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7783U -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7783U
CN209537783U CN201821188117.7U CN201821188117U CN209537783U CN 209537783 U CN209537783 U CN 209537783U CN 201821188117 U CN201821188117 U CN 201821188117U CN 209537783 U CN209537783 U CN 209537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le
untwisting
sewing machine
ring
guid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81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加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881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7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7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7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属于缝纫装置领域,解决了频繁更换梭心而导致缝纫机的缝纫效率降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有下轴,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与下轴呈同轴设置,所述引导杆转动连接有由下轴驱动的旋梭,所述引导杆开设与旋梭内部连通的通线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通过通线通道从而可以从外部为缝纫机提供更多的线,无需滚换梭心,进而提高了缝纫机的缝纫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现代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到缝纫机器。缝纫机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目前缝纫机均使用其底线均设在旋梭内的梭心上,利用旋梭的梭尖勾住线环,同时扩大线环,并引导线环环绕过梭心而构成锁式线迹。
由于梭心所提供的线量较少,因此使用中需要频繁更换低梭心上内的底线,从而造成缝纫机使用的不方便,降低了缝纫机的缝纫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可以通过通线通道从而可以从外部为缝纫机提供更多的线,无需滚换梭心,进而提高了缝纫机的缝纫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有下轴,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与下轴呈同轴设置,所述引导杆转动连接有由下轴驱动的旋梭,所述引导杆开设与旋梭内部连通的通线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线通过通线通道延伸进入旋梭内部,当缝纫机工作时利用旋梭将缝纫针上的线勾下,然后利用底线勾住缝纫针上的线,从而实现了缝纫;可以通过通线通道从而可以从外部为缝纫机提供更多的线,无需使用梭心,从而无需更换梭心以补充底线,从而使缝纫机使用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缝纫机的缝纫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轴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引导杆转动有与旋梭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同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下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使旋梭转动,并且旋梭的转动方向与下轴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使旋梭转动方向与下轴转动方向相同,使无梭心的缝纫机的结构与传统带梭心的缝纫机更加相近,从而方便将的带梭心的缝纫机改装呈无梭心的缝纫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线通道的一个开口位于引导杆远离旋梭的端面上,所述引导杆设有弯管,所述弯管与通线通道连通,所述通线通道的另一个开口位于引导杆穿置于旋梭内部的部分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弯管改变线的走向,减少底线与下轴接触,从而进一步防止底线卷绕于下轴上或者下轴对底线的磨损,从而缝纫机带动缝纫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梭内转动连接有梭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梭壳控制底线的张紧,从而使缝纫机缝合出来的更加紧密,进一步提升了缝合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