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4488U -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34488U
CN209534488U CN201821596188.0U CN201821596188U CN209534488U CN 209534488 U CN209534488 U CN 209534488U CN 201821596188 U CN201821596188 U CN 201821596188U CN 209534488 U CN209534488 U CN 209534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ink
chamber
ink tank
f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61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刑部吉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s & Co Ltd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s &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s &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s &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61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34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34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34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罐和喷墨打印机。墨罐包括注墨部、储墨室、大气连通部和缓冲室。缓冲室分别与储墨室和大气连通部连通,缓冲室包括至少三个腔室,至少三个腔室中的相邻两个腔室分别经由一个流路连通,其中,流路满足以下关系:(1)至少一个位于上游的流路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流路的横截面积,并且/或者,(2)至少一个位于上游的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罐,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位于上游的流路中的流量小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流路的流量,以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1通过从记录部(未示出)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1的一个示例。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为“右”。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0以及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一侧(例如前侧)的四个墨罐20。打印机本体10包括框架部11,四个墨罐20设置在框架部11中。其中一个墨罐20设置在框架部11左侧前部,另外三个墨罐20并排地设置在框架部11右侧前部。
如图2和图3所示,墨罐20在图示的正立位置设置在框架部11中。墨罐20包括储墨室23、注墨部21、供墨部24和大气连通部38。储墨室23用于容纳待供应至记录部的墨水。注墨部21位于储墨室23的顶部,用于供墨水注入。供墨部24位于储墨室23的上方,且用于将墨水供应至记录部。大气连通部38位于墨罐20的下方,且包括大气连通口39,大气连通口39可使储墨室23与大气连通。
当墨罐20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当喷墨打印机1的放置姿态发生变化时,储墨室23中容纳的墨水可能会通过大气连通口39泄漏到外部,从而污染周边环境。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述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如图2和图3所示,墨罐20还包括缓冲室27,缓冲室27位于储墨室23的下方,并与储墨室23连通。大气连通部38设置在缓冲室27的上方,且大气连通口39与缓冲室27连通。
进一步,缓冲室27包括多个腔室(例如四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28、第二腔室29、第三腔室30和第四腔室31),并且各个腔室中的相邻两个腔室之间经由流路34、流路35和流路36连通。具体地,第一腔室28和第二腔室29之间经由流路34连通,第二腔室29和第三腔室30之间经由流路35连通,第三腔室30和第四腔室31经由流路36连通。然而,现有的墨罐20,流路34、流路35和流路36的横截面积相等。这种结构使得墨水流经流路34、流路35和流路36的流量大致相等,不能很好地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38的大气连通口39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墨罐和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墨罐,其包括:
注墨部,所述注墨部用于供墨水注入;
储墨室,所述储墨室与所述注墨部连通,用于储存从所述注墨部注入的墨水;
大气连通部,所述大气连通部与大气连通,以及
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分别与所述储墨室和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所述缓冲室包括至少三个腔室,所述至少三个腔室中的相邻两个腔室分别经由一个流路连通,
其中,所述流路满足以下关系:
(1)至少一个位于上游的所述流路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所述流路的横截面积,
并且/或者,
(2)至少一个位于上游的所述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所述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罐,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当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位于上游的流路中的流量小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流路的流量,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缓冲室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经由第一流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经由第二流路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经由第三流路连通,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储墨室连通。
根据本方案,缓冲室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易于实现。
可选地,所述第三流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流路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方案,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二流路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三流路中的流量,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方案,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一流路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二流路中的流量,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横截面积且大于所述第三流路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方案,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一流路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二流路中的流量,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第三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根据本方案,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二流路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三流路中的流量,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根据本方案,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一流路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二流路中的流量,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且小于所述第三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根据本方案,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一流路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二流路中的流量,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流路的内表面具有磨砂纹或者涂层,以使所述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满足所述关系(2)。
根据本方案,通过在流路的内表面设置磨砂纹或者涂层,能够利用简单结构使得各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当喷墨打印机的放置姿态发生变化时,墨水在位于上游的流路中的流量小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流路的流量,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已知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一个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喷墨打印机的墨罐的另一个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墨罐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墨罐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墨罐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墨罐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墨罐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打印机
