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7351U - 儿童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儿童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7351U
CN209617351U CN201920082624.0U CN201920082624U CN209617351U CN 209617351 U CN209617351 U CN 209617351U CN 201920082624 U CN201920082624 U CN 201920082624U CN 209617351 U CN209617351 U CN 209617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cavity
bicycle
child
contro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26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tai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Control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26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7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7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7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儿童自行车,包括:车架,设有空腔,所述车架还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活动仓;前叉,与所述车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后叉,连接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前叉的一端,所述后叉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容腔;自动刹车系统,包括测速组件、刹车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测速组件设于所述车架邻近所述前叉的一端,所述刹车组件设于所述后叉,所述控制组件容纳于所述活动仓内,所述测速组件和所述刹车组件通过所述空腔和所述容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多功能的儿童自行车。

Description

儿童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历史比较悠久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这种低碳环保的方式出行。自行车的种类也日渐增多,近些年来儿童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时,通常喜欢自己骑儿童自行车。但是在家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儿童骑儿童自行车很容易不见其踪影,如果遇到坏人将儿童拐走就更大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自行车,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性高、多功能的儿童自行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儿童自行车,包括:
车架,设有空腔,所述车架还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活动仓;
前叉,与所述车架的一端转动连接;
后叉,连接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前叉的一端,所述后叉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容腔;
自动刹车系统,包括测速组件、刹车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测速组件设于所述车架邻近所述前叉的一端,所述刹车组件设于所述后叉,所述控制组件容纳于所述活动仓内,所述测速组件和所述刹车组件通过所述空腔和所述容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测速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车架的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车架一端的夹持件及测速仪,所述固定件具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容置腔,所述测速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夹持件,所述测速仪通过所述空腔和容置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背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所述背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运动的趋势,所述测速仪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背板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背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收纳凹槽,所述收纳凹槽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测速仪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时,所述测速仪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容置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纳凹槽内的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具有收纳至所述收纳凹槽内且背面与所述背板齐平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收纳凹槽内翻出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中间部分的第二状态;
