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9364U - 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 Google Patents

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9364U
CN209579364U CN201920158475.1U CN201920158475U CN209579364U CN 209579364 U CN209579364 U CN 209579364U CN 201920158475 U CN201920158475 U CN 201920158475U CN 209579364 U CN209579364 U CN 209579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ust bearing
face portion
transmission parts
extension
fix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84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烽
龚早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 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 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 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 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84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9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9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9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该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具有固定座、推力轴承及传动部件,推力轴承轴向支撑于所述传动部件的一端,固定座具有端面部及沿端面部轴向延伸的伸出部,推力轴承轴向限定于端面部与传动部件之间,推力轴承径向限定于伸出部上,推力轴承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且伸出部相对端面部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有利于防止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

Description

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扭剪工具中的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例如具有推力轴承支撑结构的扭剪扳手,为了缩减扭剪扳手的体积,传统扭剪扳手将电机与多个行星轮组连接进行减速,行星轮组的一端采用推力轴承进行支撑,行星轮组的另外一端支撑在固定轴承上,推力轴承设置于固定座的凹槽中且推力轴承的一端高出凹槽的边缘,但是单个行星轮组在加工后存在有长度方向的尺寸误差,当多个行星轮组按照最小的尺寸安装到一起之后会加剧多个行星轮组在推力轴承与固定轴承之间的串动,进而导致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
因而,需要对现有扭剪扳手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进行改进,从而防止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具有固定座、推力轴承及传动部件,所述推力轴承轴向支撑于所述传动部件的一端,所述固定座具有端面部及沿端面部轴向延伸的伸出部,所述推力轴承轴向限定于端面部与传动部件之间,所述推力轴承径向限定于伸出部上,所述推力轴承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所述伸出部相对端面部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传动部件具有至少部分容纳所述伸出部的凹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固定座的端面部具有与推力轴承抵靠的垫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于内圈中。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于外圈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方案为:一种扭剪扳手,具有机壳及转动连接于机壳的外接套筒;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由电机驱动的输出轴、固定座及推力轴承,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机壳内,所述输出轴贯穿所述固定座并支撑于固定座上;所述外接套筒的一端容纳于机壳内且具有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啮合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固定座具有限制推力轴承向左端移动的端面部及沿所述端面部向右延伸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所述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一端抵靠所述端面部而另一端轴向支撑所述传动部件,且所述传动部件具有至少部分容纳所述伸出部的凹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外接套筒内还具有位于传动部件左端并依次向左排列的限位板及挡圈,所述挡圈卡持于外接套筒内,所述限位板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输出轴的右侧设有轴齿,所述轴齿与所述传动部件啮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内圈或外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固定座的端面部具有与推力轴承抵靠的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扭剪扳手的推力轴承径向限定于伸出部上,推力轴承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伸出部相对端面部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以改善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扭剪扳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推力轴承支撑结构的分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推力轴承支撑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推力轴承支撑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推力轴承支撑结构100,扭剪扳手200,固定座1,推力轴承2,传动部件3,机壳4,电机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9,传动轴10,输出轴11,外接套筒12,限位板13,内接套筒14,挡圈15,垫圈16,固定轴承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所示,扭剪扳手200具有机壳4、转动连接于机壳4的外接套筒12。所述机壳4内设有电机5、由电机驱动的输出轴11。外接套筒12的内设有传动部件3及内接套筒14。所述外接套筒12的一端容纳于机壳4内,所述传动部件3啮合于所述输出轴11。所述扭剪扳手200输出时,所述电机5驱动输出轴11,输出轴11驱动传动部件3,传动部件3分别驱动外接套筒12顺时针旋转和驱动内接套筒14逆时针旋转。
所述机壳4内还容纳有: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9、传动轴10,定义扭剪扳手的输出方向为右端,定义电机5的输出方向为上端,所述第一齿轮6固设于电机5的上端,所述传动轴10平行于所述电机5,所述第二齿轮7及第三齿轮8分别固设于传动轴10的下端和上端,所述输出轴11垂直设置于所述电机5上方,所述第四齿轮9固设于输出轴11上,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所述第三齿轮8与第四齿轮9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部件3由三级行星轮构成,且输出轴11与一级行星轮啮合。
再参照图1至图5所示,所述外接套筒12内还容纳有位于传动部件3右端的固定轴承17、位于传动部件3左端并依次向左排列的限位板13及挡圈15。所述限位板13固定于固定座1上,所述挡圈15卡持于外接套筒12内,该挡圈15挡住限位板13以防止其从传动部件3中脱离,进一步防止外接套筒12从机壳4中脱离。所述固定轴承17轴向固定于外接套筒12中,所述传动部件3轴向上限位于固定轴承17与推力轴承2之间且存在窜动。
所述机壳4内容纳有固定座1及推力轴承2,所述固定座1固定于机壳4内,所述输出轴11贯穿所述固定座1并支撑于固定座1上,所述推力轴承2轴向支撑所述传动部件3的一端,所述固定座1具有端面部1a及沿端面部1a轴向延伸的伸出部1b,所述推力轴承2轴向限定于端面部1a与传动部件3之间,所述推力轴承2具有内圈及外圈,伸出部1b径向限定于内圈中,即伸出部1b径向支撑推力轴承2的内圈。所述推力轴承2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1a,所述固定座1的端面部1a具有与推力轴承2抵靠的垫圈16,即所述推力轴承2贴靠于所述垫圈16,所述伸出部1b相对端面部1a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2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1a的长度,即所述推力轴承2一端抵靠所述端面部1a而另一端轴向支撑所述传动部件3,且传动部件3的一级行星轮上设有部分容纳伸出部1b的凹部3a。将伸出部1b的长度设置成大于推力轴承2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1a的长度,有利于防止推力轴承2从固定座1上脱落。
上述固定座1、推力轴承2、传动部件3及垫圈16共同组成推力轴承支撑结构100,图6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推力轴承支撑结构100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与第一实施例,该第二实施方式的伸出部1b径向限定于推力轴承2外圈的外侧,即伸出部1b径向支撑推力轴承2的外圈,且传动部件3具有至少部分容纳所述伸出部1b的凹部3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扭剪扳手的推力轴承径向限定于伸出部上,推力轴承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伸出部相对端面部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以改善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还有很多的替代方案,例如在固定座上同时设有两个长度超过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的伸出部,或者仅有一个伸出部长度超过超过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9)

