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1862U - 液位感应组件 - Google Patents

液位感应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41862U
CN209541862U CN201920376205.8U CN201920376205U CN209541862U CN 209541862 U CN209541862 U CN 209541862U CN 201920376205 U CN201920376205 U CN 201920376205U CN 209541862 U CN209541862 U CN 209541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evel
side shell
floating body
draft tube
inductiv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762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辉雄
苏冠贤
孙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uo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uo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uo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uoy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762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41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41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41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vel Indicators Using A Float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位感应组件,包括:通流管、设置在通流管一侧的侧壳、容置在侧壳中的浮体、及与侧壳对应的感应件;通流管包括进液口及出液口;侧壳的内腔沿通流管的延伸方向延伸,侧壳的内腔连通至通流管的内侧;感应件与侧壳的下侧对应;感应件感应到浮体时,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液体在液位平衡的作用下或在液体泵的作用下进入至通流管及侧壳,在浮力作用下,浮体上升而离开感应件;当液位感应组件内的液位下降至低于侧壳下侧时,浮体下降至与感应件对应的位置,当感应件感应到浮体后,向外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由于浮体容置在侧壳中,通过对浮体的感应而产生低液位提示信号从而式液位感应组件占用较少的空间,方便提高液体处理装置的紧凑性。

Description

液位感应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位感应组件。
背景技术
部分液体处理装置中,需要对液位保持监测,以避免发生意外情况,例如在饮用水加热设备中需要检测水位,以判断是否缺水,避免发生干烧;然而现有的液体处理设备一般通过浮球与杠杆组件的结合判断水位,由于浮球与杠杆组合后占据较大的空间,液体处理装置中需要较大的腔体容纳液体、浮球、和杠杆组件,影响了液体处理装置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的液位感应组件。
一种液位感应组件,包括:通流管、设置在所述通流管一侧的侧壳、容置在所述侧壳中的浮体、及与所述侧壳对应的感应件;所述通流管包括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侧壳的内腔沿所述通流管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侧壳的内腔连通至所述通流管的内侧;所述感应件与所述侧壳的下侧对应;所述感应件感应到所述浮体时,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
上述液位感应组件,通过进液口与外部储液容器连通,液体在液位平衡的作用下或在液体泵的作用下进入至通流管及侧壳,在浮力作用下,浮体上升而离开感应件;当液位感应组件内的液位下降至低于侧壳下侧时,浮体下降至与感应件对应的位置,当感应件感应到浮体后,向外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由于浮体容置在侧壳中,通过对浮体的感应而产生低液位提示信号从而式液位感应组件占用较少的空间,方便提高液体处理装置的紧凑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壳的上部内侧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所述通流管的延伸方向倾斜,且所述倾斜面面向所述通流管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流管上设有上连通槽、及下连通槽;所述通流管的内侧与所述侧壳的内腔之间通过所述上连通槽、所述下连通槽连通;所述上连通槽与所述倾斜面的上边缘对应设置;所述下连通槽与所述侧壳的下侧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体的表面延伸有外凸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体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的竖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流管包括上管段、及连接所述上管段的下管段;所述侧壳包括连接所述上管段的上壳体、及连接所述下管段的下底板;所述上壳体的开口与所述下底板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侧壳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上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上壳体的开口侧对应设置;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下底板对应设置,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壳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壳体的扣合块,所述扣合块上设有钩形部,所述钩形部与所述感应件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壳为透明材质;所述浮体为挡光材质;所述感应件为光电感应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体采用磁性材质;所述感应件为磁力感应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液位感应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液位感应组件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液位感应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液位感应组件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液位感应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液位感应组件100,用于对液位进行监测。