所述第三夹持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背板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测速仪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内;
所述第三夹持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背板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测速仪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面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且/或,所述第二夹持部面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且/或,所述第三夹持部面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包括头管、连接于所述头管的横梁及连接于所述横梁远离所述头管一端的中管,所述横梁和所述中管设有所述空腔,所述头管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前叉,所述活动仓设于所述横梁邻近所述头管的一端,所述测速组件设于所述横梁邻近所述头管的一端,所述后叉连接于所述中管。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自行车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叉的后车轮,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个硅钢片以及两个刹车片,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后叉,并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收容腔,两个所述硅钢片位于所述后车轮的两侧,每一刹车片设于所述硅钢片面向所述后车轮的一侧,两个所述硅钢片通过所述收容腔和容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自行车还包括音箱,所述音箱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头管的外侧壁,所述横梁邻近所述音箱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过孔,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音箱电连接;
且/或,所述儿童自行车还包括蓝牙天线和蓝牙拨码,所述蓝牙天线和所述蓝牙拨码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中管,所述蓝牙天线和所述蓝牙拨码通过所述容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储存芯片、蓝牙模块及充电电池,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储存芯片、所述蓝牙模块、所述充电电池、所述测速组件及所述刹车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儿童自行车通过设置自动刹车系统,并在车架内设置有空腔,并在空腔内设置活动仓,将控制组件容纳于活动仓内,测速组件设置在车架邻近前叉的一端,刹车组件设置在后叉,使得测速组件和刹车组件通过空腔和容腔内的导线与控制组件电连接,一方面通过活动仓对自动刹车系统的控制组件实现保护,并将导线设置在车架的空腔和后叉的容腔内,进一步提高了对自动刹车系统的保护;另一方面,可方便通过测速组件实时检测儿童自行车的移动速度,及时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刹车组件对儿童自行车减速,提高儿童自行车的安全性;同时,也方便家长通过测速组件和控制组件及时了解儿童自行车的移动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架和前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后叉和刹车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儿童自行车的工作原理框架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儿童自行车 6122 第一夹持部
1 车架 6123 第二夹持部
1a 空腔 6124 第三夹持部
11 头管 6125 第一夹持空间
12 横梁 6126 第二夹持空间
121 活动仓 6127 硅胶垫
122 过孔 613 测速仪
13 中管 62 刹车组件
2 前叉 621 安装座
21 车把手 621a 收容腔
3 后叉 622 硅钢片
3a 容腔 623 刹车片
4 后车轮 63 控制组件
41 辅助轮 631 电路板
42 金属轮圈 632 微处理器
5 前车轮 633 储存芯片
61 测速组件 634 蓝牙模块
611 固定件 635 充电电池
611a 容置腔 7 音箱
612 夹持件 8a 蓝牙天线
6121 背板 8b 蓝牙拨码
6121a 收纳凹槽 9 导线
6121b 通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儿童自行车1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儿童自行车100包括车架1、前叉2、后叉3及自动刹车系统。其中,车架1设有空腔1a,车架1还设有连通空腔1a的活动仓121;前叉2与车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后叉3连接于车架1远离前叉2的一端,后叉3设有连通空腔1a的容腔3a;自动刹车系统包括测速组件61、刹车组件62及控制组件63,测速组件61设于车架1邻近前叉2的一端,刹车组件62设于后叉3,控制组件63容纳于活动仓121内,测速组件61和刹车组件62通过空腔1a和容腔3a内的导线9与控制组件63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儿童自行车100还包括连接于前叉2的车把手21、与前叉2转动连接的前车轮5、与后叉3转动连接的后车轮4、连接于车架1的车座(未标示)、设置于车架1远离车座的一端的传动机构以及与传动机构连接的脚踏板(未标示)等,传动机构与后车轮4传动连接。使用者通过踩踏脚踏板,使得脚踏板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从而驱动后车轮4转动,从而使儿童自行车100移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车架1设置有容腔1a,也即车架1呈空心设置,如此可利用车架1的容腔1a设置导线9的走线,有利于保护儿童自行车100的导线9及电路元件等。