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9020U -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9020U
CN209649020U CN201821550388.2U CN201821550388U CN209649020U CN 209649020 U CN209649020 U CN 209649020U CN 201821550388 U CN201821550388 U CN 201821550388U CN 209649020 U CN209649020 U CN 209649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vertical
framed
template
side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03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5503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9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9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9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用于固定刚性骨架以便于成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左侧模板及右侧模板,其合围形成刚性骨架的放置区;上模板和下模板均间隔配置多个竖向定位组件以固定刚性骨架中的竖向刚性棒;左侧模板和/或右侧模板于下段部开设有可开闭控制的泵送进料口;还包括包含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定位模框夹设于两个相邻的成型面板之间,且定位模框与两个成型面板合围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模框由上模板、下模板、左侧模板及右侧模板组合构成,其配合使用在立式模具中形成混凝土成型区域,再泵送输入混凝土,使制成的预制构件具有表面平整、结构密实、混凝土充盈率高、质量稳定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因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影响小、节约劳动力、高效环保、质量标准化等优点而受到大力推广。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各混凝土预制构件(如墙体、楼板、楼梯等)通常在工厂中采用模具预制成型,待运送到施工场地后使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即可方便成型。
现有的预制墙体采用立式成型模具,通常为在两块立模板之间装设立式的墙体预埋钢筋笼,再在钢筋笼四周封板以形成混凝土浇注型腔,再以浇注混凝土,这种成型模具制作出的预制墙体虽然墙体表面平整,但采用传统的浇注模式易出现浇注密度不均匀或无法确保模腔顶部混凝土充盈的问题,因此,预制墙体的成型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使用该定位模框制造的预制构件的立式模具,可采用泵送方式输入混凝土,使制成的预制构件结构密实,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模框,用于固定刚性骨架以便于成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左侧模板以及右侧模板;
其中,所述上模板、左侧模板、下模板以及右侧模板依次首尾相连合围形成所述刚性骨架的放置区;
上模板和下模板均间隔配置多个竖向定位组件以固定刚性骨架中的竖向刚性棒;
所述左侧模板和/或右侧模板于下段部开设有可开闭控制的泵送进料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的左端、右端分别设有上模板定位台阶,所述下模板的左端、右端分别设有下模板定位台阶;所述上模板的左端通过上模板定位台阶与左侧模板的顶端相连,所述上模板的右端通过上模板定位台阶与右侧模板的顶端相连,所述下模板的左端通过下模板定位台阶与左侧模板的底端相连,所述下模板的右端通过下模板定位台阶与右侧模板的底端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模框设置有泵送封板以切换控制所述泵送进料口的开闭状态。泵送封板对应泵送进料口设置,即每个泵送进料口外都设有泵送封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均间隔开设有多个竖向定位孔,所述竖向定位组件穿设于所述竖向定位孔内并与相应的竖向刚性棒旋接固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均间隔配置多个横向定位组件以固定刚性骨架中的横向刚性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所述定位模框夹设于两个相邻的成型面板之间,且定位模框与两个成型面板合围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模框由上模板、下模板、左侧模板以及右侧模板组合构成,该定位模框配合使用在立式模具中,并具体夹设于立式模具的相邻两个成型面板之间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区域,以左侧模板和/或右侧模板上开设混凝土泵送进料口,使混凝土通过泵送方式输入成型区域内,使制成的预制构件具有表面平整、结构密实、混凝土充盈率高、质量稳定的优点。
此外,该定位模框中安装混凝土构件的刚性骨架,通过上模板、下模板与刚性骨架的竖向刚性棒固连而使刚性骨架稳固的置于定位模框中,能够在模具中对竖向刚性棒进行精准定位及对接,提高抗拔抗压性能,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进而提高装配式住宅的装配质量。