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2891U - 整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整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2891U
CN209582891U CN201821810627.3U CN201821810627U CN209582891U CN 209582891 U CN209582891 U CN 209582891U CN 201821810627 U CN201821810627 U CN 201821810627U CN 209582891 U CN209582891 U CN 209582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positioning
arranging
driving portion
row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106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金成
申兵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shi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Hi 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Hi 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Hi 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2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2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列装置,包括: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产品;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部,两个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可改变,以对输送机构上的产品进行定位或避让产品。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使产品按照需要的方向或位置摆放,便于后续处理。因此,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对产品的自动整列,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整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整列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将柔性薄膜粘贴在一个具有一定硬度并有弹性的框架上,然后再进行运输及后续加工。由于该框架边缘尺寸很小,搬运机械手在取框架前,需要对框架进行整列(整理排列)。现有技术中对于框架或类似产品的整列都是采用人工方式,不适合自动化及大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列装置,以实现对产品自动整列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列装置,包括: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产品;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部,两个定位部之间的距离可改变,以对输送机构上的产品进行定位或避让产品。
进一步地,两个定位部分别位于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的两侧,两个定位部能够夹持产品以对产品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定位部具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侧壁用于定位产品,定位槽的槽底用于承载产品,两个定位部的定位槽相向设置。
进一步地,定位槽上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用于对产品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定位部上具有避让槽,避让槽用于避让输送机构。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两个定位部设置在第一驱动部上,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两个定位部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包括导轨和设置在导轨上的两个滑块,两个滑块能够在导轨上滑动,两个定位部与两个滑块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部包括连接块和设置在连接块上的定位块,连接块用于与第一驱动部连接,定位块用于产品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两个定位部能够承载产品,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设置在第二驱动部上,第二驱动部能够带动两个定位部上升,以使两个定位部上的产品脱离输送机构。
进一步地,整列装置还包括:阻挡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上,阻挡机构用于阻挡产品。
进一步地,阻挡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部和设置在第三驱动部上的阻挡件,第三驱动部能够带动阻挡件升降以阻挡或避让产品。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传感器,输送带用于输送产品,传感器用于检测产品的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整列装置中设置输送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输送机构用于输送产品,定位机构中的两个定位部通过改变相对距离来对产品进行定位,以使产品按照需要的方向或位置摆放,便于后续处理。因此,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对产品的自动整列,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整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输送机构;11、输送带;12、传感器;20、定位机构;21、定位部;211、定位槽;212、避让槽;213、减重孔;214、连接块;215、定位块;22、第一驱动部;221、导轨;222、滑块;23、第二驱动部;30、阻挡机构;31、第三驱动部;32、阻挡件;4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列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0,用于输送产品;定位机构20,定位机构20包括两个定位部21,两个定位部21之间的距离可改变,以对输送机构10上的产品进行定位或避让产品。