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8013U -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8013U
CN209568013U CN201920330857.8U CN201920330857U CN209568013U CN 209568013 U CN209568013 U CN 209568013U CN 201920330857 U CN201920330857 U CN 201920330857U CN 209568013 U CN209568013 U CN 209568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cining compartment
cooling chamber
room
calcining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08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兴银
张洪伟
赵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JIEPU GYPS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JIEPU GYPS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JIEPU GYPS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JIEPU GYPS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08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8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8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8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以及与所述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连通的收尘系统,所述冷却室设有出料口,煅烧室连接进料系统和热功系统,煅烧室和/或陈化室和/或冷却室的下部连通布风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建筑石膏煅烧、陈化、冷却、收尘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大大减小了物料的传送设备和设备的占用空间,方便布置、节能、洁净化生产;通过设置布风系统,使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的物料呈流态化,实现了石膏的脱水、陈化和冷却的精确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及品质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石膏煅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石膏的加工过程中,石膏粉需要进行煅烧处理,以使二水石膏转化为半水石膏,但转化过程中,会残存少量的二水石膏和过烧的无水石膏,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目前的煅烧设备通常是回转窑、沸腾炉、炒锅等,煅烧质量不稳定,并且需要的传送设备多,对空间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该煅烧系统减小物料传送设备,而且大幅提升了煅烧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以及与所述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连通的收尘系统,所述冷却室设有出料口,煅烧室连接进料系统和热功系统,煅烧室和/或陈化室和/或冷却室的下部连通布风系统。
本方案在使用时,通过进料系统向煅烧室内供送需要煅烧的物料,通过热功系统给煅烧室内提供热量,对物料进行煅烧脱水,流态化的床换热技术,保证了较高的换热效率,最大化减少残存的二水石膏;由于被煅烧的物料中会产生少量的无水三型石膏,煅烧后的物料进入陈化室进行陈化,使残留二水石膏的继续转化为半水石膏,无水三型石膏通过吸收湿气转化为半水石膏;陈化后物料进入冷却室进行冷却,防止半水石膏继续相变,最终经出料口流出,在进行煅烧、陈化和冷却时,通过布风系统向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通入向上的气体,利用通入的气体保证各室内的物料呈现流化态,增大了物料间的混合,提高了煅烧、陈化和冷却效果;布风系统通入的气体和石膏脱水变成的水蒸气最终进入收尘系统,被气体带走的粉尘通过高效脉冲袋式收尘器分离,粉尘回到煅烧室,干净的空气被排出。
作为优化,所述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均为立式结构,且在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分别设有自顶部向下延伸的改向隔板,煅烧室和陈化室之间以及陈化室和冷却室之间均设有向上延伸的分区隔板,分区隔板和改向隔板交错布置,分区隔板的高度低于煅烧室进料口、高于冷却室上的出料口,分区隔板上方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通道。本优化方案将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设为立式结构,减小了横向占用空间,更方便布置,通过设置交错布置的分区隔板和改向隔板,使物料先向下流动,然后绕过改向隔板的下端向上流动,经分区隔板上方的通道横向流动,被陈化室内的改向隔板阻挡后再向下流动,因此使物料的流动呈S型,延长了物料的传质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煅烧、陈化和冷却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的下部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布风系统与锥形处连通。本优化方案将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的下部均设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在布风系统向内通入气体后,保证了物料被流态化,提高了传质效果,同时有利于减小死床。
