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8931A -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 Google Patents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8931A
CN102478931A CN2010105660156A CN201010566015A CN102478931A CN 102478931 A CN102478931 A CN 102478931A CN 2010105660156 A CN2010105660156 A CN 2010105660156A CN 201010566015 A CN201010566015 A CN 201010566015A CN 102478931 A CN102478931 A CN 102478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ss
radiating module
liquid coole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60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安
陈怡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660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78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78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8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具有一第一流管、一第二流管与多个导热块,第二流管设于第一流管的顶端,第二流管的底端具有一间隙,以使第一流管与第二流管之间形成有一隔热的结构,导热块设于第一流管与第二流管的两侧;以此第一流管、第二流管与导热块的结合结构,而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散热结构,并能达到散热与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提供一种将多个导热块与管线结合所形成的模块化的结构,以消弥管线紊乱的状态,并可达到散热与节能的效果。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电脑的散热问题为一重要的项目,特别在于伺服器方面,常见的散热的方式可分为气冷式与水冷式两种。
气冷式散热:将散热鳍片组贴合于欲散热的电子零件处,如中央处理器或存储器,电子零件所产生的热能会传导至散热鳍片组处,再利用散热风扇将热能吹散至空气中,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水冷式散热:将一导热块贴合于欲散热的电子零件处,导热块具有水道,水道分别与一进水管与一出水管连接,电子零件所产生的热能会传导至导热块处,冷却液会由进水管进入导热块中,再由出水管处离开,以此带离前述的热能,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虽上述的两种散热方式皆可达到散热的效果,但气冷式散热主要是依靠散热风扇,但散热风扇在运转时会产生有相当噪音,若欲改善该噪音问题,则所费不赀,故气冷式散热被局限于设备成本与噪音问题,另外,散热风扇于运转时亦会消耗大量的电能。
水冷式散热主要是使用冷却液,但目前应用于水冷式散热的装置,其仅能使用于单一电子零件,若有多个电子零件需要散热,则要装设多组装置,如此造成电脑或伺服器内部管线紊乱,并有极大的机会可能造成冷却液泄漏的问题。
综合上述,常见的气冷式与水冷式散热分别具有如上所述的缺点,故现有的散热方式或结构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是将多个导热块与管线予以模块化,以消弥管线紊乱的状态,并可避免因紊乱的管线所造成的冷却液泄漏的问题,另外,利用冷媒的相态变化,而使冷媒自动循环,以达到散热与节能的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具有一第一流管、一第二流管与多个导热块;第一流管具有一第一流道与多个流出孔,流出孔分别位于第一流管的两侧,并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第一流管的底端具有一间隙;第二流管设于第一流管的顶端,第二流管与第一流管之间形成有一间隙,第二流管具有一第二流道与多个流入孔,流入孔与第二流道相连通,并且流入孔位于第二流管的两侧;各导热块具有一水道,水道分别连接一入管与一出管,入管的自由端连接相对应的流出孔,出管的自由端连接相对应的流入孔。
上述的第一流管的一端连接有一流入管,流入管与第一流道相连通,上述的第二流管的一端连接有一流出管,流出管与第二流道相连通,流入管与流出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快速接头,快速接头具有一入孔与一出孔,入孔连接流入管的另一端,出孔连接流出管的另一端;第一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流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封板,并于封板与第一流管及第二流管之间设有一防漏垫圈。
上述的第二流道,其孔径约为出管的管径的两倍,出管的管径大于入管的管径,并且第二流道的孔径等于第一流道的孔径。
上述的各导热块,其两对角分别具有一穿孔,各穿孔中设有一固定件,固定件设有一弹性体。
如上述的结构,各导热块可设于一伺服器的欲散热的电子零件处,低温液态冷媒由流入管依序进入第一流道与水道中,并吸收电子零件所产生的热能,以将电子零件散热,并转变为高温气态冷媒,再经由第二流道与流出管,使其离开第二流管,以回复为低温液态冷媒。
通过冷媒的相态转变,以使其产生一自动循环的效果,以达到散热与节能的效果,并且多个导热块与第一流管及第二流管结合的结构,其使液态冷却散热装置得以模块化,由此减少伺服器内部于冷却时所欲配置的管线的数量,以消弥管线紊乱的状态,并可避免管线所可能造成的冷却液泄漏的问题。