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整列装置中设置输送机构10和定位机构20,其中,输送机构10用于输送产品,定位机构20中的两个定位部21通过改变相对距离来对产品进行定位,以使产品按照需要的方向或位置摆放,便于后续处理。因此,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实现对产品的自动整列,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可以使用该整列装置对图4中的框架产品40进行自动输送和整列,这样输送机构10输送的每个产品40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和角度,便于搬运机械手将产品40搬运到其他位置处理或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部21分别位于输送机构10的输送路径的两侧,两个定位部21能够夹持产品以对产品进行定位。这样当输送机构10上的产品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可通过两个定位部21相互靠近来夹持产品,从而对输送机构10上的产品进行位置调整。将定位好的产品输送走后,两个定位部21相互远离以避让下一个产品,留出容纳产品的空间,为定位下一个产品做准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1具有定位槽211,定位槽211的侧壁用于定位产品,定位槽211的槽底用于承载产品,两个定位部21的定位槽211相向设置。通过在定位部21上设置定位槽211不但能够对产品起到精确的定位作用,还能够承载产品,解决传送带比较软,不能支撑产品的问题,当产品在定位部21上时,产品底部被定位槽211的槽底托住,机械手上的真空吸盘可以充分吸附住产品,保障了吸附效果,方便取走产品。
进一步地,定位槽211上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用于对产品进行导向。这样可使产品在导向斜面的导向下方便地进入定位槽211的底部,以对产品进行精确定位。产品在输送机构10上进行传输,需要在定位部21的位置停止,但产品停止的位置是有误差的。设置导向斜面的目的是,当产品位置有误差时,会跟导向斜面接触,定位部21向上运动时,产品靠重力作用通过导向斜面滑入定位槽211中。如图2所示,导向斜面位于定位槽211上方的开口处。并且,导向斜面可以在定位槽211上方的开口的两端各设置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1上具有避让槽212,避让槽212用于避让输送机构10。两个定位部21在对产品进行定位时相互靠近,通过设置避让槽212,可以避免定位部21与输送机构10干涉,以保证整列装置正常运行。
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可以在定位部21上设置减重孔213,以减少材料用量,并且可以降低定位机构20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0还包括:第一驱动部22,两个定位部21设置在第一驱动部22上,第一驱动部22用于驱动两个定位部21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第一驱动部22可驱动两个定位部21同步运动,以自动将产品夹持在合适的位置,防止产品位置偏离。采用一个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定位部21既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又便于控制。
具体地,第一驱动部22包括导轨221和设置在导轨221上的两个滑块222,两个滑块222能够在导轨221上滑动,两个定位部21与两个滑块222一一对应连接。这样可通过两个滑块222在导轨221上的滑动带动两个定位部21移动。采用滑块222与导轨221配合的方式,传动稳定可靠。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22可以设置为气动驱动结构,例如平行夹爪气缸结构,采用气动方式,动作迅速,便于控制。
如图2所示,定位部21包括连接块214和设置在连接块214上的定位块215,连接块214用于与第一驱动部22连接,定位块215用于产品进行定位。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定位部21的制造和装配。例如,可以将连接块214和定位块215设置为两个单独的板状结构,在定位块215上加工出定位槽211等结构后,再将连接块214和定位块21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部21能够承载产品,定位机构20还包括:第二驱动部23,第一驱动部22设置在第二驱动部23上,第二驱动部23能够带动两个定位部21上升,以使两个定位部21上的产品脱离输送机构10。通过上述设置,两个定位部21对产品进行定位后,可通过第二驱动部23带动两个定位部21上升,以使两个定位部21上的产品脱离输送机构10,这样便于后续使用搬运机械手将产品搬运到其他位置处理或使用。第二驱动部23可以设置为气缸。
在本实施例中,整列装置还包括:阻挡机构30,设置在输送机构10的输送路径上,阻挡机构30用于阻挡产品。通过上述设置,当输送机构10上的产品到达定位机构20的操作区域后,可先通过阻挡机构30阻挡产品,以避免产品在输送机构10上继续向前运动,然后再使用定位机构20对产品进行定位。这样通过阻挡机构30和定位机构20的配合可将产品精确定位到需要的位置。
具体地,如图3所示,阻挡机构30包括第三驱动部31和设置在第三驱动部31上的阻挡件32,第三驱动部31能够带动阻挡件32升降以阻挡或避让产品。这样当需要阻挡产品时,第三驱动部31带动阻挡件32上升到高出输送机构10的输送面位置,当产品与阻挡件32接触后即可阻止产品继续移动,当不需要阻挡产品时,第三驱动部31带动阻挡件32下降到低于输送机构10的输送面位置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部31可以采用气缸。
如图1所示,输送机构10包括输送带11和传感器12,输送带11用于输送产品,传感器12用于检测产品的位置。通过输送带11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产品的输送,通过传感器12便于检测产品在输送带11上的位置,以便控制其他部件动作以对产品进行处理。例如,传感器12设置在阻挡机构30附近,当传感器12检测到产品接近阻挡机构30时,阻挡机构30及时动作以阻挡产品,然后定位机构20动作以对产品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并列设置两列输送带11,通过两列输送带11的同步运行输送产品。
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下面对该整列装置的操作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具体的操作步骤和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始状态:框架(产品40)在输送机构上传输;阻挡机构的阻挡件提升气缸(第三驱动部)处于未伸出状态;定位机构的平行夹爪气缸(第一驱动部)处于伸出状态,这时两个定位部间距最大,第二驱动部处于未伸出状态。
步骤1:框架在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上传输中被传感器感应到,传感器给出反馈信号;
步骤2:阻挡机构的阻挡件提升气缸缸杆伸出,使阻挡件阻挡框架;
步骤3:平行夹爪气缸运动,两个定位部做相对运动,将框架进行定位,两个定位部的定位尺寸大于框架的尺寸,这样可避免框架变形;
步骤4:第二驱动部缸杆伸出,定位部上升,将框架脱离输送机构;
步骤5:搬运机械手将框架从定位部上取走;