作为优化,所述布风系统包括与气源连通的主管道,以及分别与煅烧室、陈化室、冷却室连通的支管道,支管道与主管道连通且安装有电动流量阀和流量计,所述电动流量阀和流量计电性连接且闭环控制。气源为空压机或罗茨风机,主管道上还安装有减压阀。本优化方案的布风系统通过主管道和支管道的设置,可以同时向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独立通入气体,并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支管道的通断,通过流量计检测气体流量,并将流量信号反馈给电动流量阀,如果流量超出设定区间,电动流量阀自动关小,如果流量未达到设定区间,电动流量阀自动增大开启幅度,实现了对供风量的智能化控制,使煅烧效果更好,操作更加简单。
作为优化,所述热功系统包括设置在煅烧室内的换热管、与换热管一端连通的热源出管,以及与换热管另一端连通的热源进管,所述热源进管上安装有电动流量阀。本优化方案通过热源进管向换热管内通入热介质,热介质与物料换热后,由热源出管流出,通过设置电动流量阀可以调节热介质的流量,提高煅烧加热的智能化水平。
作为优化,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计量螺旋输送机,以及将计量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煅烧室的进料口连通的进料管。本优化方案的进料系统结构简单,通过计量螺旋输送机进行送料,保证了物料的连续性,从而保证了煅烧的连续性。
作为优化,所述收尘系统位于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的上方。进一步减小设备的横向占用空间。
作为优化,所述收尘系统包括收尘上箱体和设有输送螺旋的收尘下箱体,收尘上箱体内部通过纵向隔板分为布袋除尘区和风道区,斜板下方的风道区与煅烧室、陈化室、冷却室连通,斜板上方的风道区与布袋除尘区连通,斜板上方的收尘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孔,所述输送螺旋的出料口与煅烧室连通。本实施例的收尘系统在使用时,由煅烧室、陈化室、冷却室流出的带尘气体进入斜板下方的风道区,然后从下方进入布袋除尘区,并向上穿过除尘布袋,向上穿过除尘布袋的气体进入斜板上方的风道区,最终由出风孔流出,被滤袋阻隔的粉尘落至输送螺旋,然后被输送螺旋送至煅烧室参与再次煅烧烘干。
上述智能化煅烧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进料系统向煅烧室内输送需要煅烧的物料,通过热功系统对煅烧室内进行加热,从而使物料被加热脱水,煅烧后的物料进入陈化室进行陈化,陈化后的物料进入冷却室进行冷却,最终经出料口流出,利用流化风使物料自煅烧室依次向陈化室、冷却室流动;
2、在进行煅烧、陈化和冷却时,通过布风系统向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通入向上的气体,利用通入的气体使各室内的物料呈现流化态,从而增大了物料间的传质,提高了煅烧、陈化和冷却效果;
3、通过收尘系统对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产生的带尘气体进行净化,避免带尘气体污染环境;
4、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收尘引风机、进料系统螺旋输送机、布风系统空压机和热功系统的启停,提高了煅烧系统使用的智能化水平;
5、在布风系统中,通过流量计检测气体流量,并将流量信号通过控制系统反馈给电动流量阀,或者直接反馈给电动流量阀,如果流量超出设定区间,电动流量阀自动关小,如果流量未达到设定区间,电动流量阀自动增大开启幅度,实现了对供风量的智能化控制,使煅烧效果更好,操作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通过将建筑石膏煅烧、陈化、冷却、收尘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大大减小了物料的传送设备和设备的占用空间,方便布置、节能、洁净化生产;通过设置布风系统,使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的物料呈流态化,实现了石膏的脱水、陈化和冷却的精确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及品质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原理图;
图中所示:
1、进料系统,2、热功系统,3、热源出管,4、热源进管,5、主管道,6、电动流量阀,7、流量计,8、支管道, 9、煅烧室,10、陈化室,11、布风系统,12、分区隔板,13、冷却室,14、改向隔板,15、出料口,16、出风孔,17、收尘系统,18、输送螺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煅烧室9、陈化室10和冷却室13,以及与所述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连通的收尘系统17,所述冷却室设有出料口15,煅烧室连接进料系统1和热功系统2,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的下部均连通布风系统11。