车架1还设置活动仓121,活动仓121容纳于空腔1a内,并与空腔1a连通,如此可方便将自动刹车系统的控制组件63安装在活动仓121内,有利于保护控制组件63不被损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车架1对应活动仓121还设置有盖板(未标示),盖板可转动打开活动仓121,以使的活动仓121内的控制组件63显露,方便使用者维修更换,以及充电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儿童自行车100上设置自动刹车系统,利用测速组件61实时对儿童自行车100的移动速度进行检测,同时还可将儿童自行车100的移动速度反馈到控制组件63,使得控制组件63控制刹车组件62对儿童自行车100进行减速。同时,测速组件61和控制组件63还可实时将儿童自行车100的移动速度以及位置反馈给使用者或家长等。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自行车100通过设置自动刹车系统,并在车架1内设置有空腔1a,并在空腔1a内设置活动仓121,将控制组件63容纳于活动仓121内,测速组件61设置在车架1邻近前叉2的一端,刹车组件62设置在后叉3,使得测速组件61和刹车组件62通过空腔1a和容腔3a内的导线9与控制组件63电连接,一方面通过活动仓121对自动刹车系统的控制组件63实现保护,并将导线9设置在车架1的空腔1a和后叉3的容腔3a内,进一步提高了对自动刹车系统的保护;另一方面,可方便通过测速组件61实时检测儿童自行车100的移动速度,及时通过控制组件63控制刹车组件62对儿童自行车100减速,提高儿童自行车100的安全性;同时,也方便家长通过测速组件61和控制组件63及时了解儿童自行车100的移动情况,从而提高儿童自行车100的安全性和多功能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测速组件61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车架1的固定件611、连接于固定件611远离车架1一端的夹持件612及测速仪613,固定件611具有连通空腔1a的容置腔611a,测速仪613可拆卸地连接于夹持件612,测速仪613通过空腔1a和容置腔611a内的导线9与控制组件63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固定件611和夹持件612,可方便将测速仪613安装于儿童自行车100上。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11呈空心结构设置,也即固定件611在安装于车架1上时,固定件611的容置腔611a与车架1的空腔1a连通,如此可方便导线9设置在空腔1a和容置腔611a内,有利于保护导线9不被损坏。
具体地,固定件611与车架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或插接配合等,在此不做限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611与可与车架1固定连接,例如过盈配合、焊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612包括连接于固定件611的背板6121、第一夹持部6122及第二夹持部6123,第一夹持部6122固定于背板6121的一端,第二夹持部6123可活动的设置于背板6121的另一端,且第二夹持部6123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部6122,第二夹持部6123具有朝向第一夹持部6122运动的趋势,测速仪613可拆卸地夹持于第一夹持部6122、背板6121及第二夹持部6123之间。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6122和第二夹持部6123,可利用第一夹持部6122、背板6121和第二夹持部6123配合形成夹持空间,以方便将测速仪613夹持在夹持空间内,同时方便实现测速仪613拆装。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背板6121背向固定件611的一侧设置有收纳凹槽6121a,收纳凹槽6121a开设有与容置腔611a连通的通孔6121b,测速仪613夹持于第一夹持部6122和第二夹持部6123之间时,测速仪613通过通孔6121b和容置腔611a内的导线9与控制组件63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在背板6121上设置收纳凹槽6121a,一方面可对测速仪613实现限位安装;另一方面,可方便在收纳凹槽6121a的底壁或侧壁开设通孔6121b,如此方便将固定件611的容置腔611a的导线9通过通孔6121b与测速仪613连接,有利于测速仪613对儿童自行车100检测的实时数据传输至控制组件63,使得控制组件63有效控制刹车组件62实现减速或快速将数据反馈至使用者或家长等,从而提高儿童自行车10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612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收纳凹槽6121a内的第三夹持部6124,第三夹持部6124具有收纳至收纳凹槽6121a内且背面与背板6121齐平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收纳凹槽6121a内翻出且位于第一夹持部6122和第二夹持部6123中间部分的第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持部6124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夹持部6122、第二夹持部6123和背板6121形成第一夹持空间6125,测速仪613可拆卸地夹持于第一夹持空间6125内;第三夹持部6124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夹持部6123、第三夹持部6124和背板6121形成第二夹持空间6126,测速仪613可拆卸地夹持于第二夹持空间6126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第三夹持部6124,有利于夹持件612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测速仪613或手机等智能部件的安装使用,提高了儿童自行车100的使用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三夹持部6124可转动地设于通孔6121b内,如此设置不仅节省了夹持件612的空间,同时方便导线9与测速仪613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6122面向第二夹持部6123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6127;且/或,第二夹持部6123面向第一夹持部6122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6127;且/或,第三夹持部6124面向第二夹持部6123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6127。
