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装设备,尤其涉及到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
背景技术
阀体是阀门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为了确保阀门具有足够的密封性都需要在阀体上套装有相应的O型圈。
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将O型圈套入阀体相应的凹槽内,大多数都是由人工进行套圈。由于该产品产量大,都由人工套圈需要耗费的人工成本高,而且操作员工套圈容易疲劳,可能发生多套漏套的情况,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不需要人工套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夹取O型圈的夹取组件和用于将O型圈套装在阀体上的套装组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能够放置所述阀体和所述O型圈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连接有用于输送所述O型圈至所述工作台上的O型圈输送装置和用于输送所述阀体至所述工作台上的阀体输送装置;所述阀体上套接有套O型圈用导锥,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的下部卡套在位于其下方的阀体的上端,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的下端面临近所述阀体上用于嵌入O型圈的凹槽;
所述套装设备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套装设备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夹取组件能够夹取所述O型圈后并将所述O型圈放置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上;所述套装设备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套装组件能够将所述O型圈沿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套装在所述阀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夹取组件和所述套装组件都设置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的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能够在所述壳体内壁上沿着X向移动,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所述夹取组件和所述套装组件在安装板上沿着X向排布,位于工作台上的所述O型圈与所述阀体在所述工作台上沿着X向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夹取组件包括第一夹爪单元和驱动第一夹爪单元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夹爪单元包括用于夹取所述O型圈的第一夹爪和控制第一夹爪动作的第一气缸;所述套装组件包括第二夹爪单元和驱动第二夹爪单元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第二夹爪单元包括用于将所述O型圈沿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移动至所述阀体上的第二卡爪和控制第二夹爪动作的第二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爪具有至少两个爪齿并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上随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的横截面逐渐增大而逐渐撑开,所述第二夹爪的爪齿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上始终紧贴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上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阀体仿形件,所述阀体仿形件内设有用于放置并定位所述阀体的型腔。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仿形件为具有开口部的半封闭式腔体用于放置所述阀体,所述阀体仿形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阀体仿形件通过所述工作台上的横移驱动机构能够在所述工作台上沿着X向移动进行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所述阀体仿形件始终位于所述O型圈的一侧;所述阀体仿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阀体仿形的开口部与所述阀体输送装置的出口对应;所述的工作台的外部设有压头装置,当所述阀体仿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阀体仿形件开口部与所述压头装置对应,并通过所述压头装置抵住所述阀体仿形件内阀体。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仿形件上还安装有将所述阀体仿形件内阀体沿开口部吹落至所述阀体仿形件下方储料罐的吹气装置,所述阀体仿形件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吹气装置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与所述开口部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台还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三夹爪单元和驱动第三夹爪单元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夹爪单元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上端的第三夹爪和用于夹持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下端的仿形夹爪,所述第三夹爪和所述仿形夹爪都通过所述第三夹爪单元上的第三气缸控制进行同步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能够将O型圈直接套装在相应的阀体上,该设备具有夹取O型圈的夹取组件和用于将O型圈套装在阀体上的套装组件,在所述阀体上装有套O型圈用导锥,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的下端面临近所述阀体上用于嵌入O型圈的凹槽,夹取组件夹取O型圈后放置在套O型圈用导锥上,再由套装组件推动O型圈贴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的外壁向下方的所述阀体移动,所述O型圈移动至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的最下端后继续向下移动,由于阀体上用于嵌入O型圈的凹槽临近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的下端面,O型圈脱离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后受到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所述O型圈能够刚好卡套在所述阀体上相应的凹槽内,完成O型圈与阀体的套装动作,不需要人工套装,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工作台还设有夹持组件,能够用于夹持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O型圈与阀体套装完成后,夹持组件能够夹持住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向上移动,进而将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于所述阀体分离,再待通过夹持组件能够夹持住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向下移动,将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套在下一个阀体上,通过套O型圈用导锥套套装O型圈套装顺利,套装准确、精度高。