该液位感应组件100包括通流管20、设置在通流管20一侧的侧壳30、容置在侧壳30中的浮体40、及与侧壳30对应的感应件50;通流管20包括进液口201及出液口202;侧壳30的内腔沿通流管20的延伸方向延伸,侧壳30的内腔连通至通流管20的内侧;感应件50与侧壳30的下侧对应;感应件50感应到浮体40时,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
通过进液口201与外部储液容器连通,液体在液位平衡的作用下或在液体泵的作用下进入至通流管20及侧壳30,在浮力作用下,浮体40上升而离开感应件50;当液位感应组件100内的液位下降至低于侧壳30下侧时,浮体40下降至与感应件50对应的位置,当感应件50感应到浮体40后,向外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由于浮体40容置在侧壳30中,通过对浮体40的感应而产生低液位提示信号从而使液位感应组件100占用较少的空间,方便提高液体处理装置的紧凑性。
进一步地,当将液位感应组件100应用在即热式饮用水加热设备时,通流管20的出液口202连通至抽水泵,通流管20的进液口201连接至储水容器,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储液容器中的饮用水持续通过液位感应组件100,由于侧壳30设置在通流管20的一侧,且浮体40容置在侧壳30中,从而避免浮体40对通流管20中的水流速度造成影响;在缺水状态下,相对于将浮体40直接容置在通流管20中的方案,避免了由于气流作用而导致浮体40升起,造成误检测。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侧壳30内从缺水状态注水过程中完全排清气泡,避免在通流管20完成注水后,因侧壳30上部的残留气泡影响浮体40在侧壳30内的最大上浮高度,侧壳30的上部内侧设有倾斜面301,倾斜面301相对通流管20的延伸方向倾斜,且倾斜面301面向通流管20设置;当侧壳30中的气泡上浮至贴合倾斜面301时,由于倾斜面301偏向通流管20一侧,倾斜面301对气泡产生指向通流管20的分力,将气泡推挤进入至通流管20内排出,从而避免侧壳30内残留有气泡,液位感应组件100注满水后,浮体40即离开与感应件50对应的位置,上顶至倾斜面301,避免因浮体40的上浮高度不足导致感应件50在满水状态感应到浮体40;由于避免了侧壳30内残留有气泡,从而可减少侧壳30的延伸长度,有利于控制液位感应组件100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减少侧壳30内的气泡产生及彻底排出侧壳30内的气泡,通流管20上设有上连通槽203、及下连通槽204;通流管20的内侧与侧壳30的内腔之间通过上连通槽203、下连通槽204连通;上连通槽203与倾斜面301的上边缘对应设置;下连通槽204与侧壳30的下侧对应设置;具体地,进液口201处于通流管20的下端,通流管20的进液口201与侧壳30的下侧对应,液体自进液口201进入通流管20,并首先从下连通槽204进入至侧壳30内,侧壳30内液位上升的同时,侧壳30内液面上方的气体从上连通槽203离开侧壳30的内腔,由于上连通槽203与倾斜面301的上边缘对应设置,从而方便侧壳30内的气体完全排清。
请参阅图3及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避免浮体40表面与侧壳30的内壁面产生附着,导致在缺水时浮体40无法跟随液位下落,令感应件50无法检测到浮体40,浮体40的表面延伸有外凸点41;通过在浮体40的表面设置外凸点41,从而减少浮体40与侧壳30内侧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浮体40的表面与侧壳30的内壁面产生附着。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排出处于浮体40下侧的气泡,使在缺水状态下浮体40能准确下落到侧壳30的下侧,令感应件50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浮体40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的竖槽42;浮体40下侧的气泡里的气体由竖槽42通过浮体40,然后排出到侧壳30外。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将浮体40安装到侧壳30中,通流管20包括上管段21、及连接上管段21的下管段22;侧壳30包括连接上管段21的上壳体31、及连接下管段22的下底板32;上壳体31的开口与下底板32相对设置;组装时,将浮体40装入上壳体31后,通过上壳体31与下底板32的对接,从而使浮体40容置在侧壳30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避免侧壳30中的液体漏出,液位感应组件100还包括密封圈60;侧壳30还包括连接上壳体31的上密封板33;上密封板33与上壳体31的开口侧对应设置;上密封板33与下底板32对应设置,密封圈60设置在上密封板33与下底板32之间;从而避免侧壳30中的液体漏出;具体地,下底板32与上密封板33之间设有环形槽331,密封圈60容置在环形槽331中,以对密封圈60进行定位;为实现上密封板33与下底板32的固定连接,上密封板33上连接有卡柱332,下底板32上连接有套筒321,套筒321与卡柱332对应设置,通过套筒321与卡柱332的配合,起到定位作用;卡柱332上设有螺孔,通过固定件穿设到卡柱332中,从而可使上密封板33与下底板32之间固定。