1.一种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具有固定座、推力轴承及传动部件,所述推力轴承轴向支撑所述传动部件的一端,所述固定座具有端面部及沿端面部轴向延伸的伸出部,所述推力轴承轴向限定于端面部与传动部件之间,所述推力轴承径向限定于伸出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轴承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且所述伸出部相对端面部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具有至少部分容纳所述伸出部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端面部具有与推力轴承抵靠的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于内圈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于外圈的外侧。
6.一种扭剪扳手,具有机壳及转动连接于机壳的外接套筒;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由电机驱动的输出轴、固定座及推力轴承,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机壳内,所述输出轴贯穿所述固定座并支撑于固定座上;所述外接套筒的一端容纳于机壳内且具有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啮合于所述输出轴;
所述固定座具有限制推力轴承向左端移动的端面部及沿所述端面部向右延伸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所述推力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轴承一端抵靠所述端面部而另一端轴向支撑所述传动部件,且所述传动部件具有至少部分容纳所述伸出部的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剪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套筒内还具有位于传动部件左端并依次向左排列的限位板及挡圈,所述挡圈卡持于外接套筒内,所述限位板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输出轴的右侧设有轴齿,所述轴齿与所述传动部件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剪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内圈或外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剪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端面部具有与推力轴承抵靠的垫圈。
CN201920158475.1U 2019-01-29 2019-01-29 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Active CN209579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8475.1U CN209579364U (zh) 2019-01-29 2019-01-29 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8475.1U CN209579364U (zh) 2019-01-29 2019-01-29 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9364U true CN209579364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8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8475.1U Active CN209579364U (zh) 2019-01-29 2019-01-29 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9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4185U (zh) 少齿差啮合式齿轮减速器
CN209579364U (zh) 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CN102284721A (zh) 镗床内铣头
US20110220380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comprising a spindle for receiving a tool
CN205226320U (zh) 一种差速器组件
US20150128429A1 (en) Power Tool and Transmission Thereof
CN207900263U (zh) 供机床使用的夹具的夹持机构
CN203926664U (zh) 一种外置同步带轮行星减速机
CN201730969U (zh) 联轴器
CN105162280B (zh) 自适应旋转角度偏差的自定位动力传输装置
CN203739022U (zh) 带磨头石材切割机专用减速器
CN202475142U (zh) 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的电机与减速箱连接机构
CN201175846Y (zh) 一种多平面切削仪表机床的齿轮传动箱装置
CN103286610A (zh) Cnc加工中心用双工位切削头
CN215394919U (zh) 电动工具
CN214838178U (zh) 一种高扭矩的斜齿轮减速器
CN219499135U (zh) 大扭矩减速电机
CN209164490U (zh) 一种结晶搅拌器减速箱
CN214367632U (zh) 一种齿轮箱内轴承套嵌的传动结构
CN209587056U (zh) 一种大扭矩平铣床主轴齿轮箱
CN202673978U (zh) 阶梯齿轮轴
CN210888927U (zh) 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摇臂
CN208712866U (zh) 一种用于加工叶轮倒角的装置
CN218426028U (zh) 一种滚齿机用承托装置
CN210099730U (zh) 加工中心转换磨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