能够用于放置所述阀体的所述阀体仿形件上设有开口部可连接吹气装置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与所述开口部相对应,通过吹气孔吹气时,能够将位于所述阀体仿形件内的阀体从开口部吹出落入下方的储料罐中,不需要人工取出,降低劳动力成本,套装顺利,夹取O型圈也是单个夹取,不会出现多套,漏套的情况。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中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中阀体与套O型圈用导锥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O型圈;200、阀体;210、凹槽;
1、壳体;11、安装板;2、夹取组件;21、第一夹爪单元;211、第一夹爪;212、第一气缸;22、第一驱动部件;3、套装组件;31、第二夹爪单元;311、第二卡爪;312、第二气缸;32、第二驱动部件;4、工作台;41、阀体仿形件;42、横移驱动机;43、压头装置;44、储料罐;5、O型圈输送装置;6、阀体输送装置;7、套O型圈用导锥;8、夹持组件;81、第三夹爪单元;811、第三夹爪;812、仿形夹爪;813、第三气缸;82、第三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夹取O型圈100的夹取组件2和用于将O型圈100套装在阀体200上的套装组件3,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能够放置所述O型圈100和阀体200的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上连接有用于输送所述O型圈100至所述工作台4上的O型圈输送装置5和用于输送所述阀体200至所述工作台4上的阀体输送装置6;所述阀体200上套接有套O型圈用导锥7,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下部卡套在位于其下方的阀体200的上端,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下端面临近所述阀体200上用于嵌入O型圈100的凹槽210;
所述套装设备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所述套装设备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夹取组件2能够夹取所述O型圈100后并将所述O型圈100放置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所述套装设备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套装组件3能够将所述O型圈100沿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套装在所述阀体200上。
该设备具有夹取O型圈100的夹取组件2和用于将O型圈100套装在阀体200上的套装组件3,在所述阀体200上装有套O型圈用导锥7,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下端面临近所述阀体200上用于嵌入O型圈100的凹槽210,所述套装设备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夹取组件2夹取O型圈100后放置在套O型圈用导锥7上,所述套装设备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再由套装组件3推动O型圈100贴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外壁向下方的所述阀体200移动,所述O型圈100移动至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最下端后继续向下移动,由于阀体200上用于嵌入O型圈100的凹槽210临近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下端面,所述O型圈100脱离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后受到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所述O型圈100能够刚好卡套在所述阀体200上相应的凹槽210内,完成O型圈100与阀体200的套装动作,该设备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规使用的PLC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整个设备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套装,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
再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夹取组件2和所述套装组件3都设置在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安装板11上,所述安装板11能够在所述壳体1内壁上沿着X向移动,所述安装板11位于所述工作台4的上方,所述夹取组件2和所述套装组件3在安装板11上沿着X向排布,位于工作台4上的所述O型圈100与所述阀体200在所述工作台上4沿着X向排布,所述夹取组件2能够夹取所述O型圈100后通过所述安装板11沿着X向移动至所述阀体200正上方并将所述O型圈100放置在位于所述阀体200上端的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再通过所述安装板11沿着X向移动使得所述套装组件3位于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上方并与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对应,进行套装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的O型圈100至所述阀体200上。
所述夹取组件2包括第一夹爪单元21和驱动第一夹爪单元21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22,所述第一夹爪单元21包括用于夹取所述O型圈100的第一夹爪211和控制第一夹爪211动作的第一气缸212,所述第一气缸212控制所述第一夹爪211夹取所述O型圈100后,待所述夹取组件2移动至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方,再由所述第一气缸212控制所述第一夹爪211松开所述O型圈100,使所述O型圈100落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外壁上;所述套装组件3包括第二夹爪单元31和驱动第二夹爪单元31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部件32,第二夹爪单元31包括用于将所述O型圈100沿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移动至所述阀体200上的第二卡爪311和控制第二夹爪311动作的第二气缸312,所述套装组件3在套装所述O型圈100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32驱动所述第二夹爪单元31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夹爪单元31上的第二夹爪311贴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夹爪311具有至少两个爪齿并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随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横截面逐渐增大而逐渐撑开,所述套装组件3在套装所述O型圈100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夹爪311的爪齿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始终紧贴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外壁上。
