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9061U -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9061U
CN209569061U CN201822090288.2U CN201822090288U CN209569061U CN 209569061 U CN209569061 U CN 209569061U CN 201822090288 U CN201822090288 U CN 201822090288U CN 209569061 U CN209569061 U CN 209569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ng pipe
engine
ontology
injection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02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翠婷
王永亮
李凯
孙宗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02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9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9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9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和固定组件,散热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发动机上,散热管的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喷油泵设置,散热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风扇设置,在风扇转动时,喷油泵外侧的空气能够经散热管被引出。散热管具有两个开口端,一个开口端进入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并且靠近喷油泵设置,另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风扇设置,风扇转动,散热管靠近风扇的开口端形成负压,此时喷油泵周围的空气经散热管靠近喷油泵的开口端进入到散热管的内部,经过散热管靠近风扇的开口端排出,实现了将喷油泵周围的热空气引出,从而实现了对喷油泵的降温,保证了喷油泵的安全有效运行,降低了喷油泵的故障率。

Description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动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散热装置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能够输出动力,从而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柴油机是一种通过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柴油机在工作时,通过喷油泵将柴油喷射至燃烧室,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一般通过在发动机上设置风扇,风扇运转使得空气流动,利用空气的流动实现发动机的散热,从而保证发动机能够安全有效的工作。
为了提高柴油机的扭力及缩小柴油机的体积,柴油机的各缸被设置成V型,V型柴油机的油泵被布置在V型夹角内,该处的空气流动差,加上排气管处于在V型夹角内,使得该处的热量容易聚集,无法有效散出,从而造成喷油泵温度升高,易造成柱塞卡滞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和固定组件,所述散热管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发动机上,所述散热管的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喷油泵设置,所述散热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靠近所述发动机的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转动时,所述喷油泵外侧的空气能够经所述散热管被引出。
可选地,所述散热管靠近所述风扇的开口端为喇叭口。
可选地,所述喇叭口朝向所述风扇的端面与所述风扇的旋转平面平行。
可选地,所述散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散热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散热管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半孔,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半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半孔和所述第二半孔相互配合能够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风扇的固定螺栓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散热管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所述第三本体上设置有第三半孔,所述第四本体上设置有第四半孔,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四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三半孔和所述第四半孔相互配合能够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四本体通过螺栓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风扇和喷油泵,所述风扇和所述喷油泵之间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和固定组件,散热管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发动机上,散热管的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喷油泵设置,散热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风扇设置,在风扇转动时,喷油泵外侧的空气能够经散热管被引出。具体地,散热管具有两个开口端,其中,一个开口端进入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并且靠近喷油泵设置,另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风扇设置,散热管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固定组件与发动机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管的固定。
当发动机启动后,风扇转动,散热管靠近风扇的开口端形成负压,此时喷油泵周围的空气经散热管靠近喷油泵的开口端进入到散热管的内部,并且经过散热管靠近风扇的开口端排出,从而实现将喷油泵周围的热空气引出,进而实现对喷油泵的降温,保证了喷油泵的安全有效运行,降低了喷油泵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单元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应用于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风扇;
2为喷油泵;
3为散热装置,31为散热管,32为第一支架,321为第一螺钉,322为第一本体,323为第二本体,33为第二支架,331为第二螺钉,332为第三本体,333为第四本体;
