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7705U - 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7705U
CN209637705U CN201920109403.8U CN201920109403U CN209637705U CN 209637705 U CN209637705 U CN 209637705U CN 201920109403 U CN201920109403 U CN 201920109403U CN 209637705 U CN209637705 U CN 209637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hammer body
attachment base
sash weigh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094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学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Huibaoling Iron M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Huibaoling Iron M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Huibaoling Iron M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yi Huibaoling Iron M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094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7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7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7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包括锤体,所述锤体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锤体的外部设置有外连接柱,所述外连接柱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有螺柱,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通过设计的弧形固定片和弧形槽,可以在原有螺纹连接的基础上再次增加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在后期将吊锤拉起时,可以减缓对螺纹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危害的发生,同时配合设计的调节凸起和环形滑槽,可以在将外连接柱与连接座时,直接将其固定以及后期的拆卸,无需任何手动操作,使用起来十分的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背景技术
吊锤是指地质钻探中处理孔内事故的工具,广泛使用与地质勘探方面,功能强大,当发生卡钻、埋钻等事故时,需要用到吊锤进行加工,由人力或机械拖动吊锤来震击钻具而使其松动的作业称为打吊锤。
现有的吊锤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吊锤在使用中,需要与外部设备的转动轴进行连接,而现有常见的方式为螺纹连接,以此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在后期工作中,一旦出现卡钻的现象,通过吊锤顶端的连接钢绳拉动吊锤,通过吊锤将卡钻抬起分离,在此工作中,吊锤需要承受较大的提升力,对连接的螺纹造成较大的负荷,而现有的连接方式中,没有任何可以进行辅助固定的装置,从而连接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包括锤体,所述锤体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锤体的外部设置有外连接柱,所述外连接柱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固定有螺柱,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侧放置有可绕连接座的圆点旋转的内置转环,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侧孔,所述内置转环的内侧等角度固定有与侧孔数量相适配的弧形固定片,所述弧形固定片通过贯穿侧孔至限位孔的内部,所述固定柱的侧边等角度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外连接柱通过固定柱卡入限位孔内与锤体连接,所述弧形固定片通过贯穿弧形槽内与固定柱固定,所述内置转环的外侧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端部固定有呈竖直状的调节凸起,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调节凸起贯穿滑动槽至连接座的顶端面,所述外连接柱的底端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调节凸起与环形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锤体的底部通过开设螺纹形成有螺纹柱,所述锤体的底端设置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内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调节套通过螺孔与螺纹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锤体的顶端两侧对称固定有吊耳,所述吊耳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通过底端的螺柱插入通孔内与锤体连接,所述通孔的长度与锤体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锤体为圆柱体结构,且锤体为金属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内径为通孔内径的三倍,且限位孔的内部呈光滑的曲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凸起的高度与环形滑槽的高度相等,且所述调节凸起的外径为环形滑槽的内部宽度的八分之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弧形固定片和弧形槽,可以在原有螺纹连接的基础上再次增加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在后期将吊锤拉起时,可以减缓对螺纹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危害的发生,同时配合设计的调节凸起和环形滑槽,可以在将外连接柱与连接座时,直接将其固定以及后期的拆卸,无需任何手动操作,使用起来十分的简单方便;