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固定感应件50,侧壳30还包括连接上壳体31的扣合块34,扣合块34上设有钩形部341,钩形部341与感应件50对应设置;感应件50卡设到钩形部341内侧;具体地,扣合块34通过上密封板33与上壳体31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实现感应件50对浮体40的检测,侧壳30为透明材质;浮体40为挡光材质;感应件50为光电感应器;感应件50设有发射端及接收端,感应件50的发射端发出检测光线,当处于缺水状态时,浮体40下落至感应件50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接收端无法接收到检测光线,在此时,感应件50向外部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当液位感应组件100中注入液体,浮体40上浮离开感应件50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后,接收端接收到检测光线,感应件50停止向外部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实现感应件50对浮体40的检测,同时避免水垢积累的影响,浮体40采用磁性材质;感应件50为磁力感应器;当处于缺水状态时,浮体40下落至与感应件50对应的位置时,在浮体40的磁力作用下,感应件50内的磁性动触点发生动作,在外部电源器件的配合下,感应件50产生低液位提示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液口与外部储液容器连通,液体在液位平衡的作用下或在液体泵的作用下进入至通流管及侧壳,在浮力作用下,浮体上升而离开感应件;当液位感应组件内的液位下降至低于侧壳下侧时,浮体下降至与感应件对应的位置,当感应件感应到浮体后,向外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由于浮体容置在侧壳中,通过对浮体的感应而产生低液位提示信号从而式液位感应组件占用较少的空间,方便提高液体处理装置的紧凑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流管、设置在所述通流管一侧的侧壳、容置在所述侧壳中的浮体、及与所述侧壳对应的感应件;所述通流管包括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侧壳的内腔沿所述通流管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侧壳的内腔连通至所述通流管的内侧;所述感应件与所述侧壳的下侧对应;所述感应件感应到所述浮体时,发出低液位提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的上部内侧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所述通流管的延伸方向倾斜,且所述倾斜面面向所述通流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管上设有上连通槽、及下连通槽;所述通流管的内侧与所述侧壳的内腔之间通过所述上连通槽、所述下连通槽连通;所述上连通槽与所述倾斜面的上边缘对应设置;所述下连通槽与所述侧壳的下侧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的表面延伸有外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上设有贯通其上下的竖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管包括上管段、及连接所述上管段的下管段;所述侧壳包括连接所述上管段的上壳体、及连接所述下管段的下底板;所述上壳体的开口与所述下底板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侧壳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壳体的上密封板;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上壳体的开口侧对应设置;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下底板对应设置,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还包括连接所述上壳体的扣合块,所述扣合块上设有钩形部,所述钩形部与所述感应件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为透明材质;所述浮体为挡光材质;所述感应件为光电感应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感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采用磁性材质;所述感应件为磁力感应器。
CN201920376205.8U 2019-03-22 2019-03-22 液位感应组件 Active CN209541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6205.8U CN209541862U (zh) 2019-03-22 2019-03-22 液位感应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76205.8U CN209541862U (zh) 2019-03-22 2019-03-22 液位感应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41862U true CN209541862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75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76205.8U Active CN209541862U (zh) 2019-03-22 2019-03-22 液位感应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41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1064B (zh) 低液位检测装置
CN204101293U (zh) 发动机燃油试验用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09541862U (zh) 液位感应组件
CN206514916U (zh) 报警式磁翻板液位计
CN208996146U (zh) 一种具有溢水保护功能的进水器
CN217878193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密封性检测仪
CN210495333U (zh) 一种防喷水的气水分离器
CN206384802U (zh) 一种改进型的半自动灌墨水设备
CN206460338U (zh) 水位控制装置
CN205246180U (zh) 水位检测系统
CN207278528U (zh) 一种真空引水装置
CN209843736U (zh) 一种光伏硅片湿洗工艺酸刻蚀添加剂补液装置
CN208404148U (zh) 饮水设备
CN2417464Y (zh) 一种新型液位检测装置
CN207181365U (zh) 一种新型漏液检测装置
CN105387912B (zh) 水位检测系统
CN220271773U (zh) 一种智能液位控制装置
CN219974833U (zh) 一种煤矿离心泵自动引水装置
CN107661009A (zh) 饮水设备
CN112466095A (zh) 一种家用燃气报警器
CN109372667B (zh) 单向补油计量阀
CN218156377U (zh) 水位检测装置及咖啡机
CN217687408U (zh) 一种磁性液位检测装置及浆池供水系统
CN219296249U (zh) 一种采油罐综合测量装置
CN213787262U (zh) 集气盒、气压式液位检测装置及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