可以理解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第一夹持部6122、第二夹持部6123以及第三夹持部6124均设置有硅胶垫6127,如此有利于利用硅胶垫6127保护测速仪613或手机等智能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架1包括头管11、连接于头管11的横梁12及连接于横梁12远离头管11一端的中管13,横梁12和中管13设有空腔1a,头管11可转动地套设于前叉2,活动仓121设于横梁12邻近头管11的一端,测速组件61设于横梁12邻近头管11的一端,后叉3连接于中管13。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11远离夹持件612的一端与横梁12连接,为了方便固定件611的容置腔611a与横梁12的空腔1a连通,横梁12与固定件611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孔,固定件611的容置腔611a贯通固定件611的端部设置。头管11呈中空的套管结构,如此可方便头管11与前叉2的可转动地套接,以便于使用者通过连接于前叉2的车把手21控制儿童自行车100前行的方向。中管13连接于横梁12远离头管11的一端,后叉3与中管13连接,且车座设于中管13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中管13和横梁12在底部形成有三角结构,如此有利于加强儿童自行车100的结构稳定性。传动机构和脚踏板均设置在中管13和横梁12连接处的底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儿童自行车10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后叉3的后车轮4,后车轮4具有金属轮圈42。为了保护儿童在骑行儿童自行车100的安全性,儿童自行车100还设置有辅助轮41,辅助轮41与后车轮4呈平行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刹车组件62包括安装座621、连接于安装座621的两个硅钢片622以及两个刹车片623,安装座621设于后叉3,并设有连通容腔3a的收容腔621a,两个硅钢片622位于后车轮4的两侧,每一刹车片623设于硅钢片622面向后车轮4的一侧,两个硅钢片622通过收容腔621a和容腔3a内的导线9与控制组件63电连接。
具体地,安装座621呈半圆环或倒U型结构设置,也即后车轮4从安装座621的开口处伸入安装座621的凹槽结构内。安装座621也可以是由两个呈弧状的结构相互配合形成,安装座621的两个端部可相互靠近或远离。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621具有一定的形变力或弹力。两个硅钢片622分别与安装座621的一端连接,安装座621设有收容腔621a,如此可方便导线9通过容腔3a和收容腔621a与两个硅钢片622连接,有利于通过控制组件63控制两个硅钢片622,也即控制组件63控制两个硅钢片622导电后,两个硅钢片622与后车轮4的金属轮圈42产生磁吸力,使得两个硅钢片622相互靠近后车轮4的金属轮圈42,从而使得两个硅钢片622的刹车片623与后车轮4抵接,进而产生摩擦,以实现减速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儿童自行车100还包括音箱7,音箱7可拆卸地设于头管11的外侧壁,横梁12邻近音箱7还开设有连通空腔1a的过孔122,控制组件63通过过孔122与音箱7电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音箱7,利用控制组件63控制音箱7,以实现播放音乐或警报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儿童自行车100的功能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儿童自行车100还包括蓝牙天线8a和蓝牙拨码8b,蓝牙天线8a和蓝牙拨码8b可拆卸地设于中管13,蓝牙天线8a和蓝牙拨码8b通过容腔3a内的导线9与控制组件63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蓝牙天线8a,有利于放大控制组件63的蓝牙信号,将蓝牙天线8a安放在儿童自行车100的中管13和车座之间,以保证蓝牙信号的传送和接收的稳定。通过设置蓝牙拨码8b,有利于通过蓝牙拨码8b实现设置蓝牙信号接收和传输距离。通过在蓝牙拨码8b上设置拨下为0,拨上为1,可将蓝牙拨码8b设置为四档,分别为关闭、近、中、远,例如00为关闭蓝牙功能,10为近档位,01为中档位,11为远档位。近档的范围0~15米;中档的范围0~30米;远档的范围0~45米。关闭蓝牙功能后,儿童自行车100将关闭超范围预警,并关闭刹车组件62锁死儿童自行车100的功能。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63包括电路板631和设于电路板631上的微处理器632、储存芯片633、蓝牙模块634及充电电池635,微处理器632与储存芯片633、蓝牙模块634、充电电池635、测速组件61及刹车组件62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631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以提供控制组件63、测速仪613、蓝牙天线8a、蓝牙拨码8b以及刹车组件62的电量,同时利用电路板631与测速仪613、蓝牙天线8a、蓝牙拨码8b以及刹车组件62连接,以使的微处理器632通过电路板631实现对测速仪613、蓝牙天线8a、蓝牙拨码8b以及刹车组件62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储存芯片633可用于存储测速仪613的信息,也可以用于存储或记忆用户设置的音乐等。蓝牙模块634一方面用于与蓝牙天线8a和蓝牙拨码8b连接,另一方面,还用于给使用者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发送蓝牙讯号,以实现提醒使用者,起到警报作用。充电电池635用于为电路板631、微处理器632、测速仪613、蓝牙天线8a、蓝牙拨码8b以及刹车组件62的电量。
可以理解的,可通过在电路板631上设置充电接口,当需要为充电电池635充电时,打开车架1上活动仓121的盖板,显露出充电接口,将充电接口与市电接通,从而实现充电。