设有筒子,所述筒子卷绕有底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筒子为缝纫机提供底线,相对于梭心可以提供更多的底线,降低了更换筒子的频率,从而缝纫机使用更加方便;利用的安装筒保护底线,防止杂物与底线接触而影响缝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筒位于引导杆远离旋梭一端的竖直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筒子上的底线可以竖直向上进入通线通道,减小底线的路径上的弯曲,避免底线因过多的弯曲而使底线过度张紧导致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筒上端设有退捻环,所述退捻环在自转的同时以所述安装筒的中心轴线公转,所述退捻环的公转方向与其自转方向相同,所述筒子退卷下来的底线穿过退捻环然后在穿置于通线通道内。
当底线直接从筒子上拉出时,会使得底线有一定的捻度,当缝纫机工作的间隙因底线没有受到拉力,从而使底线的张力减小,此时在底线捻度的作用下打卷并且缠绕成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子退卷下来时,使退捻环围着线筒公转为底线启到导向作用,然后利用退捻环的自转与底线之间摩擦力使底线旋转从而退捻,降低了底线打卷成节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筒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设有的抵触辊,所述退捻环为外齿圈,所述安装筒上端转动连接有与退捻环啮合的内齿圈,所述安装筒转动连接有换向轮,所述换向轮侧壁一端抵触于与内齿圈,另一端抵触于内转动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触辊将退捻环抵触于内齿圈,当转动环转动时带动退捻环公转,当转动轴转动时带动换向轮转动,换向轮转动时带动内齿圈转动,内齿圈转动时驱动退捻环转动,进而达到了捻环的公转方向与其自转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纫机工作时会底线施加拉力,从而底线退卷时会带动退捻环公转,当退捻环公转时,因为退捻环与环形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使退捻环自转,从而实现了自动退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筒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退捻齿轮,所述转动环同轴固定连接有与退捻齿轮啮合的退捻齿圈,所述转动轴与下轴之间通过带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下轴驱动转动环转动,转动环转动带动抵触辊公转,从而带动退捻环转动,减少因转动环因摩擦力太大而无法转动的情况,使退捻环更加顺畅的自转和公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筒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筒子套设于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侧壁开设同轴设置的环槽,所述退捻环在环槽内滚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纫机工作时底线被拉紧,当底线退捻时底线带动退捻环公转,退捻环公转时在其与上盖之间摩擦力作用下自转,无需额外动力驱动便可以实现退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可以通过通线通道从而可以从筒子上为缝纫机提供更多的线,无需使用梭心,从而无需更换梭心以补充底线,从而使缝纫机使用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缝纫机的缝纫效率;
其二,使下轴和旋梭转动方向相同并呈同轴设置,与使无梭心缝纫机与传统的缝纫机更加相近,从而方便将传统的带梭心的缝纫机改装呈无梭心的缝纫机;
其三,利用退捻环的自转与底线之间摩擦力使底线旋转从而退捻,降低了底线打卷成节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传动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退捻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剖面图;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3用于展示传动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4用于展示引导杆的剖面图;
图9为实施例4用于展示梭壳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上机箱;12、台板;121、固定架;122、固定座;13、下机箱;131、通线通孔;132、导线环;2、下轴;21、竖轴;22、第一伞齿轮;23、第二伞齿轮;3、旋梭;31、引导杆;311、通线通道;312、弯管;32、梭壳;321、套筒;322、U形开口;4、供线组件;41、安装筒;411、第一环槽;412、第二环槽;413、放置口;414、门板;42、筒子;43、退捻结构;431、转动环;4311、抵触辊;4312、退捻齿圈;432、退捻环;433、内齿圈;4331、换向轮;434、上盖;4341、支撑杆;4342、滚珠;44、退捻齿轮;441、转动轴;5、传动结构;51、驱动齿轮;52、第一传动齿轮;53、传动轴;54、第二传动齿轮;55、从动齿轮;56、第一永磁铁;57、第二永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送料结构、跳线结构、刺料结构和钩线结构。机架1包括台板12、上机箱11和下机箱13,上机箱11和下机箱13分别固定连接于台板12的上下两个端面,台板12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固定架121。跳线结构和刺料结构安装于上机箱11。送料结构和钩线结构安装于下机箱13。上机箱11内安装有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为送料结构、跳线结构、刺料结构和钩线结构提供动力。