本实用新型还于竖向定位孔和/或横向定位孔的端部使用了耐磨环套,在使用中用作可替换耗材,以避免更换成本较高的上模板、下模板、左侧模板以及右侧模板,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定位模框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立式模具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刚性骨架,11-竖向刚性棒,111-外螺纹端,112-内螺纹端,12-横向刚性棒,13-立模板,131-成型面板,14-底板,21-上模板,211-上模板定位台阶,212-上模板连接柱,22-下模板,221-下模板定位台阶,23-左侧模板,24-右侧模板,31-竖向定位孔,311-耐磨环套,32-竖向定位组件,321-竖向定位头部,322-竖向定位螺帽,323-竖向定位螺钉,41-横向定位孔,411-耐磨环套,42-横向定位组件,421-横向定位头部,422-横向定位螺钉,51-泵送进料口,52-泵送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模框,用于固定刚性骨架10以便于成型混凝土预制构件,该定位模框包括上模板21、下模板22、左侧模板23以及右侧模板24,其中,上模板21、左侧模板23、下模板22以及右侧模板24依次首尾相连合围形成刚性骨架的放置区,放置区内安装固定刚性骨架10,刚性骨架10包括焊接或绑扎相连的竖向刚性棒11和横向刚性棒12,其中竖向刚性棒11的上端、下端分别与上模板21、下模板22固接相连,保证竖向刚性棒11的张拉度,横向刚性棒12的左端、右端可分别与左侧模板23、右侧模板24固接相连,保证横向刚性棒12的张拉度,进而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如图2、图3所示,上模板21和下模板22上均间隔开设有多个竖向定位孔31,位于上模板21和下模板22上的竖向定位孔31均以刚性骨架10的竖向刚性棒11(如钢棒、钢筋等)为基准位置对齐、数量对应设置;每个竖向定位孔31的两端均连接有耐磨环套311,且耐磨环套311内嵌于上模板21或下模板22的两侧或一侧。每个竖向定位孔31中都穿设有一个竖向定位组件32,并以竖向定位组件32与竖向定位孔31对应的竖向刚性棒11旋接固定以完成上模板21或下模板22与竖向刚性棒11的可拆卸连接。竖向定位组件32包含一体结构的竖向定位头部321和竖向定位杆部,其中,竖向定位头部321的外径大于竖向定位孔31的孔径,使竖向定位头部321可以限位于上模板21或下模板22的竖向定位孔31背离放置区的一侧,以竖向定位杆部插入竖向定位孔31中,且轴向贯穿耐磨环套311,竖向定位杆部根据其对应竖向刚性棒11的端部结构选择使用螺孔结构或螺钉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旋拧竖向定位组件32,竖向定位头部321设计成外六角结构。
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竖向刚性棒11上端部为外螺纹端111,下端部为具有螺孔的内螺纹端112,因此,对于安装在上模板21上的竖向定位组件32,竖向定位杆部优选为竖向定位螺帽422,且该竖向定位螺帽422的旋接孔开设于远离竖向定位头部321的一端部,且该旋接孔包括朝向放置区的导向圆孔段和背离成型模腔方向的螺纹孔段,该螺纹孔段用于旋接插入该竖向定位螺帽422内竖向刚性棒11的上端部,导向圆孔段用于引导竖向刚性棒11的进入及与竖向刚性棒11的密封。由于竖向定位螺帽422的旋接孔包含导向圆孔段和螺纹孔段,因此孔深较长,为了配合竖向定位螺帽422及其对应的竖向刚性棒11的上端部,可以使用多层间隔的上模板21,且多层间隔的上模板21通过上模板连接柱212相连,且于上模板连接柱212内开孔用于竖向定位孔31;或者可以使用较厚的上模板21。安装在下模板22上的竖向定位组件32使用竖向定位螺钉423,该竖向定位螺钉423的螺纹部分旋入竖向刚性棒11的下端部螺孔内旋接固定。
上述耐磨环套311的使用可减少竖向定位组件32插入竖向定位孔31后与竖向刚性棒11相连时产生的与上模板21或下模板22的接触摩擦磨损,竖向定位组件32、竖向刚性棒11分别与上模板21(或下模板22)直接接触的部位为竖向定位孔31两端周围的区域,即耐磨环套311的安装位置处。上模板21或下模板22在使用时,需要经常性的拆装竖向定位组件32,即竖向定位杆部会多次接触耐磨环套311,常规情况下竖向定位组件32为耗材,若干次使用后因损耗而换新,而与竖向定位组件32直接接触的耐磨环套311也会因多次摩擦而损耗,因此可以通过更换耐磨环套311,保证竖向定位孔31周围区域的使用有效性,以避免更换成本较高的上模板21或下模板22,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4、图5所示,左侧模板23和右侧模板24左侧均间隔开设有多个横向定位孔41,位于左侧模板23和右侧模板24左侧的横向定位孔41均以刚性骨架10的横向刚性棒12(如钢棒、钢筋等)为基准位置对齐、数量对应设置;每个横向定位孔41的两端均连接有耐磨环套411,且耐磨环套411内嵌于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的两侧或一侧。每个横向定位孔41中都穿设有一个横向定位组件42,并以横向定位组件42与横向定位孔41对应的横向刚性棒12旋接固定以完成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与横向刚性棒12的可拆卸连接。横向定位组件42包含一体结构的横向定位头部421和横向定位杆部,其中,横向定位头部421的外径大于横向定位孔41的孔径,使横向定位头部421可以限位于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的横向定位孔41背离放置区的一侧,以横向定位杆部插入横向定位孔41中,且轴向贯穿耐磨环套411,横向定位杆部根据其对应横向刚性棒12的端部结构选择使用螺孔结构或螺钉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旋拧横向定位组件42,横向定位头部421设计成外六角结构。
具体的,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横向刚性棒12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均为具有螺孔的内螺纹端,因此,对于安装在左侧模板23及右侧模板24上的横向定位组件42的横向定位杆部优选为横向定位螺钉422,该横向定位螺钉422的螺钉旋入横向刚性棒12两端部的螺孔内旋接紧固。
上述耐磨环套411的使用可减少横向定位组件42插入横向定位孔41后与横向刚性棒12相连时产生的与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的接触摩擦磨损,横向定位组件42、横向刚性棒12分别与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直接接触的部位为横向定位孔41两端周围的区域,即耐磨环套411的安装位置处。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在使用时,需要经常性的拆装横向定位组件42,即横向定位杆部会多次接触耐磨环套411,常规情况下横向定位组件42为耗材,若干次使用后因损耗而换新,而与横向定位组件42直接接触的耐磨环套411也会因多次摩擦而损耗,因此可以通过更换耐磨环套411,保证横向定位孔41周围区域的使用有效性,以避免更换成本较高的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图2、图3所示,上模板21的左端、右端分别设有上模板定位台阶211,下模板22的左端、右端分别设有下模板定位台阶221,上模板21的左端通过上模板定位台阶211与左侧模板23的顶端相连,上模板21的右端通过上模板定位台阶211与右侧模板24的顶端相连,下模板22的左端通过下模板定位台阶221与左侧模板23的底端相连,下模板22的右端通过下模板定位台阶221与右侧模板24的底端相连,完成定位模框的组建。