再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工作台4上设置有阀体仿形件41,所述阀体仿形件41内设有用于放置并定位所述阀体200的型腔。所述阀体仿形件41为具有开口部的半封闭式腔体用于放置所述阀体200,所述阀体仿形件4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阀体仿形件41通过所述工作台4上的横移驱动机构42能够在所述工作台4上沿着X向移动进行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所述阀体仿形件41始终位于所述O型圈100的一侧;所述阀体仿形件4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阀体仿形41的开口部与所述阀体输送装置6的出口对应;
所述的工作台4的外部设有压头装置43,当所述阀体仿形件41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阀体仿形件41开口部与所述压头装置43对应,并通过所述压头装置43抵住所述阀体仿形件41内的阀体200。
所述阀体输送装置6为振动盘,逐个将阀体200输送至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所述阀体仿形件41内,所述阀体仿形件41获取一个阀体后通过所述横移驱动机构42在所述工作台4上沿着X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并通过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阀体仿形件41开口部对应的所述压头装置43将所述阀体200抵住并固定在所述阀体仿形件41内。
所述阀体仿形件41上还安装有将所述阀体仿形件41内阀体200沿开口部吹落至所述阀体仿形件41下方储料罐44的吹气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阀体仿形件41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吹气装置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与所述开口部相对应,所述O型圈100与所述阀体200套装完成后,通过连接吹气装置的吹气孔吹气,能够将位于所述阀体仿形件41内的阀体200从开口部吹出落入下方的储料罐44中。
再如图3所示,所述工作台4还设有用于夹持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夹持组件8,所述夹持组件8包括第三夹爪单元81和驱动第三夹爪单元81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部件82,所述第三夹爪单元81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端的第三夹爪811和用于夹持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下端的仿形夹爪812,所述第三夹爪811和所述仿形夹爪812都通过所述第三夹爪单元81上的第三气缸813控制进行同步动作。所述O型圈100与所述阀体200套装完成后,所述夹持组件8上的第三夹爪单元81能够通过所述第三气缸813控制所述第三夹爪811和所述仿形夹爪812夹持住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后,再由所述第三驱动部件82驱动所述夹持住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第三夹爪单元81向上移动,进而将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与所述阀体200分离,再待所述阀体仿形件上41装有下一个阀体时,将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套在对应的阀体上。
该用于O型圈与阀体套接的套装设备在工作时,所述工作台4上的阀体仿形件41位于第一位置,由阀体输送装置6将阀体200输送至所述阀体仿形件41中,通过所述横移驱动机构42驱动所述阀体仿形件41在所述工作台4上沿着X向移动至第二位置,通过所述阀体仿形件41开口部对应的所述压头装置43将所述阀体200抵住并固定在所述阀体仿形件41内,操作人员将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卡套在所述阀体200上,此时,所述套装设备位于第一工作状态,夹取组件2上第一驱动部件22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单元21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夹爪单元21的第一气缸212控制所述第一夹爪211夹取O型圈100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22驱动所述第一夹爪单元21向上移动。同时,所述安装板4沿着X向移动将所述夹取组件2移动至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正上方,所述夹取组件2上的第一夹爪211夹松开所述O型圈100,使所述O型圈100套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而后所述安装板4沿着X向移动使所述夹取组件2复位,此时,所述套装设备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阀体仿形件41位于所述套装组件3的正下方,并与所述套装组件3对应,所述套装组件3上的第二驱动部件32驱动所述第二夹爪单元31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夹爪单元31上的第二夹爪311贴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夹爪311的爪齿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随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横截面逐渐增大而逐渐撑开,所述套装组件3在套装所述O型圈100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夹爪311的爪齿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上始终紧贴在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外壁上,从而使O型圈100贴着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外壁向下方的所述阀体200移动,所述O型圈100移动至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最下端后继续向下移动,由于阀体200上用于嵌入所述O型圈100的凹槽210临近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下端面,当所述O型圈100脱离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后受到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所述O型圈100能够刚好卡套在所述阀体200上相应的凹槽210内,完成O型圈100与阀体200的套装动作。所述O型圈100与阀体200的套装完成后,所述套装组件3复位,所述夹持组件8上的第三夹爪单元81通过所述第三气缸813控制所述第三夹爪811和所述仿形夹爪812夹持住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再由所述第三驱动部件82驱动夹持住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的所述第三夹爪单元81向上移动,进而将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与所述阀体200分离,连接吹气装置的吹气孔吹气,将位于所述阀体仿形件41内的阀体200从其开口部吹出落入下方的储料罐44中,再待所述阀体仿形件41上装有下一个阀体时,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夹持组件3将所述套O型圈用导锥7卡套在对应的阀体上,循环动作,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人工成本。
为了方便解释和准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和“外”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