如图1所示,钩线结构包括下轴2、旋梭3、引导杆31和供线组件4。下轴2呈水平设置并且转动连接于下机箱13内,机架1内转动连接呈竖直设置的竖轴21,驱动电机驱动竖轴21转动,竖轴21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22,下轴2靠近竖轴21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23,第一伞齿轮22和第二伞齿轮23啮合,利用驱动电机驱动竖轴21转动,竖轴21带动下轴2转动。台板1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22,引导杆31固定穿置于固定座122,引导杆31与下轴2呈同轴设置,引导杆31的右端与下轴2的左端留有间隙。引导杆31左端穿设于旋梭3内,旋梭3转动连接于引导杆31上。旋梭3内安装有梭壳32,梭壳32套至于引导杆31右端并且梭壳32与旋梭3相对转动。引导杆31内开设有通线通道311,通线通道311的一个开口位于引导杆31远离旋梭3的端面上,通线通道311的另一个开口位于引导杆31位于旋梭3内部的部分的侧壁。供线组件4为钩线结构提供底线,底线从引导杆31右端的开口进入通线通道311,然后从引导杆31位于旋梭3内部开口进入旋梭3,并且穿过梭壳32。可以利用梭壳32控制底线的张紧,从而使缝纫机缝合出来的更加紧密,进一步提升了缝合质量。引导杆31右端固定连接弯管312,弯管312为直角弯管,弯管312的一端与引导杆31同轴固定连接,弯管312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弯管312与通线通道311连通,利用弯管312改变线的走向,减少底线与下轴2接触,从而进一步防止底线卷绕于下轴2上或者下轴2对底线的磨损,从而缝纫机带动缝纫效果更佳供线组件4位于弯管312的竖直下方,使筒子42上的底线可以竖直向上进入通线通道311,减小底线的路径上的弯曲,避免底线因过多的弯曲而使底线过度张紧导致断裂。
如图2所示,下轴2与引导杆31之间设有传动结构5,传动结构5包括驱动齿轮51、第一传动齿轮52、传动轴53、第二传动齿轮54和从动齿轮55。其中驱动齿轮51同轴固定连接于下轴2上,从动齿轮55同轴转动连接于引导杆31上并且与旋梭3固定连接。传动轴53穿设于固定座122上并且与固定座122呈转动连接,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轮54分别同轴固定连接于传动轴53两端,第一传动齿轮52与驱动齿轮51啮合,第二传动齿轮54与从动齿轮55啮合。下轴2带动驱动齿轮51转动,驱动齿轮51使第一传动齿轮52转动,利用传动轴53将第一传动齿轮52的扭矩传递至第二传动齿轮54,第二传动齿轮54带动从动齿轮55转动,进而使旋梭3转动,达到了钩线的目的。
如图1所示,供线组件4包括安装筒41、筒子42和退捻结构43,安装筒41为上端开口圆筒状,筒子42上卷绕有底线,筒子42放置于安装筒41内,利用安装筒41防止杂物与底线接触而影响缝纫。安装筒41侧壁开设有放置口413,可以通过放置口413更换筒子42从而补充底线。安装筒41上铰接有启闭放置口413的门板414。筒子42上的底线退卷下来穿过退捻结构43然后从弯管312进入通线通道311。当底线直接从筒子42上拉出时,会使得底线有一定的捻度,当缝纫机工作的间隙因底线没有受到拉力,从而使底线的张力减小,此时在底线捻度的作用下打卷并且缠绕成节,利用退捻结构43,筒子42退卷下来的同时为底线退捻,降低了底线打卷成节的可能性。
如图3和图4所示,退捻结构43包括退捻环432、转动环431和内齿圈433。安装筒41上端同轴开设有第一环槽411,转动环431转动连接于第一环槽411内,第一环槽411内开设有与第二环槽412,第二环槽412与安装筒41内部连通。转动环431的宽度的等于第一环槽411和第二环槽412水平宽度之和,从而转动环431靠近圆心的位置呈悬空设置。内齿圈433转动连接于第二环槽412,内齿圈433的宽度小于第二环槽412的宽端。退捻环432一部分置于第二环槽412内,另一部分成悬空设置。为进一步增加退捻环432的稳定性,转动环431悬空位置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抵触辊4311,抵触辊4311穿置于退捻环432中并且抵触于退捻环432的内壁,抵触辊4311使退捻环432的外壁抵触于内齿圈433上。当转动环431转动时使抵触辊4311以安装筒41的轴线为圆心公转,从而带动退捻环432公转。退捻环432为外齿圈并且与内齿圈433啮合,但内齿圈433转动时驱动退捻环432自转。当退捻环432的公转方向与其自转方向相同,才能实现退捻,为了使捻环的公转方向与其自转方向相同,必须使转动环431和内齿圈433转动方向相反。从而第二环槽41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换向轮4331,换向轮4331的转动轴线与转动环431的轴线垂直。换向轮4331侧壁上端与转动环431下端面抵触,换向轮4331侧壁下端与内齿圈433上表面抵触。为了增大换向轮4331侧壁的摩擦力对换向轮4331的侧壁进行磨砂处理,从而当转动环431转动的同时带动换向轮4331转动,换向轮4331转动的同时使内齿圈433转动,并且内齿圈433与转动环431转动方向相反。