4为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请参考图1至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应用于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管31和固定组件,散热管31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发动机上,散热管31的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喷油泵2设置,散热管31的另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风扇1设置,在风扇1转动时,喷油泵2外侧的空气能够经散热管31被引出。具体地,散热管31具有两个开口端,其中,一个开口端进入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并且靠近喷油泵2设置,另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风扇1设置,散热管31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固定组件与发动机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管31的固定。
当发动机启动后,风扇1转动,散热管31靠近风扇1的开口端形成负压,此时喷油泵2周围的空气经散热管31靠近喷油泵2的开口端进入到散热管31的内部,并且经过散热管31靠近风扇1的开口端排出,从而实现将喷油泵2周围的热空气引出,进而实现对喷油泵2的降温,保证了喷油泵2的安全有效运行,降低了喷油泵2的故障率。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散热管31靠近喷油泵2的开口端与喷油泵2间隔设置,其设置位置可以为喷油泵2的上方、前端、后端或侧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为将其设置在喷油泵2的前方(即喷油泵2朝向风扇1的一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散热管3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也可以为非金属,散热管31的结构需要根据发动机的具体外形结构对散热管31进行弯折,从而使得散热管31安装完成后能够与发动机进行匹配,避免影响发动机的其它管路的布置与安装。
进一步地,散热管31靠近风扇1的开口端为喇叭口。散热管31朝向风扇1的开口端的直径大于散热管31朝向喷油泵2的开口端的直径,当风扇1转动时,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得散热管31在喇叭口一侧形成的负压的压强更大,从而能够提高散热管31内空气的流速,进而提高喷油泵2的散热速率。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散热管31靠近喷油泵2一侧的开口端也可以为喇叭口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散热管31在进行散热时,喷油泵2周围空气的进入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空气的流速,进而提高喷油泵2的散热速度。
进一步地,喇叭口朝向风扇1的端面与风扇1的旋转平面平行。当风扇1转动时,风扇1将靠近喷油泵2一侧的空气向外侧抽出,通过将喇叭口与风扇1的旋转平面设置为平行结构,使得风扇1在转动过程中,对空气的抽吸效果增强,从而提高了空气的抽吸效果,进而提高了喷油泵2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管31的数量为多个,各散热管31间隔设置。风扇1转动时,喷油泵2周围的空气可分别经过各散热管31被抽吸出喷油泵2的位置,通过设置多个散热管31能够有效提高喷油泵2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喷油泵2的散热效率,保证喷油泵2的散热效果。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各散热管31朝向喷油泵2的开口端可设置在喷油泵2的同一个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喷油泵2的不同位置,当设置在喷油泵2的不同位置时,能够实现从不同位置对喷油泵2周围的空气进行抽吸,从而使得喷油泵2能够进行有效散热。
具体理解的是,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架32,第一支架3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散热管31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在进行散热管31的安装时,将散热管31穿过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一安装孔对散热管31进行固定,再将第一支架32与发动机的外侧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管31的固定。该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第一安装孔实现对散热管31的限位和固定,从而提高散热管31的固定强度,进而保证喷油泵2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第一支架32包括第一本体322和第二本体323,第一本体322上设置有第一半孔,第二本体323上设置有第二半孔,第一本体322与第二本体32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相互配合能够形成第一安装孔。在进行散热管31固定时,先将第一本体322与发动机进行连接固定,散热管31设置在第二半孔内,再将第一本体322与第二本体323连接,使得第一半孔设置在散热管31的外侧,当第一本体322与第二本体323连接时,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包裹在散热管31的外侧形成第一安装孔,随着第一本体322与第二本体323之间的连接锁紧,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对散热管31外侧形成压力,从而实现对散热管31的固定。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一本体322与第二本体323通过第一螺钉321进行连接,在第二本体323上设置两个第一螺纹孔,两个第一螺纹孔与第二半孔位于同一侧面上,并且两个第一螺纹孔分置在第二半孔的两侧,第一本体32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过孔,两个第一过孔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一螺纹孔对应,在第一本体322与第二本体323进行连接时,分别将两个第一过孔与两个第一螺纹孔对应设置,利用两个第一螺钉321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过孔后与两个第一螺纹孔连接,通过两个第一螺钉321的不断旋紧,从而实现第一本体322和第二本体323的连接,并且在两个第一螺钉321的旋紧过程中,第一半孔和第二半孔分别包裹在散热管31的外侧,从而实现对散热管31的固定。
具体地,第二本体323通过风扇1的固定螺栓4与发动机连接。风扇1与风扇1支架连接,风扇1支架通过固定螺栓4与发动机连接,第二本体323通过借用固定螺栓4实现固定,也就是说固定螺栓4在固定风扇1支架时同步将第二本体323进行固定,通过该种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散热装置3的安装部件从而降低散热装置3的制造成本,同时减少发动机开孔的数量,提高发动机的强度。