2.通过设计的可分离的调节套,可以根据加工的不同需要来连接不同型号的以及不同质量的调节套,增加使用的范围,同时缩短了现有更换整体机器设备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连接柱与连接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连接柱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套与锤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吊耳;2、锤体;3、调节套;4、连接座;5、限位孔;6、调节凸起;7、弧形固定片;8、内置转环;9、支杆;10、外连接柱;11、环形滑槽;12、固定柱;13、弧形槽;14、螺纹柱;15、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包括锤体2,锤体2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5,限位孔5的内部底端开设有通孔,锤体2的外部设置有外连接柱10,外连接柱10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固定柱12,固定柱12的底端固定有螺柱,连接座4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侧放置有可绕连接座4的圆点旋转的内置转环8,限位孔5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侧孔,内置转环8的内侧等角度固定有与侧孔数量相适配的弧形固定片7,弧形固定片7通过贯穿侧孔至限位孔5的内部,固定柱12的侧边等角度开设有弧形槽13,外连接柱10通过固定柱12卡入限位孔5内与锤体2连接,弧形固定片7通过贯穿弧形槽13内与固定柱12固定,内置转环8的外侧固定有支杆9,支杆9的端部固定有呈竖直状的调节凸起6,连接座4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调节凸起6贯穿滑动槽至连接座4的顶端面,外连接柱10的底端面开设有环形滑槽11,调节凸起6与环形滑槽11滑动连接,通过设计的弧形固定片7和弧形槽13,可以在原有螺纹连接的基础上再次增加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在后期将吊锤拉起时,可以减缓对螺纹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危害的发生,同时配合设计的调节凸起6和环形滑槽11,可以在将外连接柱10与连接座4连接时,直接将其固定以及后期的拆卸,无需任何手动操作,使用起来十分的简单方便。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包括锤体2,锤体2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5,限位孔5的内部底端开设有通孔,锤体2的外部设置有外连接柱10,外连接柱10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固定柱12,固定柱12的底端固定有螺柱,连接座4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侧放置有可绕连接座4的圆点旋转的内置转环8,限位孔5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侧孔,内置转环8的内侧等角度固定有与侧孔数量相适配的弧形固定片7,弧形固定片7通过贯穿侧孔至限位孔5的内部,固定柱12的侧边等角度开设有弧形槽13,外连接柱10通过固定柱12卡入限位孔5内与锤体2连接,弧形固定片7通过贯穿弧形槽13内与固定柱12固定,内置转环8的外侧固定有支杆9,支杆9的端部固定有呈竖直状的调节凸起6,连接座4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调节凸起6贯穿滑动槽至连接座4的顶端面,外连接柱10的底端面开设有环形滑槽11,调节凸起6与环形滑槽11滑动连接,通过设计的弧形固定片7和弧形槽13,可以在原有螺纹连接的基础上再次增加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在后期将吊锤拉起时,可以减缓对螺纹的负荷,延长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危害的发生,同时配合设计的调节凸起6和环形滑槽11,可以在将外连接柱10与连接座4连接时,直接将其固定以及后期的拆卸,无需任何手动操作,使用起来十分的简单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锤体2的底部通过开设螺纹形成有螺纹柱14,锤体2的底端设置有调节套3,调节套3的内部开设有螺孔15,调节套3通过螺孔15与螺纹柱14连接,通过设计的可分离的调节套3,可以根据加工的不同需要来连接不同型号的以及不同质量的调节套3,增加使用的范围,同时缩短了现有更换整体机器设备的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机器上的外连接柱10与锤体2进行连接,在连接中,先将外连接柱10底端的固定柱12插入连接座4表面开设的限位孔5内,此时固定柱12底端的螺柱插入锤体2的内部,并与锤体2螺纹连接,在连接中,当外连接柱10的底端面与连接座4的顶端面即将贴合时,外连接柱10底端面开设的环形滑槽11与调节凸起6相卡合,且调节凸起6在外连接柱10的转动下在环形滑槽11的内侧滑动,调节凸起6带动内置转环8,内置转环8带动弧形固定片7,弧形固定片7从限位孔5内壁开设的侧孔处贯穿出,且弧形固定片7的底端插入至弧形槽13内对固定柱12进行固定,当弧形固定片7完全插入弧形槽13内时,调节凸起6滑动至环形滑槽11的端部,此时固定柱12被弧形固定片7贯穿弧形槽13固定,在发生卡钻的现象时,将锤体2顶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