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3743U - 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 Google Patents

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3743U
CN209633743U CN201920264698.6U CN201920264698U CN209633743U CN 209633743 U CN209633743 U CN 209633743U CN 201920264698 U CN201920264698 U CN 201920264698U CN 209633743 U CN209633743 U CN 209633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late
hole
ontology
mov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46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2646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3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3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37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涉及吸塑机的零件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板材加工需要填充物垫放板材的技术问题。该卡接件包括本体(1)、安装在所述本体(1)内的移动件(2)和在所述本体(1)上开设的第一孔(3),其中:所述本体(1)两端分别以弧形结构缩口,在外力作用下使移动件(2)部分伸出所述本体(1);所述第一孔(3),用于外力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孔(3)推动所述移动件(2)向所述本体(1)的两端移动;所述移动件(2)的伸出部分,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卡接;还提供了一种卡接装置和吸塑机,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吸塑机的实用性,并满足人们对吸塑机的高效和自动化的需求。

Description

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机的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背景技术
吸塑机用于板材,例如门板、装修板材和木质地板等的加工或覆膜等。现有技术的吸塑机均采用底层放入垫片或垫板或填充物,用以垫放板材。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机所采用的垫片或垫板或填充物等,在针对不用的型号的板材加工时,需要频繁更换,以适应不同的加工板材,例如在装饰石材再装饰门板时,需要将部分垫片或垫板或填充物取出或更换。
2.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机在工作时,容易污染垫片或垫板或填充物,造成浪费。
3.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机在工作时,需要在更换垫片上投入过多的人工成本,而且在更换过程中对工人易造成误伤等或更换板材影响板材的加工。
4.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机,不够自动换和智能化。
5.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机缺少一种能避免使用垫片或垫板或填充物等的卡扣件。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在装饰板材时可以实现吸塑机加工板材时的免垫工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接件,包括本体和安装在所述本体内的移动件,其中:所述本体开设第一孔和缩口;
外力部件插入或抽出所述第一孔,所述移动件经所述缩口可部分伸出或伸入所述本体以与外部装置卡接或分离。
在一个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缩口与所述移动件对应设置,并分别以弧形敞开式的结构设置,且所述缩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移动件的最大尺寸。
在一个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所述本体开设的用于所述本体固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以远离所述第一孔位置设置。
在一个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件的形状为圆球形或椭圆形。
一种卡接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连杆、驱动件、在所述壳体内安装的传动机构和以上部分或全部所述的卡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其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自由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插入或抽出所述第一孔,以带动所述移动件移动,用以与外部装置卡接或分离。
在一个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连接板;
所述壳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底板;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可回位的穿设所述第三固定板后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可回位的依次穿设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后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接触,另一端可回位的插入或抽出所述第一孔,用以推动所述移动件移动;
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杆推动下上移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上移,从而所述连接板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接触以推动所述壳体上移;
所述第三连杆可回位的依次穿设所述顶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