另外,第一流管与第二流管之间隙使第一流管与第二流管之间形成一隔绝与隔热的结构,如此流动于第二流管中的高温气态冷媒对于流动于第一流管中的低温液态冷媒的影响可降至最低,而使低温液态冷媒得以发挥最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装设于一伺服器中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流管;10-第一流道;11-流出孔;12-流入管;13-固定孔;14-间隙;2-第二流管;20-第二流道;21-流入孔;22-流出管;23-固定孔;24-间隙;3-导热块;30-水道;31-入管;32-出管;33-穿孔;34-固定件;35-弹性体;4-快速接头;40-入孔;41-出孔;5-封板;50-固定件;51-防漏垫圈;6-伺服器;60-冷媒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凭借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具有一第一流管1、一第二流管2、多个导热块3与一快速接头4。
第一流管1具有一第一流道10,第一流管1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流出孔11,流出孔11与第一流道10相连通,第一流管1的一端连接有一流入管12,另一端端部具有两个固定孔13,第一流管1的底端有一间隙14,此外,流入管12与第一流道10相连通。
第二流管2设于第一流管1的顶端处,第二流管2具有一第二流道20,第二流管2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流入孔21,流入孔21与第二流道20相连通,第二流管2的一端的端部具有两个固定孔23,另一端连接有一流出管22,第二流管2与第一流管1之间形成有一间隙24,以减少第二流管2与第一流管1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构成一阻隔且隔热的结构,此外,流出管22与第二流道20相连通。
一封板5,其设于第一流管1与第二流管2具有固定孔13、23处,多个固定件50穿过封板5,并螺固于固定孔13、23处,以使封板5固定于第一流管1与第二流管2的端部,而封板5与第一流管1及第二流管2之间设有一防漏垫圈51,以防止第一流道10与第二流道20发生泄漏的现象。
各导热块3具有一水道30,水道30分别连接一入管31与一出管32,入管31的自由端连接相对应的流出孔11,出管32的自由端连接相对应的流入孔21,各导热块3的两对角分别具有一穿孔33,各穿孔33设有一固定件34,固定件34穿设有一弹性体35,弹性体35可为弹簧。入管31的管径小于出管32的管径,出管32的管径约为第二流道20的孔径的一半,第二流道20的孔径等于第一流道10的孔径。
快速接头4具有一入孔40与一出孔41,入孔40连接流入管12的另一端,出孔41连接流出管22的另一端。
请参阅图3所示,一伺服器6中设有多个欲散热的电子零件,各导热块3设于与其相对应的电子零件处,固定件34的一端固设于伺服器6中,弹性体35迫使导热块3与电子零件更加紧密贴合。
快速接头4连接一冷媒源60,来自冷媒源60的低温液态冷媒依序经由入孔40与流入管12,进入第一流道10中,再由流出孔11与入管31,进入水道30中。
电子零件在运作时,其所产生的热能会传导至导热块3,水道30中的低温液态冷媒吸收热能,以达到将电子零件散热的目的,而吸收热能的低温液态冷媒会转变为高温气态冷媒。
此高温气态冷媒经由出管32与流入孔21,进入第二流道20中,再经由流出管22回到冷媒源60,以回复至低温液态冷媒,而当高温气态冷媒于第二流道20中流动时,因间隙24减少第二流管2与第一流管1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使间隙24形成一隔绝且隔热的结构,故高温气态冷媒无法对流动于第一流道10的低温液态冷媒产生任何影响,所以低温液态冷媒得以发挥其应有的散热效果。
上述的管径的差异及管径与孔径的差异,其使呈气态的冷媒可较易于流动,而于相态转变时的冷媒所产生的压力得以有一缓冲空间,并凭借该相态转变,而使冷媒产一自动循环的效果,进而达到散热与节能的功效。
再者,本发明利用快速接头4,以使本发明可迅速与冷媒源60结合与分离,而使本发明亦具有易于拆卸与组装的便利性。
惟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例释本发明的特点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可实施范畴,于未脱离本发明上揭的精神与技术范畴下,任何运用本发明所揭示内容而完成的等效改变及修饰,均仍应为下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流管,其具有一第一流道,该第一流管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流出孔,该流出孔与该第一流道相连通;
一第二流管,其设于该第一流管的顶端处,该第二流管与第一流管之间形成有一间隙,该第二流管具有一第二流道,该第二流道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流入孔,该流入孔与该第二流道相连通;以及
多个导热块,各导热块具有一水道,该水道分别连接一入管与一出管,该入管的自由端连接相对应的该流出孔,该出管的自由端连接相对应的该流入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出管的管径为该第二流道的孔径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入管的管径小于该出管的管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道的孔径等于该第二流道的孔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管的一端连接有一流入管,该流入管与该第一流道相连通,该第二流管的一端连接有一流出管,该流出管与该第二流道相连通,该流出管的另一端与该流入管的另一端连接一快速接头,该快速接头具有一入孔与一出孔,该入孔连接该流入管的另一端,该出孔连接该流出管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管的底端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管的另一端与该第二流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封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封板与该第一流管及该第二流管之间设有一防漏垫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各导热块的两对角分别具有一穿孔,各穿孔中设有一固定件,该固定件设有一弹性体。
CN2010105660156A 2010-11-23 2010-11-23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Pending CN102478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60156A CN102478931A (zh) 2010-11-23 2010-11-23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60156A CN102478931A (zh) 2010-11-23 2010-11-23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8931A true CN102478931A (zh) 2012-05-30