如图1所示,左侧模板23和右侧模板24均于下段部开设有可开闭控制的泵送进料口51,也可以根据需要单独选择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开设泵送进料口51,对应在泵送进料口51外侧设置活动的泵送封板52以切换控制泵送进料口51的开闭状态。为了保证混凝土充盈,定位模框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定位模框外部和所述放置区的排气孔。
另外,上模板21朝向放置区一侧的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设有凸起,使制成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对应顶面表面形成凹凸状,提高预制构件顶面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下模板22朝向放置区一侧的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设有凸起,使制成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对应底面表面形成凹凸状,提高预制构件底面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左侧模板23朝向放置区一侧的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设有凸起,使制成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对应左侧表面形成凹凸状,提高预制构件左侧面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右侧模板24朝向放置区一侧的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设有凸起,使制成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对应右侧面表面形成凹凸状,提高预制构件右侧面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粘接牢固度。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模框在使用时需要配合立模板13形成立式模具,因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包含上述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如图6所示,立式模具由安装在底板14上的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立模板13构成,相邻两个立模板13之间形成成型模腔,立模板13与成型模腔直接接触的表面板为成型面板131,成型模腔内填装刚性骨架10,刚性骨架10的四周安装定位模框的上模板21、下模板22、左侧模板23以及右侧模板24,且该上模板21、下模板22、左侧模板23以及右侧模板24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与立模板13相连,合围封闭成型模腔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区域。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在立式模具的底板14上安装至少两块间隔设置的立模板13,相邻的两块立模板13之间形成成型模腔,成型模腔中放置刚性骨架10,再在刚性骨架10四周分别对应安装上模板21、下模板22、左侧模板23和右侧模板24,通过竖向定位组件32固连上模板21、下模板22与刚性骨架10的竖向刚性棒11,通过横向定位组件42固连左侧模板23、右侧模板24与刚性骨架10的横向刚性棒12;上模板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上模板定位台阶211分别与左侧模板23、右侧模板24相连,下模板2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下模板定位台阶221分别与左侧模板23、右侧模板24相连,完成定位模框的搭建;同时上模板21、下模板22、左侧模板23和右侧模板24均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相邻的两块立模板13相接连,完成成型模腔的封闭。当然,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模具中,还可以先将刚性骨架10、上模板21、下模板22、左侧模板23和右侧模板24完整组装后整体置于成型模腔内。通过左侧模板23或右侧模板24的泵送进料口51泵送混凝土于成型模腔内,填满成型模腔后关闭泵送进料口51,再经过后续混凝土养护完成,拆卸上模板21、下模板22、左侧模板23、右侧模板24及立模板13后完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
以上实施例使用的刚性骨架10根据需要选用但不限于墙体钢筋笼、楼板钢筋笼、柱钢筋笼以及梁钢筋笼。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在不发挥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技术方案或整体技术方案经适当相互组合、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技术方案或整体技术方案和现有常规技术手段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定位模框,用于固定刚性骨架以便于成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左侧模板以及右侧模板;
其中,所述上模板、左侧模板、下模板以及右侧模板依次首尾相连合围形成所述刚性骨架的放置区;
上模板和下模板均间隔配置多个竖向定位组件以固定刚性骨架中的竖向刚性棒;