10:打印机本体
11:框架部
20/120/220/320/420:墨罐
21/121/221/321/421:注墨部
23/123/223/323/423:储墨室
24/124/224/32/424:供墨部
27/127/227/327/427:缓冲室
28/128:第一腔室
29/129:第二腔室
30/130:第三腔室
31/131:第四腔室
34/134/234/334/444:第一流路
35/135/235/335/435:第二流路
36/136/236/336/436:第三流路
38/38/138/238/338/438:大气连通部
39/139/239/339/439:大气连通口
142/143:薄膜
192: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具有与根据背景技术的喷墨打印机1大致相同的构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除具有打印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功能等各种功能。关于打印功能,可以具有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当然,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0和墨罐20。
打印机本体10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打印机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提供记录介质的供纸盒和用于排出记录介质的出纸盒。打印机本体10中还设置有例如包括多个喷嘴的记录部,记录部可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在打印机本体10的前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可枢转的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上配置有用于显示各种信息和设定内容的显示面板以及用于执行各种操作或输入设定内容的操作按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显示面板,而仅设置部分操作按键,这些操作按键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合适的位置,例如上表面上。
喷墨打印机1优选包括4个墨罐20,其中一个墨罐2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左侧前部,其通常用于容纳黑色墨水,另外三个墨罐2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右侧前部,其从左到右分别用于容纳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种彩色墨水,从而喷墨打印机1可以使用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当然,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墨罐20,并且墨罐20也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其他位置处。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墨罐20可以固定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0,也可以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0。
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8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罐120、墨罐220、墨罐320和墨罐420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4和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120。如图4和5所示,墨罐120主要包括注墨部121、储墨室123、大气连通部138和缓冲室127。注墨部121用于供墨水注入。储墨室123与注墨部121连通,用于储存从注墨部121注入的墨水。大气连通部138与大气连通。储墨室123和大气连通部138经由缓冲室127连通。具体地,缓冲室127位于储墨室123的下方,缓冲室127上连接有大气连通部138,大气连通部138包括大气连通口139,大气连通口139使缓冲室127与大气连通,进而使得储墨室123与大气连通。
缓冲室127可以包括至少三个腔室,其中的相邻的两个腔室分别经由一个流路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室127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128、第二腔室129、第三腔室130和第四腔室131。第一腔室128与大气连通部138连通,第一腔室128和第二腔室129经由第一流路134连通,第二腔室129和第三腔室130经由第二流路135连通,第三腔室130和第四腔室131经由第三流路136连通,第四腔室131与储墨室123连通。
进一步地,缓冲室127具有侧壁192,侧壁192位于墨罐120的一侧。第一流路134、第二流路135和第三流路136构造为形成在侧壁192上且具有侧部开口的凹槽。
为了便于制作,墨罐120可以由主体框架和薄膜两部分构成。具体地,可以使用树脂材料通过注塑的工艺形成墨罐120的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形成诸如储墨室123、缓冲室127等的内部空间的腔室。上述腔室具有侧向开口,薄膜通过诸如粘接等的连接方式连接至主体框架以覆盖侧向开口。
进一步地,墨罐120包括薄膜142和薄膜143。薄膜143与侧壁192设置在墨罐120的同一侧,薄膜142相对于薄膜143设置在墨罐120的另一侧。如图4所示,薄膜142覆盖在缓冲室127的侧向开口,以封闭该侧向开口。如图5所示,薄膜143覆盖在侧壁192的外表面以及储墨室123的侧向开口,以封闭储墨室123的侧向开口以及流路134、流路135、流路136的侧部开口。由此,通过主体框架、薄膜142和薄膜143共同构成墨罐120的整体结构。
在本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按照喷墨打印机工作的过程中空气在墨罐120中的流动方向定义缓冲室127的上下游。具体地,在注墨部121封闭而大气连通口139连通大气时,随着储存在储墨室123中的墨水因被供应至记录部而减少,空气通过大气连通口139进入缓冲室127,从缓冲室127的第一腔室128依次流向第二腔室129、第三腔室130、第四腔室131和储墨室123。也就是说,按照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腔室128位于第二腔室129的上游,第二腔室129位于第三腔室130的上游,第三腔室130位于第四腔室131的上游;并且第一流路134位于第二流路135的上游,第二流路135位于第三流路136的上游,也就是说,第一流路134位于第二流路135和第三流路136的上游。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138的大气连通口139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优选地,至少一个位于上游的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具体地,第一流路134、第二流路135和第三流路136的内表面可以具有磨砂纹或者涂层,以使得第一流路134、第二流路135和第三流路136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满足上述关系。如图5中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出的,第二流路135的内表面具有磨砂纹。该磨砂纹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直接一体成型在主体框架上,即成型在第一流路134、第二流路135和第三流路136的内表面。为了简化起见,对于第一流路134和第三流路136的内表面具有的磨砂纹,此处不再示出。当然,还可以在主体框架注塑完成之后,通过喷涂工艺使得第一流路134、第二流路135和第三流路136的内表面具有不同防水性能的涂层,以满足上述关系。
具体地,第三流路136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二流路135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并且第二流路135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流路134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由此,当墨罐120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120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二流路135中的流速小于墨水在第三流路136中的流速,且墨水在第一流路134中的流速小于墨水在第二流路135中的流速,由于第一流路134、第二流路135和第二流路135的横截面积相等,使得墨水在第二流路135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三流路136中的流量,且墨水在第一流路134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二流路135中的流量,进而使得当墨水依次流经第三流路136、第二流路135和第一流路134时流量依次降低。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流路135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流路134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且小于第三流路136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由此,当墨罐120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120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二流路135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三流路136中的流量,因而墨水在从第三流路136流动至第二流路135时流量降低。
