46包括与所述第一链轮451对应设置的第二链轮461,所述链条47分别与所述第一链轮451及所述第二链轮461连接。
所述移动夹装置48包括与所述电动滑台42连接的移动夹本体部481 及与所述链条47连接的移动夹连接部482。
所述移动夹本体部481包括与所述电动滑台42连接的底板4811、固定于所述底板4811上的立板4812、位于所述底板4811上的移动夹气缸4813、与所述移动夹气缸4813连接的下夹板4814及与所述立板4812固定连接的上夹板4815,所述上夹板4815与所述下夹板4814间隔设置。拉链布带位于所述上夹板4815与所述下夹板4814之间。
所述移动夹连接部482包括与所述移动夹本体部481连接的连接部分 4821及位于所述连接部分4821远离所述移动夹本体部481一侧的链条安装部分4822,所述链条47安装于所述链条安装部分4822中。具体的,所述链条安装部分4822包括链条安装板4823及与所述链条安装板4823配合的链条压板4824,所述链条安装板4823与所述链条压板4824配合将所述链条47紧密连接并能带动所述链条47移动。
所述驱动机构40工作流程:在所述排牙机构30注塑完成模具分离后,此时所述移动夹装置48位于靠近所述排牙机构30一侧,所述移动夹气缸 4813驱动所述下夹板4814上升与所述上夹板4815配合将拉链布带夹紧,所述压轮组件驱动气缸454驱动所述压轮组件移动块453下降将拉链布带夹紧。然后在所述电动滑台42的驱动下,所述移动夹装置48往靠近所述出料机构50方向移动,所述移动夹本体部481带动拉链布带往所述出料机构50方向移动,同时所述移动夹连接部482带动所述链条47移动,所述链条47驱动所述第一链轮451带动所述主轮452转动。所述移动夹本体部 481将注塑完成链牙的拉链布带从所述排牙机构30中带出,让所述排牙机构30可以对后续拉链布带进行继续注塑。优选的,所述移动夹装置48带动拉链布带的移动距离与拉链布带在所述排牙机构30中的注塑长度相等,这样使得通过拉链布带上每一段均可完整注塑到链牙,不会出现缺牙区域。移动到预定位置后所述下夹板4814与所述上夹板4815分离,然后所述电动滑台42驱动所述移动夹装置48回位准备进行下一次运行。通过所述移动夹装置48从所述排牙机构30中拉出的注有链牙的拉链布带,在下一次的所述移动夹装置48运行后,会被带动先经所述切水口装置45进行水口切除,然后再经由所述压轮组件45将多余材质与拉链布带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0通过所述电动滑台42 即可实现带动所述移动夹装置48移动,同时通过所述链条47带动所述压轮组件45中的所述主轮452旋转,从而实现通过一种驱动装置即可实现两个不同位置同时施加驱动力的效果,极大的提升了对拉链布带拉动的效率与准确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40还包括围绕所述链条47设置的挡板49,所述挡板49上设有多个风扇区域491,每个所述风扇区域491中对应设置有一个风扇(未图示),这样通过所述风扇可以对所述链条47进行降温,防止在所述移动夹装置48带动链带47移动过程中,所述链带47由摩擦力而产生高温,影响所述驱动机构40的工作。
请结合参阅图7。所述出料机构50设于所述压轮组件45末端,所述出料机构50包括用于承接拉链布带的多个出料辊51、能对拉链布带进行拉伸的移动辊52、与所述移动辊52连接的出料气缸53及位于所述出料机构50末端的出料滚轮54。所述出料辊51用于承接从所述主轮452分离出来的拉链布带,所述移动辊52在所述出料气缸53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对拉链布带进行拉扯,防止拉链布带在所述主轮452与所述移动辊52 之间发生卷曲。所述出料滚轮54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下进行旋转,从而将拉链布带输送至成品区域。具体的,所述出料滚轮54与所述移动辊 52之间还设有用于拉链布带合链的合链结构(图未示),拉链布带通过合链之后再经由所述出料滚轮54输送至成品区域。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牙排牙机通过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排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出料机构共同配合将链牙注塑于拉链布带上,并将两拉链布带合链,实现全自动化加工,加快了加工效率;同时通过所述电动滑台驱动所述移动夹装置移动从而带动拉链布带移动,并且所述移动夹装置能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压轮组件移动,从而实现由一个所述电动滑台实现所述移动夹装置与所述压轮组件共同运行对拉链布带进行拉扯,提升了使用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同步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机构、排牙机构、驱动机构及出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滑台、安装于所述电动滑台一端的压轮组件、与所述压轮组件间隔设置的连接轮组件、连接所述压轮组件与所述连接轮组件的链条及安装于所述电动滑台上并与所述链条连接的移动夹装置,所述移动夹装置包括与所述电动滑台连接的移动夹本体部及与所述链条连接的移动夹连接部,所述移动夹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移动夹本体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链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本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夹板与下夹板及设于所述下夹板一侧的移动夹气缸,所述移动夹气缸与所述下夹板连接并带动所述下夹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夹板方向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夹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移动夹本体部连接的连接部分及位于所述连接部分远离所述移动夹本体部一侧的链条安装部分,所述链条安装于所述链条安装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牙排牙机还包括固定所述进料机构、所述排牙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及所述出料机构的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承载面及贯穿所述承载面设置的凹陷部,所述排牙机构对应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对应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牙机构包括下油缸部分及与所述下油缸部分相对设置的上油缸部分,所述下油缸部分对应收容于所述凹陷部中并部分延伸出所述凹陷部,所述上油缸部分与所述下油缸部分延伸出所述凹陷部的部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