Family

ID=4609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60156A Pending CN102478931A (zh) 2010-11-23 2010-11-23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789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8105A (zh) * 2018-02-28 2018-07-10 魏大平 一种用于电脑的多级雾化水冷散热系统
CN114895767A (zh) * 2022-06-15 2022-08-12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板组件及其支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2686A (ja) * 1992-10-20 1994-05-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機器
US5574627A (en) * 1995-07-24 1996-11-12 At&T Global Information Solutions Company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ion on sub-coole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CN2833699Y (zh) * 2005-06-08 2006-11-01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水冷式散热器结构
CN101010801A (zh) * 2004-06-30 2007-08-01 泰拉丁公司 具有并流的热交换装置
CN201413489Y (zh) * 2009-04-21 2010-0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和具有该散热系统的计算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2686A (ja) * 1992-10-20 1994-05-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子機器
US5574627A (en) * 1995-07-24 1996-11-12 At&T Global Information Solutions Company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ion on sub-coole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CN101010801A (zh) * 2004-06-30 2007-08-01 泰拉丁公司 具有并流的热交换装置
CN2833699Y (zh) * 2005-06-08 2006-11-01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水冷式散热器结构
CN201413489Y (zh) * 2009-04-21 2010-0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和具有该散热系统的计算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8105A (zh) * 2018-02-28 2018-07-10 魏大平 一种用于电脑的多级雾化水冷散热系统
CN114895767A (zh) * 2022-06-15 2022-08-12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板组件及其支架
CN114895767B (zh) * 2022-06-15 2024-04-2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板组件及其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4904B (zh) 可拆式液態冷卻散熱模組
WO2017036282A1 (zh)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系统的风冷半导体制冷装置
US11291136B2 (en) Liquid-cooled cold plate device
WO2019154083A1 (zh) 液冷管路和电源装置
CN204007233U (zh) 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u型管式换热器
CN205641667U (zh) 一种半导体冷凝器
JP2012002497A (ja) 騒音低減を備えた表面冷却器
CN204795958U (zh) 一种高效冷却水箱
CN202547478U (zh) 便于定位装配的换热器集流管转接座
CN102478931A (zh) 可拆式液态冷却散热模块
WO2017049867A1 (zh) 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板
CN201742673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112901384B (zh) 一种甲醇燃料发动机高压共轨管
JP2014190172A (ja) エンジンのegr装置
CN204154147U (zh) 一种低风阻散热器
TWM561776U (zh) 水冷式散熱模組
CN207395224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机构
CN203645199U (zh) 一种高压配电柜热管散热系统
AU2016100728A4 (en) A radiator with water-cooled heat dissipation
CN205619628U (zh) 一种并联式冷凝器
CN104300728A (zh) 一种水冷式电机机壳
CN104676871A (zh) 散热装置、空调器及散热装置的装配方法
CN219574756U (zh) 水冷排
CN209569061U (zh) 发动机及其散热装置
CN207201192U (zh) 一种机箱一体化散热器的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