按压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可压设所述连接板以使所述第二连杆活动穿设所述连接板;
所述卡接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在一个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上均沿轴向缠绕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上均设置有用于防脱落的限位件;
还包括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可回位的活动穿设所述第二固定板;
朝向所述连接板侧的所述第四连杆上安装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系数。
在一个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孔至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面的距离。
在一个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以U型结构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孔的尺寸相适配。
一种吸塑机,包括固定板、多个容纳件和多个以上部分或全部所述的卡接装置,其中,
所述容纳件固定嵌设所述固定板的侧边;
多个所述卡接装置的壳体尺寸与多个所述容纳件相适配,所述移动件的伸出部分与所述容纳件卡接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卡接件
所述本体轴向上开设有第一孔和在本体内放置可自由移动的移动件,并且本体两段以弧形结构缩口,使得移动件在外力部件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孔推动所述移动件部分伸出所述本体外,与外部装置进行卡接,从而实现了吸塑机加工板材时的免垫的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避免的浪费现象的出现。
卡接装置
所述的第一连杆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推动所述第一连杆运动以带动所设置的传动机构工作,传动机构的工作可驱动上述所述卡接件与外部装置进行卡接。
吸塑机
包括动力设备,还包括在吸塑机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开设第二凹槽的固定板、活动板、开设有第二孔的容纳件和如以上部分或全部所述的卡接装置。所述动力设备与所述活动板连接,推动活动板运动以带动第一连杆动作,向卡接装置提供外部动力,从而驱动了卡接件与所述容纳件卡接,通过移动件与第二孔的配合,实现了吸塑机加工板材时的免垫的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接件的剖面的主视图;
图3a和图3b是实用新型的卡接件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接装置的结构的内视图;
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卡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图;
图7a和图7b是连接板的受力位置变化图;
图8本实用新型卡接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是本实用新型吸塑机的工作原理截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卡接件,一种卡接件,包括本体1和安装在本体1内的移动件2,其中:本体1开设第一孔3和缩口,外力部件插入或抽出第一孔3,移动件2经缩口可部分伸出或伸入本体1以与外部装置卡接或分离,即为,包括本体1、安装在本体1内的移动件2和在本体1上开设的第一孔3,本体1和移动件2以耐摩擦和强度高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铁、铜或合金等。移动件2的数量优选2个,形状可以是球星或椭圆形或圆锥形或其它形状,优选,圆球形,其可在本体1内自由运动。其中:本体1两端分别以弧形结构缩口,在外力作用下使移动件2部分伸出本体1,其作用是使得移动件2的部分结构能伸出本体1外与其它部件完成卡接。缩口结构也可以是:以本体1在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为对称线,分别向两端以弧线过度成型的缩口结构。第一孔3,用于外力部件穿过第一孔3推动移动件2向本体1的两端移动。移动件2的伸出部分,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卡接。通过在本体1轴向上开设有第一孔3和在本体1内放置可自由移动的移动件2,并且本体1两端以弧形结构缩口,使得移动件2在外力部件的作用下,穿过第一孔3推动移动件2部分伸出所述本体1外,与外部装置进行卡接,从而实现了吸塑机加工板材时的免垫的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避免的浪费现象的出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缩口与移动件2对应设置,并分别以弧形敞开式的结构设置,且缩口的尺寸小于移动件2的最大尺寸。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还包括在本体1周向开设的第一凹槽 4,第一凹槽4以远离第一孔3位置设置,且不与第一孔3相连通。第一凹槽4 的作用是与外部部件连接以对本体1固定。
卡接件的工作原理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这里需要指出,与2个移动件 2的接触或推动的外部装置的结构优选弧形结构,例如,“U”型结构设置,能够减小与移动件2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推动移动件2向本体1的两端移动。
一种卡接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壳体5、第一连杆51、在壳体5内安装的传动机构和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卡接件,壳体5侧面开设有所设置移动件 2伸出部分的穿孔400,通过穿孔400完成与外部装置的卡接。第一连杆51,其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可自由穿过壳体5并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传动机构与卡接件相连接,并带动移动件2移动,用以与外部装置卡接或分离,传动机构的作用之一是能够推动移动件2向本体1的两端移动,以完成与外部装置进行卡接。传动机构可以是行星轮结构组件或太阳轮结构组件或是其它能够推动移动件2移动的结构。