所述左侧模板和/或右侧模板于下段部开设有可开闭控制的泵送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左端、右端分别设有上模板定位台阶,所述下模板的左端、右端分别设有下模板定位台阶;所述上模板的左端通过上模板定位台阶与左侧模板的顶端相连,所述上模板的右端通过上模板定位台阶与右侧模板的顶端相连,所述下模板的左端通过下模板定位台阶与左侧模板的底端相连,所述下模板的右端通过下模板定位台阶与右侧模板的底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框设置有泵送封板以切换控制所述泵送进料口的开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上均间隔开设有多个竖向定位孔,所述竖向定位组件穿设于所述竖向定位孔内并与相应的竖向刚性棒旋接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定位组件包括一体结构的竖向定位头部和竖向定位杆部,所述竖向定位杆部穿设于所述竖向定位孔内,所述竖向定位头部外径大于所述竖向定位孔的孔径,使所述竖向定位头部限位于所述竖向定位孔背离所述放置区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定位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定位孔于背离放置区的一端设有耐磨环套,和/或所述竖向定位孔朝向竖向刚性棒的一端设有耐磨环套,所述竖向定位组件的竖向定位杆部轴向贯穿耐磨环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均间隔配置多个横向定位组件以固定刚性骨架中的横向刚性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上均间隔开设有多个横向定位孔,所述横向定位组件穿设于所述横向定位孔内并与相应的横向刚性棒旋接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组件包括一体结构的横向定位头部和横向定位杆部,所述横向定位杆部穿设于所述横向定位孔内,所述横向定位头部外径大于所述横向定位孔的孔径,使所述横向定位头部限位于所述横向定位孔背离所述放置区的一端;
所述横向定位孔于背离放置区的一端设有耐磨环套,和/或所述横向定位孔朝向横向刚性棒的一端设有耐磨环套,所述横向定位组件的横向定位杆部轴向贯穿耐磨环套。
10.包含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框夹设于两个相邻的成型面板之间,且定位模框与两个成型面板合围形成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区域。
CN201821550388.2U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Active CN209649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0388.2U CN209649020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0388.2U CN209649020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9020U true CN209649020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05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0388.2U Active CN209649020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9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8465B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拼装连接结构及拼装连接方法
CN20332073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CN203097016U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CN104264862B (zh) 一种3d打印配筋砌体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831296U (zh)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拼装连接结构及建造的结构物
CN108978859A (zh) 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KR20170032826A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이중벽체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0067383B (zh) 一种建筑施工梁柱混凝土浇筑密实型组合式模板
CN111677107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连接节点
CN209649020U (zh)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CN20713096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结构
CN105946099B (zh) 灌芯装配式混凝土梁的建造方法
CN209244002U (zh) 一种墙板预制构件及装配式墙体
CN20821984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
JP5869717B1 (ja) 既存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補強構造
CN103243664A (zh) 大孔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涵洞构件
CN21681042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免支模砌块墙体圈梁及构造柱结构
CN110512791A (zh) 一种砌块及制作模具及制作方法和砌筑形成的墙体
CN107313507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空心柱节点构造施工方法
KR20150130957A (ko) 거더합성용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구조물 시공방법
KR101329483B1 (ko) 일체화 보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보와 기둥의 결합구조
CN105696453A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
CN204370647U (zh) 一种填充箱组合使用的空心板
CN209244001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
CN207812479U (zh) 一种预制式箱变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