油缸部分包括下模安装座及与所述下模安装座相对间隔设置的上模安装座及连接所述下模安装座与所述上模安装座的连接导柱,所述下模安装座与所述上模安装座相对间隔形成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安装座上设有一模口,所述模口连通所述间隙,所述上油缸部分包括与所述上模安装座连接的导柱和驱动油缸及正对所述模口设置的注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引部分及第二导引部分,所述第一导引部分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引部分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部分包括第一导引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引杆上的多个第一导引辊,所述第二导引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引杆末端连接的第二导引杆、固定于所述第二导引杆上的回拉装置、第二导引辊及第三导引辊,所述回拉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导引杆中部区域,所述第二导引辊与所述第三导引辊位于所述第二导引杆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牙排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多个出料辊、位于所述出料辊远离所述驱动机构一侧的移动辊、与所述移动辊连接的出料气缸及位于所述移动辊远离所述驱动机构一侧的出料滚轮。
CN201821880479.2U 2018-11-14 2018-11-14 胶牙排牙机 Active CN209660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0479.2U CN209660603U (zh) 2018-11-14 2018-11-14 胶牙排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0479.2U CN209660603U (zh) 2018-11-14 2018-11-14 胶牙排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0603U true CN209660603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5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0479.2U Active CN209660603U (zh) 2018-11-14 2018-11-14 胶牙排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06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6936A (zh) * 2018-11-14 2019-01-08 深圳市蓝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胶牙排牙机
CN109156936B (zh) * 2018-11-14 2024-06-07 深圳市蓝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胶牙排牙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6936A (zh) * 2018-11-14 2019-01-08 深圳市蓝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胶牙排牙机
CN109156936B (zh) * 2018-11-14 2024-06-07 深圳市蓝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胶牙排牙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0136B (zh) 穿拉链头设备
CN110983653A (zh) 一种接布机的接缝组件
CN209660603U (zh) 胶牙排牙机
CN107713194B (zh) 一种上拉头机
CN109171123A (zh) 拉链穿头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1131340Y (zh) 全自动气动式钉扣机
CN211814890U (zh) 一种接布机的接缝组件
CN209628795U (zh) 一种闭口拉链穿头装置
CN109156936A (zh) 胶牙排牙机
CN109757832A (zh) 一种开尾拉链的合链机构
CN106388144A (zh) 一种全自动金属颗粒料双上止机
CN207697092U (zh) 一种包装载带生产装置
CN109222349A (zh) 一种闭口拉链穿拉头的方法及闭口拉链穿头装置
CN106378393B (zh) 一种冲压模具拉料装置
CN208339050U (zh) 全自动双下止机
CN109757833A (zh) 一种不带拉头的开尾拉链的合链方法
CN105880988A (zh) 一种在线穿磁机
CN208083223U (zh) 柱形端子的多面铆压机
CN108497632B (zh) U型颗粒上止机
CN205733732U (zh) 一种在线穿磁机
CN206484840U (zh) 爆炸式斜顶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107440262B (zh) 一种全自动上拉头机
CN206871948U (zh) 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排位装置
CN109156936B (zh) 胶牙排牙机
CN114393775B (zh) 电动开尾注塑及合链二合一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2

Address after: No. 19, Liujin Avenue, Chi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247100

Patentee after: Anhui Lanse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uilding A10, Yulu Industrial Zone, Gongming Proper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Guangming New Area,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ANCER M&E TECHNOLOGY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Rubber tooth alignment mach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Chizhou branch

Pledgor: Anhui Lanse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