进一步地,如图7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儿童自行车100的工作原理如下:a)自动刹车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测速组件61,用来检测儿童自行车100的速度;另一部分是刹车组件62,当车速超过设定值,控制组件63控制刹车组件62将减缓车速到一定值后取消刹车,当一定时间内刹车次数超过设定值将通过蓝牙模块634发送消息给儿童家长。b)范围报警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刹车组件62,当儿童自行车100超过设定的距离后,控制组件63控制刹车组件62将减缓车速直到车速为0,同时将儿童自行车100锁死;另一部分是报警系统,当测速仪613检测儿童自行车100的距离超过设定值,将通过蓝牙模块634直接发送给用户手机提示儿童已经超过可控范围。c)音乐播放功能:在头管11上设置音箱7,用来播放音乐,电路板631上设有储存芯片633,用来存放音乐;同时,在测速仪613上设置有播放功能键,控制音箱7的音乐播放。d)蓝牙系统:包含设于电路板631上的蓝牙模块634和设于中管13上的蓝牙天线8a,蓝牙拨码8b的感应距离0~45米,可以通过在蓝牙拨码8b上面的档位键调节距离和开启/关闭蓝牙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微处理器632控制刹车组件62的硅钢片622的电导通,使得硅钢片622和金属轮圈42产生吸力,从而使刹车片623与后车轮4摩擦起到刹车的作用。当儿童自行车100的速度达到微处理器632上预定的值时,微处理器632控制刹车组件62刹车,不同的速度产生的磁力大小不同,也即刹车的效果由小变大,有一个缓慢的增加过程,随着速度的增加刹车的作用就越大,这样不会因为刹车太急将车子刹死,造成安全事故。当车速下降时,刹车的作用逐渐减弱,到一定的阈值后,硅钢片622的电磁消失,儿童自行车100恢复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儿童自行车100超过蓝牙模块634和蓝牙天线8a的感应范围,微处理器632控制刹车组件62就会对儿童自行车100进行刹车,直至儿童自行车100锁死。使用者将无法移动儿童自行车100,只能通过用户手机APP端取消限制。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儿童自行车100还设有手动刹车系统。具体地,通过在前车轮5和后车轮4上设置有一个碟刹,通过儿童自行车100车把手21处的手动刹车手柄进行手动刹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带有辅助轮41的儿童自行车100,也可在辅助轮41的连接轴中间位置有一个胶皮刹,通过儿童自行车100车把手21处的手动刹车手柄进行手动刹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蓝牙拨码8b上的档位,当蓝牙模块634进行蓝牙连接(例如手机和自行车蓝牙)的时候,儿童自行车100正常骑行;当儿童自行车100超过蓝牙的连接距离,手机和儿童自行车100之间的蓝牙讯号断开时,预警系统启动,通过蓝牙模块634向手机发送信息提醒用户,儿童自行车100已经超过范围,同时儿童自行车100的自动刹车系统启动,此时微处理器632控制刹车组件62对儿童自行车100进行减速,并逐渐将速度下降到0,将自行车锁死,此时只有通过手机APP,解除锁定指令后,儿童自行车100才能继续骑行。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也可利用手机APP通过蓝牙设置超速阈值,设置到微处理器632中,当儿童自行车100的车速在阈值以下,儿童自行车100正常运行;当儿童自行车100的车速在阈值以上,微处理器632控制刹车组件62,对儿童自行车100进行减速,直到儿童自行车100的车速将到一个设定值时,才能对儿童自行车100进行加速。
在本实施例中,测速仪613上设置有音乐播放按键,例如播放/停止、上一首、下一首三个按键。通过音乐播放按键的播放/停止键开启/关闭音乐,通过上一首和下一首选择歌曲。可以理解的,储存芯片633用来存储音乐,同时可以连接数据线通过电脑或手机等导入用户自己选择的音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设有空腔,所述车架还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活动仓;
前叉,与所述车架的一端转动连接;
后叉,连接于所述车架远离所述前叉的一端,所述后叉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容腔;
自动刹车系统,包括测速组件、刹车组件及控制组件,所述测速组件设于所述车架邻近所述前叉的一端,所述刹车组件设于所述后叉,所述控制组件容纳于所述活动仓内,所述测速组件和所述刹车组件通过所述空腔和所述容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车架的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车架一端的夹持件及测速仪,所述固定件具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容置腔,所述测速仪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夹持件,所述测速仪通过所述空腔和容置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背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所述背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运动的趋势,所述测速仪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背板及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背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收纳凹槽,所述收纳凹槽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测速仪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时,所述测速仪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容置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纳凹槽内的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具有收纳至所述收纳凹槽内且背面与所述背板齐平的第一状态,以及从所述收纳凹槽内翻出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中间部分的第二状态;
所述第三夹持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背板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测速仪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内;