钢绳拉动,通过锤体2将卡钻提升,在提升中,通过固定柱12底端的螺柱与锤体2连接,以及连接座4通过弧形固定片7与固定柱12固定,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在需要拆卸时,反向转动外连接柱10,环形滑槽11带动调节凸起6反转,使得弧形固定片7与弧形槽13分离,接着继续分离即可,当需要根据加工不同的要求调节不同的锤体2时,将调节套3通过螺孔15与螺纹柱14分离,随后更换相适配的调节套3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包括锤体(2),所述锤体(2)的顶端固定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孔(5),所述限位孔(5)的内部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锤体(2)的外部设置有外连接柱(10),所述外连接柱(10)的底端圆心处固定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底端固定有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侧放置有可绕连接座(4)的圆点旋转的内置转环(8),所述限位孔(5)的内壁开设有多个侧孔,所述内置转环(8)的内侧等角度固定有与侧孔数量相适配的弧形固定片(7),所述弧形固定片(7)通过贯穿侧孔至限位孔(5)的内部,所述固定柱(12)的侧边等角度开设有弧形槽(13),所述外连接柱(10)通过固定柱(12)卡入限位孔(5)内与锤体(2)连接,所述弧形固定片(7)通过贯穿弧形槽(13)内与固定柱(12)固定,所述内置转环(8)的外侧固定有支杆(9),所述支杆(9)的端部固定有呈竖直状的调节凸起(6),所述连接座(4)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调节凸起(6)贯穿滑动槽至连接座(4)的顶端面,所述外连接柱(10)的底端面开设有环形滑槽(11),所述调节凸起(6)与环形滑槽(1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2)的底部通过开设螺纹形成有螺纹柱(14),所述锤体(2)的底端设置有调节套(3),所述调节套(3)的内部开设有螺孔(15),所述调节套(3)通过螺孔(15)与螺纹柱(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2)的顶端两侧对称固定有吊耳(1),所述吊耳(1)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2)通过底端的螺柱插入通孔内与锤体(2)连接,所述通孔的长度与锤体(2)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2)为圆柱体结构,且锤体(2)为金属材质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5)的内径为通孔内径的三倍,且限位孔(5)的内部呈光滑的曲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凸起(6)的高度与环形滑槽(11)的高度相等,且所述调节凸起(6)的外径为环形滑槽(11)的内部宽度的八分之七。
CN201920109403.8U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Active CN209637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9403.8U CN20963770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9403.8U CN20963770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7705U true CN209637705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7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09403.8U Active CN20963770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7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37705U (zh) 一种具有防止卡钻功能的吊锤
CN212532091U (zh) 一种起重装置
CN106112881A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扳手
CN20812237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208149399U (zh) 一种物料夹紧固定装置
CN214036619U (zh) 一种全金属吊装式受拉型隔振器
CN208375123U (zh) 塞棒定位装置
CN210448952U (zh) 一种粉末冶金的混料装置
CN204327698U (zh) 快速装卸轴
CN20952419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sae法兰
CN218509170U (zh) 一种电力铁塔钢架连接装置
CN207777213U (zh) 潜水轴流螺旋桨泵悬挂组件
CN207296873U (zh) 冲孔打桩机用冲锤
CN208250509U (zh)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空满纱管气动转换装置
CN208200131U (zh) 一种盾构机管片梁带真空吸盘的吊装用吊钩
CN217535139U (zh) 一种新型单点弹簧吊装工具
CN205436645U (zh) 一种大型铜杆拉拔机
CN202520238U (zh) 钻架固定装置
CN108016983A (zh) 一种盾构机管片梁带真空吸盘的吊装用吊钩
CN208330241U (zh) 解卡装置
CN215885990U (zh) 一种偏心块安装工具
CN21505299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基桩拔取装置
CN216586968U (zh) 绿色节能型建筑钢结构
CN221030998U (zh)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螺纹钢结构
CN210939090U (zh) 一种防脱扣高效拉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