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均为立式结构,上部为直筒状,下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布风系统与锥形处连通,在锥形底部设有放料门,用于清理余料。在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分别设有自顶部向下延伸的改向隔板14,煅烧室和陈化室之间以及陈化室和冷却室之间均设有向上延伸的分区隔板12,分区隔板12的高度低于煅烧室进料口、高于冷却室上的出料口,分区隔板上方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通道,分区隔板与改向隔板交错布置,形成S形物料通道。
布风系统包括与气源连通的主管道5,以及分别与煅烧室、陈化室、冷却室连通的支管道8,支管道与主管道连通,且在各支管道上安装有电动流量阀6和流量计7,所述电动流量阀6和流量计7闭环控制。支管道的出气端与锥形处侧边连通,锥形处的侧边上开设有与支管道出气端适配的进气孔,此位置设置,既能保证流化效果,同时避免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布风箱内。
本实施例的气源为空压机或罗茨风机,在出口的主管道上还安装有减压阀,避免气流压力过大而对物料的正常流动形成破坏。
热功系统2包括设置在煅烧室内的换热管、与换热管一端连通的热源出管3,以及与换热管另一端连通的热源进管4,所述热源进管4上安装有电动流量阀。
进料系统包括计量螺旋输送机,以及将计量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煅烧室的进料口连通的进料管。
收尘系统17位于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的上方,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的顶部开设有与收尘系统连通的通风孔,收尘系统的具体结构包括收尘上箱体和设有输送螺旋18的收尘下箱体,收尘上箱体内部通过纵向隔板分为布袋除尘区和风道区,斜板下方的风道区与煅烧室、陈化室、冷却室顶部的通风孔连通,斜板上方的风道区与布袋除尘区连通,斜板上方的收尘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孔16,所述输送螺旋的出料口与煅烧室连通。煅烧时,带尘气体经各通风孔进入斜板下方的风道区,然后从纵向隔板下方进入布袋除尘区,并向上穿过除尘布袋,向上穿过除尘布袋的气体进入斜板上方的风道区,最终由出风孔流出,被滤袋阻隔的粉尘落至输送螺旋,然后被输送螺旋送至煅烧室参与再次煅烧。
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收尘引风机、进料系统计量螺旋输送机、布风系统空压机或罗茨风机,以及热功系统电性连接且闭环控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各部分的调节和启停,从而控制收尘引风机排风量、进料系统计量螺旋输送机的物料量、布风系统空气流量和热功系统的供热量。在布风系统中,通过流量计检测气体流量,并将流量信号通过控制系统反馈给电动流量阀,也可直接反馈给电动流量阀,如果流量超出设定区间,电动流量阀自动关小,如果流量未达到设定区间,电动流量阀自动增大开启幅度,实现了对供风量的智能化控制。
本实施例智能化煅烧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进料系统向煅烧室内输送需要煅烧的物料,通过热功系统对煅烧室内进行加热,物料在煅烧室内与换热管内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使物料被煅烧加热脱水,煅烧后的物料进入陈化室进行陈化,陈化后的物料进入冷却室进行冷却,最终经出料口流出,利用流化风使物料自煅烧室依次向陈化室、冷却室流动;
2、在进行煅烧、陈化和冷却时,通过布风系统向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通入向上的气体,利用通入的气体使各室内的物料呈现流化态,从而增大了物料与周围空间的传质,提高了煅烧、陈化和冷却效果;
3、通过收尘系统对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内产生的带尘气体进行净化,避免带尘气体污染环境;
4、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收尘引风机、进料系统计量螺旋输送机、布风系统空压机或罗茨风机,以及热功系统的调节和启停,提高了煅烧系统使用的智能化水平;
5、在布风系统中,通过流量计检测气体流量,并将流量信号通过控制系统反馈给电动流量阀,或者直接反馈给电动流量阀,如果流量超出设定区间,电动流量阀自动关小,如果流量未达到设定区间,电动流量阀自动增大开启幅度,实现了对供风量的智能化控制,使煅烧效果更好,操作更加简单。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煅烧室(9)、陈化室(10)和冷却室(13),以及与所述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连通的收尘系统(17),所述冷却室设有出料口(15),煅烧室连接进料系统(1)和热功系统(2),煅烧室和/或陈化室和/或冷却室的下部连通布风系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均为立式结构,且在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分别设有自顶部向下延伸的改向隔板(14),煅烧室和陈化室之间以及陈化室和冷却室之间均设有向上延伸的分区隔板(12),分区隔板(12)的高度低于煅烧室进料口、高于冷却室上的出料口,分区隔板上方设有供物料通过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的下部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布风系统与锥形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系统包括与气源连通的主管道(5),以及分别与煅烧室、陈化室、冷却室连通的支管道(8),支管道与主管道连通且安装有电动流量阀(6)和流量计(7),所述电动流量阀(6)和流量计(7)闭环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功系统(2)包括设置在煅烧室内的换热管、与换热管一端连通的热源出管(3),以及与换热管另