所述第三夹持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三夹持部和所述背板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测速仪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面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且/或,所述第二夹持部面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且/或,所述第三夹持部面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头管、连接于所述头管的横梁及连接于所述横梁远离所述头管一端的中管,所述横梁和所述中管设有所述空腔,所述头管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前叉,所述活动仓设于所述横梁邻近所述头管的一端,所述测速组件设于所述横梁邻近所述头管的一端,所述后叉连接于所述中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自行车还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叉的后车轮,所述刹车组件包括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个硅钢片以及两个刹车片,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后叉,并设有连通所述容腔的收容腔,两个所述硅钢片位于所述后车轮的两侧,每一刹车片设于所述硅钢片面向所述后车轮的一侧,两个所述硅钢片通过所述收容腔和容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自行车还包括音箱,所述音箱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头管的外侧壁,所述横梁邻近所述音箱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过孔,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音箱电连接;
且/或,所述儿童自行车还包括蓝牙天线和蓝牙拨码,所述蓝牙天线和所述蓝牙拨码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中管,所述蓝牙天线和所述蓝牙拨码通过所述容腔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储存芯片、蓝牙模块及充电电池,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储存芯片、所述蓝牙模块、所述充电电池、所述测速组件及刹车组件电连接。
CN201920082624.0U 2019-01-17 2019-01-17 儿童自行车 Active CN209617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2624.0U CN209617351U (zh) 2019-01-17 2019-01-17 儿童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2624.0U CN209617351U (zh) 2019-01-17 2019-01-17 儿童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7351U true CN209617351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0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2624.0U Active CN209617351U (zh) 2019-01-17 2019-01-17 儿童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73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6607A (zh) * 2020-04-26 2020-10-23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儿童自行车防撞主动报警系统、方法及儿童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6607A (zh) * 2020-04-26 2020-10-23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儿童自行车防撞主动报警系统、方法及儿童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9904B2 (en) Mobile connectivity and self-generating illumination electric scooter
CN204915961U (zh) 一种便于组装且带有提手的电动扭扭车
EP2287065B1 (en) Battery holder
CN209617351U (zh) 儿童自行车
CN109552516A (zh) 一种二轮电动巡逻车
CN102009624A (zh) 一种电动车自动控制系统
CN215399093U (zh) 一种能提高摩托车行车安全的导航及行车记录多功能装置
CN206049879U (zh) 一种多功能自行车
CN113147977A (zh) 一种共享电动滑板车及其控制系统
CN202827482U (zh) 一种反信号屏蔽的gps防盗系统
CN209987848U (zh) 一种智能车载手机支架
CN205029843U (zh) 具有导航功能的蓝牙音箱
CN205292892U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功能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仪表
CN207697901U (zh) 一种自行车及自行车骑行信号指示装置
CN204623639U (zh) 一种应用于自行车的出游安全监测装置
CN204087299U (zh) 一种行车信息收集及处理系统
CN206905772U (zh) 一种具有导航功能的汽车仪表
CN202827868U (zh) 电动车限速警示记录器
CN208102211U (zh) 一种新型共享平衡车
CN2167014Y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电子车铃
CN201343095Y (zh) 摩托车音响及其摩托车
CN219270255U (zh) 一种智能骑行运动头盔
CN220842789U (zh) 具备蓝牙和外放功能的电动滑板车
CN220682522U (zh) 一种电瓶车防盗预警组件
CN205417868U (zh) 多功能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No. 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D 10, 1004, 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tai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controll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No. 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D 10, 1004, 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