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6410U - 一种拌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拌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6410U
CN209646410U CN201822216751.3U CN201822216751U CN209646410U CN 209646410 U CN209646410 U CN 209646410U CN 201822216751 U CN201822216751 U CN 201822216751U CN 209646410 U CN209646410 U CN 209646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agitating shaft
drain pipe
several
acid mix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67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刚
李明清
高大利
李�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Jinz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Jinz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Jinz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Jinzh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67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6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6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6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拌酸机,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一电机,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轴和螺旋搅拌叶片;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上部设有第二筒体,在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二搅拌轴、搅拌柱和水平搅拌叶片;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上部设有第二电机;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排液管、喷头、进液管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拌酸机,采用立式和卧式两种搅拌方式相结合,使搅拌效果更加均匀;采用喷头进行喷洒,使混合效果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拌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拌酸机。
背景技术
在糠醛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粉碎好的玉米芯与稀硫酸混合搅拌均匀后投入水解锅,玉米芯与稀硫酸混合的均匀程度将直接影响糠醛的产率,由于硫酸是腐蚀性液体,通常采用拌酸机进行搅拌加工。现有技术的拌酸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1)现有技术的拌酸机通常采用卧式搅拌的方式,容易使玉米芯与稀硫酸在搅拌设备的一端形成堆积,造成搅拌不均匀现象。
(2)现有技术通常将稀硫酸直接倒入搅拌设备内,容易造成玉米芯与稀硫酸的混合不均匀,影响加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拌酸机,采用立式和卧式两种搅拌方式相结合,使搅拌效果更加均匀;采用喷头进行喷洒,使混合效果更加均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拌酸机,包括水平方向安装的第一筒体,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水平方向安装的第一搅拌轴,在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螺旋搅拌叶片;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前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搅拌轴延伸至第一筒体的外部,且与第一电机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后部连接有排料管;
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上部设有垂直方向安装的第二筒体,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下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筒体的顶壁上;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上部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料管;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下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第一筒体相连通;
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垂直方向安装的第二搅拌轴,在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柱,在所述搅拌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水平搅拌叶片,所述水平搅拌叶片呈圆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水平搅拌叶片均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在所述水平搅拌叶片上均设有若干通孔;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上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轴延伸至第二筒体的上部,且与第二电机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圆环形;在所述排液管的下部设有若干沿圆周向均匀分布的喷头;在所述排液管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延伸至第二筒体的外部;在所述排液管的上部设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固定安装在第二筒体的内部的顶壁上。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搅拌柱的上部;所述挡板为倒锥形。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水平搅拌叶片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60度。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排料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下部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杆。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喷头均为雾化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拌酸机,采用立式和卧式两种搅拌方式相结合,使搅拌效果更加均匀;采用喷头进行喷洒,使混合效果更加均匀,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筒体的右侧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液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筒体;11、第一搅拌轴;12、螺旋搅拌叶片;13、第一电机;14、排料管;15、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7、第二支撑杆;
2、第二筒体;21、第一支撑杆;22、进料管;23、出料管;24、第二搅拌轴;25、搅拌柱;26、水平搅拌叶片;27、通孔;28、第二电机;29、挡板;
3、排液管;31、喷头;32、进液管;3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拌酸机,包括水平方向安装的第一筒体1(如图1所示),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内部设有水平方向安装的第一搅拌轴11,在所述第一搅拌轴11上设有螺旋搅拌叶片12;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部设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搅拌轴11延伸至第一筒体1的外部,且与第一电机13相连接。通过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搅拌轴11和螺旋搅拌叶片12,采用卧式搅拌方式对玉米芯与稀硫酸进行加工。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后部连接有排料管14,用于输出加工完成的物料。
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上部设有垂直方向安装的第二筒体2(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下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筒体1的顶壁上,用于使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之间保持一定的高度距离。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上部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料管22,用于输入待加工的玉米芯。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下部连接有出料管23,所述出料管23与第一筒体1相连通,用于输出第二筒体2内的玉米芯与稀硫酸至第二筒体2的内部。
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内部设有垂直方向安装的第二搅拌轴24(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二搅拌轴24的下部设有搅拌柱25,在所述搅拌柱2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水平搅拌叶片26,所述水平搅拌叶片26呈圆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水平搅拌叶片26均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优选地,所述水平搅拌叶片26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60度。在所述水平搅拌叶片26上均设有若干通孔27(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上部设有第二电机28,所述第二搅拌轴24延伸至第二筒体2的上部,且与第二电机28相连接,通过第二电机28带动第二搅拌轴24、搅拌柱25和水平搅拌叶片26进行旋转,对第二筒体2内的玉米芯与稀硫酸进行垂直方式的搅拌,玉米芯与稀硫酸在搅拌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不断进行垂直方向的上下运动,使搅拌更加均匀。其中,水平搅拌叶片26上的通孔27,能够使稀硫酸提高流动性,使混合更加均匀。