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筒4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41,转动轴441同轴固定连接退捻齿轮44,转动环431同轴固定连接有与退捻齿轮44啮合的退捻齿圈4312,转动轴441与下轴2之间通过带传动。
具体工作方式:缝纫机工作时,驱动电机驱动下轴2转动,下轴2通过传动结构5使旋梭3转动,旋梭3转动过程中利用底线将刺料结构带下的线钩住。
下轴2通过带传动带动转动轴441转动,转动轴441转动时带动退捻齿轮44转动,从而使转动环431转动,进而使驱动退捻环432公转。当转动环431转动时通过换向轮4331的作用使内齿圈433相对与转动环431反向转动,内齿圈433转动带动退捻环432自转。底线穿过退捻环432,退捻环432自转时产生的摩擦力使底线旋转,从而实现了自动退捻的目的。
实施例2,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供线组件4位于下机箱13的下方位置,下机箱13内设有多个导线环132。下机箱13的右端开设有通线通孔131,供线组件4位于通线通孔131的竖直下方。供线组件4包括安装筒41、筒子42和退捻结构43,安装筒41为上端开口圆筒状,筒子42上卷绕有底线,筒子42放置于安装筒41内,利用安装筒41防止杂物与底线接触而影响缝纫。筒子42上的底线退卷下来穿过退捻结构43然后通过通线通孔131进入下机箱13,穿过导线环132从弯管312进入通线通道311。
如图6所示,退捻结构43包括上盖434、滚珠4342和退捻环432。其中上盖434呈圆形,上盖43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341,支撑杆4341与安装筒41底面螺纹连接。筒子42套设于支撑杆4341上。上盖434侧壁开设有第一环槽411,第一环槽411的横截面为大于180°的弧形。第一环槽411内开设有与第二环槽412。退捻环432一端置于第二环槽412内,另一部分成悬空设置。滚珠4342位于第一环槽411内并且抵触于退捻环432的内壁,从而使退捻环432外壁抵触于第二环槽412的内壁。缝纫机工作时会底线施加拉力,从而底线退卷时会带动退捻环432公转,当退捻环432公转时,因为退捻环432与环形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使退捻环432自转,从而实现了自动退捻的目的。
实施例3,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传动结构5包括第一永磁铁56和第二永磁铁57,第一永磁铁56和第二永磁铁57均为条形磁铁。第一永磁铁56固定连接有下轴2左端,第二磁铁套设于引导杆31并且与旋梭3固定连接。第一永磁铁56和第二永磁铁57相互靠近的一端方向磁极相反。当下轴2转动时,第一永磁铁56转动时会带动第二永磁铁57转动。为了避免固定座122磁化,固定座122为铝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台板12上。
实施例4,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引导杆31穿设于下轴2内并且两者呈转动连接,引导杆31一端延伸至下机箱13外,固定座122位于固定连接于下机箱13远离旋梭3的一端。旋梭3与下轴2同轴固定连接,下轴2带动旋梭3转动。底线通过引导杆31延伸至下机箱13外一端进入通线通道311内,然后进入旋梭3内,为缝纫机提供底线。
如图9所示,梭壳32内同轴固定连接有套筒321,套筒321套设置于引导杆31一端。为了使位于旋梭3内的通线通道311开口位于旋梭3的中间位置,在套筒321上开设有U形开口322,利用U形开口322与通线通道311的开口连通,从而使通线通道311靠近旋梭3一端的开口位于梭壳32轴向中间位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有下轴(2),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有引导杆(31),所述引导杆(31)与下轴(2)呈同轴设置,所述引导杆(31)转动连接有由下轴(2)驱动的旋梭(3),所述引导杆(31)开设与旋梭(3)内部连通的通线通道(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下轴(2)同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51),所述引导杆(31)转动有与旋梭(3)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55),所述驱动齿轮(51)驱动从动齿轮(55)同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通线通道(311)的一个开口位于引导杆(31)远离旋梭(3)的端面上,所述引导杆(31)设有弯管(312),所述弯管(312)与通线通道(311)连通,所述通线通道(311)的另一个开口位于引导杆(31)穿置于旋梭(3)内部的部分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旋梭(3)内转动连接有梭壳(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设有安装筒(41),所述安装筒(41)内设有筒子(42),所述筒子(42)卷绕有底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筒(41)位于引导杆(31)远离旋梭(3)一端的竖直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