一端连通的热源进管(4),所述热源进管(4)上安装有电动流量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计量螺旋输送机,以及将计量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与煅烧室的进料口连通的进料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系统(17)位于煅烧室、陈化室和冷却室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尘系统(17)包括收尘上箱体和设有输送螺旋(18)的收尘下箱体,收尘上箱体内部通过纵向隔板分为布袋除尘区和风道区,斜板下方的风道区与煅烧室、陈化室、冷却室连通,斜板上方的风道区与布袋除尘区连通,斜板上方的收尘箱体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孔(16),所述输送螺旋的出料口与煅烧室连通。
CN201920330857.8U 2019-03-15 2019-03-15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Active CN209568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0857.8U CN209568013U (zh) 2019-03-15 2019-03-15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0857.8U CN209568013U (zh) 2019-03-15 2019-03-15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8013U true CN209568013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0857.8U Active CN209568013U (zh) 2019-03-15 2019-03-15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80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5441A (zh) * 2022-11-25 2023-03-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石膏快速陈化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5441A (zh) * 2022-11-25 2023-03-0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石膏快速陈化的方法
CN115745441B (zh) * 2022-11-25 2023-11-1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石膏快速陈化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1519A (zh)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0434381C (zh) 半水石膏煅烧系统及其制取工艺
CN103373822B (zh) 一种轻烧氧化镁粉煅烧装置
CN203037009U (zh) 余热回收装置设置在加热室的节能烤房
CN206875912U (zh) 一种砂粉物料烘干装置
CN201442875U (zh) 氢氧化铝悬浮焙烧炉
CN201074208Y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式焙烧炉
CN209568013U (zh) 用于建筑石膏的智能化煅烧系统
CN102840576B (zh) 带独立内外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05444557B (zh) 一种煤球烘干机双供热系统
CN106907906A (zh) 多级网筒式烘干机
CN208059581U (zh) 一种氧化铝焙烧炉返料装置
CN202016883U (zh) 一种半干法生产氧化铝熟料的装置
CN105758148A (zh) 一种型煤快速烘干系统及型煤烘干炉
CN102533302A (zh) 用于入炉焦煤脱湿的内热式干燥器
CN104726121B (zh) 用于高湿度装炉炼焦煤调湿工艺的装置
CN202492499U (zh) 用于入炉焦煤脱湿的内热式干燥器
CN207716652U (zh) 石膏生产用热风炉
CN214528170U (zh) 一种用于水滑石的新型煅烧系统
CN205262144U (zh) 一种煤球烘干机双供热系统
CN114733315A (zh) 一种吹吸式二氧化碳吸附捕集反应装置
CN108548418A (zh) 一种单一氧化稀土悬浮焙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445165A (zh) 一种电石液成型和电石液余热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207095339U (zh) 一种高温型粉体换热器
CN207418609U (zh) 一种双膛窑出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Tai'an lufa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TAIAN JIEPU GYPSUM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8000976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Intelligent calcina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gypsu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923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