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内部设有排液管3,所述排液管3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圆环形(如图3所示);在所述排液管3的下部设有若干沿圆周向均匀分布的喷头31;在所述排液管3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液管32,所述进液管32延伸至第二筒体2的外部;在所述排液管3的上部设有若干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均固定安装在第二筒体2的内部的顶壁上,用于对排液管3进行固定。所述进液管32用于输入稀硫酸至排液管3,通过喷头31向第二筒体2内的玉米芯进行喷洒,能够使稀硫酸更为均匀的与玉米芯进行混合。优选地,所述喷头31均为雾化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将玉米芯输入第二筒体2,然后通过喷头31对玉米芯进行喷洒稀硫酸,提高混合的效率,并使用垂直搅拌方式进行加工。然后将加工后的物料输入第一筒体1,通过螺旋搅拌叶片12使用卧式搅拌方式进行加工,使玉米芯和稀硫酸能够在螺旋搅拌叶片12的转动作用下向第一筒体1的后部移动,并通过排料管14将完成加工的物料输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搅拌轴24上设有挡板29,所述挡板29位于搅拌柱25的上部;所述挡板29为倒锥形,通过水平搅拌叶片26的搅拌作用,使玉米芯和稀硫酸向上方进行运动,所述挡板29能够对物料进行阻挡,使物料向下方运动,增加物料与水平搅拌叶片26的接触时间,提高搅拌的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排料管14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5,能够对排料管14中物料的输出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出料管23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6,能够对出料管23中物料的输出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下部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杆17,能够使第一筒体1与放置地面保持一定的水平高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拌酸机,采用立式和卧式两种搅拌方式相结合,使搅拌效果更加均匀;采用喷头进行喷洒,使混合效果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拌酸机,包括水平方向安装的第一筒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内部设有水平方向安装的第一搅拌轴(11),在所述第一搅拌轴(11)上设有螺旋搅拌叶片(12);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部设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搅拌轴(11)延伸至第一筒体(1)的外部,且与第一电机(13)相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后部连接有排料管(14);
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上部设有垂直方向安装的第二筒体(2),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下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筒体(1)的顶壁上;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上部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料管(22);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下部连接有出料管(23),所述出料管(23)与第一筒体(1)相连通;
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内部设有垂直方向安装的第二搅拌轴(24),在所述第二搅拌轴(24)的下部设有搅拌柱(25),在所述搅拌柱(2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水平搅拌叶片(26),所述水平搅拌叶片(26)呈圆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水平搅拌叶片(26)均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在所述水平搅拌叶片(26)上均设有若干通孔(27);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上部设有第二电机(28),所述第二搅拌轴(24)延伸至第二筒体(2)的上部,且与第二电机(28)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筒体(2)的内部设有排液管(3),所述排液管(3)的俯视剖视形状为圆环形;在所述排液管(3)的下部设有若干沿圆周向均匀分布的喷头(31);在所述排液管(3)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液管(32),所述进液管(32)延伸至第二筒体(2)的外部;在所述排液管(3)的上部设有若干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均固定安装在第二筒体(2)的内部的顶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酸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搅拌轴(24)上设有挡板(29),所述挡板(29)位于搅拌柱(25)的上部;所述挡板(29)为倒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搅拌叶片(26)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酸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料管(14)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酸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料管(23)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酸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筒体(1)的下部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杆(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1)均为雾化喷头。
CN201822216751.3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拌酸机 Active CN209646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6751.3U CN209646410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拌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6751.3U CN209646410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拌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6410U true CN209646410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8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6751.3U Active CN209646410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拌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64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2347A (zh) * 2020-12-28 2021-06-04 泉州凯平肯拓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体半永久性脱模剂生产设备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2347A (zh) * 2020-12-28 2021-06-04 泉州凯平肯拓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体半永久性脱模剂生产设备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3157A (zh) 一种高效搅拌的化工用混合装置
CN208959749U (zh) 一种富硒肥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9646410U (zh) 一种拌酸机
CN207307730U (zh) 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高效搅拌机
CN206454559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化工物料搅拌混合设备
CN206372732U (zh) 工业漆生产用混料搅拌装置
CN206909088U (zh) 一种种子包衣机
CN109173853A (zh) 一种用于沼液水溶肥的均化装置
CN210251918U (zh) 一种物料混合装置
CN109673564B (zh) 一种精准可控水产泡发饲料投喂机
CN217698790U (zh) 一种水溶肥高速分散搅拌装置
CN216296341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外加剂反应釜
CN203319983U (zh) 一种酒曲添加装置
CN206325426U (zh) 一种交叉式蜗轮蜗杆液液化工混合搅拌装置
CN213528333U (zh) 一种液态肥加工用消泡搅拌罐
CN209680030U (zh) 一种用于腐蚀箔加工的液体搅拌设备
CN208591756U (zh) 一种畜牧养殖饲料均匀混合搅拌装置
CN217698886U (zh) 一种叶面肥混料装置
CN209317593U (zh) 一种水性涂料的搅拌分散罐
CN216905944U (zh) 一种灌溉用肥料搅拌清洗一体化装置
CN208809885U (zh) 一种有机肥搅拌机
CN206033712U (zh) 一种白酒生产用拌料装置
CN220940260U (zh) 一种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生产装置
CN111108851A (zh) 一种有机农田农家肥随机喷撒装置
CN211636059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原料添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