筒(41)上端设有退捻环(432),所述退捻环(432)在自转的同时以所述安装筒(41)的中心轴线公转,所述退捻环(432)的公转方向与其自转方向相同,所述筒子(42)退卷下来的底线穿过退捻环(432)然后再穿置于通线通道(3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筒(4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环(431),所述转动环(431)设有抵触辊(4311),所述退捻环(432)为外齿圈,所述安装筒(41)上端转动连接有与退捻环(432)啮合的内齿圈(433),所述安装筒(41)转动连接有换向轮(4331),所述换向轮(4331)侧壁一端抵触于内齿圈(433),另一端抵触于内转动环(4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筒(41)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41),所述转动轴(441)同轴固定连接退捻齿轮(44),所述转动环(431)同轴固定连接有与退捻齿轮(44)啮合的退捻齿圈(4312),所述转动轴(441)与下轴(2)之间通过带传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梭心缝纫机,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筒(41)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杆(4341),所述筒子(42)套设于支撑杆(4341),所述支撑杆(4341)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盖(434),所述上盖(434)侧壁开设同轴设置的环槽,所述退捻环(432)在环槽内滚动。
CN201821188117.7U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Active CN209537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8117.7U CN20953778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8117.7U CN20953778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7783U true CN209537783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44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8117.7U Active CN20953778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77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8095A (zh) * 2018-07-25 2018-10-26 王加进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8095A (zh) * 2018-07-25 2018-10-26 王加进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CN108708095B (zh) * 2018-07-25 2024-01-09 王加进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2712B2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a rotatable blade for cutting a fabric tube
CN209537783U (zh)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CN210029533U (zh) 一种可以平稳放线的倒筒机
CN110468499A (zh) 用于生产针织管的针通机的送线单元及针通机
CN108708095A (zh) 一种无梭心缝纫机
CN210001300U (zh) 一种高速并纱机
CN207862570U (zh) 一种自动打结器
CN107324133B (zh) 一种自动的纺织绕线装置
CN104604822B (zh) 鱼线轮
CN111519288A (zh) 一种加捻装置以及使用该加捻装置的加捻机
CN209292547U (zh) 一种环锭捻线机的捻线机构
CN209328715U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导线缠角机构及其绕线机
CN207726509U (zh) 一种加弹机的纱线导向装置
CN208964275U (zh) 一种钢绞绳盘线装置
CN208499983U (zh) 一种全自动水线机
CN207966567U (zh) 一种返燃机立式线轴退扭机构
US1952929A (en) Strand twisting machine
US2914904A (en) Cord twister and winder
CN110846821A (zh) 连续供线式旋梭装置
CN219586286U (zh) 一种加弹机导丝装置
CN218596676U (zh) 一种打结机的送线机构
CN217996329U (zh) 一种涤纶线用绕线装置
KR100317418B1 (ko) 연선기
CN217102471U (zh) 一种改进的纤维织带收卷设备
CN219823256U (zh) 一种涤纶绕线用排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