步骤6:定位机构回复到初始状态:第二驱动部缸杆回缩,定位部下降、平行夹爪气缸运动,两个定位部做相反方向运动;阻挡机构回复到初始状态:阻挡机构的阻挡件提升气缸缸杆回缩,使阻挡件下降。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个框架的输送、定位和搬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10),用于输送产品;
定位机构(20),所述定位机构(20)包括两个定位部(21),两个所述定位部(21)之间的距离可改变,以对所述输送机构(10)上的所述产品进行定位或避让所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部(21)分别位于所述输送机构(10)的输送路径的两侧,两个所述定位部(21)能够夹持所述产品以对所述产品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1)具有定位槽(211),所述定位槽(211)的侧壁用于定位所述产品,所述定位槽(211)的槽底用于承载所述产品,两个所述定位部(21)的定位槽(211)相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11)上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对所述产品进行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1)上具有避让槽(212),所述避让槽(212)用于避让所述输送机构(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0)还包括:
第一驱动部(22),两个所述定位部(21)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22)上,所述第一驱动部(22)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定位部(21)相互靠近或远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2)包括导轨(221)和设置在所述导轨(221)上的两个滑块(222),两个所述滑块(222)能够在所述导轨(221)上滑动,两个所述定位部(21)与两个所述滑块(222)一一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1)包括连接块(214)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块(214)上的定位块(215),所述连接块(214)用于与所述第一驱动部(22)连接,所述定位块(215)用于所述产品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部(21)能够承载所述产品,所述定位机构(20)还包括:
第二驱动部(23),所述第一驱动部(22)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23)上,所述第二驱动部(23)能够带动两个所述定位部(21)上升,以使两个所述定位部(21)上的产品脱离所述输送机构(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列装置还包括:
阻挡机构(30),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10)的输送路径上,所述阻挡机构(30)用于阻挡所述产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30)包括第三驱动部(31)和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部(31)上的阻挡件(32),所述第三驱动部(31)能够带动所述阻挡件(32)升降以阻挡或避让所述产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0)包括输送带(11)和传感器(12),所述输送带(11)用于输送所述产品,所述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产品的位置。
CN201821810627.3U 2018-10-31 2018-11-05 整列装置 Active CN2095828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01755 2018-10-31
CN201811290175 2018-10-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2891U true CN209582891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10627.3U Active CN209582891U (zh) 2018-10-31 2018-11-05 整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2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8928B (zh) 一种组合式测试流水线
CN104400782A (zh) 用于小块规则物料精准抓放的开合式机械手
CN104943886B (zh) 一种抽油烟机自动装箱方法及其装箱设备
CN204250922U (zh) 实现开合式机械手精准抓放规则物料的x-y平台模组装置
CN106708276B (zh) 组装粘贴机及其粘贴机构
CN106737614B (zh) 一种软料智能抓取装置
US6988350B2 (en) Packaging system
CN102358449A (zh) 全自动硅片装片机
CN109719040B (zh) 一种立体结构式包裹分拣装置
CN106167120A (zh) 一种全自动在线能效标签贴附机
CN208856455U (zh) 片状工件上料机构
CN112903704A (zh) 一种智能循环运动检测设备
CN209582891U (zh) 整列装置
JP2020512195A (ja) センタリング装置
CN207446769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扫码智能分拣生产线
CN206824845U (zh) 一种激光打标检测装置
CN208542863U (zh) 接料机构及具有其的弯管设备
CN209258998U (zh) 自动精密定位上料机构
CN204248893U (zh) 实现开合式机械手精准抓放小块规则物料的z轴模组装置
CN109019022B (zh) 一种玻璃进出料装置及方法
CN207953860U (zh) 一种用于手机触摸屏的寻位插笼智能产线
CN207509719U (zh) 用于吸塑制品的下料装置及包含该下料装置的吸塑系统
CN214622359U (zh) 一种智能循环运动检测设备
CN206087621U (zh) 一种方形盒多面转角贴标机
TWI683383B (zh) 晶片剝折製程的推送方法、機構及使用該機構的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0

Address after: Unit 611, unit 3, 6 / F, building 1, yard 30, Yuzhi East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8

Patentee after: Zishi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129-1, No. 10, Zhongxi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DONGTAI HI-TECH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