第二实施方式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罐220。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罐22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120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具有相似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似的附图标记。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墨罐220的注墨部221、供墨部224、储墨室223、大气连通部238和缓冲室227分别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墨罐120的注墨部121、供墨部124、储墨室123、大气连通部138和缓冲室127大致相同的结构,为了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为了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238的大气连通口239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优选地,至少一个位于上游的流路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流路的横截面积。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流路236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流路235的横截面积,第二流路235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流路234的横截面积。由此,当墨罐220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220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二流路235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三流路236中的流量,且墨水在第一流路234中的流量小于墨水在第二流路235中的流量,使得当墨水依次流经第三流路236、第二流路235和第一流路234时流量依次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是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流路234、第二流路235和第三流路236,第一流路234、第二流路235和第三流路236的具体横截面积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只要其满足第三流路236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流路235的横截面积,且第二流路235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流路234的横截面积即可。
第三实施方式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罐320。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罐320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120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具有相似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似的附图标记。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罐320的注墨部321、供墨部324、储墨室323、大气连通部338和缓冲室327分别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墨罐120的注墨部121、供墨部124、储墨室123、大气连通部138和缓冲室127大致相同的结构,为了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流路335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流路334的横截面积且大于第三流路336的横截面积,第三流路336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流路334的横截面积。由此,当墨罐320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墨罐320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第二流路335中的流量大于墨水在第一流路334中的流量,因而墨水在从第二流路335流动至第一流路334时流量降低。
第四实施方式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罐420。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罐420具有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罐320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具有相似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相似的附图标记。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墨罐420的注墨部421、供墨部424、储墨室423、大气连通部438和缓冲室427分别具有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墨罐320的注墨部321、供墨部324、储墨室323、大气连通部338和缓冲室327大致相同的结构,为了简洁起见,此处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流路434、第二流路435和第三流路436分别具有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流路334、第二流路335和第三流路336大致相同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是,第二流路435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流路434的横截面积且大于第三流路436的横截面积。
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路434的横截面积等于第三流路436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罐,当墨罐内部的压力或温度急剧变化,或者当墨罐相对于正立位置倾斜时,墨水在位于上游的流路中的流量小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流路的流量,从而能够降低墨水最终从大气连通部的大气连通口流到外部而污染外部环境的可能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罐包括:
注墨部,所述注墨部用于供墨水注入;
储墨室,所述储墨室与所述注墨部连通,用于储存从所述注墨部注入的墨水;
大气连通部,所述大气连通部与大气连通,以及
缓冲室,所述缓冲室分别与所述储墨室和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所述缓冲室包括至少三个腔室,所述至少三个腔室中的相邻两个腔室分别经由一个流路连通,
其中,所述流路满足以下关系:
(1)至少一个位于上游的所述流路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所述流路的横截面积,
并且/或者,
(2)至少一个位于上游的所述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位于下游的一个所述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大气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经由第一流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经由第二流路连通,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经由第三流路连通,所述第四腔室与所述储墨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流路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横截面积且大于所述第三流路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且小于所述第三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的内表面具有磨砂纹或者涂层,以使所述流路的内表面的摩擦系数满足所述关系(2)。
10.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墨罐。
CN201821596188.0U 2018-09-28 2018-09-28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209534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6188.0U CN2095344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6188.0U CN2095344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34488U true CN209534488U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4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6188.0U Active CN2095344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34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6765B (zh) 打印装置及液体存储部件
CN103950292A (zh) 液体收纳容器和液体喷射系统
ITTO950732A1 (it) Stampante alimentata con inchiostro e serbatoio di alimentazione di inchiostro
US20220281225A1 (en) Inkjet printer
WO2016143247A1 (ja) タ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CN209534488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16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JP2017077652A (ja) タ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システム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10668732B2 (en) Ink tank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9492289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85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94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87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86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93U (zh) 墨罐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84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29U (zh) 墨罐及喷墨打印机
CN209492292U (zh) 墨罐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CN212332160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12U (zh) 喷墨打印机
CN211808467U (zh) 注墨筒、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17U (zh) 喷墨打印机
US20220339942A1 (en) Ink tank and inkjet printer
CN212194713U (zh) 墨罐和喷墨打印机
CN207955027U (zh) 喷墨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