具体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架33,第二支架3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散热管31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在进行散热管31的安装时,将散热管31穿过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二安装孔对散热管31进行固定,再将第二支架33与发动机的外侧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散热管31的固定。该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第二安装孔实现对散热管31的限位和固定,从而提高散热管31的固定强度,进而保证喷油泵2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第二支架33包括第三本体332和第四本体333,第三本体332上设置有第三半孔,第四本体333上设置有第四半孔,第三本体332与第四本体333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三半孔和第四半孔相互配合能够形成第二安装孔,第四本体333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在进行散热管31固定时,先将第四本体333与发动机进行连接固定,散热管31设置在第四半孔内,再将第三本体332与第四本体333连接,使得第三半孔设置在散热管31的外侧,当第三本体332与第四本体333连接时,第三半孔和第四半孔包裹在散热管31的外侧形成第二安装孔,随着第三本体332与第四本体333之间的连接锁紧,第三半孔和第四半孔对散热管31外侧形成压力,从而实现对散热管31的固定。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第三本体332与第四本体333通过第二螺钉331进行连接,在第三本体332上设置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第二螺纹孔与第四半孔位于同一侧面上,并且两个第二螺纹孔分置在第四半孔的两侧,第三本体332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过孔,两个第二过孔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二螺纹孔对应,在第三本体332与第四本体333进行连接时,分别将两个第二过孔与两个第二螺纹孔对应设置,利用两个第二螺钉331分别穿过两个第二过孔后与两个第二螺纹孔连接,通过两个第二螺钉331的不断旋紧,从而实现第三本体332和第四本体333的连接,并且在两个第二螺钉331的旋紧过程中,第三半孔和第四半孔分别包裹在散热管31的外侧,从而实现对散热管31的固定。
除了上述散热装置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风扇1和喷油泵2,风扇1和喷油泵2之间设置有如上的散热装置3,该发动机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单元件、区域、层和/或单元段,但是,这些元件、单元件、区域、层和/或比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单元件、区域、层或单元段与另一元件、单元件、区域、层或单元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管和固定组件,所述散热管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发动机上,所述散热管的一个开口端靠近发动机的喷油泵设置,所述散热管的另一个开口端靠近所述发动机的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转动时,所述喷油泵外侧的空气能够经所述散热管被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靠近所述风扇的开口端为喇叭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朝向所述风扇的端面与所述风扇的旋转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散热管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散热管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半孔,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半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半孔和所述第二半孔相互配合能够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风扇的固定螺栓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散热管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所述第三本体上设置有第三半孔,所述第四本体上设置有第四半孔,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四本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三半孔和所述第四半孔相互配合能够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四本体通过螺栓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10.一种发动机,包括风扇和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和所述喷油泵之间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
CN201822090288.2U 2018-12-12 2018-12-12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Active CN209569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0288.2U CN209569061U (zh) 2018-12-12 2018-12-12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0288.2U CN209569061U (zh) 2018-12-12 2018-12-12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9061U true CN209569061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0288.2U Active CN209569061U (zh) 2018-12-12 2018-12-12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9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1931A (zh) 一种高效冷凝装置
CN209569061U (zh)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CN208848114U (zh) 一种散热效果佳的智能计算机信息处理设备
CN205800807U (zh) 用于车载液晶仪表的平板式散热器
CN105114919A (zh) 一种采用石蜡及水冷的散热装置
CN2909802Y (zh) 可扩充吸热元件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06111358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低碳合金材料钒钛气缸体
CN207554225U (zh) 一种高冷却效率的egr冷却器
CN105422274A (zh) 静音式发电机组
WO2015188757A1 (zh) 自动排气液体活塞发动机
CN105555099B (zh) 一种基于树状分形流管无阀压电泵的液体散热装置
CN208633955U (zh) 一种散热高效的进气室
CN208669444U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头
CN208380719U (zh) 一种egr冷却器
CN203670719U (zh) 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
CN203098099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散热和空气滤清系统
CN208226297U (zh) 一种激光模组散热装置
CN206977217U (zh) 水冷电机外壳
CN207715220U (zh) 单缸风冷起电一体机
CN102478931A (zh)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CN204175424U (zh) 静音式发电机组
CN204328960U (zh) 一种改进的散热器及装配该散热器的led工矿灯
CN208816253U (zh) 一种改进型进气室
CN204003053U (zh) 自循环双冷柴油机
CN112648102B (zh) 一种轻便电喷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缸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