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9131U - 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9131U
CN209579131U CN201920347716.7U CN201920347716U CN209579131U CN 209579131 U CN209579131 U CN 209579131U CN 201920347716 U CN201920347716 U CN 201920347716U CN 209579131 U CN209579131 U CN 209579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rive shaft
auxiliary wheel
pivoted arm
rotary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77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angq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angq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angq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angq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77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9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9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9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属于打磨设备领域,包括固定座、主砂轮和辅助轮,主砂轮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辅助轮转动连接在转臂的上端,转臂的下端铰接在驱动轴的外圈且转动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同轴设置,转臂与驱动轴之间设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的外圈与转臂过盈配合,转动轴承的内圈与驱动轴间隙配合,固定座上设有驱动缸,驱动缸的出力轴驱动转臂相对驱动轴转动。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对零件的两个位置进行打磨,而且在工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可完成弧形工件外圆弧的打磨,大大简化了工件夹持的设备结构,提升了打磨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设备领域,涉及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物料在进行加工或者铸造后,后续会进行毛刺的打磨处理,目前打磨工作多数是靠人工完成,打磨是机械制造业、加工业、模具业、木业、皮革业等行业中的重要工艺环节,其工作目的是去除产品工件表面的毛刺、使之光滑,易于继续加工或达到成品,提升产品的外观和质量。
打磨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是主要是磨床、砂轮磨机等,在使用机械打磨的时候,多数一个砂轮对应零件的某个位置进行打磨,通过调整零件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工件不同位置的打磨需求,都是通过调整工件的角度和位置与砂轮进行配合,因此在打磨的过程中,工件需要多个维度的角度和位置调整,对操作人员或者自动打磨机的夹持工装部分有很高的要求,在针对圆弧外形的零件,还需要零件的转动,打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辅助轮可围绕砂轮的旋转中心旋转,可同时对零件的两个位置进行打磨,而且在工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可完成弧形工件外圆弧的打磨,大大简化了工件夹持的设备结构,提升了打磨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座、主砂轮和辅助轮,所述主砂轮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在转臂的上端,所述转臂的下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轴的外圈且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转臂与所述驱动轴之间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臂过盈配合,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驱动轴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出力轴驱动所述转臂相对所述驱动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砂轮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旋转,所述辅助轮通过第二电机进行驱动旋转,初始状态下,所述辅助轮设在所述主砂轮的正上方且二者的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出力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砂轮通过固定连接且二者采用锥面配合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固定套,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套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固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转臂与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主砂轮靠近所述驱动缸的一侧设有防护罩。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承为自润滑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转臂的下端包括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的宽度大于所述转臂的宽度,所述转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定位凸台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固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设在所述定位凸台轴向的两端且对所述定位凸台的外圈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定位凸台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定位凸台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缸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缸的出力轴端设有Y型接头,所述转臂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辅助轮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Y型接头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下端且靠近所述辅助轮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主砂轮和辅助轮,而且辅助轮可相对主砂轮进行转动,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夹,完成两个位置或者三个位置的打磨需求,辅助轮的不同位置设定,可实现不同位置的打磨,而且整个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
2、设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进行独立驱动,可设置不同的转速,实现主砂轮和辅助轮的不同转速设定,针对工件的不同位置,不同情况进行速度的调整,打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调节更加方便;
3、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对定位凸台进行了限位,提升了定位凸台的旋转精度,避免其晃动,进而替身了转臂的旋转精度,设置的第一O型圈和第二O型圈,保证了定位凸台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灰尘杂质等进入到转动轴承内部,保证动作的顺畅性;
4、设置Y型接头后,使得驱动缸与转臂的铰接更加方便,Y型接头采用对称安装的方式,受力均衡,稳定性好,Y型接头设在主砂轮与辅助轮之间,保证驱动缸的行程够短,即可完成设定的旋转角度,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详图。
附图标记:
31、主砂轮;311、防护罩;312、第一电机;32、固定座;321、第一限位块;322、第二限位块;323、第一O型圈;324、第二O型圈;33、辅助轮;331、第二电机;34、转臂;341、定位凸台;342、固定板;35、驱动缸;351、Y型接头;36、驱动轴;361、固定套;37、转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座32、主砂轮31和辅助轮33,主砂轮31通过驱动轴36转动连接在固定座32上,辅助轮33转动连接在转臂34的上端,转臂34的下端铰接在驱动轴36的外圈且转动轴线与驱动轴36的轴线同轴设置,转臂34与驱动轴36之间设有转动轴承37,转动轴承37的外圈与转臂34过盈配合,转动轴承37的内圈与驱动轴36间隙配合,固定座32上设有驱动缸35,驱动缸35的出力轴驱动转臂34相对驱动轴36转动,同时设置主砂轮31和辅助轮33,而且辅助轮33可相对主砂轮31进行转动,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夹,完成两个位置或者三个位置的打磨需求,辅助轮33的不同位置设定,可实现不同位置的打磨,而且整个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