通过第一连杆51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推动第一连杆51运动以带动所设置的传动机构工作,传动机构的工作可驱动壳体5移动并可驱动卡接件与外部装置进行卡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和连接板 55;壳体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第一固定板56、第二固定板57、第三固定板58和底板;第一连杆51的一端可回位的穿设第三固定板58后与连接板 55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52一端可回位的依次穿设连接板55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板57后可与第一固定板56接触,另一端可回位的插入或抽出第一孔3,用以推动移动件2移动;连接板55在第一连杆51推动下上移并带动第二连杆 52上移,从而连接板55可与第二固定板57接触以推动壳体5上移;第三连杆 53可回位的依次穿设顶板、第一固定板56和第二固定板57;按压第三连杆53 的一端,第三连杆53的另一端可压设连接板55以使第二连杆52活动穿设连接板55;卡接件8固定在底板上,通过下文表述来实现该实施方式,穿设或回位均通过所设置的通孔来实现的,见下文:
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和连接板55,连接板55上设置用于第二连杆52穿过的第八通孔551,第三连杆53设置在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上方;传动机构上设置的多个孔,如图5所示。壳体5内在竖直方向依次设有开设第一通孔561的第一固定板56、开设第二通孔571和第六通孔572 的第二固定板57、开设第三通孔581和第七通孔582的第三固定板58和在壳体5的顶板与底板分别开设的第四通孔6和第五通孔7;连接板55位于第二固定板57和第三固定板58之间,用于带动壳体5在竖直方向移动。第四通孔6、第一通孔561和开设第二通孔571的位置相对应,用于第三连杆53自由穿过。第三通孔581和第五通孔7的位置相对应,用于第一连杆51穿过。第六通孔 572、第八通孔551和第七通孔582的位置相对应,用于第二连杆52穿过。卡接件8固定在壳体5的底板上,并以远离第六通孔7的位置设置。近邻连接板 55一端的底面与第一连杆51连接,近邻另一端位置设置第八通孔551。
第二连杆52一端可自由穿过第六通孔572并与第一固定板56的底面相接触,另一端可自由伸入第一孔3内,用以推动移动件2移动,使移动件2的部分伸出本体1外以完成与外部设备的卡接。在第二固定板57和连接板55之间以及在第三固定板58和卡接件之间的第二连杆5上均套设有第一弹性件200。
第三连杆53上设有防脱落的第一限位件100,第一限位件100可以是设置在第三连杆53上的多个突起,并缠绕弹性件,例如,弹簧。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于壳体5的顶壁和第一固定板56,第一限位件100设置于第三连杆53 位于第一固定板56和壳体5的顶壁之间的位置,从而将第三连杆53活动的放置在壳体5内,进而避免从第一通孔561脱离出壳体5。
连接板55的一端在第一连杆51上推作用下向上运动可抵触第三连杆53 的下端并可推动第三连杆53一端向上伸出第四通孔6,同时弹性件被压缩。位于第二固定板57和连接板55之间的第一弹性件200被压缩。连接板55的另一端活动套设第二连杆52,也就是与第二连杆52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板55的一端上移,从而连接板55为上倾斜状态,进而连接板5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2 紧密配合,在摩擦力作用下,连接板55以上倾斜状态带动第二连杆52上移。从而位于第三固定板58和卡接件之间的第一弹性件200压缩。
取消第一连杆51对连接板55的推力,将板材放置于壳体5的顶臂,板材压设第三连杆53以使第三连杆53向下移动并推动连接板55的向上倾斜的一端下移,同时在位于第二固定板57和连接板55之间的第一弹性件200的伸展力作用下,连接板55能够处于水平状态,由于连接板55与第二连杆52为间隙配合,故第二连杆52能够在位于第三固定板58和卡接件之间的第一弹性件200 的伸展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以推动移动件2伸出本体1外。
在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和第三连杆53上均缠绕第一弹性件200,缠绕位置为沿各个连杆的轴向表面,其作用是利用第一弹性件200受压缩后产生的弹力,使各个连杆向下移动。
进一步的,在第一连杆51上设置限位件,限位件为在杆上轴向上设置的突起,作用是防止杆从板上脱落。在限位件与所述第三固定板58之间的第一连杆51上沿轴向缠绕第一弹性件200,第一弹性件200可以是弹簧或阻尼弹簧,该结构设置方式节约弹簧的用量,并且限位件也可防止弹簧的脱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四连杆59,在第二固定板57开设用于第四连杆59穿过的第九通孔573。第四连杆59的长度小于其他连杆的长度。
在第四连杆59上设置两个防脱落的限位件,两个第三限位件500分别对应位于第二固定板57的上下两侧,用于防止第四连杆59脱离第二固板57。在靠近第四连杆59底端的第三限位件500与第二固定板57之间的第四连杆59的距离上安装第三弹性件300,在位于第二固定板57和连接板55之间的第二连杆 52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200。所述第二弹性件300大于位于第二固定板57和连接板55之间第一弹性件200的弹性系数,该结构设置的作用是利用弹簧产生更大的压缩力,连接板55在外力作用下以向上倾斜的状态向上移动,推动第四连杆59和拉动第二连杆52向上移动,第二弹性件300和位于第二固定板57与连接板55之间第一弹性件200均被压缩。取消外力,连接板55在第二弹性件300 和第一弹性件200伸展,第二弹性件300使第四连杆59下移推动连接板55,第一弹性件200止抵连接板55以向下推动连接板55,从而有利于使连接板55 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促进第二连杆52推动移动件2伸出本体1外。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沿着第二连杆52轴向缠绕第一弹性件200,例如,弹簧等。第一连杆51上设置限位件100,限位件100与第三固定板58之间的第一连杆51上轴向缠绕第一弹性件200。第一弹性件200的作用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在收压缩时产生弹力,用以恢复第一连杆51的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第四连杆59,在第二固定板57开设用于第四连杆59穿过的第九通孔573,并在第四连杆59靠近两端面处分别设置限位件100,两个限位件100之间的第四连杆59上缠绕第二弹性件300,且第二弹性件300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性件200,作用是加大连接板55的初始位置回复力。需要指出,第四连杆59的设置位置是,连接板55在向上移动时,能够推动第四连杆59向上移动,并使第二弹性件300产生弹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连杆53的长度大于壳体5的顶面至第二固定板57底面的距离,第二连杆52的长度小于第一孔3至第一固定板56底面的距离。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杆51一端以“U”型结构设置并与第一孔3 的尺寸相适配。一端是指与卡接件接触的一端,能够通过第一孔3进入本体1 内,并能接触到本体1的第一孔3对应的另一侧面,即,完全插入本体1,本体1可为两段开口的空心圆形体,以推动移动件2向本体1的两端移动,并部分伸出本体1外,完成卡接件的卡接。“U”型结构的设置的作用如前述所述。