优选地,主砂轮31通过第一电机312进行驱动旋转,辅助轮33通过第二电机331进行驱动旋转,初始状态下,辅助轮33设在主砂轮31的正上方且二者的轴线平行设置,设置第一电机312和第二电机331进行独立驱动,可设置不同的转速,实现主砂轮31和辅助轮33的不同转速设定,针对工件的不同位置,不同情况进行速度的调整,打磨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调节更加方便。
优选地,驱动轴36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12的出力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砂轮31固定连接且二者采用锥面配合设置,两个锥面易形成真空配合,二者之间贴合度高,不易脱落,主砂轮31与驱动轴36的配合采用键固定即可,驱动轴36与固定座32之间设有固定套361,驱动轴36与固定套361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固定套361固设在固定座32上,转臂34与固定套361转动连接,设置固定套361这个中间转接零件后,对驱动轴36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第一电机312和第二电机331均为伺服电机,采用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可精准的控制主砂轮31和辅助轮33的转动速度和圈数,而且可简化控制程序,操作更加便捷。
优选地,主砂轮31靠近驱动缸35的一侧设有防护罩311,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可避免过多的进入到后端的驱动缸35上,有利益打磨尘屑的手机,同时对驱动缸35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地,转动轴承37为自润滑轴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优选地,转臂34的下端包括定位凸台341,定位凸台341的宽度大于转臂34的宽度,转动轴承37的外圈与定位凸台341过盈配合,定位凸台341的设置增加了转臂34的强度;更优选地,固定座32上固设有第一限位块321和第二限位块322,第一限位块321和第二限位块322分别设在定位凸台341轴向的两端且对定位凸台341的外圈进行限位,第一限位块321与定位凸台341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323,第二限位块322与定位凸台341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324,第一限位块321和第二限位块322的设置对定位凸台341进行了限位,提升了定位凸台341的旋转精度,避免其晃动,进而替身了转臂34的旋转精度,设置的第一O型圈323和第二O型圈324,保证了定位凸台341与第一限位块321和第二限位块32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灰尘杂质等进入到转动轴承37内部,保证动作的顺畅性。
优选地,驱动缸35的前端铰接在固定座32上,驱动缸35的出力轴端设有Y型接头351,转臂34的上端设有固定板342,辅助轮33设在固定板342的上端面且与其转动连接,Y型接头351铰接在固定板342下端且靠近辅助轮33的一侧,设置Y型接头351后,使得驱动缸35与转臂34的铰接更加方便,Y型接头351采用对称安装的方式,受力均衡,稳定性好,Y型接头351设在主砂轮31与辅助轮33之间,保证驱动缸35的行程够短,即可完成设定的旋转角度,占用空间小。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此结构特别适合外部为弧形的工件,将工件设置到对应的位置,采用主砂轮31为工件的对应部位进行打磨,同时辅助轮33可以对工件的对应部分进行打磨,如果是弧形的工件,在驱动缸35的作用下,转臂34围绕主砂轮31的轴线旋转,完成对工件弧形部位的打磨加工,此结构简单,将辅助轮33设置成转动的,轻松完成弧形工件的外圈打磨,相对将工件装夹定位后再设置成转动的,结构简化很多,而且此结构保证工件的定位不变,定位精度高,可提升打磨的精度,提升打磨的效率,驱动缸35动作后,也可将辅助轮33定位在另一个固定位置,对工件的其他位置进行固定打磨,实现对工件三个位置的打磨,整个机构可同时对零件的两个位置进行打磨,总共可实现零件三个位置的打磨,而且在工件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可完成弧形工件外圆弧的打磨,大大简化了工件夹持的设备结构,提升了打磨的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主砂轮和辅助轮,所述主砂轮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在转臂的上端,所述转臂的下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轴的外圈且转动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转臂与所述驱动轴之间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臂过盈配合,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驱动轴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出力轴驱动所述转臂相对所述驱动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砂轮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旋转,所述辅助轮通过第二电机进行驱动旋转,初始状态下,所述辅助轮设在所述主砂轮的正上方且二者的轴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出力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砂轮通过固定连接且二者采用锥面配合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固定套,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固定套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固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转臂与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砂轮靠近所述驱动缸的一侧设有防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承为自润滑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的下端包括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的宽度大于所述转臂的宽度,所述转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定位凸台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固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设在所述定位凸台轴向的两端且对所述定位凸台的外圈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定位凸台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定位凸台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的前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缸的出力轴端设有Y型接头,所述转臂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辅助轮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Y型接头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下端且靠近所述辅助轮的一侧。
CN201920347716.7U 2019-03-19 2019-03-19 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Active CN209579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7716.7U CN209579131U (zh) 2019-03-19 2019-03-19 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7716.7U CN209579131U (zh) 2019-03-19 2019-03-19 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9131U true CN209579131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7716.7U Active CN209579131U (zh) 2019-03-19 2019-03-19 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9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0669A (zh) 一种可调式轴承加工固定打磨装置
CN109623588A (zh) 一种四轴伺服抛光机
CN205415216U (zh) 一种自动磨光机构
CN103537960A (zh) 一种用于加工回转面的磨光机
CN110142669B (zh) 一种电机外壳内壁抛光装置
CN206185674U (zh) 反应釜镜面抛光机
CN105773344A (zh) 一种球面环抛机
CN109807710A (zh) 双工位五轴打磨机
CN209579131U (zh) 辅助轮可旋转式双轮打磨装置
CN108789112A (zh) 一种用于双向r面盖板的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CN109333286A (zh) 全方位多轴抛光机
CN209664981U (zh) 双工位五轴打磨机
CN207642813U (zh) 一种轴承打磨机
CN204075936U (zh) 一种圆形玻璃磨边机
CN103286671B (zh) 球面副自动研磨装置
CN205817552U (zh) 多功能五轴数控抛光机
CN108857857A (zh) 一种柱塞球头研磨机床
CN112247735B (zh) 一种基于并联平转结构的行星研磨工具
CN214490000U (zh) 一种光学抛光机的上下盘研磨机构
CN100463779C (zh) 一种数控成形磨齿砂轮修整器
CN212170076U (zh) 双工位立卧轴金刚石砂轮在位修整器
US3710514A (en) Apparatus for superfinishing of rotary crankpins of crankshafts
CN208729487U (zh) 一种柱塞球头研磨机床
CN210099615U (zh) 一种进给机构
CN208438106U (zh) 一种砂轮四工位磨削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