一种吸塑机,包括固定板9、多个容纳件12和多个如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卡接装置,其中,容纳件12固定嵌设固定板9的侧边;多个卡接装置的壳体5尺寸与多个容纳件12相适配,例如,都为圆柱形或是长方体。卡接装置的壳体5尺寸与多个容纳件12相适配是指形状尺寸相近,容纳件12与壳体5 是具有摩擦力的,移动件2的伸出部分与容纳件12卡接或分离。也可以理解为包括动力设备,还包括在吸塑机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固定板9、活动板10、容纳件12和以上所述的任意一项的卡接装置,其中,固定板9上开设用以固定容纳件12的第二凹槽11,容纳件12上开设有用以固定移动件2的第二孔 121。动力设备与活动板10连接,动力设备为气缸组件,气缸组件推动活动板 10向上或向下移动,活动板10与第一连杆51接触式连接,活动板10向上移动时推动第一连杆51向上移动,第一连杆51的动作传动至使移动件2动作。容纳件12固定在多个固定板9上的第二凹槽11内,容纳件12可以两段敞开式结构设置的中空几何体,并与壳体5几何形状相匹配,采用螺栓组件或焊接的方式与多个固定板9固定。卡接装置可在容纳件12内上下活动,移动件2的伸出部分与第二孔121的形状相适配。
动力设备带动活动板10运动,并带动第一连杆51动作用以完成移动件2 与第二孔121的卡接,第二孔121的位置与穿孔400的位置相对应,移动件2 的伸出部分伸出穿孔400并插接至第二孔121内,以完成卡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整体构思表述,进一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该技术方案。现有技术的吸塑机,加工板材时需要在最顶层的固定板9上放置垫片或垫板或填充物后,放置板材后在进行加工。而本技术方案是利用卡接件完成板材装置的免垫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人工控制气缸组件工作,推动活动板10向上运动,并向第一连杆51传动,第一连杆51与活动板10接触式连接,并非固定连接。
2.第一连杆51的一端与连接板55固定,首先是带动连接板55与第二连杆52向上引动,需要说明:连接板55上设置的第八通孔551的尺寸稍大于第二连杆52的尺寸,如图7a和7b所示,连接板55先以第二连杆52与第八通孔 551的接触点为轴,向上产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也就是连接板55对应第一连杆 51和第二连杆52的两端分别对应一端高于另一端的向上倾斜。由于第一连杆 51继续向上移动,会使其产生一定角度后卡死,然后由第一连杆51带动第二连杆52和连接板55向上移动。进一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该动作,以力学角度分析,在第一连杆51向上移动的作用下,第二连杆52与第八通孔551的接触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同时产生静摩擦力,因为绝对光滑的物质不存在,即,摩擦系数为零材质不存在,通过第二连杆52与第八通孔551的接触产生静摩擦力,在第一连杆51继续向上移动带动通过第二连杆52和连接板55向上移动。注意,第二连杆52向上移动,即,意为连接杆55和第二连杆52已经接触卡接。第二连杆52上移,从而第二连杆52的下端能够从第一孔3中抽离,从而移动件2的伸出部分向本体1的中心收缩或回收,进而壳体5能够在容纳件12内移动。
其次,当连接板55向上继续移动时与第三连杆53接触,并带动第三连杆 53向上移动,直至连接板55与第二固定板57接触时,停止对第三连杆53的向上推动。连接板55带动第二连杆52的上端接触第一固定板56。此时,第一连杆51的继续向上推动,会带动整个卡接装置在容纳件12内向上移动,直至壳体5的顶端高于顶层的固定板9,此时第三连杆53的一端已伸出壳体5外。
3.停止气缸组件的工作,再放置板材于壳体5的顶端,需要强调,此时的板材是与第三连杆53相接触,然后通过控制气缸组件运作向下回收,以使气缸组件的输出端脱离第一连杆51。
4.通过向下按压板材,触动第三连杆53解除第二连杆52与第八通孔551 在水平方向上产生静摩擦力或是使前序所述的向上转动所卡死锁紧解除,由于各个连杆上都装有弹簧,弹簧压缩后所产生的弹力,驱动第二连杆52向下移动。第二连杆52的底端的“U”型结构进入第一孔3内并推动移动件2向外移动,卡接至第二孔121内,完成卡扣锁死。
需要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容纳件12的顶面是与顶层固定板9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卡接装置的设置距离间距为2-4cm,即为,每2-4cm设置一个卡接装置。通过发明人所设计的卡接件和卡接装置,用在吸塑机内,节约了板材的工序,提高板材的加工效率。
在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卡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本体(1)内的移动件(2),其中:
所述本体(1)开设第一孔(3)和缩口;
外力部件插入或抽出所述第一孔(3),所述移动件(2)经所述缩口可部分伸出或伸入所述本体(1)以与外部装置卡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口与所述移动件(2)对应设置,并分别以弧形敞开式的结构设置,且所述缩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移动件(2)的最大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本体(1)开设的用于所述本体(1)固定的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以远离所述第一孔(3)位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2)的形状为圆球形或椭圆形。
5.一种卡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第一连杆(51)、驱动件、在所述壳体(5)内安装的传动机构和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接件(8),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51),其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自由穿过所述壳体(5)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插入或抽出所述第一孔(3),以带动所述移动件(2)移动,用以与外部装置卡接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和连接板(55);
所述壳体(5)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第一固定板(56)、第二固定板(57)、第三固定板(58)和底板;
所述第一连杆(51)的一端可回位的穿设所述第三固定板(58)后与所述连接板(55)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52)一端可回位的依次穿设所述连接板(5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7)后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56)接触,另一端可回位的插入或抽出所述第一孔(3),用以推动所述移动件(2)移动;
所述连接板(55)在所述第一连杆(51)推动下上移并带动所述第二连杆(52)上移,从而所述连接板(55)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7)接触以推动所述壳体(5)上移;
所述第三连杆(53)可回位的依次穿设所述顶板、所述第一固定板(56)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7);
按压所述第三连杆(53)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53)的另一端可压设所述连接板(55)以使所述第二连杆(52)活动穿设所述连接板(55);
所述卡接件(8)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1)、所述第二连杆(52)和所述第三连杆(53)上均沿轴向缠绕第一弹性件(200);
所述第一连杆(51)、所述第二连杆(52)和所述第三连杆(53)上均设置有用于防脱落的限位件;
还包括第四连杆(59),所述第四连杆(59)可回位的活动穿设所述第二固定板(57);
朝向所述连接板(55)侧的所述第四连杆(59)上安装第二弹性件(300),所述第二弹性件(300)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200)的弹性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5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孔(3)至所述第一固定板(56)底面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1)一端以U型结构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孔(3)的尺寸相适配。
10.一种吸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9)、多个容纳件(12)和多个如权利要求5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接装置,其中,
所述容纳件(12)固定嵌设所述固定板(9)的侧边;
多个所述卡接装置的壳体(5)尺寸与多个所述容纳件(12)相适配,所述移动件(2)的伸出部分与所述容纳件(12)卡接或分离。
CN201920264698.6U 2019-03-01 2019-03-01 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33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4698.6U CN209633743U (zh) 2019-03-01 2019-03-01 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4698.6U CN209633743U (zh) 2019-03-01 2019-03-01 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3743U true CN209633743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95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469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33743U (zh) 2019-03-01 2019-03-01 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3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33743U (zh) 卡接件及卡接装置和吸塑机
CN202060067U (zh) 一种新型自动钉扣机
CN208680926U (zh) 一种用于手表按键的螺钉组装装置
CN201914675U (zh) 板式喂料机运行部件的张紧装置
CN213409913U (zh) 一种可收集的高效钣金折弯结构
CN201205653Y (zh) 拉链头帽盖铆压装置
CN201815622U (zh) 全自动铆钉机
CN208495624U (zh) 一种自卸式汽车零件冷冲压装置
CN207547358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拉伸的冲床装置
CN201055002Y (zh) 电磁式铆眼机
CN214941941U (zh) 一种用于浴室壁板装修的固定装置
CN205914602U (zh) 一种带有机械接料手的冲压机
CN215659975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新型弹簧环安装装置
CN107470472A (zh) 一种用于生产压缩机排气消音盖的高效冲压模具
CN209503994U (zh) 一种组合膨胀螺丝的安装装置
CN205927766U (zh) 一种压缩机曲轴自动铆压机
CN208644562U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压机压头装置
CN202174551U (zh) 轴用平键压装胎装置
CN110735481A (zh)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小跨度膜结构整体装夹张拉装置
CN203121125U (zh) 气动压服装弹扣的装置
CN109807801A (zh) 过滤机滤布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353053A (zh) 一种用于拉簧状食材的新型穿串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6914399U (zh) 一种便于退块和自行的打孔机
CN216786523U (zh) 一种防止服装粘连花纹模板的压花机
CN217629877U (zh) 一种锚索张拉机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